李俊:本体感觉训练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中的疗效分析论文

李俊:本体感觉训练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中的疗效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采取本体感觉训练对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在本院治疗的104 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平衡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两组干预后GMFM 与FMFM 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治疗组GMFM 与FMFM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有助于促进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功功能提高,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本体感觉训练;运动功能;疗效

0 引言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主要受胆红素脑病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所致,基底神经节为主要的病变部位,多发生于婴幼儿,患儿主要表现为姿势异常、运动不随意或不自由运动增多、肌张力障碍与姿势张力波动性、运动障碍等,患儿头部控制调节能力较差,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视觉、听觉、语言等障碍[1,2]。本研究在传统基础基础上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旨在探讨其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4 月至2017 年4 月在本院治疗的104 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 例,女49 例;年龄2-4 岁,平均(3.06±0.27)岁。所有患者分为各有52例患者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国务院于1994年颁布的《种畜禽管理条例》第15、16条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申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必须具备符合良种繁育体系规划布局要求,所用种禽合格、优良,来源符合技术要求,并达到一定数量,要相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有相应的防疫措施,有相应的育种资料和记录。因此各级畜牧业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只有严格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强管理,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本地区种畜禽来源、品系情况。从而保证种畜禽品种质量,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包括Bobath 神经发育学疗法、电刺激疗法、平衡能力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上肢手功能与精细化活动等,30min/ 次,1 次/d,5 次/ 周,对本神、神庭、曲池、率谷透角孙、合谷、后溪、血海、阳陵泉、承山、解溪、三阴交等穴位施以针灸,1 次/d,连续治疗3 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强调低强度有氧训练,主要分为2 部分,低级训练包括双脚软垫练习、单脚软垫练习、双脚宽面练习、双脚窄面练习、Bobath 球练习、移动平板练习等,30min/次,1 次/d。中级训练包括双腿直立练习、双手上举练习、双腿半蹲练习、身体直立练习,10min/次,1 次/d。连续锻炼3 个月。

贷款流程得以优化,金融服务效率明显提升,云南省农信社结合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小、急”的特点,简化贷款手续,缩短审批时限,通过评级、授信和贷款审批“三合一”流程,随贷随评,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发放效率。

1.3 评价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按照显效、有效、无效三项指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统计,并计算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由于锥体外系受损而引起,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临床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多采取以神经发育学疗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抑制异常姿势、缓解肌张力、促进主动运动功能、佩戴矫形器或辅助器具及传统中医疗法配合治疗等方法,但其仍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3-5]。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干预后GMFM 与FMFM 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治疗组GMFM 与FMFM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结果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比较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运动功能对比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

3 讨论

1.3.2 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3 个月后运动能力,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与精细运动评估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进行评估,GMFM 总分264 分,FMFM 总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能力越好。

相关文献报道称,肌肉力量、神经肌肉控制、协调性训练及本体感觉训练可促进肌肉骨骼系统能力提升,产生适当反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运动能力,保护肌肉、关节及韧带[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GMFM 与FMFM 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治疗组GMFM 与FMFM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本体感觉训练可促进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本体感觉是肌、腱、关节等机体组织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感觉,共分为3 个等级,肌肉肌腱及韧带与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与负重感觉为第一等级,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与前庭的平衡感觉为第二等级,大脑皮质的综合运动感觉为第三等级[7]。通过对各等级本体感觉的训练,可引起肌肉肌腱及韧带的组织长度与肌张力的改变,兴奋本体感觉感受器,向神经中枢提供关节位置运动与组织形态改变的信息,通过反射性神经肌肉反馈机制在脊髓反射、认知计划及脑干平衡等方面对运动进行快速调节,正确判断出肢体空间位置,改善其肢体协调能力,同时本体感觉训练还可以改善患儿异常姿势,促进姿势稳定,改善高级脑功能,提高其平衡能力[8]。

式中,中心尺度c∈{2,3,4},s=c+δ,且δ∈{3,4}。中心尺度c和四周尺度s的差计算用符号Θ表示。

综上所述,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本体感觉训练有利于促进平衡能力与粗细运动功能提升,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 周文萍,余波,刘合建,等.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5):404-407.

[2] 熊华春,宋钰娟,朱登纳,等.综合康复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脑干听觉功能障碍的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8):631-633.

[3] 郑雪芝.脑瘫患儿系统护理的康复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4):135-136.

[4] 关爱丽,丁福东.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儿脑瘫患者智力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2):30-31.

[5] 许林海,蒋松鹤,韩丽雅.减重支持步行训练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改善CIS 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效果[J].浙江医学,2017,39(13):1097-1101.

[6] 李美,马磊,宋鑫,等.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34(3):275-278.

[7] 张梦桃,李玉秀,林卓婷,等.引导式教育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医儿科杂志,2019,15(04):50-53.

[8] 王久胜,李三松.虚拟情景循环踏车锻炼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05):496-498.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5.057

本文引用格式:李俊,周满相,杨孝霞.本体感觉训练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中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95,99.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70486。

△通讯作者:周满相。

标签:;  ;  ;  ;  ;  ;  ;  ;  ;  ;  ;  ;  ;  

李俊:本体感觉训练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中的疗效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