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存储论文_秦杰,高翠云,陶金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存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据采集,通道,数据存储,可编程,单片机,大容量,光纤。

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存储论文文献综述

秦杰,高翠云,陶金[1](2018)在《多通道不丢失大容量数据采集及存储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在用电器电量参数检测过程中采集设备体积庞大的问题,设计基于STM32数据采集高速存储系统,实现对多路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存储。选用STM32F103RCT6片上AD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乒乓缓存实现数据采集和数据缓存同步,达到使数据不丢失存储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对多路传感器的采集验证表明该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能够实现对多通道模拟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存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该价值。(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8年07期)

牛婉琳,刘磊,甄国涌,焦新泉,李辉景[2](2018)在《基于AD7173的多通道数据采集高速存储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测试系统中弹内空间狭小、无法同时容纳多套传统数据采集系统的问题,设计基于AD7173的多通道数据采集高速存储系统,实现对多传感器(四轴MEMS加速度计、四轴MEMS陀螺仪、叁轴地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高精度采集存储。选用∑-Δ型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AD7173实现对多路传感器信号的模数转换;在转换时实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并通过芯片的RDY引脚作为STM32外部中断来判断是否转换完成,以此来实现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并通过流水线设计实现数据的高速存储。试验结果表明:输入角速率与敏感角速率误差控制在±0.0017°/s以内。对多个传感器的采集验证表明该数据采集高速存储系统能够实现对多通道信息的高精度采集存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8年03期)

索艳春[3](2017)在《面向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各类武器装置等在时序条件下的多参数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种可以完成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功能的采集存储系统。本文采用了C8051F系列单片机搭配高性能FPGA组成的同步数据采集系统,与以往的采集系统相比,本系统主要特点是通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完成各种相应采集任务。其中单片机主要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USB2.0作为系统与PC之间的数据传输接口、FPGA作为采编处理。该系统的供电方式分为外接弹载系统供电与自身电池供电两种,具有体积小、便携性、功耗低等特点,能够满足现代工业的应用需求。该系统为了实现时序条件下的多参数综合分析,采用了FPGA并行计算技术的方法,实现了计算速度与性价比大幅提升。本文首先对现阶段的国内外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现状做出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单片机搭配FPGA实现的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然后对系统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进行了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以及相关软件的开发,主要分析了关键硬件模块的设计过程和软件的开发过程以及实现方法。有关硬件设计方面,分别对采集存储模块、电源模块、CAN总线信息监测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数据采集模块完成了多通道数据的同步性采集,确保了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实时性;NAND FLASH完成了大容量数据的存储;采用C8051单片机内置的CAN装置实现了多节点的数据监测,具有实时性强、速率快、易实现且性价比高等特点,最快传输速率为1Mbps,与以往基于SJA1000的CAN控制器搭配CAN总线收发器的系统构架相比设计简单、操作便捷且可控性更高;人机交互模块采用USB2.0技术实现了系统与PC机的高速稳定性传输。软件开发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个环节,其中下位机包括FPGA的逻辑设计、各功能模块的驱动程序设计、MCU控制核心芯片的程序编写(实现对FLASH、CY7C68013、FPGA模块的操控);上位机软件主要是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具备美观、易于用户操作与观察等特征。最后对系统测试以及实际试验情况作了相应说明。本文所设计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具有可靠性、实时性、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高速性以及可控性等特点。目前,已经配备到某武器装置中进行了实际靶试,通过分析表明本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7-04-06)

翟子雄,张丕状[4](2015)在《小型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小型多通道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该系统主控核心采用以FPGA为载体的SOPC系统,采集模块通过时分复用分频技术进行通道拓展,可达到128通道,存储模块选用NAND FLASH存储芯片,数据存储采用DMA技术对NAND FLASH进行流水线操作,使得存储速度达到最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采集通道数在1~128灵活改变,每个通道的采集频率也可以灵活改变。(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2015年07期)

连杰,田小超[5](2015)在《基于STM32的高精度、大容量、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必要条件。基于此,本研究主要结合目前实际需求,分析设计了基于STM32的高精度、大容量、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研究了系统具体的功能需求及软硬件选择等,以期为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5年07期)

姜旭刚,何楚瑶[6](2014)在《多通道实时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数据采集存储系统,阐述了数据记录器中各部分电路硬件设计。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来实现整个系统的逻辑控制以便同时可靠的采集、存储多路模拟量和数字量数据,以FLASH为存储介质,对存储模块进行最小化设计,大大缩减了系统的体积,延长了数据的保存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伺服控制》期刊2014年10期)

吕迎春,谭庆贵,谢军,涂晓东[7](2014)在《光纤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纤通道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中大量应用,光纤通道数据的采集存储对光纤网络的监控、测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实现了基于FPGA的四路光纤通道数据采集、存储和转储系统。该系统利用aurora接口连接采集卡与存储卡,通过PCI将存储卡数据转储于主机。本文说明了整个采集存储系统的结构与采集卡的逻辑实现。该系统通过了逻辑功能仿真,并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光纤通道数据进行快速的采集,存储和转储。(本文来源于《航空电子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杨新鹏[8](2014)在《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水声事业的不断发展,阵列信号处理技术逐渐的引入到水声事业中,并作为水声事业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协助着人们探索着海洋这片神秘的领域。声纳基阵系统作为新型声纳体系的典型代表,改善了单个换能器指向性、灵敏度、增益等多方面的性能,并为水声领域中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论文基于声纳基阵拾取信号的记录需求,设计了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系统将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的48元声纳基阵拾取信号进行同步采集,并借助于GPS获取数据采样点的时间信息。数据的开始采集时间与整点时刻高精度对齐,多套设备可同步工作以获取同一时刻空间内多个点的声场信息。采集的数据与数据对应时间信息打包并记录到存储介质中。论文主要包括系统方案的设计、硬件平台的搭建、配套软件的编写等内容。以EP2C8Q208型号的FPGA和外设丰富的双核处理器OMAPL138为主控芯片,在此基础上根据功能指标的需求进行了外围电路的拓展。系统以6片AD转换芯片完成48个通道模拟信号的模数转换工作,并借助于GPS和原子钟完成精准的时间管理,以容量为512GB的SATA硬盘作为存储介质记录采集数据。通过FPGA和OMAP的协调工作,将AD采集的信号完整的记录到SATA硬盘中,实现系统功能的需求。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测试并进行了外场试验,对系统的功能指标及其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系统满足了各项指标的要求,工作状态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4-05-15)

陈曦,邓振淼,焦计平[9](2013)在《多通道高速相参同步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某些电子测量测试应用场合里,要求对模拟信号进行相参数据采集,采集系统使用的采样时钟、数字下变频时钟和触发信号均由某个高稳时钟源通过分频和倍频得到,这样可以保证采集到的信号严格保持原始信号的相参性。目前广泛应用的美国国家仪器(National Instrument,NI)高速数字采集系统没有采样时钟和数字下变频时钟采用同一个外时钟源的模块,需要在现有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针对这个需求,采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NI模块,构建了采用外时钟的多通道高速相参同步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对系统时钟变换、数字正交下变频和高速流盘等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3年12期)

李莹,苏淑靖[10](2013)在《一种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多路多种类信号高精度采样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电路。设计采用新型的高精度Δ-Σ模数转换器(Δ-ΣADC)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转换,并给出了电路的硬件设计和控制逻辑设计。具体介绍了抗混迭滤波电路的设计,并详细分析了影响Δ-ΣADC采集精度的因素;设计采用FPGA作为主控芯片,实现对整体电路的逻辑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实现了对16路模拟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存储,满足实际需求。(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13年19期)

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存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测试系统中弹内空间狭小、无法同时容纳多套传统数据采集系统的问题,设计基于AD7173的多通道数据采集高速存储系统,实现对多传感器(四轴MEMS加速度计、四轴MEMS陀螺仪、叁轴地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高精度采集存储。选用∑-Δ型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AD7173实现对多路传感器信号的模数转换;在转换时实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并通过芯片的RDY引脚作为STM32外部中断来判断是否转换完成,以此来实现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并通过流水线设计实现数据的高速存储。试验结果表明:输入角速率与敏感角速率误差控制在±0.0017°/s以内。对多个传感器的采集验证表明该数据采集高速存储系统能够实现对多通道信息的高精度采集存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存储论文参考文献

[1].秦杰,高翠云,陶金.多通道不丢失大容量数据采集及存储系统的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

[2].牛婉琳,刘磊,甄国涌,焦新泉,李辉景.基于AD7173的多通道数据采集高速存储系统[J].中国测试.2018

[3].索艳春.面向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北大学.2017

[4].翟子雄,张丕状.小型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5

[5].连杰,田小超.基于STM32的高精度、大容量、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J].电子制作.2015

[6].姜旭刚,何楚瑶.多通道实时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J].伺服控制.2014

[7].吕迎春,谭庆贵,谢军,涂晓东.光纤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J].航空电子技术.2014

[8].杨新鹏.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9].陈曦,邓振淼,焦计平.多通道高速相参同步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3

[10].李莹,苏淑靖.一种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电路的设计[J].电视技术.2013

论文知识图

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存储前面板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存储流程图数据采集与存储程序流程图图主控模块程序前面板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压力数据采集前面板压力数据采集程序运...智能传感器系统部署框图

标签:;  ;  ;  ;  ;  ;  ;  

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存储论文_秦杰,高翠云,陶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