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媒体责任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培养媒体责任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培养媒体责任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媒体,大学生,责任感,路径,环境,隐性。

培养媒体责任感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苏勉萍[1](2019)在《基于新媒体探析家庭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内容,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基于新媒体探析家庭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希望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效果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李园[2](2019)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新媒体"成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时代语境,社会主义责任感的培养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以新媒体为契机。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的特征,分析了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价值,充分借助新媒体载体的力量,将社会责任感内容融入大学生教育,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8期)

王海龙[3](2019)在《简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结合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我们需要认清社会责任感和新媒体的内涵,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过程中的先进性,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同时社会和家庭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共同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3期)

郝方丽[4](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然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青年大学生作为新媒体最主要和最活跃的用户群,所受影响更为深远。一方面,新媒体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另一方面,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迅速蔓延,人类的价值观念受到猛烈冲击,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倾向愈加明显。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人才储备军。大学生群体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自身的发展,更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新媒体环境下,由于高校责任感培养模式不完善,大学生责任主体不成熟,以及新媒体环境的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责任认知和责任行为脱节,虚拟空间责任感和现实社会责任感脱离,社会责任主体模糊化,自我中心和社会责任感矛盾等问题。因此,积极寻找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路径,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多学科交叉分析法,以新媒体为切入口,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行了理论探究、概念界定、问题分析和路径研究。首先,阐述了责任感培养的理论基础,概括了新媒体的概念和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并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其次,分析和梳理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高校、主体和新媒体环境叁个方面分析了原因。最后,基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点,以高校为主要阵地,系统提出更新责任感培养理念,丰富责任感培养内容,创新责任感培养方法,净化责任感培养环境等培养路径。(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6-04)

史琼[5](2016)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体时代下探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高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归纳了新媒体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并结合高校实际,提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可行性措施。(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6年20期)

林霄[6](2015)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媒体的兴起,推动和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渠道,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基于此,须充分认识自媒体的特点,并就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队伍建设、大学生素养培养及教育形式的转换等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5年34期)

李良俊[7](2015)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感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大学生网络责任感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归纳了大学生网络责任感不强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责任感不强的原因,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网络责任感的途径方法。(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5年17期)

刘翔,黄顶新[8](2015)在《试探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培养和践行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是社会阶层的精英、国家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乎国家命运。自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多元化信息影响以及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不良因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倾向凸出。高校应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强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等多种途径,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建设和发展国家未来的历史使命。(本文来源于《赤子(上中旬)》期刊2015年15期)

赵亮[9](2015)在《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浅谈隐性采访与培养新闻采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最好的体现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抨击社会阴暗面,针砭时弊。隐性采访不但满足了媒体的职责所在同时还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当下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为了区别与其他的新闻报道,迎合大众的口味,许多媒体选择了别开生面的隐性采访的报道形式。(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5年13期)

张有林[10](2015)在《论大学生网络媒体政治参与中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拓宽了,网络成为了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途径。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不过也存在薄弱环节,这个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效果,使大学生出现消极观念。文章主要阐述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政策。(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07期)

培养媒体责任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新媒体"成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时代语境,社会主义责任感的培养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以新媒体为契机。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的特征,分析了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价值,充分借助新媒体载体的力量,将社会责任感内容融入大学生教育,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培养媒体责任感论文参考文献

[1].苏勉萍.基于新媒体探析家庭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9

[2].李园.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

[3].王海龙.简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当代旅游.2019

[4].郝方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5].史琼.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6

[6].林霄.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探究[J].学理论.2015

[7].李良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感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8].刘翔,黄顶新.试探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培养和践行路径[J].赤子(上中旬).2015

[9].赵亮.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浅谈隐性采访与培养新闻采编策略[J].新闻传播.2015

[10].张有林.论大学生网络媒体政治参与中的社会责任感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

标签:;  ;  ;  ;  ;  ;  ;  

培养媒体责任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