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盐胁迫相关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大豆,陆地棉,根瘤菌,活性氧,湖北,干旱。
盐胁迫相关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张虎,范俊俊,张往祥[1](2019)在《淹水胁迫对湖北海棠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及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北海棠1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淹水胁迫对其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间延长,湖北海棠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并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先下降后上升,二者可能存在一定的补偿机制;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除可溶性糖外,其他生理指标的峰谷值出现的时间均为第10 d,但各指标的启动时间不同,PRO与MDA在0~5 d启动,SOD与POD以及可溶性糖在5~10 d启动,可溶性蛋白在15~20 d启动。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水淹胁迫后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初步认为MhWRKY1、MhWRKY40b和MhMYB121基因可能参与了湖北海棠响应淹水胁迫的响应。(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黄璐瑶,李壮壮,鞠龙泰,孙盼盼,吴国真[2](2019)在《外源钙对盐胁迫下金银花离子含量及光合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源钙可以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目前研究表明,外源钙可以通过保护光系统Ⅱ的活性,促进光合电子的传递,提高金银花的耐盐性。该实验旨在进一步探究外源钙对盐胁迫下金银花各器官中Na~+,K~+,Ca~(2+),Mg~(2+)含量及光合相关基因Cab,rbc L表达的影响。实验选用一年生金银花为研究材料,用4个水平盐浓度(0,50,100,200 mmol·L~(-1))和2个水平钙浓度(0,20 mmol·L~(-1))处理金银花5 d,采用ICP-OES分析离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CaCl_2显着增加了50,100 mmol·L~(-1)Na Cl处理下金银花根茎叶的K~+-Na~+,Ca~(2+)-Na~+,Mg~(2+)-Na+比例,对50 mmol·L~(-1)Na Cl处理下金银花的作用尤为显着。同时,Cab,rbc L在短期盐胁迫下迅速高表达,CaCl_2则可以通过促进基因的过表达,提高金银花光能吸收和碳同化速率,与生理水平变化一致。从2个基因表达的模式来看,rbc L在胁迫第1天迅速上调而后下降,对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综上所述,外源钙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K~+-Na~+,Ca~(2+)-Na~+,Mg~(2+)-Na+比例,Cab,rbc L基因的短暂过表达来缓解盐胁迫。(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阎文飞,程凡升,姜新强,初庆刚,杨德翠[3](2019)在《野生大豆盐碱胁迫相关GsGAPC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作为糖降解过程中重要的酶之一,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及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耐盐碱能力极强的野生大豆‘G07256’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编码野生大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基因全长,并命名为GsGAPC,其CDS区为1023bp,编码340个氨基酸,是一个稳定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域。通过蛋白二级结构及叁级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三级结构复杂。进化树分析发现,野生大豆GsGAPC蛋白与大豆(G.max、NP_001240046.1)、绿豆(V.radiate、XP_014494377.1)、木豆(C.cajan、XP_020228078.1)、菜豆(P.vulgaris、XP_007163725.1)的同源性较近。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GsGAPC有3个保守结构域,N-端结构域,NAD结合结构域和C端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亚家族结构域(Gp_dh_C superfamily)。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GsGAPC在野生大豆的根、茎、叶、子叶中均表达,且在根中表达量最高;盐、ABA、MeJA处理后,GsGAPC在野生大豆的根中均上调表达;而在叶中,4种胁迫处理后GsGAPC均显着诱导表达。该结果暗示GsGAPC在野生大豆的根和叶中可能通过JA和ABA信号通路来响应盐碱胁迫。(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吴文文[4](2019)在《拟南芥响应低磷胁迫相关突变体的生理和基因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一种有限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土壤总磷含量并不低,但大部分以有机磷,或者与铁、钙、铝等结合形成难溶性磷的形式存在,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土壤磷营养缺乏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因素。植物为应对磷营养缺乏胁迫,形成了多种适应机制,其中重要的改变就是植物根际酸化,根系结构的变化,根毛密度增加等。已有的研究表明,在低磷胁迫下,植物可以通过根部分泌质子,引起根际土壤酸化,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酸盐,进而提高磷的有效利用率。但是植物感知低磷信号,并引起根际酸化和根系结构改变进而提高磷的有效利用率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为了揭示植物适应低磷胁迫分子机制,课题组前期筛选得到一株低磷胁迫不敏感的拟南芥突变体p1-31。实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p1-31与野生型Col-0生长趋势基本相同。在LP培养基中培养12天,拟南芥野生型Col-0叶片颜色发紫,而p1-31叶片颜色无明显变化,其叶片的花青素含量为WT的0.29倍;另外,低磷胁迫也可以抑制Col-0与突变体p1-31的主根生长,但p1-31主根生长受抑制程度明显低于野生型,p1-31主根长度约为野生型的1.69倍。在低磷胁迫下,p1-31的长势也明显好于野生型,p1-31叶片的生物量为野生型的1.9倍,根部生物量也略高于野生型。磷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突变体p1-31根部磷含量高于野生型,约为野生型的1.41倍,经过RT-PCR和qRT-PCR分析表明,低磷胁迫可使突变体p1-31植株PHT1;1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遗传学分析表明,p1-31是Col-0背景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突变体。通过图位克隆技术分析,初步将p1-31的突变基因定位在II号染色体。突变体p180是根据含有溴甲酚紫的培养基pH原位显色法,从拟南芥种子库筛选得到。将种子点播在正常MS培养基上8天,移至含有溴甲酚紫的MS与LP培养基中培养28 h,发现p180根部周围颜色明显变黄,表明p180是一株低磷诱导的根际酸化增强突变体。H~+-ATPase活性抑制剂钒酸钠可抑制低磷诱导p180突变体的根际酸化增强反应,因此,p180根际酸化增强与H~+-ATPase活性增强有关,qRT-PCR分析表明,低磷胁迫条件下,突变体p180植株中AHA1和AHA6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野生型。推测P180可能负调控了AHA1与AHA6的表达。突变位点分析表明,p180突变位点位于IV号染色体。实验通过低磷胁迫下处理13天,突变体p180的主根长度明显变短,花青素积累增加,根上部分无机磷含量下降。结果表明基因P180的缺失影响了突变体对低磷胁迫的响应。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主要编码肌醇-5-磷酸酶,该磷酸酶属于多磷酸肌醇-5-磷酸酶家族。磷脂酰肌醇(PI)信号途径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拟南芥中,主要由15个成员组成的多磷酸肌醇-5-磷酸酶(5PTase),是PI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在哺乳细胞中,5PTase在PI信号途径中主要通过去磷酸化使IP_3形成无活性的IP_2,随后再次分解为自由肌醇,参与下一轮的信号循坏。通过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研究表明,5PTase通过影响植物信号转导过程来调节生物的生长发育。已有研究表明,PI途径广泛参与植物的生理反应过程,如植物的防御和渗透压的调节等。p180突变体表型特征表明,磷脂酰肌醇(PI)信号途径可能也参与植物的低磷胁迫反应过程。(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孙维悦[5](2019)在《番茄响应镉胁迫相关基因SlJMJ的克隆及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非生物胁迫的威胁,其中包括重金属胁迫,重金属离子由于具有隐蔽性强,毒性大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茄科植物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重要蔬菜作物之一,主要采用设施栽培方式,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肥料和农药的过量施用严重,导致番茄栽培地土壤质量退化严重,重金属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随着番茄需求量的增高,研究番茄响应Cd胁迫的分子机制迫在眉睫。SlJMJ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众多学者研究参与拟南芥等植物干旱、冷害和盐胁迫的过程,但对其在植物耐受镉胁迫的响应鲜有报道。本文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克隆SlJMJ基因,对酵母进行遗传转化和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初步探讨该基因的功能,这对于研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在植物抗重金属方面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期望为进一步揭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SlJMJ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克隆获得番茄SlJMJ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lJMJ基因全长1254bp,编码417个氨基酸,含有包含JmjC结构域,属于JmjC domain only亚家族。2.SlJMJ基因在重金属Cd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对番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浓度重金属Cd(0、10、20、30 mmol/L)处理后进行取材,及番茄进行重金属Cd(10 mmol/L)处理后喷施EBL后0、3、6、12h取材。通过qRT-PCR分析SlJMJ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lJMJ基因在Cd处理浓度为10 mmol/L时显着上调且Cd胁迫后喷施EBL后6 h达到最大值。3.SlJMJ基因的转录活性分析利用酵母单杂交系统,构建了重组质粒pGBKT7-SlJMJ,转入酵母菌AH109中,融合载体pGBKT7-SlJMJ能在SD/-Trp-His缺失培养基上生长,并在含有X-α-Gal的SD/-Trp-His的缺失培养基上呈现出蓝色,表明SlJMJ蛋白有转录激活活性。4.SlJMJ基因的酵母遗传转化及抗逆分析构建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2-SlJMJ中,转化酵母细胞,并对转基因酵母进行盐(400、500、600 mmol/L)、干旱(0.5、1、1.5 mol/L)及重金属Cd(5、15、25μmol/L)等胁迫处理,通过观察酵母生长状况发现转基因酵母对盐、干旱、Cd胁迫均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5.SlJMJ基因拟南芥的遗传转化构建了pBI121-SlJMJ植物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花絮侵染法对模式植物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对抗性拟南芥植株进行分子鉴定(PCR),鉴定结果获得了拟南芥阳性苗3株,收获T_2代。经重金属Cd胁迫处理,与野生型相比,OE-SlJMJ转基因拟南芥枝叶粗壮,鲜重增加,SlJMJ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杨菁[6](2019)在《黄瓜耐低氮胁迫相关基因CsGS1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限制元素,是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分。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往往为追求高产而过量施用氮肥,使成本提高,收益降低,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黄瓜是大量需氮的园艺作物,尽管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量施用氮肥,但氮素利用效率较低,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瓜的氮素需求,培育耐低氮黄瓜品种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以分析黄瓜氮代谢相关基因CsGS1在低氮胁迫下的功能为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sGS1在低氮条件下的表达模式;通过构建GFP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对CsGS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利用子叶侵染法分别将构建的正义CsGS1表达载体和反义CsGS1表达载体转化到黄瓜耐低氮品种“D0328”和不耐低氮品种“D0422”中,并测定转基因植株与耐低氮胁迫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CsGS1在黄瓜低氮胁迫中的作用,为培育耐低氮型黄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氮素浓度处理下,CsGS1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氮(3 mM)条件下,CsGS1在耐低氮品种“D0328”叶片中表达量最高,显着高于根1.84倍,高于茎1.98倍;CsGS1在“D0422”无组织特异性。在正常氮素(14 mM)条件下,CsGS1在“D0328”和“D0422”各器官中的表达量均无显着差异。表明在低氮胁迫下,CsGS1主要在叶片中发挥作用。2.将融合表达载体CsGS1-GFP导入拟南芥原生质体中,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荧光信号检测,结果表明CsGS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为细胞质蛋白,与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一致。3.分别构建正义与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CXSN1250-CsGS1-S和PCXSN1250-CsGS1-AS,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正义与反义表达载体转入黄瓜品系“D0328”和“D0422”中,得到T_0代转基因植株。4.在低氮条件下,在不耐低氮黄瓜品系“D0422”中,过量表达CsGS1,可显着提高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黄瓜耐低氮生理生化指标,并降低胞间CO_2浓度;对于耐低氮品系“D0328”,过量表达CsGS1使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着增大,胞间CO_2浓度显着减小,对气孔导度的影响不显着。在正常氮素条件下,过量表达CsGS1对两个品系的光合参数的影响无显着差异。5.在低氮条件下,CsGS1的过量表达可显着增加“D0328”和“D0422”的叶绿素b含量、植株鲜重、株高与根长;正常氮素条件下无显着变化。6.在低氮条件下,过量表达CsGS1可响应低氮条件,显着提高“D0328”和“D0422”的GS活性;CsGS1反义表达则使植株的GS活性降低。7.根据CsGS1的表达模式分析,以及过表达CsGS1黄瓜植株在低氮条件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可初步判断CsGS1在黄瓜低氮胁迫中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韩芳[7](2019)在《大豆慢生型根瘤菌突变体库构建及参与环境胁迫相关基因的挖掘》一文中研究指出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系统是生物固氮中效率最高的体系,无论对全球氮生态循环还是农业都极为重要。自然或农业生产条件下,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系统会不断遭受着逆境胁迫。长期以来,研究多集中在可控环境下的根瘤菌结瘤与固氮机制,以及豆科植物或者根瘤菌单方面对逆境的生理生化响应过程。作为具有紧密共生关系的根瘤菌是否以及如何帮助植物宿主抵抗不良环境仍然不清楚。深入理解大豆慢生型根瘤菌在大豆应答干旱胁迫伤害,适应性变化等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对提高农业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大豆慢生型根菌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 USDA110为研究对象,采用Tn5转座诱变技术,建立突变体库,筛选胁迫环境条件型突变体,并初步探究了这些筛选突变菌株的生理生化、遗传以及共生特征。(1)探究了野生体B.d110在叁种胁迫环境(pH、NaCl和干旱)条件下的生长模式,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临界生长)时的胁迫条件分别是pH4.0、0.4%NaCl和12%PEG6000。以此为胁迫条件的大豆(绥农14号)接种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非胁迫条件,无论接种与否,叁种胁迫条件均显着降低了大豆的生物量(地上部和根部的干重)。但是,胁迫(pH和干旱)条件下,接种根瘤菌,显着增加了大豆的生物量。此外,叁种胁迫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后,大豆的叶片光合作用(最大光合和速率以及最大气孔导度)和对水分利用能力(最大蒸腾作用)均显着得到改善。结果表明,B.d110有助于大豆宿主抵抗不良环境。(2)为了探究B.d110帮助大豆抵抗环境胁迫的遗传背景,本研究利用Tn5转座诱变技术建立了3842个菌株的突变体库,并对库的特征做了初步鉴定。以体外临界生长胁迫环境为条件,筛选到生长具有明显差异的9株突变株。此外,利用Southern blot和Inverse-PCR的方法,对这些突变体菌株染色体上Tn5插入位点的单一性和精确位置进行了定位。(3)通过与野生株在菌落形态、运动性和生物膜和共生等方面的表型比较,发现其中两株(8-B6和8-H11)具有明显的共生差异,这两株突变分别造成了VirG双组份调控系统和Metal-bonding(Co)的插入突变。并进行了胁迫条件下的接种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干旱条件下植株的根瘤数,生理以及固氮能力均不如正常条件接种的大豆植株。推断这两个基因可能与胁迫有关,还需进一步的验证。(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旭凯,李任建,张宝俊[8](2019)在《利用WGCNA鉴定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共表达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是用来描述不同样品之间基因关联模式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可以用来鉴定高度协同变化的基因集。本研究利用正常水稻组织共47份转录组数据,通过冷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不同的处理方式,使用WGCNA方法,根据已克隆基因的报道与以上3种胁迫相关的关键基因,探究不同逆境下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通过对低表达量基因的过滤,最终利用筛选的30,339个表达的基因来构建共表达矩阵,得到15个模块。分析发现已知的水稻3种相关基因在各个模块均有存在,于是对预测到的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对3种胁迫下处理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合已报道与胁迫相关的基因,选取各胁迫相关的2个模块进行了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鉴于3种胁迫相关基因在green模块中大量分布,通过对green模块下各自特有的基因和共有的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并对共有的基因构建调控网络,挖掘到2599个与3种胁迫都相关的基因,并预测出25个抗逆相关的关键基因,为水稻的抗逆及综合抗逆能力等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董天宇,朱旭东,张克坤,房经贵,石倩蔚[9](2019)在《温度和盐胁迫对草莓开花进程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草莓花器官对高温、低温、盐胁迫的响应特征,该研究以草莓品种‘甜查理’为试材,设置0℃、4℃、25℃(CK)、37℃、200 mmol/L NaCl、400 mmol/L NaCl等逆境胁迫处理,考察草莓花外观形态、生长发育状态、花器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3个草莓花器官分生组织特异性基因、12个成花途径基因、3个抗氧化酶基因、6个抗逆基因的表达等。结果显示:(1)0℃、4℃、37℃、200 mmol/L NaCl、4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均抑制了草莓花的开放,0℃低温显着抑制草莓花器官的开放,并对草莓的花器官造成伤害。(2)当草莓植株受到高温、低温、盐胁迫时,其花器官内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得到提高,其相关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也相应提高。(3)0℃、4℃、37℃以及200 mmol/L NaCl、4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均显着降低了草莓花器官FaAP1、FaLFY、FaFD、FaSOC1等成花基因的表达量;0℃低温诱导了FaICE、FaRD29A、FaCOR、FaAFP等4个抗寒基因的表达水平;200 mmol/L NaCl、400 mmol/L NaCl的盐胁迫显着提高了FaP5CS基因的表达量。研究表明,0℃、4℃、37℃、200 mmol/L NaCl、4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不同程度抑制了草莓的开花进程,对草莓花器官造成伤害;不同逆境胁迫处理显着提高了草莓花器官SOD、P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相应的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得到上调,同时显着降低了草莓成花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增强了相关抗逆基因的表达水平。(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维[10](2019)在《盐胁迫条件下陆地棉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逆境胁迫,其中盐胁迫对棉花的产量影响严重。活性氧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氧代谢的副产物,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广泛参与调控不同生物学过程。细胞内维持适量的活性氧可增强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活性氧含量过低或者过高,会对植物产生抑制或毒害作用。因此,研究活性氧代谢过程对提高植物的逆境耐受力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在棉花中,仅有个别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逆境功能的报道,没有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盐胁迫活性氧代谢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了陆地棉活性氧代谢相关的3个基因家族:呼吸爆发氧化酶同源物(rbo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分析了它们在棉花发育进程中时空表达特性和逆境条件下的表达模式,预测并探讨了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上棉花rboh、SOD、CAT基因的表达调控网络,验证了陆地棉ghr-miR414c和GhFSD1基因的靶向关系,及其盐胁迫条件下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陆地棉SOD基因家族鉴定和分析。在陆地棉基因组中鉴定得到了18个GhSOD基因,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编码Cu/Zn-、Mn-和Fe-SOD叁类蛋白。对9种节点植物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发现Mn/Fe-SOD的编码基因出现早于Cu/Zn-SOD,之后3类基因独立进化,同时Cu/Zn-SOD的编码基因取代Mn-SOD的编码基因成为优势基因。对GhSOD基因家族的表达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在陆地棉中该基因家族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同时受到多种逆境胁迫的诱导。对在转录后水平上可能调控该基因家族的miRNAs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有20个陆地棉miRNAs靶向14个陆地棉SOD基因,绝大部分靶位点在编码区,个别在3’UTR,其中ghr-miR414c与GhFSD1之间可能存在靶向关系。2、陆地棉miR414c通过靶向GhFSD1基因调控活性氧代谢响应盐胁迫。从陆地棉中克隆了GhFSD1基因和ghr-miR414c的初级转录本,分析了它们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发现ghr-miR414c表达量下调,而GhFSD1的表达上调,负相关的表达模式间接证明了ghr-miR414c和GhFSD1之间的靶向关系。利用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和5’RACE等技术,验证了ghr-miR414c对GhFSD1的切割降解。将GhFSD1基因和ghr-miR414c的初级转录本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结果发现,35S::miR414c转基因植株对100和150mM NaCl处理反应敏感,而35S::GhFSD1转基因植株耐盐性提高。利用VIGS技术,将GhFSD1基因在陆地棉中沉默,发现与对照植株相比,GhFSD1沉默植株对盐处理反应敏感;在陆地棉中过表达ghr-miR414c,其对盐胁迫的反应与GhFSD1沉默植株相似。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提出ghr-miR414c通过调控GhFSD1的表达,提高棉花耐盐性的模型:在正常条件下,ghr-miR414c通过负调控GhFSD1基因表达,维持棉花体内活性氧代谢平衡;当棉花受到盐胁迫时,ghr-miR414c表达量下调,减弱了其对GhFSD1基因的抑制作用,使得GhFSD1基因表达上调,进而提高体内SOD酶活性,清除体内受盐胁迫诱导产生的过量ROS,以减轻盐胁迫条件下过量ROS对细胞的损伤,从而响应盐胁迫。3、陆地棉rboh基因家族鉴定和分析。陆地棉基组中含有26个Ghrboh基因,以不同的密度分布在18条染色体或scaffolds上。棉属不同种的rboh家族分为6个组,共线性和基因复制分析表明,陆地棉rboh基因家族扩张的主要来源是全基因组复制和染色体片段复制。对Ghrboh基因家族的表达特点分析,表明Ghrboh基因家族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可能通过介导活性氧代谢参与棉花生长发育,在响应高温、低温、干旱和盐胁迫过程中Ghrboh基因家族发挥重要的作用。4、陆地棉CAT基因家族鉴定和分析。陆地棉CAT基因家族中含有7个成员,系统发育和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GhCAT基因家族分为2个组,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全基因组复制或多倍体事件是CAT基因家族扩张的主要原因。表达谱分析表明,GhCAT基因家族的表达受到高温、低温、干旱、盐和黄萎病菌侵染等条件的诱导。此外,陆地棉CAT基因家族的表达受到可变剪接的调控,通过介导活性氧代谢,在棉花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探讨陆地棉中活性氧介导抗逆机理,加深对植物抗逆代谢通路的认识,为提高农作物胁迫抗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盐胁迫相关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外源钙可以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目前研究表明,外源钙可以通过保护光系统Ⅱ的活性,促进光合电子的传递,提高金银花的耐盐性。该实验旨在进一步探究外源钙对盐胁迫下金银花各器官中Na~+,K~+,Ca~(2+),Mg~(2+)含量及光合相关基因Cab,rbc L表达的影响。实验选用一年生金银花为研究材料,用4个水平盐浓度(0,50,100,200 mmol·L~(-1))和2个水平钙浓度(0,20 mmol·L~(-1))处理金银花5 d,采用ICP-OES分析离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CaCl_2显着增加了50,100 mmol·L~(-1)Na Cl处理下金银花根茎叶的K~+-Na~+,Ca~(2+)-Na~+,Mg~(2+)-Na+比例,对50 mmol·L~(-1)Na Cl处理下金银花的作用尤为显着。同时,Cab,rbc L在短期盐胁迫下迅速高表达,CaCl_2则可以通过促进基因的过表达,提高金银花光能吸收和碳同化速率,与生理水平变化一致。从2个基因表达的模式来看,rbc L在胁迫第1天迅速上调而后下降,对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综上所述,外源钙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K~+-Na~+,Ca~(2+)-Na~+,Mg~(2+)-Na+比例,Cab,rbc L基因的短暂过表达来缓解盐胁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盐胁迫相关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张虎,范俊俊,张往祥.淹水胁迫对湖北海棠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及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2].黄璐瑶,李壮壮,鞠龙泰,孙盼盼,吴国真.外源钙对盐胁迫下金银花离子含量及光合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9
[3].阎文飞,程凡升,姜新强,初庆刚,杨德翠.野生大豆盐碱胁迫相关GsGAPC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吴文文.拟南芥响应低磷胁迫相关突变体的生理和基因功能分析[D].河南大学.2019
[5].孙维悦.番茄响应镉胁迫相关基因SlJMJ的克隆及功能验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6].杨菁.黄瓜耐低氮胁迫相关基因CsGS1的功能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9
[7].韩芳.大豆慢生型根瘤菌突变体库构建及参与环境胁迫相关基因的挖掘[D].兰州大学.2019
[8].李旭凯,李任建,张宝俊.利用WGCNA鉴定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共表达网络[J].作物学报.2019
[9].董天宇,朱旭东,张克坤,房经贵,石倩蔚.温度和盐胁迫对草莓开花进程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9
[10].王维.盐胁迫条件下陆地棉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