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伐强度下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

不同采伐强度下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

论文摘要

森林采伐会通过改变林地水热条件、土壤性质以及有机质周转速率等来影响土壤呼吸过程。本研究于2018年生长季观测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3块不同采伐强度样地以及对照样地的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土壤5cm温湿度及土壤化学性质,分析采伐对土壤因子的影响以及不同采伐强度下土壤因子与土壤异养呼吸的关系,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伐对土壤化学性质具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强度的采伐使土壤pH值、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有所降低,而使土壤碳氮比显著升高(P<0.05)。四种处理下O-10cm 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碳氮比显著高于10-20cm 土层(P<0.05)。(2)不同采伐强度下土壤温湿度差异显著(P<0.05)。采伐使土壤湿度显著上升(P<0.05),且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上升的幅度增大。中度和重度采伐使土壤温度显著上升(P<0.05),而轻度采伐处理与对照样地土壤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指数关系方程对土壤异养呼吸和土壤温度关系进行拟合,四组处理下指数回归模型对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变化的解释程度为40.2-72.6%。(3)土壤异养呼吸在对照、轻度和中度采伐处理下与土壤湿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在重度采伐处理下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比较各组处理下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异养呼吸的复合影响,结果各组处理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均随土壤温度上升而上升,而对土壤湿度响应差别较大。(4)不同采伐处理下土壤异养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均包括土壤温度,而土壤湿度和土壤表层pH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异养呼吸。四组逐步回归模型对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变化的解释程度为54.4-66.1%,与以土壤温度为单因素的指数模型进行比较,在对照和中度采伐处理下逐步回归模型的解释度均低于土壤温度单因素模型,而在轻度采伐处理和重度采伐处理下逐步回归模型的解释度更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森林土壤呼吸
  •     1.2.1 土壤呼吸的区分
  •     1.2.2 土壤呼吸的测定
  •   1.3 采伐对土壤因子及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
  •     1.3.1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3.2 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1.3.3 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
  •   1.4 影响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因素
  •     1.4.1 土壤温度
  •     1.4.2 土壤湿度
  •     1.4.3 土壤温湿度复合影响
  •     1.4.4 土壤化学性质
  • 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样地设置
  •   3.4 试验方法
  •     3.4.1 土壤异养呼吸及土壤温湿度测定
  •     3.4.2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强度采伐对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4.1.1 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4.1.2 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1.3 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4.1.4 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
  •     4.1.5 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4.2 不同采伐强度下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因子关系
  •     4.2.1 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温度关系
  •     4.2.2 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温湿度关系
  •     4.2.3 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因子关系
  • 5 讨论
  •   5.1 采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1 采伐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5.1.2 采伐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5.1.3 采伐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
  •   5.2 采伐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5.2.1 采伐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5.2.2 采伐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   5.3 不同采伐强度下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因素
  •     5.3.1 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温湿度关系
  •     5.3.2 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因子关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吴坪洲

    导师: 赵秀海

    关键词: 土壤异养呼吸,采伐,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温度,土壤湿度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17YFC0504005)

    分类号: S714

    DOI: 10.26949/d.cnki.gblyu.2019.000209

    总页数: 48

    文件大小: 3417K

    下载量: 39

    相关论文文献

    • [1].异养同化降解氯代烃的研究现状、微生物代谢特性及展望[J]. 生物工程学报 2020(06)
    • [2].异养条件下双酚基丙烷对小球藻生长特性的影响[J]. 净水技术 2017(07)
    • [3].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异养呼吸变异的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 2014(01)
    • [4].南海北部微型异养鞭毛虫的时空分布[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3)
    • [5].自由生活的异养鞭毛虫多样性及生态功能[J]. 生态学报 2009(09)
    • [6].不同林龄的木麻黄林下土壤异养呼吸特征(英文)[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9(04)
    • [7].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反应器的启动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6(04)
    • [8].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及初步鉴定[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03)
    • [9].木麻黄人工林土壤异养呼吸及其季节动态[J]. 海峡科学 2008(10)
    • [10].模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温度与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生态学杂志 2016(07)
    • [11].异养与硫自养反硝化协同处理高硝氮废水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 2016(07)
    • [12].成都地区天然水域中异养微藻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J]. 工业微生物 2011(06)
    • [13].高频观测的土壤异养呼吸昼夜变化[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01)
    • [14].异养小球藻半连续发酵生产油脂工艺探讨[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4(05)
    • [15].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脱氮性能的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 2009(12)
    • [16].褐藻寡糖用于海水小球藻和盐生杜氏藻异养培养及其促生长作用机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7].亚热带次生林土壤自养和异养呼吸研究[J]. 环境科学 2011(11)
    • [18].一株低温异养硝化不动杆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14(10)
    • [19].西南高山地区土壤异养呼吸时空动态[J]. 生态学报 2013(16)
    • [20].“异养-硫自养”组合工艺去除高浓度高氯酸盐特性[J]. 环境科学 2018(12)
    • [21].波茨坦短芽孢杆菌异养硝化性能与关键酶活性研究[J].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2].一株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 2013(10)
    • [23].白洋淀异养鞭毛虫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 生态学报 2012(21)
    • [24].好氧反硝化菌的异养硝化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11)
    • [25].异养小球藻的热酸解提油废水回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23)
    • [26].不同类型氮组成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体系中氮转化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27].应用小波多尺度分析亚热带森林土壤异养呼吸特征[J]. 生态学报 2018(14)
    • [28].异养小球藻培养基优化筛选[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5(03)
    • [29].一株新型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硝化特性[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08)
    • [30].复合异养脱氮菌群脱氮性能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

    标签:;  ;  ;  ;  ;  

    不同采伐强度下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