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太武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太武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武帝,北魏,拓跋,石窟,安西,将军,庙号。

太武帝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立祥[1](2019)在《古弼叁忤太武帝》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弼,南北朝时北魏大臣,代地(今山西代县)人,鲜卑族,历仕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浚四朝,历任猎郎、门下奏事、立节将军、侍中、尚书令、吏部尚书、安西将军、司徒等职,封灵寿侯。古弼叁忤太武帝拓跋焘的故事千古流芳。暴打刘(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19-03-22)

周升华[2](2018)在《太武帝“偃武修文”祸及沙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佛教不断融入本土的传统文化,并与儒学和道教渐行渐和,逐渐形成"叁教"合一的发展体系。然而,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和文化,自始至终与中国本土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思想存在争辩。魏晋时期,虽然佛教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8年29期)

阮海峰[3](2018)在《论北魏太武帝前后麦积山石窟修造活动低谷的非灭法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麦积山石窟开创于后秦或西秦,但在西秦灭亡后,麦积山石窟的修造经历了一个低谷,一直到北魏文成帝即位后才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个低谷与太武灭佛直接相关,但是除了灭佛之外还有更为复杂的原因。五世纪前期,围绕秦州的战争频率大幅提高,秦州人口也流失严重。北魏在占领秦州后,对秦州的统治也较为严酷。这些原因也是使麦积山石窟进入自修造以来第一个低谷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19期)

葛瑶瑶[4](2016)在《浅析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法难",北魏太武帝灭佛以政治因素为首要原因和主要根源;其灭佛政策的推行,对中国佛教的整体发展格局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经济社会》期刊2016年04期)

张国刚[5](2016)在《北魏太武帝废佛》一文中研究指出魏主与崔浩皆信重寇谦之~①,奉其道。浩素不喜佛法,每言于魏主,以为佛法虚诞,为世费害,宜悉除之。及魏主讨盖吴~②,至长安,入佛寺,沙门饮从官酒~③;从官入其室,见大有兵器,出以白帝。帝怒曰:"此非沙门所用,必与盖吴通谋,欲为乱耳!"命有司案诛阖寺沙门,阅其财产,大得酿(本文来源于《月读》期刊2016年12期)

王铭[6](2016)在《北魏太武帝庙号升格问题考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死后被追尊为"世祖",这一庙号明文见诸《魏书》等北朝史书的记载。但北宋初成书的《册府元龟》一条记录显示,太武帝最初的庙号应为"世宗"。很可能在太和十五年改议祖宗、颁布《改易庙号诏》之时,孝文帝出于确立北魏太庙"叁祖"格局的需要,而将太武庙号由"世宗"升格为"世祖"。太武帝身后在太庙中获得的庙号从"宗"到"祖"的改易升格,意味着其在北魏王朝政统谱系中从"有德"转变为"有大功"的地位评价的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国史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楼劲[7](2014)在《北魏太武帝“改定《律》制”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北魏太武帝神■四年和正平元年定《律》及当时《律》《令》体制的相关问题,认为其最为重要的成果,是在道武帝天兴《律》《令》只是科条诏令集的基础上,完成了《律》的法典化。表现为《神■律》建立了整套刑名系统,形成了冠于《律》首的《刑名篇》,出现了《盗律》之类的分篇,内容上也有向魏晋以来《律》文靠拢之势。《正平律》则在《神■律》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不含"大辟"的新"五刑"系统,据以规范了刑名、罪名和罚则,进一步巩固了《律》的刑法典地位。不过太武帝时期的《律》《令》体制总体上仍与汉代相类,乃是北魏《律》《令》逐渐向魏晋样态发展过渡的重要一环。(本文来源于《文史》期刊2014年04期)

他维宏[8](2014)在《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中炳灵寺石窟免遭破坏原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太武帝灭佛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首次"法难",规模庞大,影响深远。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毁佛运动中,炳灵寺石窟中西秦时期所开凿的洞窟却保存完好,至今还未发现有被破坏的痕迹。此中原因,史语不详,本文拟对此作一探析。(本文来源于《丝绸之路》期刊2014年12期)

[9](2014)在《北魏 太武帝东巡碑(已断残)》一文中研究指出皇帝东巡之碑(篆额)[惟太延元年十月甲辰,车驾东巡]……泽,历定,冀二州,□□□□□□□□□□□□□□□□□□□,祷祀峘山,北行而归。十有二月□□,迳五回之崄途,览崇岸之竦峙,乃停驾路隅,援弓而射之。矢逾于岩山叁百余步。扵是复命左右将士善射者射之。若武卫将军昌黎公丘眷,前军将军,浮阳侯阿齐,中坚将军,蓝田侯代田,积射将军,曲阳侯罗豊,射声校尉、安武子韩元兴,次飞督,安憙子李盖等数百人,皆天下善射也,射之莫有过崖者。或至(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4年07期)

周升华[10](2013)在《崔浩争权致太武帝灭佛》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是中国历史上"叁武一宗"灭佛的第一次,也是最残不忍睹的一次,而且这次灭佛运动一直以来遭受到世人的是非议论。太武帝灭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原因之一,与崔浩争权是密不可分的。(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3年07期)

太武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佛教不断融入本土的传统文化,并与儒学和道教渐行渐和,逐渐形成"叁教"合一的发展体系。然而,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和文化,自始至终与中国本土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思想存在争辩。魏晋时期,虽然佛教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武帝论文参考文献

[1].刘立祥.古弼叁忤太武帝[N].学习时报.2019

[2].周升华.太武帝“偃武修文”祸及沙门[J].牡丹.2018

[3].阮海峰.论北魏太武帝前后麦积山石窟修造活动低谷的非灭法因素[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4].葛瑶瑶.浅析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及影响[J].科学经济社会.2016

[5].张国刚.北魏太武帝废佛[J].月读.2016

[6].王铭.北魏太武帝庙号升格问题考议[J].中国史研究.2016

[7].楼劲.北魏太武帝“改定《律》制”考[J].文史.2014

[8].他维宏.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中炳灵寺石窟免遭破坏原因初探[J].丝绸之路.2014

[9]..北魏太武帝东巡碑(已断残)[J].中国书法.2014

[10].周升华.崔浩争权致太武帝灭佛[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

标签:;  ;  ;  ;  ;  ;  ;  

太武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