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地形象——影响国际市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原产地形象——影响国际市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一、原产地形象──一个国际市场上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敏[1](2020)在《品牌来源国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两湖地区消费者汽车品牌消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市场日益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世界各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外来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随处可见。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不同品牌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的,当他们面对不同来源国的同一品牌的选择时,其影响因素也是多元的,其中对品牌来源国的形象感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让中国品牌在与国际品牌竞争的舞台上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是中国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了解到消费者在品牌选择时会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消费者品牌选择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品牌来源国形象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品牌感知?假如会有影响,那么究竟是哪些重要因素在影响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国的形象感知?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对品牌来源国的相关研究、形象感知的相关研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进行综合梳理。以品牌来源国形象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形象感知为因变量,构建两者之间的概念模型,然后在界定变量内涵的基础上,对其测量维度进行合理划分,最终确定测量的量表。其中通过文献整理得知自变量品牌来源国形象的影响因素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归纳,即国家角度、产品角度和消费者角度;因变量消费者形象感知划分为两个维度,即产品感知和价值感知。接着提出研究假设。最后,以汽车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湖南、湖北地区消费者品牌来源国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品牌来源国发达程度会影响消费者品牌形象感知;品牌来源国与产品制造国的一致化程度不完全影响消费者品牌形象感知;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国的固有印象会影响消费者形象感知。本文针对这些结论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这些结论,提出合理的品牌管理意见,对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出意见。

陈氏珊(TRAN THI SIM)[2](2020)在《越南媒体中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研究 ——基于《劳动报》的十年内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越两国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历史和文化,中越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中越两国依山旁水,自古就有不断的贸易往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推行,越南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也推行了革新开放政策,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中越两国在产业结构、人口规模、资源禀赋、需求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强的相似性,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在越南不断提升,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中国产品的品牌形象在越南经历了一个变化,这些品牌形象的变化可以反映在越南新闻媒体的报道中。随着技术手段、管理方式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战略重点在不断地转移。品牌形象塑造已成为企业品牌价值提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先对《劳动报》上中国产品报道的特征分析,主要是从本章主要是从报道的析产品及来源分析;版面及篇幅分析;体裁及形式分析;议题分析;倾向性分析这五个方面对《劳动报》上中国产品报道的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对越南《劳动报》报道中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分析,先结合报道的倾向性对目前报道中呈现出中国产品品牌的总体形象进行分析,多数报道呈现出负面的形象特点。之后从中国产品形象、中国企业形象及中国政府形象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劳动报》中所呈现出来的中国产品形象。之后对影响越南《劳动报》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建构的因素,其中积极的因素有:相同的经济社会制度;中越两国商品贸易的不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南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制约性的因素有:南海争端问题带来的排华事件;美国在越南的主导性的影响;媒体及记者自身因素。最后,提出提升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策略建议,从对企业的建议上看,主要有:加强品牌定位,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对品牌进行宣传;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产品技术研发设计;做好公共关系,承担社会责任。对政府的建议主要包括了:政府部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平台加强与越南等政府的合作,为两国企业合作搭建机制平台,推动中越两国媒体等文化交流合作,打破刻板印象。

郑小舒[3](2020)在《中美90后大学生消费者对“Made in China”品牌符号的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美国与中国90后大学生消费者为研究样本,运用符号学“三分法”进行主要研究,结合相应的品牌学、传播学理论,通过深度质化访谈后对相关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分析,以“Made in China”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品牌符号的认知研究,探索中美国90后大学生消费者对“Made in China”品牌的指代义、内涵义、以及包含的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中美两国90后大学生消费者对“Made in China”品牌符号出现了认知更新现象。如“Made in China”品牌符号在中美两国90后消费者的认知中,均表示“Made in China”产品整体提升,实现了从以往的“廉价”到“高性价比”、“山寨”到“创新”的转变。来源国效应逐渐在美国90后大学生消费者心中弱化,但部分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却随之加强。其次,“Made in China”品牌符号逐渐开始与数码产品进行联系。中国90后大学生消费者呈现出对“Made in China”品牌出现了新的认知类目,如美妆产品、文创科技产品。而在文化上则出现新的洞察点——“国潮文化”的崛起与认同。本次对“Made in China”品牌符号的研究中发现,中国90后大学生消费者更关注品牌的产品层面,如功能、设计、质量、等产品因素。而美国消费者却表示“Made in China”品牌符号背后品牌企业的人文因素、管理因素,如员工关怀、薪酬福利、工作环境,是他们对于品牌态度的重要标尺。其中对信源的分析表示,购买体验、媒体报道、社交媒体等都是影响中美90后大学生消费者对“Made in China”品牌符号态度的重要因素。对“Made in China”品牌符号的认知态度研究中,其能指中呈现的中国品牌认知度低和意指中的负面事件形象仍是目前中国企业在美进行品牌营销的不利因素,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营销的步伐。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产品属性层面、品牌人文层面、品牌媒介运营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对中国企业的海外传播与营销有一定的作用。

陈海林[4](2019)在《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以延边人参为例》文中指出产业竞争力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关注的要点,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竞争力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成为其在竞争激烈全球市场中立足的重要部分。其中,农业产业作为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现代化社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与传统产业不同的是,由于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区域和产地特征,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难免受到地域和产地特征影响,尤其对于地区特色农产品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理论方面,原产地形象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特色农产品的机制研究十分有必要;实践方面,这样的研究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产品营销方面的建议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原产地形象引入研究,以产品知识为调节变量,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探究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利用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感知价值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产业规模、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分别正向影响消费者情感价值和质量价值。产品知识在原产地形象和消费者感知价值之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即消费者的产品知识越不丰富,产品的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越显着。本研究根据结论,为企业、政府提出原产地形象建设建议,优化延边城市形象以及延边人参的品牌形象的建设,增加延边人参销量、提升品牌竞争力,促进这一产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饶芳[5](2019)在《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和敌意对印度影视产品原产地回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各国企业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为加强自身竞争力,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会利用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以促进本民族产业的发展。消费者敌意作为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评价和品牌态度的重要因素,近年以来得到更多关注。所以研究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和消费者敌意不论对政府出台政策还是企业制定相关营销策略都有意义。本文在阅读整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敌意对原产地回避的影响模型,验证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也同样存在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和敌意,并探讨了它们与影视产品原产地回避的关系,以及影响他们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本研究借鉴外国学者Nes对消费者敌意的维度划分,从经济敌意、公民敌意、政治敌意和军事敌意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调查问卷采用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回收490份,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原产地回避有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敌意中的经济敌意、公民敌意和政治敌意对原产地回避有显着正向影响;感知质量对原产地回避有显着负向影响,印度影视产品感知质量越高原产地回避倾向越小;经济敌意对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有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敌意四个维度内部也存在显着影响关系,军事敌意对政治敌意有显着正向影响,政治敌意对公民敌意有显着正向影响,公民敌意对经济敌意有显着正向影响;调节作用方面:品牌钟爱对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影响影视产品原产地回避有调节作用,品牌钟爱越高,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影视产品原产地回避的影响越小;主观规范对公民敌意、政治敌意和军事敌意正向影响原产地回避上有调节作用,主观规范越高,公民敌意对原产地回避的影响越小;政治敌意对原产地回避的影响越小;军事敌意对原产地回避的影响越小。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对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品牌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本国企业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充分利用消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培育其崇尚民族品牌的自信心,以促进本民族产业的发展;其次跨国企业应该先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心理,并制定适应当地文化的营销策略有效打开异国市场,消解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和敌意的负面影响并缓解原产地回避倾向;最后总结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詹君恒[6](2019)在《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来源国效应是近几十年来国际市场营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已有很多研究证实了来源国效应的存在,但现有研究仍缺乏有力解释来源国效应的综合理论框架,来源国效应的作用机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有关来源国效应的实证研究多数集中在一般物质产品领域,对新兴文化产业来源国效应的研究还严重不足。鉴于此,确定研究目标为系统性地考察文化产品的来源国效应。在文献研究方面,明确了文化产品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特征,以及文化产品在生产、消费和价值方面的特征,指出文化壁垒对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阻碍作用,强调了内需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重要性。通过对文化产品与国家形象关系的梳理,指出文化产品对国家形象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强调文化产品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对国家形象主要成分的分析,厘清来源国形象中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在态度引导方向上的差异,强调来源国效应研究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意义。在理论研究方面,将信号理论、刻板印象理论和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串联起来,系统解释了来源国效应的发生过程,以及来源国效应作用机制复杂性的原因。系统回顾和考察了晕轮模型、独立属性模型、概构模型和弹性模型四个来源国效应基本作用机制模型,明确来源国效应四个基本作用机制模型考察的两个主要问题,分析了弹性模型检验的三种可能结果,并指出来源国效应检验只需检验弹性模型和概构模型两个基本模型,而无需对四个基本模型进行一一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弹性模型和概构模型。在实证研究方面,通过单线索和多线索两部分实证研究,以七个实验确认了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存在性。单线索研究显示,当来源国形象以认知成分为主时,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表现为国家形象以文化产品信念为中介影响文化产品评价的晕轮效应;当来源国形象以情感成分为主时,国家形象对产品评价的直接影响力显着上升,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文化产品的来源国效应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确认了非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存在性,以及与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作用机制的差异,明确了文化含量对来源国效应的调节作用。在多线索条件下,其他产品属性信息的暴露调低了消费者文化产品评价时对来源国形象的依赖,但文化产品来源国晕轮效应依然存在。通过对可能影响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文化因素和消费者因素的考察,发现性别以及其他消费者因素如文化熟悉度、品牌熟悉度、产品知识和消费者卷入度对文化产品的来源国效应均不存在显着的调节作用,证明了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稳定性。对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丰富了来源国效应的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性的研究框架,从理论上揭示了文化产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来源国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为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席妮[7](2019)在《原产国效应下跨国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以化妆品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的化妆品行业被法国欧莱雅、日本资生堂、韩国爱茉莉这几家外资巨头所控制,中国的上千家化妆品企业只能在低端市场厮杀。但是在很多中国消费品的国际营销实践中,实施“文化资源路线”有助于这些产品建立差异化的定位,弱化竞争。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化妆品可关联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元素,依托于中国中草药理念和传统的哲学思想进行市场差异化定位。一些跨国企业通过文化营销,提升品牌价值,吸引外国消费者。中国化妆品作为国际市场的后来者,企及不上领先者的优势,在整体竞争力上较差。而“文化战略”却可以帮助中国品牌走向“蓝海”,弱化竞争。在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下,跨国化妆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打造差异化竞争产品。文化营销为处于劣势的跨国化妆品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异国文化的魅力去海外创造竞争力。本文力图通过法国的欧莱雅、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和中国上海家化的案例分析,共四个章节。第一章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二章提出原产国效应的存在性,分析原产国效应的作用原理;第三章分析原产国形象存在的情况下如何选择营销策略,第四章企图总结三家跨国公司利用母国文化成功国际化的经验,并进行对比总结;第五章得出结论,立足本文对中国化妆品企业提出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及研究内容的创新。一方面,从原产国效应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利用母国文化渗透海外市场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作者研究原产国形象对化妆品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作用,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张淑珺[8](2019)在《电商环境下基于原产地形象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信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依托电商平台走进千家万户。现有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市场中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知名品牌的现象。农产品与原产地的关系紧密,为了帮助企业利用农产品的原产地形象建立品牌信任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本文研究电商环境下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价值感知过程,探索农产品的原产地形象、感知价值及品牌信任间的影响关系,以揭示消费者购买特色农产品的内在规律。本研究对企业基于原产地形象提升品牌信任以增强品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首先,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商环境下的原产地形象效应的作用机制,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感知价值的维度及品牌信任的建立过程,构建农产品原产地形象对品牌信任影响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随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及分析处理对模型及假设进行合理性验证,明确了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作用,并从性别和收入两个维度,探明不同消费群体中原产地形象、感知价值及品牌信任的影响作用差异。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感知价值是由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及情感价值组成。原产地形象及感知价值对品牌信任有正向影响作用,感知价值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不同消费群组中原产地效应都存在,对女性和低收入消费者而言,原产地形象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作用更明显。不同消费群组对感知价值各维度的关注度也存在差异,在被调查对象中,女性更加关注感知价值的情感价值维度,高收入人群更加关心社会价值维度,低收入人群更加关注功能价值维度;最后,本文根据消费者对感知价值各维度的关注度对特色农产品市场进行划分并给出提升品牌信任的具体策略。

曹辉[9](2019)在《消费者本土日化用品品牌偏好及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品牌竞争,在这种大环境下国际市场开始愈发国内化,同时国内市场也开始不断呈现出国际化趋势,这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使本土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研究国货意识、原产地效应、品牌特性认知与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对于本土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拟将选择以日化用品品牌作为研究对象,以在校大学生等群体为调查样本,研究本土和国外日化用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消费者的国货意识、原产地效应、品牌特性认知、品牌偏好和购买行为进行测量,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消费者本土日化用品品牌的偏好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关系探讨,在梳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国货意识及购买行为的关系模型,然后提出本文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在内容分布上,本文主要通过六个部分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本文概念模型的相关变量进行文献梳理,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主要通过文献的梳理构建出本文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第四部分为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主要介绍了问卷及量表的设计以及研究要用到的分析方法;第五部分为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该部分主要对本次研究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及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第六部分主要为研究结论与建议,主要是对上文假设检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并根据相关结论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最后指出论文的不足与展望的研究方向。本文在研究的分析方法上主要以管理学定量方法为主,运用营销计量方法中的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工具,通过相关实证检验发现如下结论:(1)消费者国货意识与本土日化用品品牌偏好正相关,而消费者国货意识与本土购买行为的关系并不显着;(2)消费者的原产地效应对其国外品牌的偏好和购买行为正相关,即消费者越是认为国外日化用品品牌形象优于本土日化用品品牌,就越偏爱并倾向于购买国外日化用品品牌;(3)消费者品牌特性认知总体上与本土品牌偏好正相关,具体来说消费者特性认知中的品牌知名度和性价比与本土品牌偏好正相关,而消费者特性认知中的品牌质量与本土品牌偏好的关系并不显着;(4)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与购买行为正相关。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对假设检验的结果也进行了相对应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四点营销建议和对策:(1)发掘产品的中国元素,激发消费者国货意识;(2)提升本土原产地形象,构建国际战略联盟;(3)强化产品性价比,加强产品沟通;(4)注重产品创新,赢得偏爱基础。最后本文提出论文研究的相关不足,并从问卷设计、调查对象选择、品牌选择以及模型完善等方面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白建磊[10](2018)在《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中刻板印象变化的机理研究 ——共同价值观的调节效应》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品牌国际化进程将加快,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品牌国际化进程也受到业界、学界和政界的重视。总体而言,中国作为品牌来源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心目中存在着负面、消极的刻板印象,如何从根本上转变他们对中国品牌的负面刻板印象,实现中国品牌的形象战略定位就成了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按照Fishbein和Ajzen(1975)的“信念→态度→意愿”的框架,根据Sirgy(1982)的自我建构理论,本文从共同价值观的角度,着力探讨中国品牌来源国形象对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态度的影响关系以及共同价值观对品牌来源国形象与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态度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探索出一条用共同价值观作为中国品牌形象表征、实现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文化定位战略的路径。第一,本文开发了共同价值观量表。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本文根据Yau(1988)在Kluckhohn(1951)的价值取向(Values Orientation)量表基础上的研究结论重新编制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价值取向量表和Ng(1987)的CVS(Chinese Values Survey)量表,研究了中外消费者的共同价值观,不但验证了共同价值观的存在,而且发现共同价值观的结构和维度。第二,本文研究了品牌来源国形象对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态度的影响作用。一般而言,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来源国形象毁誉参半:一方面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普遍认同中国产品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有性价比优势;另一方面,外国消费者也认为中国产品也具有劣质、不安全、不耐用等负面的形象。显然,中国品牌来源国的形象可以影响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态度。中国品牌来源国形象分为产品品质、价格优势、品牌声誉和企业实力四个维度(汪涛等,2012),四者从不同侧面对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态度产生影响。第三,本文研究了共同价值观对“品牌来源国形象→品牌态度”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根据第四章的研究结果,共同价值观包括“个人修养”与“和谐关系”两个维度。当采用共同价值观作为表征来实施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文化定位战略时,根据自我建构理论,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品牌,因此对共同价值观接受程度较高的消费者对品牌印象中蕴含共同价值观的中国品牌认同程度也较高。因此,共同价值观将对“品牌来源国形象→品牌态度”影响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将品牌来源国形象、共同价值观和品牌态度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综合讨论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中国品牌来源国形象——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态度”理论模型。模型共包括三个构念的内容,构念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调节关系相互交织,从而刻画出中国品牌来源国的形象对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态度的影响机理和路径。通过文献阅读和对专家与部分外国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形成了最终的调查问卷。委托北京易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对美国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进行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以验证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共同价值观包括个人修养和和谐关系两个维度。其中“个人修养”维度包括“有礼貌”“有耐心”“与人为善”“容忍他人”“爱国”“适应环境”六个题项;而“和谐关系”维度则包括“互相帮助”“中庸之道”“尊重传统”“亲戚关系”“人与自然”“情境决策”和“社会接受”七个题项。第二,品牌来源国形象能正向影响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态度。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普遍认同中国品牌的来源国形象,来源国形象的四个维度——产品品质、价格优势、品牌声誉和企业实力都正向影响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态度的三个维度(品牌认知、品牌情感和购买意愿),中国品牌以性价比优势赢得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的信赖。因此,品牌来源国形象对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态度产生正向影响。第三,共同价值观的两个维度——个人修养和和谐关系对“品牌来源国形象→品牌态度”的影响关系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个人修养”和“和谐关系”的认同水平对来源国形象的四个维度(产品品质、价格优势、品牌声誉和企业实力)对品牌态度的三个维度(品牌认知、品牌情感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显着。本文以品牌来源国形象为出发点,从共同价值观的角度研究共同价值观在品牌来源国形象与品牌态度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从而更加清晰地识别和分析品牌来源国形象的四个维度对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态度的影响机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改变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刻板印象的思路,为品牌态度即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补充,为企业制定自己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也明确了政府部门在中国品牌国际化进程中的责任担当,从而为改变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负面刻板印象、实现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的文化定位战略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思路。

二、原产地形象──一个国际市场上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产地形象──一个国际市场上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品牌来源国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两湖地区消费者汽车品牌消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研究模型的构建
        一、变量维度的划分
        二、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一、变量量表设计
        二、问卷设计
        三、对象的选取
    第二节 问卷收集方法与处理
        一、问卷收集方法
        二、问卷收集与处理
    第三节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二、受访者品牌形象感知情况分析
    第二节 结构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三节 相关分析
    第四节 回归分析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章 研究发现和启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营销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越南媒体中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研究 ——基于《劳动报》的十年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中国产品的概念
        1.2.2 品牌形象的概念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国内的研究现状
        2.1.1 关于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媒体报道研究
        2.1.2 关于越南媒体报道中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研究
        2.1.3 关于中国产品品牌形象提升策略方面的研究
        2.1.4 关于产品来源国的研究
    2.2 中国国外的研究现状
        2.2.1 关于品牌形象方面的研究
        2.2.2 国外理论方面的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资料搜集整理过程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样本范围
    3.4 资料搜集整理过程
    3.5 研究类目
    3.6 编码与数据分析
第四章 越南《劳动报》上中国产品报道的分析
    4.1 报道产品及来源分析
        4.1.1 报道产品分析
        4.1.2 报道来源分析
    4.2 报道版面及篇幅分析
        4.2.1 报道版面分析
        4.2.2 报道篇幅分析
    4.3 报道体裁及形式分析
        4.3.1 报道体裁分析
        4.3.2 报道形式分析
    4.4 报道议题分析
    4.5 报道倾向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越南《劳动报》报道中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分析
    5.1 总体上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呈负面
    5.2 中国品牌形象“他塑”情况严重,面临感知壁垒
    5.3 中国产品品牌质量安全问题严重
    5.4 中国产品品牌廉价与侵权问题
    5.5 中国产品品牌存在诸多不足但潜力很强大
        5.5.1 中国产品品牌受到越南消费者喜爱
        5.5.2 中国企业大量合作,越南政府看重中国企业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影响越南《劳动报》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建构的因素与启示
    6.1 影响越南《劳动报》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建构的因素
        6.1.1 影响越南《劳动报》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建构的积极因素
        6.1.2 影响越南《劳动报》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建构的制约因素
    6.2 提升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策略
        6.2.1 加强品牌定位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
        6.2.2 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对品牌进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
        6.2.3 加强产品技术研发设计,提升产品质量
        6.2.4 做好公共关系,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品牌魅力
        6.2.5 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建设公平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中美90后大学生消费者对“Made in China”品牌符号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符号学理论
        1.2.3 品牌符号学
        1.2.4 相关理论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对象与样本收集
        1.3.4 研究模型
        1.3.5 定性研究
第二章 类目构建与编码设计
    2.1 受访者信息
        2.1.1 美国90 后大学生消费者受访者信息
        2.1.2 中国90 后大学生消费者受访者信息
    2.2 访谈数据整理
    2.3 编码表
        2.3.1 “Made in China”品牌开放式编码表(美国数据)
        2.3.2 “Made in China”品牌关联式编码表(美国数据)
        2.3.3 “Made in China”品牌核心式编码表(美国数据)
        2.3.4 “Made in China”开放式编码表(中国数据)
        2.3.5 “Made in China”关联式编码表(中国数据)
        2.3.6 “Made in China”核心式编码表(中国数据)
第三章 “MADE IN CHINA”品牌认知——能指
    3.1 “MADE IN CHINA”品牌的复合符形(能指)
        3.1.1 “Made in China”品牌的复合符形(美国数据部分)
        3.1.2 “Made in China”品牌的复合符形(中国数据部分)
    3.2 相似点与差异点分析
        3.2.1 中美两国90 后大学生消费者洞察相似点
        3.2.2 中美国90 后大学生消费者差异点
    3.3 认知信息来源与变化
        3.3.1 “Made in China”信息来源分析
        3.3.2 “Made in China”信息来源大类差异性对比
    3.4 情感报道倾向与定型观念
        3.4.1 受众接收到的报道信息量分析
        3.4.2 受众接收到的报道倾向数据调查分析
        3.4.3 报道倾向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ADE IN CHINA”品牌联系——所指
    4.1 消费仪式中的品牌符号
        4.1.1 “Made in China”美国消费者所指呈现
        4.1.2 “Made in China”中国消费者所指呈现
    4.2 相似点与差异点分析
        4.2.1 中美国90 后大学生消费者洞察相似点:
        4.2.2 中美国90 后大学生消费者差异点:
    4.3 品牌态度分析
    4.4 “MADE IN CHINA”原产地效应
        4.4.1 多数美国年轻人表示,原产地效应消失
        4.4.2 在部分产品类目上仍存在部分原产地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ADE IN CHINA”品牌与文化——意指
    5.1 不同语境下的“MADE IN CHINA”文化底色
        5.1.1 从低廉的产品印象到代工厂的负面效应
        5.1.2 从物美价廉到国货之光与国潮
    5.2 美国消费者在媒体认知中的中国形象
        5.2.1 生产大国、世界工厂
        5.2.2 拥有负面形象企业的中国
        5.2.3 具有科技感,科技领先的中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ADE IN CHINA”品牌传播策略
    6.1 融入中国创新、现代文化元素
    6.2 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寻找新式发展路径
    6.3 提高人文关怀,打造内容亲和力
    6.4 运用全球化思维,重视海外媒体的宣发
    6.5 完善海外用户的数据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英文访谈提纲
附件二:中文访谈提纲

(4)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以延边人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原产地效应理论
        2.1.2 感知价值最大化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关于原产地形象的研究动态
        2.2.2 关于感知价值的研究动态
        2.2.3 关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动态
        2.2.4 关于产品知识的研究动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边人参市场现状分析
    3.1 延边人参简介
        3.1.1 延边人参简介
        3.1.2 延边人参的作用
    3.2 延边人参产业现状
        3.2.1 生产现状
        3.2.2 研发现状
        3.2.3 营销现状
    3.3 延边人参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3.1 延边人参产业发展的优势
        3.3.2 延边人参产业发展的劣势
        3.3.3 延边人参产业发展的机遇
        3.3.4 延边人参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假设
    4.1 理论框架与假设
        4.1.1 原产地形象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
        4.1.2 原产地形象与感知价值的关系
        4.1.3 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
        4.1.4 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
        4.1.5 产品知识的调节作用
    4.2 模型构建
    4.3 量表设计
        4.3.1 原产地形象的操作定义及测量
        4.3.2 感知价值的操作定义及测量
        4.3.3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操作定义及测量
        4.3.4 产品知识的操作定义及测量
    4.4 问卷设计
第五章 数据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信度及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3 相关性分析
    5.4 回归分析
        5.4.1 原产地形象对购买意愿的回归分析
        5.4.2 原产地形象对感知价值的回归分析
        5.4.3 感知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回归分析
        5.4.4 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的检验
        5.4.5 产品知识的调节作用的检验
    5.5 研究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1.1 结论
        6.1.2 建议
    6.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6.2.1 研究局限性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5)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和敌意对印度影视产品原产地回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2.1.1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跨文化研究
        2.1.2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因素研究
        2.1.3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结果因素研究
    2.2 消费者敌意
        2.2.1 消费者敌意维度与测量的研究
        2.2.2 消费者敌意前因变量的研究
        2.2.3 消费者敌意结果变量的研究
    2.3 感知质量
        2.3.1 感知质量的维度划分研究
        2.3.2 感知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2.4 品牌回避
        2.4.1 品牌回避的定义及原产地回避
        2.4.2 品牌回避的影响因素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产品及原产国的选取
        3.1.1 研究产品的选取
        3.1.2 产品原产国的选取
    3.2 理论假设与模型建构
        3.2.1 理论假设的提出
        3.2.2 研究模型建构
    3.3 变量的测量
    3.4 问卷预调查及抽样方法
        3.4.1 问卷预调查
        3.4.2 抽样方法
第4章 分析与发现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信效度检验
        4.2.1 变量信度分析
        4.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3.1 全模型拟合度检验
        4.3.2 模型优化与分析
    4.4 品牌钟爱的调节作用
    4.5 主观规范的调节作用
    4.6 研究假设检验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原产地回避的影响
        5.1.2 消费者敌意对原产地回避的影响
        5.1.3 感知质量对原产地回避的影响
        5.1.4 品牌钟爱和主观规范的调节作用
    5.2 实践启示与现实意义
        5.2.1 针对消费者心理,制定适宜营销策略
        5.2.2 产品质量是根本,国家形象是保障
        5.2.3 细分消费者市场,实行精准化营销
    5.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来源国效应的定义
    2.2 来源国形象的主要构面
    2.3 来源国信息的主要成分及其对消费者态度的引导
    2.4 文化产品与来源国形象
        2.4.1 文化产品的定义和范畴
        2.4.2 文化产品的特征
        2.4.3 文化产品与来源国形象
    2.5 来源国效应的理论基础
        2.5.1 信号理论
        2.5.2 刻板印象理论
        2.5.3 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
        2.5.4 来源国效应发生过程的理论解释
    2.6 来源国效应的作用机制
        2.6.1 晕轮模型
        2.6.2 独立属性模型
        2.6.3 概构模型
        2.6.4 弹性模型
        2.6.5 来源国效应基本模型的整合与延伸
    2.7 来源国效应的可能影响因素
        2.7.1 产品因素
        2.7.2 消费者因素
        2.7.3 文化因素
        2.7.4 情感因素
    2.8 来源国效应的研究进展
        2.8.1 不同时期来源国效应研究的侧重点
        2.8.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8.3 来源国效应的常见研究方法
        2.8.4 来源国效应的主要研究局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模型、研究假设与测量量表
    3.1 基于单线索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3.1.1 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基本概念模型与假设
        3.1.2 文化产品与非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比较研究假设
        3.1.3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3.2 基于多线索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3.2.1 线索使用理论与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削弱
        3.2.2 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其他可能影响因素
    3.3 测量量表
        3.3.1 产品评价测量量表
        3.3.2 产品信念测量量表
        3.3.3 国家形象测量量表
        3.3.4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测量量表
        3.3.5 产品属性水平测量量表
        3.3.6 品牌熟悉度测量量表
        3.3.7 产品知识测量量表
        3.3.8 消费者卷入度测量量表
        3.3.9 文化熟悉度测量量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一:基于单线索的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
    4.1 前测
    4.2 实验一:文学作品的来源国效应
        4.2.1 实验设计与样本选取
        4.2.2 量表信效度分析
        4.2.3 相关性分析
        4.2.4 独立样本T检验
        4.2.5 中介检验
        4.2.6 实验一结果分析与讨论
    4.3 实验二:电影的来源国效应
        4.3.1 实验设计与样本选取
        4.3.2 量表信效度分析
        4.3.3 相关性分析
        4.3.4 独立样本T检验
        4.3.5 中介检验
        4.3.6 实验二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实验三:计算机游戏的来源国效应
        4.4.1 实验设计与样本选取
        4.4.2 量表信效度分析
        4.4.3 相关性分析
        4.4.4 独立样本T检验
        4.4.5 中介检验
        4.4.6 实验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实验四:时尚用品的来源国效应
        4.5.1 实验设计与样本选取
        4.5.2 量表信效度分析
        4.5.3 相关性分析
        4.5.4 独立样本T检验
        4.5.5 中介检验
        4.5.6 实验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4.6 实验五:文化含量对产品来源国效应的影响
        4.6.1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取
        4.6.2 相关性分析
        4.6.3 独立样本T检验
        4.6.4 中介检验
        4.6.5 文化含量对来源国效应的调节检验
        4.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4.7 实验六: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影响
        4.7.1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取
        4.7.2 量表信效度分析
        4.7.3 相关性分析
        4.7.4 独立样本T检验
        4.7.5 中介检验
        4.7.6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来源国效应的调节检验
        4.7.7 结果分析与讨论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二:基于多线索的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
    5.1 前测
    5.2 实验七: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的削弱及其它可能影响因素
        5.2.1 实验设计与样本选取
        5.2.2 量表信效度分析
        5.2.3 独立样本T检验
        5.2.4 主效应检验
        5.2.5 来源国形象与品牌属性水平的交互效应检验
        5.2.6 调节效应检验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果汇总及主要研究结论
        6.1.1 研究结果汇总
        6.1.2 主要研究结论
    6.2 相关营销启示
    6.3 研究理论贡献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前测问卷
附录B 文学作品来源国效应实验问卷(美国组)
附录C 电影来源国效应实验问卷(美国组)
附录D 计算机游戏来源国效应实验问卷(美国组)
附录E 时尚用品来源国效应实验问卷(美国组)
附录F 非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实验问卷(美国组)
附录G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来源国效应实验问卷(日本组)
附录H 多线索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问卷(美国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7)原产国效应下跨国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以化妆品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跨国公司携带母国文化基因
        二、原产国形象与跨国公司关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原产国形象理论
        二、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第二章 原产国效应的存在性及其作用类别
    第一节 原产国效应的存在性
        一、原产国效应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
        二、原产国效应对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影响
        三、原产国效应对消费者感知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 原产国效应的作用类别
        一、晕轮效应
        二、概构模型
        三、光环-汇总效应
        四、独立属性假说
第三章 原产国效应下营销策略的选择
    第一节 原产国效应下产品策略的选择
        一、打造核心产品
        二、升级消费体验
    第二节 原产国效应下价格策略的选择
        一、避开低价困境
        二、扩大定价空间
    第三节 原产国效应下渠道策略的选择
        一、维护传统渠道
        二、开拓电商渠道
        三、尝试新零售
    第四节 原产国效应下促销策略的选择
        一、借助媒体造势
        二、灵活促销
        三、建设公共关系
第四章 案例对比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上海家化受原产国影响研究
        一、中国上海家化的跨国经营现状
        二、原产国影响上海家化公司营销策略
    第二节 法国欧莱雅受原产国影响研究
        一、法国欧莱雅的跨国经营现状
        二、原产国影响法国欧莱雅营销策略
    第三节 韩国爱茉莉受原产国影响研究
        一、韩国爱茉莉的跨国经营现状
        二、原产国影响韩国爱茉莉公司营销策略
    第四节 对比小结
        一、欧莱雅、爱茉莉和上海家化国际化相同点
        二、欧莱雅、爱茉莉和上海家化国际化不同点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发挥正面原产国形象会使营销效果事半功倍
        二、规避负面原产国形象须营销策略的配合
        三、原产国效应下选择营销策略应视阶段而定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引入中国文化元素,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注重品牌建设,培养中国知名化妆品品牌
        三、利用原产地形象,降低进入目标市场的压力
        四、规避负面原产国形象,正确运用海外消费者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致谢

(8)电商环境下基于原产地形象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信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问题描述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基础理论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原产地形象效应
        2.1.3 感知价值理论
        2.1.4 品牌信任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原产地形象、感知价值及品牌信任的关系
        2.2.2 农产品品牌信任提升研究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原产地形象对品牌信任影响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3.1 模型框架与构建
        3.1.1 模型构建方法及适用条件
        3.1.2 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形象效应
        3.1.3 消费者特色农产品感知价值维度
        3.1.4 消费者特色农产品品牌信任构建
        3.1.5 模型构成及研究假设
    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3.2.1 问卷设计
        3.2.2 数据收集
    3.3 数据处理与结论
        3.3.1 样本概况与描述性分析
        3.3.2 信度分析
        3.3.3 测量模型效度分析
        3.3.4 中介效果的检验
        3.3.5 结构模型的评估
        3.3.6 基于消费者特征的多群组比较
    3.4 结论与分析讨论
第四章 基于原产地形象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信任的策略
    4.1 基于感知价值的市场细分
        4.1.1 细分市场的指标选取
        4.1.2 基于感知价值的细分市场类型及特点
    4.2 消费者感知原产地形象的品牌提升策略
        4.2.1 增强消费者品牌信任的认知策略
        4.2.2 提升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引导策略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消费者本土日化用品品牌偏好及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中国市场的品牌现状
        二、中国本土日化用品品牌的发展现状
        三、国外日化用品品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品牌偏好的相关研究
        一、品牌偏好的含义和模型
        二、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
    第二节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相关研究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
        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研究
    第三节 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国货意识
        二、品牌原产地效应
        三、品牌特性认知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理论模型
    第二节 变量与关系假设
        一、消费者日化用品的国货意识与本土品牌偏好和购买行为
        二、消费者日化用品的品牌原产地效应与本土品牌偏好
        三、消费者日化用品的品牌特性认知与本土品牌偏好
        四、消费者日化用品的本土品牌偏好与购买行为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
        二、调研品牌的选择
        三、量表及问卷设计
        四、问卷及样本设计
    第二节 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
        一、数据收集
        二、数据的分析方法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一节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样本背景及个体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信度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第三节 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研究假设检验
        一、国货意识对本土品牌偏好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分析
        二、原产地效应对国外品牌偏好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分析
        三、品牌特性认知对本土品牌偏好的影响分析
        四、本土品牌偏好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假设检验结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国货意识对消费者品牌偏好和购买的结果及讨论
        二、原产地效应对品牌偏好和购买的结果及讨论
        三、品牌特性认知对品牌偏好的结果及讨论
        四、本土品牌偏好对购买行为的结果及讨论
    第二节 营销建议与对策
        一、发掘产品的中国元素,激发消费者国货意识
        二、提升本土原产地形象,构建国际战略联盟
        三、强化产品性价比,加强产品沟通
        四、注重产品创新,赢得偏爱基础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本文研究的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中刻板印象变化的机理研究 ——共同价值观的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概念界定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价值观理论
        2.1.1 国外经典价值观理论发展脉络
        2.1.2 中国文化价值观研究进展
        2.1.3 中外价值观比较研究
    2.2 品牌来源国形象理论
        2.2.1 品牌来源国形象的维度结构
        2.2.2 品牌来源国形象的效应
        2.2.3 影响品牌来源国效应的因素
        2.2.4 品牌来源国形象研究的层次
    2.3 品牌刻板印象及其改变理论
        2.3.1 品牌刻板印象的维度
        2.3.2 品牌刻板印象的效应
        2.3.3 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的改变
    2.4 品牌文化定位战略理论
        2.4.1 全球消费者文化定位战略
        2.4.2 本土消费者文化定位战略
        2.4.3 外国消费者文化定位战略
    2.5 品牌态度理论
        2.5.1 品牌态度的结构维度研究进展
        2.5.2 价值观对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
第3章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3.1 理论框架
        3.1.1 品牌来源国形象与品牌态度的形成
        3.1.2 共同价值观在来源国形象与品牌态度形成中的调节作用
    3.2 研究假设
        3.2.1 品牌来源国形象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3.2.2 共同价值观对品牌来源国效应与品牌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
第4章 中外共同价值观量表的开发
    4.1 共同价值观问卷的编制
        4.1.1 共同价值观原始问卷的编制
        4.1.2 研究思路
        4.1.3 共同价值观的判断标准
    4.2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中国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美国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共同价值观结构的探索
        4.3.1 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4.3.2 共同价值观结构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4 共同价值观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5 研究结论
    4.6 对理论模型中调节效应假设的深化
第5章 研究方法与变量测量
    5.1 问卷设计
    5.2 变量测量
        5.2.1 对共同价值观的测量
        5.2.2 对品牌来源国形象的测量
        5.2.3 对品牌态度的测量
    5.3 信度分析
        5.3.1 中国产品来源国的形象信度检验
        5.3.2 品牌态度调查的信度检验
        5.3.3 共同价值观的信度检验
    5.4 效度检验
        5.4.1 共同价值观的效度检验
        5.4.2 品牌态度的效度检验
        5.4.3 品牌来源国形象的效度检验
第6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6.1 假设检验
        6.1.1 品牌来源国形象对品牌态度影响关系的主效应回归模型
        6.1.2 共同价值观调节效应检验
    6.2 结果分析与讨论
        6.2.1 假设检验总结
        6.2.2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贡献
        7.2.1 理论贡献
        7.2.2 实践价值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 CHINESE CUITURAI VAIUES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AMERICAN)
    附录2 中国文化价值观调查问卷
    附录3 共同价值观调查问卷(英文版)
    附录4 中国品牌来源国形象调查问卷(英文版)
    附录5 品牌态度调研问卷(英文版)

四、原产地形象──一个国际市场上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品牌来源国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两湖地区消费者汽车品牌消费为例[D]. 刘思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越南媒体中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研究 ——基于《劳动报》的十年内容分析[D]. 陈氏珊(TRAN THI SIM).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3]中美90后大学生消费者对“Made in China”品牌符号的认知研究[D]. 郑小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2)
  • [4]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以延边人参为例[D]. 陈海林. 延边大学, 2019(12)
  • [5]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和敌意对印度影视产品原产地回避的影响[D]. 饶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6]文化产品来源国效应研究[D]. 詹君恒. 华侨大学, 2019(12)
  • [7]原产国效应下跨国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以化妆品企业为例[D]. 席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电商环境下基于原产地形象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信任研究[D]. 张淑珺.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消费者本土日化用品品牌偏好及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D]. 曹辉.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10]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中刻板印象变化的机理研究 ——共同价值观的调节效应[D]. 白建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原产地形象——影响国际市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