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

马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商丘476100)

[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龋齿采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学龄前儿童龋齿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龋齿增加情况、治疗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人均龋齿增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最长治疗时间、最短治疗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龋齿采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龋齿治疗时间。

[关键词]护理干预;学龄前儿童;龋齿

Applicationef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ondentalcariesofpreschoolchildren

MaYu(DepartmentofStomatology,ShangqiuFirstPeople'sHospital,Shangqiu476100,Henan)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ondentalcariesinpreschoolchildren.Methods:fromSeptember2013toSeptember2015,60casesofpreschoolchildrenwithdentalcarie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eachof30cases.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comparedwiththetwogroupsofdentalcaries,treatmenttime.Results:observationgroupreceivednursingcariespercapitaincreaseratei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issignificant(P<0.05);theobservationgroupthelongtreatmenttime,theshorttreatmenttimeandtheaveragetreatmenttimewasshor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nursingintervention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curativeeffectandshortenthetreatmenttimeofdentalcariesinpreschoolchildren.

[Keywords]nursingintervention;preschoolchildren;dentalcaries

龋齿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此类疾病会诱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会进一步发展为龋洞,最终使得牙冠完全被破坏[1]。儿童通常喜好吃甜食,并且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会出现甜食摄入量大、睡前不刷牙等情况,使得学龄前儿童的龋齿发生率较高[2]。对于此类患儿需要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学龄前龋齿患儿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显著效果。现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学龄前儿童龋齿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共38颗龋齿,人均(1.03±0.56)颗;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0-6岁,平均年龄为(3.7±2.1)岁。观察组共40颗龋齿,人均(1.12±0.47)颗;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0-6岁,平均年龄为(3.4±2.0)岁。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不给于口腔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口腔护理干预措施:(1)健康教育。口腔医师需对患儿进行龋齿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告知患儿及其家属糖类食物和碳酸饮料对于牙齿的损害,要养成饭后漱口、术前检查刷牙的习惯,尽可能降低口腔内食物残留量,降低对牙齿的腐蚀。并且指导患儿正确刷牙,对于自控能力较差者需家长在一旁适时监督,尽可能不给患儿吃零食和饮料的机会,并且让患儿多吃粗糙、硬质食物,从而提升牙周组织的活力。(2)心理护理。患儿通常会出现牙齿疼痛、牙龈出血等症状,并且对治疗牙齿具有极大的恐惧感和抵触感,因此需要给予有效心理护理,告知患儿治疗龋齿的必要性,并且让家长参与其中,给予儿童耐心、细致的安慰。让患儿知道龋齿的形成与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具有显著相关性,如果患儿无法改变吃大量甜食、不按时刷牙的习惯会导致牙齿疼痛感加重。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人均龋齿增加率、龋齿最长治疗时间、最短治疗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进行总结分析。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龋齿增加情况护理前观察组龋齿数为36颗,人均龋齿数为(1.17±0.30)颗,对照组为35颗,人均龋齿数为(1.16±0.42)颗,两组护理前的人均龋齿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总龋齿数和人均龋齿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龋齿增加率为2.78%,对照组为25.71%,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龋齿主要由三个因素而导致:①遗传因素。父母牙齿的情况会直接遗传至孩子牙齿;②食物因素。在胎儿阶段或婴幼儿阶段,因为母体缺少形成牙齿的重要营养物质,进而导致儿童牙齿质地变软,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3]。③细菌因素。口腔内的残留物会被细菌分界后形成酸性物质会进一步腐蚀牙表面,最终导致龋齿出现[4]。龋齿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造成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并且还会因为牙痛而导致患儿出现厌食,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因此需要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5]。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龋齿数、人均龋齿数以及龋齿增长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口腔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龋齿的增加,原因主要为通过有效口腔知识健康教育能够让患儿摒弃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有效控制糖类物质的摄入量,进而不给龋齿中细菌细菌增殖的环境。并且通过患儿家长严格控制患儿的零食量和种类,监督患儿在睡前不吃东西,养成睡前刷牙的好习惯。而本研究中,观察组最长治疗时间、最短治疗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吴海燕[6]的研究相类似。说明实施有效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缩短龋齿治疗时间,减少患儿痛苦。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龋齿采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龋齿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高薇,刘洪,严俊,等.替牙期儿童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关系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5):1786-1788.

[2]陶蓓蓓.氟保护漆在64例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护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4,27(05):1194-1195.

[3]梁红梅,李晓生.学龄前期儿童龋齿治疗前护理对治疗过程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09):140-141.

[4]杜绒绒.儿童龋齿治疗中牙科焦虑症特殊心理干预措施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09):103-104.

[5]苏炳凤.学龄前儿童龋病治疗的心理和行为应激状态及优质护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06):935-936.

[6]吴海燕.护理干预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3):143-144.

标签:;  ;  ;  

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