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哲学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哲学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术,体系。

哲学体系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肖斌[1](2019)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叁重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时代精神的鲜明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屏障。一个民族想矗立于科学的最高峰,就须臾不能离开理论思维;一个国家要想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不能没有一套独立成熟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26)

任平阳[2](2019)在《习近平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论述的源与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也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愈发重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论述和指导意见也不断深化。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思想的理论立足点、现实着眼点和未来发展点,有助于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指导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工作,更有助于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24期)

陈恒[3](2019)在《在开放的视野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有立足我国实际,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关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学术体系的构建,我想提叁个问题与大家一起思考:第一,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学术体系,我们构建这样的学术体系的目的是什么;第二,国外学术体系的构建经验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第叁,结合历史学专业来(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刊2019年04期)

安文华[4](2019)在《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本文来源于《甘肃日报》期刊2019-12-11)

徐婷婷[5](2019)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自然与自由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通过叁大批判实现了自然与自由的统一,证实了自由的客观实性,保证了在自然实践中得到自由,论证了自由的可能性和实在性。他的自由理论以理性为基础,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自由意志,并以一种自律的道德律呈现出自由理论的实在性,其自由理论是对先前一切自由思想合理内涵的吸收,并构建出能动的主观自由,这显然是对先前自由思想的超越。(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22期)

[6](2019)在《引领学术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叁大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深化改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以“引领学术、服务创新、锻造品牌、争创一流”为主题的“2019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10月28—29日在京举办,论坛分设“科技期刊论坛”和“哲社期刊论坛”,来自国内外众多的与会学者一起(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26)

张晓校[7](2019)在《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中担当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以及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均论及“学术体系”问题,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指明了方向。作为当代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界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参与、促进构建中(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26)

李俊文[8](2019)在《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科研究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本质和特点在于能够立足实践、回应现实,在"改变中国"进程中对中国问题作出中国式的回答。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进行阐释,以及对其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动向进行梳理,能够获得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路径和研究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日益成为中国哲学界关注的主题。为了回应世界性的现代化思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科的理论研究,在理论创新和方法论创新的双重维度上探索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9年11期)

赵建军[9](2019)在《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切入点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做出的科学论断,它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共同体关系,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依存关系,具有双重的生态维度。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离不开生态哲学的发展,新时期要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切入点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体系,在注重挖掘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实践,在中国特色和世界认同上保持合理张力。(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期刊2019年20期)

王立胜[10](2019)在《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的六大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2016年,第14页)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叁大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叁大体系",一方面需要我们回顾总结哲学学科70年的发展历程,在总结经验和成就的同时,发现(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哲学体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也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愈发重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论述和指导意见也不断深化。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思想的理论立足点、现实着眼点和未来发展点,有助于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指导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工作,更有助于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哲学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肖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叁重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任平阳.习近平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论述的源与流[J].山西青年.2019

[3].陈恒.在开放的视野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

[4].安文华.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N].甘肃日报.2019

[5].徐婷婷.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自然与自由的统一[J].现代交际.2019

[6]..引领学术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叁大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7].张晓校.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中担当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8].李俊文.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科研究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9

[9].赵建军.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切入点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体系[J].环境保护.2019

[10].王立胜.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的六大关系[J].哲学研究.2019

标签:;  ;  ;  ;  ;  ;  ;  

哲学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