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龙山文化论文_李彦英,王景莲,崔宗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南龙山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龙山文化,遗址,河南,聚落,河南省,陶器,博爱县。

河南龙山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彦英,王景莲,崔宗亮[1](2018)在《河南濮阳马庄遗址龙山文化遗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庄遗址龙山文化遗存可分为早、中、晚叁期,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900年之间,属于后岗二期文化的范畴。与其他地区的后岗二期文化相比,马庄龙山文化遗存具有一些独特之处,如"吕"字形建筑、双人合葬墓等。马庄龙山文化遗存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周边文化的影响,墓葬中随葬猪下颌骨、手握獠牙的现象,以及鬶、鸟首形足鼎、蛋壳陶、子母口器等器物的发现,都是山东龙山文化对其影响的结果,而夹蚌陶器的发现,则明显受到了王油坊文化的影响。在受到周边文化影响的同时,马庄龙山文化遗存也将自身的一些文化因素传播到了周边地区。(本文来源于《中原文物》期刊2018年06期)

蔡全法,郝红星[2](2018)在《会变身的古城 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遗址》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夜鬼修城的传说,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有可能是过去式的现实吗?大隗山旁,溱洧之上,古城与传说时代的黄帝有关系吗?扑朔迷离的短命诸侯国——郐国,最终去了哪里?古城的墙,古城的殿,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写中国文明史?(本文来源于《大众考古》期刊2018年04期)

牛花敏,姜凤玲,陈伟芳,樊温泉,韩佳佳[3](2015)在《河南新郑龙湖兴田遗址龙山文化遗存发掘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配合河南兴田置业有限公司兴龙湾项目的建设工程,2010年5~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对新郑市龙湖镇兴田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4600平方米,发现龙山、东周、宋代等多个时期遗存。本文着重对兴田遗址龙山文化遗存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华夏考古》期刊2015年02期)

史本恒,王青,刘允东[4](2015)在《河南禹州市前后屯遗址龙山文化遗存发掘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山东大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系对河南省禹州市前屯村北的前后屯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的龙山文化遗迹有房址、灰坑、沟和墓葬,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角器和蚌器等。本次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存属龙山文化早期阶段,为研究中原地区龙山时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资料。(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15年04期)

牛晓梅[5](2013)在《河南龙山文化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龙山文化是龙山文化在河南地区的特殊类型,其早期以陕县庙底沟第二期文化类型为代表,晚期以安阳后岗第二期文化类型为代表。河南龙山文化的陶器,早期以手制为主,一般采用慢轮修口,全部轮制极罕见。在成型工艺方面,罐类多采用将器身和底部分别制成后再进行接合的"接底法",器底(本文来源于《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袁广阔,韩召会,赵宏,李锋[6](2011)在《河南汝州市煤山龙山文化墓葬发掘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199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河南汝州市煤山遗址的西部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龙山时期的土坑竖穴墓6座。墓葬分有二层台墓和无二层台墓两种。出土遗物以彩绘陶器为主,器类有壶、豆、罐、杯、碗等。遗物有石家河文化的因素,因此墓葬的埋葬习俗应受到石家河文化的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11年06期)

袁广阔[7](2011)在《河南汝州市煤山龙山文化墓葬的发现与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山遗址位于汝州市北部、北刘庄村西的一处土岗上,东临洗耳河,南面为汝河,面积约20万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过四次考古发掘。煤山遗址龙山文化墓葬是洛阳博物馆于1970年首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的[1]。由于墓葬已遭破坏,形制不清,墓内出土的随葬品均为小型明器,资料发(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11年06期)

樊温泉[8](2011)在《河南新郑兴龙湾项目考古发掘工作获重要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兴田置业有限公司兴龙湾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新郑市龙湖镇机场路北侧,李垌村西部,南依空地距机场路20余米,总面积340820平方米。这一带地势复杂,沟壑纵横。 根据文物勘探报告,结合以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对该区域掌握的详细文物分(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1-05-20)

蔡全法[9](2010)在《河南龙山文化陶器烧造技术概览》一文中研究指出龙山文化自20世纪30年代初,发现于山东龙山镇城子崖而命名以来,已有80年之久。河南的龙山文化,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安阳最初发现后岗二层,称其为"后岗二期文化"。①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大规模开展,龙山文化遗址不仅在河南省多有发现,而且扩及于陕东、晋南、冀南、鲁西地(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0年06期)

王青,王良智[10](2010)在《河南博爱县西金城龙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2008年对西金城龙山文化遗址进行了发掘,在遗址中北部发现了一座龙山文化城址,面积达30.8万平方米。此次发掘位于城外,发掘面积5200平方米,清理了城墙、壕沟、灰坑和水井等遗迹,出土一批龙山文化陶器和石器,整体文化面貌属于中原龙山文化中晚期,另外还发现了粟、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遗存。(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10年06期)

河南龙山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夜鬼修城的传说,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有可能是过去式的现实吗?大隗山旁,溱洧之上,古城与传说时代的黄帝有关系吗?扑朔迷离的短命诸侯国——郐国,最终去了哪里?古城的墙,古城的殿,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写中国文明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南龙山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彦英,王景莲,崔宗亮.河南濮阳马庄遗址龙山文化遗存研究[J].中原文物.2018

[2].蔡全法,郝红星.会变身的古城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遗址[J].大众考古.2018

[3].牛花敏,姜凤玲,陈伟芳,樊温泉,韩佳佳.河南新郑龙湖兴田遗址龙山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15

[4].史本恒,王青,刘允东.河南禹州市前后屯遗址龙山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2015

[5].牛晓梅.河南龙山文化陶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

[6].袁广阔,韩召会,赵宏,李锋.河南汝州市煤山龙山文化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2011

[7].袁广阔.河南汝州市煤山龙山文化墓葬的发现与认识[J].考古.2011

[8].樊温泉.河南新郑兴龙湾项目考古发掘工作获重要进展[N].中国文物报.2011

[9].蔡全法.河南龙山文化陶器烧造技术概览[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

[10].王青,王良智.河南博爱县西金城龙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0

论文知识图

一 河南龙山文化聚落分布示意图后岗遗址陶器-后岗遗址出土的陶罐孟庄城址平面图表1七东下冯类型与东下冯遗址龙山时代晚期遗...2 专论中国古陶瓷中的科学技术(6)

标签:;  ;  ;  ;  ;  ;  ;  

河南龙山文化论文_李彦英,王景莲,崔宗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