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周杰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周杰

吉林大学长春130012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通过调查后针对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随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几点对策,以此提供给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参考意见,能够推动国家建筑工程项目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不仅难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果,而且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也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概念

在建筑工程投资中,造价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只有在管理的时候运行科学的手段,将整个工程的资源结合到一起,才能使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增多,技术人员费用的上涨,工程造价很难得到控制,由此,企业必须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其展开管理,将成本控制在可行范围中,确保经济最大化。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2.1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而招投标作为建筑工程的一种主要建设方式,主要是指由建设单位来向外公布工程招标公告,并通过法定的程序来吸引承包施工单位的投标方案,最终在这些竞争者中择优选择合作伙伴来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需要知道的是,招投标工作具有公平公开工证性,但是,当前建筑工程在招投标环节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漏洞,诸如违规操作与受贿等问题的发生,使得部分发包商肆意哄抬标底价格,进而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造价的秩序。

2.2阶段性的问题

而当前的建筑工程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对工程造价整体管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工程准备阶段的造价管理问题。在这一阶段,建筑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以及造价单位之间的沟通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在考虑问题是,多是立足于己方角度,而没有考虑对方的情况,这种不良的沟通也就无法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比如,就设计单位而言,往往更重视对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与功能设计等,而并不会过多的考虑其中需要使用的施工材料的性价比问题,因而在实际施工中,极易出现对工程造价的增加等问题。而就施工单位而言,在这一阶段更重视对施工材料质量与安全性能以及施工人员、施工工艺的考量,也就导致施工单位更倾向于参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而不重视这种做法是否会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最后,是造价单位在这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主要是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消耗,而对于那些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施工技术及其方案等不甚了解。这样一来,就使得建筑工程三方单位出现自说自话、各自为政的问题,缺乏一定的大局观,没有站在建筑工程整体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效果的提升。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对策

3.1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开始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合理、恰当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决策计划书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通过对投资估算的论证分析,从而判断出项目是否具备可投资性,未来一旦项目运营后是否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还要对各种造价方案进行比选,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3.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①严格把控设计图纸,并进行再次论证,即对初步设计的施工图纸等相关材料进行二次复审与论证。然后,推行设计监理制。监理单位对设计图纸等相关材料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双方共同探讨后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而保障施工顺利高效。②采取相应的设计奖惩,对于优秀的设计方案给予荣誉奖励,对设计存在失误的单位和个人做出物质处罚和通报,营造良好的设计氛围。③做好设计的合理预估。根据设计任务书,在结合前期投资估算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3.3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①要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采取不同的招标方式。②要严控竞标流程。合理的竞标是为了选择更合适的承建单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严控竞标流程,否则招标就成了非法中标的幌子,最终受害的是建设单位。③要严格评审。对投标的有效方案进行充分的评审和探讨,从技术上、经济上分析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4工程建设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3.4.1造价管理人员全程参与过程管理

建立造价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建筑工程过程管理制度,与设计、施工、监理、建管人员实现无缝衔接。各单位造价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建筑工程过程管理,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建立现场记录制度,彻底扭转造价管理人员仅在办公室盲从工作的现象。建立工程造价分析的常态机制。开展工程造价分析工作,各部门每年要对建筑系统的工程进行造价进行分析,加强工程建设信息发布,强化建筑工程数据的收集工作。

3.4.2造价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图纸审查

对施工图审查流程、审查单位及其人员资格要求等做相应的规定,并明确在审查时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如土石方量、基础处理方案等。同时在会审时,要求建设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造价人员全程参与,并利用已往类似工程的经验对施工图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参加施工图会审,造价人员更能熟悉本工程的施工环境、施工特点及应注意的事项,有利于提高现场造价管理的水平。

3.4.3严格设计变更及签证管理

明确设计变更及签证的流程、内容描述、量价计算原则和依据、签署权限、事件责任主体、考核依据、考核方式、考核结论等,并以标准化的模板下发各单位执行。实行设计、建设管理、监理、施工单位会签制度,分层分级报批制度、技术造价双签制度。未按标准化模板上报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或者是未附费用预算,调整依据不充分、签署不规范、签署意见模糊不清、办理不及时的,造价管理单位应对责任主体、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同时考核。

3.5竣工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竣工阶段,应进行工程结算,工程结算应遵循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加强建筑工程量审核力度,这是工程结算的基础,准确的审核建筑工程量,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量极大,因此容易出现纰漏,这就需要结算人员对重点子项目进行二次核算,保证结算的准确率。值得注意的是,在竣工审查阶段中,一定要提高建筑材料审核的重视程度,一般而言,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所占的比例最大,甚至能达到总费用的70%,尤其是现如今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变化波动较大,因此应着重监督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降低建筑工程总体造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大,内容较为复杂,不只要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还有施工人员、材料的管理以及建筑施工质量问题,都需要通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落实。现阶段国家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只有保证在为新时期的经济和行业背景下,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认识和落实,才能够为建筑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振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6(24):238+241.

[2]王景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248.

[3]李丽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18):221-222.

标签:;  ;  ;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周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