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论文

杨阳: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论文

摘 要:本文在系统回顾民族认同和双重认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71名13~54岁藏族师生的深度访谈,构建了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发展阶段模型,即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第一,认同弥散期,处于该阶段的个体缺乏对藏族和中华民族的了解,尚未形成民族认同;第二,身份选择期,处于该阶段的个体产生民族认同,但认同具有选择性,即对其中一种身份持有积极态度,对另一种身份认识较少或迫于外界压力进行抵制;第三,反省期,处于该阶段的个体开始反省之前具有选择性的民族认同,并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进行主动探索;第四,协调整合期,处于该阶段的个体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形成较为稳定的双重认同。

关键词: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双重认同发展

一、研究问题与文献述评

藏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多、聚居地域广阔、文化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其发展关乎着民族团结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藏族在跨越式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经济、科技的一体化与宗教、文学、艺术的民族化和多元化的矛盾,这种既一体又多元的状况凸显了藏族人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问题。尤其是主流文化感知较为敏感的藏族青少年,他们一方面享受着主流文化带来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承受着本民族和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所带来的迷茫与困惑。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关注藏族青少年的双重认同[1,2,3],尤其是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那么,藏族青少年的双重认同是如何发展的,每个阶段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本文通过访谈探索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有助于相关民族政策的制定,并为“ 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基础。

1.双重认同的概念和相关研究

双重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亚群体和包含该亚群体的上位群体的认同[4]。在本研究中,双重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对本民族的认同是指该民族成员对其民族身份知悉和接纳的态度。中华民族包括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和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共同认同的血缘融通、流动交汇的有机体,是“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认同是指对中华民族族体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归属,以及由此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

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有重叠之处。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相同的内涵,这两个概念可以互换。在我国,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既有重叠又有区别。一方面,我国各民族间长期通婚、杂居、经济文化交往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此种关系削弱了民族差异意识,发展出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意识。费孝通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中提出中国的民族概念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中华民族的统一体,另一个是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中华民族认同可以理解为国家认同。另一方面,国家认同是指国家公民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同,而中华民族认同不仅包括了我国境内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还包括海外侨胞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由于本研究的被试是中国境内的藏族个体,因此并未对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明确区分。

目前,有关双重认同的研究集中在双重认同与群际偏见[6,7,8]、心理健康水平[9]与行为适应上[2]。已有研究表明双重认同能够减少群际偏见,增加与主流群体成员接触的意愿[10,11]、质量和数量[12],并且对于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认同程度较高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9]和积极的行为倾向[2]。

2.民族认同的发展阶段研究

目前,鲜有研究关注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但民族认同的发展阶段已经获得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了相对成熟的研究结果。其中,Phinney提出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的认同度最高[13]。

Phinney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认为民族认同发展经历认同扩散/闭合期、认同延缓期和认同达成期三个阶段。

阶段一,认同扩散/闭合期。处于该阶段的个体既不承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又不对民族问题进行积极充分的思考和探索,进而导致认同扩散和认同闭合。认同扩散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民族没有清晰认识,并对本民族问题缺乏关注和兴趣。认同闭合通常表现为对主流文化的盲目认同。阶段二,认同延缓期。处于该阶段的个体民族意识逐渐崛起,认为对主流文化的盲目模仿不利于自身发展。因此,少数民族个体逐渐停止对主流文化的追求和认同,利用与本民族有关的信息,开始积极关注和探索本民族的发展。阶段三,认同达成期。第三阶段为民族认同发展的最高阶段。处于该阶段的个体对本民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将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态度内化并整合进入自我认知结构,产生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升民族自信心。

双重认同和民族认同在起源和概念界定上具有相似性。从起源上来看,双重认同和民族认同都源于认同,都强调个体与他人或个体与群体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趋同过程;从概念上来看,万明钢和王亚鹏认为民族认同包括个体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卷入。例如,已有研究表明民族认同包括藏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14]。

更重要的是,双重认同和民族认同具有差异点。首先,双重认同和民族认同的侧重点不同。双重认同除了包含对本民族的认同外,更加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其次,双重认同的形成过程比民族认同更复杂。Phinney认为民族认同的形成经历认同扩散/闭合、认同延缓和认同达成三个阶段。但是由于双重认同除了本民族的认同,还包含对中华民族这一上位认同。个体不断探索和平衡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身份,最终将其整合,形成稳定的双重认同。

基于此,本研究在Phinney民族认同发展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建构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发展模型。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访谈提纲

本研究依据Phinney所提出的民族认同的结构理论编制访谈提纲。访谈主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民族自我归类,即访谈对象所使用的民族标签,将自己归类为藏族或是中华民族的一员。(2)归属感,即访谈对象对于藏族和中华民族强烈从属和依恋的情感。(3)民族态度,即访谈对象对于藏族和中华民族所持有的情感。(4)民族卷入,即访谈对象参与藏族和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实践情况。

由于本研究还选取了初中生和高中生,为了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访谈问题,我们在《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访谈提纲》的基础上编制了《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访谈提纲(中学生版)》。该访谈提纲在结构上与《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访谈提纲》相同,也包括民族自我归类、归属感、民族态度、民族卷入四个方面,但是语言上更为通俗易懂。

访谈提纲在正式使用前经过三次预访谈,访谈对象分别为藏族教授、藏族大一学生和藏族初一学生。每次预访谈后,对于访谈过程进行反思,结合被访谈者的访谈反馈和专家指导意见进行访谈提纲的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访谈提纲(成人版)》和《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访谈提纲(中学生版)》。

第一,家庭的影响。父母民族的一致性、家庭成员讲民族语言的程度、民族风俗习惯的遵守和家庭成员的宗教信仰都会影响个体民族意识的形成。如果父母都是藏族人,经常用藏语交流、穿着藏服、食用糌粑和酥油茶等,保持与藏族风俗一致的生活习惯,信仰藏传佛教,带着孩子祭祀念经等,会有利于个体形成“我是藏族人”的意识。例如: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来选取访谈对象。目的性抽样是指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15]。本研究的目的是确立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在某民族院校、某师范类院校民族预科班和普通中学的藏族师生中进行抽样。这些藏族师生多来自天祝藏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和兰州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内有藏、汉、土、回、蒙古等28个民族,截至2013年底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1%,藏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14%。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我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藏族人口占自治州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部,与天祝藏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同属于安多地区,此处多牧场草原,藏族人讲安多方言。兰州市的藏族人口主要来自天祝藏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其中从外地来此求学的藏族学生居多。

[34] United States Congress,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1998, March 19, 1997,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05th-congress/house-bill/1119.

在访谈前研究者就能否录音的问题征求访谈对象意见,得到受访者同意后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录音虽然能够全面记录访谈内容,减少研究者在访谈过程中记录的负担,但是此种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部分访谈者由于录音的压力而避免谈论一些敏感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录音持有抵触情绪。除此之外,有部分受访者明确拒绝录音,他们认为录音会使自己紧张,影响观点表述。为了营造良好的访谈氛围,使受访者能够无所顾忌地开放自己,提供更多、更真实的信息,本研究最终以访谈记录和录音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访谈资料。每次访谈之后研究者及时整理访谈资料,形成分析文本。此外,依据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中质性资料收集指导方法和扎根理论,针对访谈过程进行反思,其目的是明确进一步访谈方向及核心访谈内容。在访谈过程中,对于每个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追问。每次的访谈时间约为30~40分钟左右。每一次访谈结束后,都要阅读原始资料、转录、登录和编码。为了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本研究访谈资料的编码是由笔者和一位研究方向为民族认同的研究生共同完成。

3.资料收集和整理

本研究抽取访谈对象71名。其中,男生35人,女生36人;年龄跨度为13~54岁;初中生22人,其中初一14人,初二7人,初三1人,高中生16人,其中高一7人,高二8人,高三1人,本科生26人,其中预科生20人,大三2人,大四1人,硕士研究生3人,博士研究生2人,副教授1人,教授1人。来自藏族聚居区为41人,其中来自天祝藏族自治县26人,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5人,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2人, 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2人,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2人,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1人,西藏3人,来自非藏族聚居区30人,其中来自兰州市25人,张掖市3人,酒泉市2人;父母一方为藏族的有9人,父母双方均为藏族的有62人。严格遵循自愿原则,在访谈开始前,向访谈对象说明本研究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做出保密声明,征得访谈对象的同意。

女子的体力似乎已经耗尽了,她脚下不稳,被乱石绊了一跤,扑倒在地。当先的土狼已经到了她的身后,一跃而起,恶狠狠地朝着她扑下。

结果显示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可决系数R2=0.797434,拟合优度较好。同时Prob(F-statistic)=0,在显著性水平为α=0.05时Prob(F-statistic)< α,列入模型的各个解释变量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存在显著影响;模型中每一个回归参数β个体的显著性检验也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较好,模型中各个解释变量对生态产业中的企业生产都存在正向作用。

三、认同弥散期及其特点

第五,处于该阶段的青少年只是被动地接受自己的民族身份,对于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缺乏了解,还不能意识到本民族和中华民族对自身的意义。当谈到自己的民族身份时,受访者表示“自己也没什么了解,只是从小填学籍卡时民族一栏内就写藏族”,“我小的时候根本想不出来自己是藏族人还是汉族人,直到高中时老师告诉我们是藏族人,那时才知道自己是一名藏族人”。访谈举例:

处于认同弥散期的藏族青少年能够被动地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但是尚未形成民族认同,民族态度消极,对于自己的民族身份缺乏兴趣,民族卷入程度低且被动。

1.能够被动地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尚未形成民族认同

该阶段个体往往受到家长、学校教育、周围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产生民族意识,但并没有形成民族认同。通常有四种因素影响个体民族意识的产生。

乌江风情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区域内形成多核联动的发展态势,但受投资强度、开发力度、社会经济水平和跨区域合作等因素影响,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显著。

六年级毕业时家里去祖坟上祭祀,让我感到藏族和汉族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要在坟上撒“路马”(音译),象征吉祥之意。那年小学毕业,家人说自己应该更长大更成熟一点,再加上爷爷去世,所有亲戚都来了,还请来活佛念经,那时藏族意识特别强。六年级之前只能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但认识并不清晰。(F20-27,笔者对访谈对象的编码,分别为性别、年龄和被试编号。文中访谈记录系根据访谈录音和访谈笔记整理,以下同)。

第二,民族团结教育。访谈发现民族团结教育能够促使藏族青少年形成“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或“我是中国人”的意识,比如爱国主义教育、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等。访谈举例:

我上小学时在小学教室里贴着周恩来的一句话: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那时感觉中华民族好像是一个理想一样,特别神圣、遥不可及。只有我书读好了,做人都做好了,我才能走进中华民族的圈子里。(M20-26)

第三,生活环境的影响。认同的前提是“认异”,即只有知觉到藏族和其他民族的差异,才会产生“我是藏族人”这样的意识。访谈发现,当藏族青少年接触到其他民族时,能够知觉到藏族和其他民族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藏族身份。例如,善于结交其他民族的朋友或有藏族聚居区和非藏族聚居区的生活经历的藏族青少年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

综上所述,PTTG、VEGF-C、VEGFR-3参与了宫颈鳞癌癌变组织的生长、转移过程,检测其表达情况对宫颈鳞癌诊断、治疗、预后和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

猪丹毒杆菌对青霉素敏感,大剂量青霉素的治疗效果较佳,一般用水剂4 000单位/公斤体重、油剂1~2毫升/公斤体重,病情好转后再注射2~3次,以巩固疗效。或15万单位普鲁卡因青霉素和15万单位苄星青霉素,一次肌肉注射1~2万单位/公斤体重,猪群治疗用四环素132毫克/升饮水,直至病猪全部康复后5天停止。此外,猪丹毒杆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的敏感性也较强。因此,在治疗时可选择上述药物交替使用。

因为我的父母就是藏族人,从小对这个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识。第一次有这样的意识应该是小学期间吧。我念小学的县城里有回民,也有清真寺。我发现穆斯林男性都戴白帽,女性都有头巾,饮食习惯也与我们不同,另外他们的葬礼也和我们不一样。我就问父母,然后父母告诉我我是藏族人,他们是回族人,信仰不同,饮食方式和习惯也与我们不同。(M35-08)

第四,对民族身份的强调。访谈发现,强调民族之间的不同也会促使藏族青少年形成民族意识。例如,学生填写学籍表时被要求填写民族一栏,教师进行藏语教学,一些民族学校课间组织跳藏舞等。访谈举例:

在上高中时,班主任说藏族的学生好处多,报志愿的时候可以报预科,我还觉得挺好的,特别高兴,因为你就有机会上你想上的大学,分数还不需要很高。(F18-36)

根据对访谈文本的分析,结合以往民族认同发展阶段的研究,得出藏族人双重认同的发展主要经历认同弥散期、身份选择期、反省期和协调整合期四个阶段。

我对中华民族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我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啊,看抗战片的时候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啊。但好像没有啥深入的认识和感触,平时没有这种意识,了解也不深。(F18-36)

再如:

小学时我们学校有藏语班和汉语班,许多藏族人就上藏语班,但是我上的是汉语班,有的同学就问我,你是藏族人,你咋上的汉语班,没上藏语班呢?我就答不上来了。(F18-24)

2.民族态度消极,并未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进行探索

此时的藏族青少年对民族问题缺乏兴趣,认为这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无论对本民族还是中华民族都持有比较消极的态度。他们认为民族身份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民不民族的好像也不重要,跟我距离很远”。例如:

我对藏族不了解,对中华民族的话也没什么特别深刻的感受,觉得同学们都一样,都是中国人吧。平时做什么事,也跟民族没有什么关系。看到新闻联播上与藏族有关的报道,感觉跟自己也没有多大关系。(M13-38)

3.民族卷入程度低且被动

处于该阶段的藏族青少年缺乏主动参与民族活动的意愿,认为诸如跳藏舞、唱藏族歌曲、祭祀等民族活动与自己无关。如果被学校或家长要求参加民族活动,也是将其当成一个任务,以完成任务为主,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投入较少。访谈举例:

我之前并不懂自己的文化,仅是跟着父母一起生活—父母的生活就完全是藏族人的生活,但对藏族文化的精髓并没有什么了解,就是仅是跟着父母做—父母做什么,我做什么,但并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做。(F23-13)

四、身份选择期及其特点

访谈发现此时的藏族青少年处于民族认同的“非黑即白”阶段,即认为藏族身份和中华民族成员的身份是对立冲突的,因此选择认同其中一种身份,而抵制另一种身份。有受访者表示自己是一个藏族人,否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也有受访者表示当藏族身份不利于自己的发展,陷入困境时,也会产生“如果我是汉族人就好了”这样的想法。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藏族青少年都会排斥一种身份,认同另一种身份。部分受访者认为这两种身份不是相互矛盾的,能够同时存在,但更加倾向于其中的一种身份。

1.产生民族认同,但认同具有选择性

不同于认同弥散期,处于身份选择期的藏族青少年已经产生民族认同,但是该时期的认同具有选择性,即只认同自己是藏族人或者是汉族人。访谈举例:

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我没有继续念高中,停止学业,跟父亲经商,进入了社会。进入社会后所面临的就是语言上的障碍。我发现知识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那时候其实遇到困难了,或者不公平的事情了,也会有我是汉族人就好了这种想法。(M35-08)

2.开始主动探索本民族或其他民族,但是探索具有选择性

处于该阶段的藏族青少年能够对与自我认同的民族身份相应的民族文化进行主动探索,并且对知识的输入具有选择性,即只探索与自己选择的身份相应的文化,并且只相信有利于支持自我身份选择的知识,摒弃不利于民族身份认同的知识。访谈举例:

后来去成都上大学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意识到自己是藏族人后,开始特别喜欢藏族文化,比如说听藏族的歌曲、穿藏服之类的,但我好像很少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M40-04)

3.民族卷入程度较高但具有选择性

处于该阶段的藏族青少年对自己所认同民族的卷入程度较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主动参与民族活动;第二,参与程度比认同弥散期更深,所参与的活动不浮于表面,个体更加关注并努力探索其精神内涵。例如,不仅单纯地喜欢藏族歌曲,还注重藏族歌曲的内涵;只喜欢与藏族佛教思想一致的大自然歌曲,而对充满政治色彩的歌曲不感兴趣。访谈举例:

我非常喜欢听藏语歌曲,初一十五就去寺庙磕头,过年时去山上拜山神。如果平时电视上播放一些与藏族文化相关的节目时,我会非常感兴趣,就把它一直看完,当遇到看不懂的地方时,我会问家长或自己查资料。(M19-03)

4.对于民族问题的认识较为片面

我之前比较排斥自己的藏族身份,想跟同学们一样,不想做少数民族。初中毕业跟父母一起去了西藏,那些磕长头去朝拜的人,还有寺院都让我感到很震撼,真的是很震撼,这时才真的发自内心地想成为一名藏族人,真的是一种渴望。回来去看一些与藏族相关的书籍。也觉得以前自己排斥藏族文化,这种行为非常肤浅,不正确,因为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能存在下来,一定有着它的原因。要去尊重历史。(M16-56)

5.夸大民族间的差异

处于身份选择期的藏族青少年存在夸大民族差异的现象,他们非常关注民族间的差异,认为民族的差异不仅体现在饮食穿着等日常生活习惯上,还体现在价值观、人生观等精神层面,其中信仰差异最为明显。例如:

直到现在我还是特别自豪自己是一个藏族人,跟别人不一样。我们藏族人做事有标准,跟汉族的不一样,我交朋友也只交藏族的,跟他们有共同话题,汉族同学没有信仰,有的汉族人骂脏话还欺负人。总之,我喜欢藏族和藏族人。(M15-20)

6.人际交往范围狭隘,且偏好明显

我们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异。后来经过不断地学习,老师讲解、看书思考、自己经历的丰富,更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同时也是个藏族人。我认为藏族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发展,以前我们那边的经济发展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是很重要的。反过来,如果中华民族中缺了藏族,它也是不完整的。我对于这些都是很认同的。(M18-18)

7.存在一定的适应问题

对于离开民族聚居区的个体,存在情绪低落、安全感丧失等一系列适应问题。有受访者表示,当他们离开家乡,来到兰州、重庆等非藏族聚居区求学时,周围的师生都是汉族。“他们讲的是普通话、没有宗教信仰,吃的东西也和我们不一样,口味偏重。我刚开始来因为吃不惯这的食物生了好几场病,每天晚上都睡不着,特别想家”,普遍感觉“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此时,藏族大学生会积极加入能带给他们安全感的组织,例如,加入藏族老乡会、读书会、藏歌会等一些社团。结交藏族朋友、参加藏族社团、积极参与与藏族有关的活动,都有助于缓解适应问题。

五、反省期及其特点

访谈发现,处于反省期的藏族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原先所持有的民族态度是否正确,探索曾经被忽略的文化。有受访者表示自己以前很排斥除了藏族外其他民族的文化,认为藏族文化是高贵神圣、独一无二的。在上了大学,学习了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之后,受访者对于文化和民族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认为藏族文化虽然很博大精深,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值得学习和传承。另外,这一时期的个体开始关注民族问题,但是对本民族和主流文化及其关系的认识不深入,因此在对双重身份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迷茫。

1.开始反省之前具有选择性的民族认同

个体能够较为理性地看待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不歪曲和理想化,对之前所持有的民族态度产生质疑并进行反省。处于身份选择期的大多数藏族青少年对于民族身份持“非黑即白”的态度,即接受一种身份,排斥另外一种身份。然而,在反省期个体逐渐发现自己以前的民族态度是带有偏见、不全面的,能够看到藏族或汉族的优缺点。例如:

上研究生时期,由于学习文化人类学、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这种民族优越感就逐渐淡化了,确实是这样,人类的文明,除了藏族文化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文化。藏族文化也有不好的地方,需要学习和改正。(M24-07)

2.开始探索被忽略的文化

处于反省期的个体在认识到自身民族态度的不恰当性后,开始主动探索之前被忽略的文化,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反省着自身的民族态度,对民族问题产生了新的看法和认识。例如:

访谈发现,处于身份选择期的藏族青少年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浅薄且不全面,甚至会带有一定程度的偏见。有受访者认为藏族人是“热情的、淳朴的、宽容的”,汉族人是“狡猾的、自私的、刻薄的”;也有受访者认为藏族人是“落后的、不讲卫生的、固执的”,汉族人是“思想比较活跃的、能积极接受新鲜事物的”。这些想法其实是建立在对藏族人或汉族人缺乏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偏向自己内心所认同的身份,即认同自己是藏族人的青少年,对藏族人的评价就比较积极,对汉族人的评价相对消极;或者是更想做一名汉族人的,则对汉族人的评价比较积极,对藏族人的评价比较消极。

3.开始主动思考并理性地对待民族问题

处于反省期的藏族个体开始主动思考民族问题,关注和探索引发民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能够理性地看待民族文化的优缺点。受访者认为每种民族文化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有不完备、需要改善的地方,不能只看到优点,对缺点视而不见,也不能无限扩大缺点和不足之处,忽略了优点。例如:

在我国古代,虽然“物”与“流”两个字都各自有解而且常用、多用,“水”与“流”两个字也基本如此,是经常用的字语,但是古代传今的文献之中却没有构筑成“物流”、“水流”这两个明确、清晰的词汇。然而在古代现实生活中,“水流”所产生的动力那是常常被人们利用的一种资源,用以传递、输送实物,在古代社会上与生活中依靠“水流”的承载能力和动力来完成舟船的“物流”已经是一种常态,“水流”那是物流动力的一种重要来源。

我来内地上大学后,渐渐发现藏族人也有他们的缺点,比如不守时,不想改变自己,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但是我并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说藏民素质低啊、脏啊什么的,不会侮辱他们,而是会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客观原因。因为交通闭塞使藏民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居住的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昼夜温差也比较大,所以穿比较厚重的藏服,寒冷的话也不便清洗衣服和天天洗澡。所以我觉得是有一定原因的。看到身边的藏族人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会耐心地提醒他们。有一次,我的亲戚来学校看我,我看见他穿着很厚重的藏袍,我就告诉他,这边天气比家乡热,不用穿这么厚,你穿个T恤就行了,我不会嫌弃他穿得多、脏、不好看什么的。(M27-09)

本研究中,3种合成麝香在经过水厂A和B的常规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最终的去除率均在60%以上。在水厂A和B中,HHCB、AHTN、MK的去除率均分别约为70%、80%和100%。无论是水厂A还是水厂B,3种合成麝香在经过混凝处理之后,其浓度均呈急剧降低;而在后期的沉淀及过滤处理过程中,合成麝香浓度呈现平稳下降的势态。由此可见,混凝对合成麝香的去除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沉淀与过滤则进一步加强了去除效果。

4.在对本民族和主流文化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困惑迷茫

处于反省期的藏族青少年由于对本民族和主流文化及其关系的认识不深入,因此在对双重身份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迷茫。也有受访者遭受民族歧视后,会疑惑同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此外,也有受访者对于藏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示出疑惑。比如,有受访者虽是藏族人,但并不理解为什么藏族的僧侣和汉族的不一样,“又娶老婆又吃肉”。例如:

小时候电视上看的汉族僧侣都是不结婚、不吃肉的人,等到长大了,大概是初中吧,接触到藏传佛教,刚开始感觉他们又吃肉,有的还结婚,很矛盾,想是不是自己的宗教有问题,自己的佛教不是正宗的佛教,但是自己又是一个藏族人,然后就问家长,家长也说不清。(M21-01)

六、协调整合期及其特点

在经历过反省之后,个体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有了清晰的认识,认为自己既是一名藏族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这种认识并不是家长或学校等外在因素单方面灌输被动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对藏族和中华民族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个体主动将藏族和中华民族纳入自我结构中,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处于协调整合期的个体已经没有反省期对本民族文化及本民族与中华民族关系的疑惑,而是形成清晰稳定的双重认同,体现在理解藏族人和中华民族的一员这两种身份的关系及对自身的意义,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对于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个体能够根据情境自如地进行身份转换四个方面。

利用小型榨油机榨取油脂,其出油率在21.1%~24.6%,其中三层模式的出油率平均最高,达到23.5%,此时毛叶山桐子油料最终含水量在8%,这与其他油料作物(如油菜)安全水分相近[12]。榨取的毛油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在 3.1~3.4 mg/g,2.1~2.9 mmol/kg,并且各处理各干燥层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均低于国家对菜籽、油茶籽等毛油的品质标准规定,优于崔艳南等人[13]研究的未处理的工厂化毛叶山桐子毛油品质,这与干燥前处理与设备均有关系。

1.理解藏族人和中华民族一员这两种身份的关系及对自身的意义

处于协调整合期的藏族个体能够充分理解两种身份之间的关系和对自身的意义。他们认为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藏族属于中华民族,是从属关系。我认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如果藏族脱离了中华民族,那么中华民族也不完整了,藏族也不能称之为藏族了。”访谈举例:

访谈发现,处于该阶段的藏族青少年人际交往范围比较狭窄,且偏好明显。有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只结交藏族朋友,“我认为我们藏族人还是心眼少,朴实、好交往,我在学校里只交藏族朋友,在外面,看见手上戴佛珠的,我就去用藏语和他们打招呼”。

当国旗高高升起,2008年北京奥运成功举办时,我都觉得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很骄傲的。我爷爷是一名红军,后来在解放西藏时牺牲了,我认为不管藏族、回族还是汉族都是中国人。我是本民族的一员,本民族又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所以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M17-46)

2.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这一时期的藏族个体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有强烈的归属感,作为一名藏族人和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有受访者表示自己对民族、国家有强烈的归属感,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是一名中国人”,“我是一名藏族人”。例如:

我感觉到很骄傲,为本民族文化骄傲,也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我想更深入地学习藏语,同时我更想学好汉语,向其他人介绍藏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族和藏族文化……记得初中时,有一次一个外国人问我:‘你是藏族人吗?’我想都没想,随口就说:‘不!我是中国人!’我想还是有那种民族、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在里面。我很自豪,我是中国人。我小时候对这个并没有想法,后来碰到不公平的对待时,我还是对汉族人有看法,觉得藏族人是更优等的民族,后来通过不断地了解学习,我觉得中华民族文化非常博大精深,藏族文化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坚信不疑。(F18-10)

3.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处于协调整合期的个体认为自己有责任将藏族和中华民族文化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族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有受访者表示“我是一名中国人……我要好好把我们的中国文化传承下去”。访谈举例:

我是一名藏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于藏族文化,我不光要了解研究,还要在生活中实践,要充分理解再传承下去,我认为这是我的责任。(M35-08)

4.个体能够依据具体情境自如地进行身份转换

此外,处于协调整合期的藏族个体还能够依据具体情境自如地进行身份转换。他们在学校里就是一名学生,讲普通话;面对外国人时,自己就是一名中国人;回到家乡与爷爷奶奶说藏语,换上藏服、戴上佛珠、虔诚地念经拜佛。有受访者表示“现在汉族和藏族文化可以在我身上体现出来,并且随时切换,例如,我回家就讲藏语,在学校就说普通话,随意转换,毫无压力”。访谈举例:

藏族的信仰和一些古老的习俗要保护传承,但是一些落后的思想还是要摒弃,要吸收汉族文化的精华。两种文化要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其实在我身上可以体现出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比如在我外婆家(外婆是藏族人),我就跟她们一起点灯、念经,在我奶奶家(奶奶是汉族人)我就会跟他们一样。我是藏族人,我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也接受、学习汉族文化。这两种身份并不矛盾,并且会使我过得更好!(F20-29)

再如:

南宁市防洪工程体系由百色、老口水利枢纽工程及防洪堤 (P=2%)共同组成。内河水系水安全问题,即防洪排涝安全问题,要求河道满足防洪要求:防洪标准为河道排泄50年一遇年最大24 h暴雨产生的河道行洪洪水,河道出口闸关闭时,内河须满足按照雨洪同期20年一遇最大24 h暴雨洪水所预留的调蓄湖调蓄库容或所设置的抽排泵站的抽排流量要求,使得洪水期河道水面线不出槽,沿河(湖)建设用地和道路竖向高于设计洪水位,保护建城区不受淹。

我可以跟着我妈妈去煨桑,去寺上点灯,也可以跟着我爷爷、爸爸去汉族的庙里上香。我可以在生活中随意转换自己的身份。我回姥姥家(姥姥是藏族人),可以和乡里的藏族人说很多藏族的事情,我回到学校可以和回族、维族、汉族同学聊得热火朝天。这时我觉得我们都是一个学校的同学,自己各自的民族并不重要,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我也可以和英语角的外国同学聊天,也去外国同学的宿舍,参加他们的活动。(F19-25)

七、结 论

本研究根据对71名藏族个体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双重认同发展所经历的认同弥散期、身份选择期、反省期和协调整合期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第一个阶段:认同弥散期。处于该阶段的藏族青少年缺乏对藏族和中华民族的了解,尚未形成民族认同。认同弥散期有以下特点:第一,通过外在环境的影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但没有形成民族认同。第二,民族态度消极,并未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进行探索。第三,民族卷入程度低且被动。

第二个阶段:身份选择期。处于该阶段的藏族青少年产生民族认同,但认同具有选择性,即对其中一种身份持有积极态度,对另一种身份认识较少或迫于外界压力进行抵制。身份选择期有以下特点:第一,产生民族认同,但认同具有选择性。第二,开始主动探索本民族或其他民族,但探索具有选择性,即只探索与自己选择的身份相应的文化,并且只相信有利于支持自我身份选择的信息,摒弃不利于民族身份认同的信息。第三,民族卷入程度较高但具有选择性。这时期的藏族青少年主动参加民族活动,参与程度比认同弥散期更深,所参与的活动不浮于表面,更加关注并努力探索其精神内涵。第四,对于民族问题的认识较为片面。此时,藏族青少年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浅薄且不全面,甚至会带有一定程度的偏见。第五,夸大民族差异。第六,人际交往范围狭隘,且偏好明显。第七,存在一定的适应问题。

与鲍照诗讴歌的超尘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友情、爱情不同,李白拓宽了山水诗的主题寓意,常由写景、抒情联想到时政,指刺时弊,影射政治现实。[1]189忧国忧民的情感流溢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如:《古朗月行》和《春日行》:

第三个阶段:反省期。处于该阶段的藏族青少年开始反省之前具有选择性的民族认同,并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进行主动探索。反省期有以下特点:第一,开始反省之前具有选择性的民族认同。第二,开始探索被忽略的文化。第三,开始主动思考并理性地对待民族问题。此时个体关注和探索引发民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能够理性地看待民族文化的优缺点。第四,在对本民族和主流文化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困惑迷茫。

第四个阶段:协调整合期。处于该阶段的藏族青少年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形成较为稳定的双重认同。协调整合期有以下特点:第一,个体在协调整合期已经形成双重认同,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第二,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理解藏族人和中华民族一员这两种身份的关系及对自身的意义。第四,个体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自如地在藏族人和中华民族的一员这两种身份中进行转换。

综上所述,由于BIM技术具有强大的建模能力和可视性,因此将其应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可以使造价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参与到成本核算及控制管理当中。望本文研究内容能得到相关技术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的重视,深化造价管理的精细化与集约化作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1.自觉学习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制定详细可行的规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并且及时进行反馈和适当激励,引导学生逐步克服惰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3]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102-107.

[4]DACH-GRUSCHOW,K.,HONG,Y.Y.2006.The racial divide in response to the aftermath of Katrina:A boundary condition for common ingroup identity model.Analyses of social issues and public policy 6(1):125-141.

[5]柏贵喜.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浅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1):34-39.

[6]González,R.,Brown,R.2003.Generalization of positive attitude as a function of subgroup and superordinate group identifications in intergroup contact.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3(2):195-214.

[7]González,R.,Brown,R.2006.Dual identities in intergroup contact:Group status and size moderate the generalization of positive attitude chang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2(6):753-767.

[8]Marcus,J.,Fritzsche,B.A.2014.One too many categories:an experimental tes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 dual-identity recategorization intervention on age-based bias.Current Psychology 33(4):578-599.

[9]Phinney,J.S.2003.Acculturation:advances in theory,measurement,and applied research.In Chun,Kevin M.(Ed.),Ethic identity and acculturation:63-81.

[10]Glasford,D.E.,Dovidio,J.F.2011.Dual identity and minority group members' motivation to engage in contact,as well as social chang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7(5):1021—1024.

[11]Pagotto,L.,Voci,A.and Maculan,V.2010.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group contact at work:Mediators and moderators of hospital workers'prejudice toward immigrants.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4):317-330.

[12]史佳鑫,刘力,张笑笑.在京藏族大学生身份认同对群际接触的影响:适应策略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4):668-675.

[13]Phinney,J.S.1989.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2):34-49.

[14]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J].心理学报,2004,36(1):83-88.

[15]Poston,W.C.1990.The Biracial Identity Development.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9(2):152-155.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及其影响因素”(项目编号:18CSH048)的阶段性成果]

杨阳: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

万明钢: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 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守建

标签:;  ;  ;  ;  ;  ;  ;  ;  ;  ;  ;  ;  ;  

杨阳:藏族青少年双重认同的发展阶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