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在易艺术歌曲《家》的艺术价值浅析

陆在易艺术歌曲《家》的艺术价值浅析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陆在易是当代中国乐坛的著名作曲家,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历年来特别是在合唱及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所表现出的近乎痴情的执著追求和取得的艺术成就更深为音乐界所称许。本文以艺术歌曲《家》为例,通过对于旋律、歌词、演唱等音乐本体出发,结合相互关联的情感世界,以期能对歌曲的艺术价值做些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陆在易;艺术歌曲:《家》:艺术价值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在德国,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国,与艺术歌曲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

根据《音乐百科辞典》对艺术歌曲的概念解释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为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巧也有较高的要求,常供音乐会演唱用。”换言之,艺术歌曲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声乐体裁,它最重要的特色是采用富于文学意韵的诗句作为歌词并融入音乐,使两者浑然天成。陆在易是当代中国乐坛的著名作曲家。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在其2002年10月出版的《我爱这土地一一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一书的《后记》中对艺术歌曲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任何艺术体裁都具有本体裁自己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艺术歌曲也不例外。

一、旋律特色

二度级进:在歌曲的进行中,各乐句长使用二度级进,把每一个小节进行了很好的串联。整体情绪也会随着旋律的迂回递进而得到相应的提升(例如曲谱的第6—8小节)。

六度大跳:在歌曲的上下两个段落中,第一乐句都是相对平稳的二度级进,而第二乐句均采用了六度大跳的音型。这不仅增加了旋律本身的渐进感,更带动了歌曲的内在张力,同时也会让歌者在此时感受到“家”的阵阵暖流(例如曲谱的第lO小节)。

装饰音的运用:装饰音属于音乐旋律线条中的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形成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恰到好处的装饰音不仅能帮助加强语言音调,还能给旋律增添更多的韵味。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中就添加了各种类型的装饰音。在《家》这首歌中虽然有装饰音的不多(共三处,分别在第24、47、49小节),但运用的每一处都成为了美妙的点缀,更增添了柔情似水的惆怅以及对“家”的无限爱恋,似乎让人感觉缺少了它们,这首歌曲就少了些许“家”的味道。

二、歌词意境

歌词创作和其它诸如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一样,都很讲究“意境”一说。“意境是我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同时也被公认为品评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一件作品的成败原因众多,其主要在于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意境的深浅、文野、高低和广狭。”“好的歌词意境应该既有浓烈的感情内涵,又要有情意远宕的外延。即诗词的意境达成后要有一种‘情味’,一种“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的效果。有了这些,诗的情意就可遥深远宕了。歌词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参见得雨《论歌词意境的创造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把一种情意在流动的感情中传达给倾听者。”艺术歌曲的歌词与传统歌嗌的歌词相较而言,更加具有唯美的艺术气息。因为艺术歌曲的歌词大都采用著名诗人的诗作,蕴含了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感,并非大众的普世情感。由孙新凯老师作词的《家》也同样适用于此。“家啊家,家在哪?”一开始就是自问,而后紧接着回答“家不在人家的屋檐下,家在长长的乡愁里,愁了九十九个夏”。典型的自问自答,表现了对于“家”的思念。而后“家像那太阳远远的暖,家像那月儿高高的挂”中有一对比喻,恰好能体现“家”的遥远。分别是“太阳”和“月亮”、“远远的暖”与“高高的挂”,由此可以同时感受到温暖的家与悠悠的愁。

三、演唱分析

旋律的抒情性是陆在易艺术歌曲中比较明显的特征。歌者在演唱过程中用声不必过大,相对柔和、圆润的声音状态与歌曲内涵较为贴切,应该说用男中音声部来演绎此类歌曲会相对适合一些。因为男中音本身的音色就决定了其表现力的方向性。诚然,这首《家》也不会例外。同时,在音乐进行中对于速度、强弱等因素的处理也要求非常细腻,绝不等同于歌剧咏叹调。不同的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将会让歌者在演唱过程中提供不同的艺术源泉,以此来塑造各不相同的艺术形象。

由此看来,如要把这首艺术歌曲演绎的出彩是相当不易的,这需要歌者同时具备以下两方面的演唱条件:1、声乐技巧过硬;2、情感表达丰满。其实,一谈起声乐技巧,有~定声乐基础的歌者都应知道,无外乎就是气息、咬字、共鸣等演唱技巧的客观本体性。但是我们必须认清一点,要想同时拥有强大的气息支持、字正腔圆的咬字、丰富的共鸣这些本体因素是多么的不易,如不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是绝无可能达到的。

笔者之所以反复提及这些演唱技巧的基本因素是因为它们确实为演唱歌曲,特别是例如《家》一样的艺术歌曲,对于技巧的依赖与支撑是相当强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比唱歌剧咏叹调容易,甚至更加难以驾驭,就拿这首《家》来谈谈吧。例如歌曲的开头部分(第6、7小节),歌词为“家啊家,家在哪?”,旋律为级进进行,力度要求mp,此时两个小节的钢琴部分就只有两组琶音(每个四拍),小节内的留白很多。这时,在无钢琴作为支撑的情况下需要歌者控制住气息,不骄不躁。既不能演唱的响亮,又不能因为是自问的歌词而故意把音量减弱的很厉害。我们常说的“响而不浊、轻而不虚”中的“轻而不虚”在此刻就体现的较为明显了。同时,还要做到字正腔圆,“家”的发音为“jia”,很多男中音为了追求厚实的腔体感,咬字太竖,有时让人听着像在唱“jiao”。如何能让音色与咬字达到统~也是演唱者需要时刻关注的课题。再如第16小节与20小节,两次出现的都是f2的音高,力度标记为“f”。虽然此音高对于男中音来讲并非极限音域,但也确为高声区了,起音又有些“硬起”的意味,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比较高。

结语

陆在易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在技巧性与艺术性上都有很高的造诣。看似波澜不惊的旋律中蕴藏着强大的情感世界,就像是一幅幅难以名状的中国水墨画,久久打动着大家的心灵。笔者在不同场合的演出中多次演唱这首《家》,每次演唱都能带给自己不同的体验,仿佛自己就是画中人,远远地望着看不见尽头的乡间小路,惆怅万千。也许,这就是它为何能如此打动我们的最佳注解。

参考文献:

[1]普烈《论歌词的意境——兼析王国维的“意境说”》[J]乐府新声1983.4

[2]得雨《论歌词“意境”的创造一、意境——一个重要的审美概念》[D]中国音乐1995.9

[3]缪天瑞编《音乐百科辞典》[蛔,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4]陆在易《我爱这土地一陆在易艺术歌曲选》[M],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2002,6

[5]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J],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

郭振将,(1991-),男,汉族,山东东平人,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

标签:;  ;  ;  

陆在易艺术歌曲《家》的艺术价值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