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探讨王艳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探讨王艳

(宝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72100)

摘要: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01月到2015年12月120名急诊护理人员使用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管理进行优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急诊护理使用柔性管理理论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得团队意识得到了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论: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取得的效果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

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学科性、忙、多、易感染性等,加上患者对于急诊护理人员的需求呈多元化,增加了急诊护理人员的压力[1]。柔性管理从其本质上说属于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方法,在对人行为、心理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非强制性的方式把组织意识转化成个人的自觉行为。现在对我院2014年01月到2015年12月120名急诊护理人员使用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管理进行优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01月到2015年12月120名急诊护理人员使用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管理进行优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1.0±1.2)岁,均为女性。从护理人员的职称分析,副主任护师占8名,主管护师占28名,护师占44名,护士占40名;从护理人员的学历分析,本科学历占38名,大专学历占76名,中专学历占6名。通过回顾性分析120名急诊护理人员使用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管理进行优化的临床资料,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

1.2方法

(1)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神志变化,立即给予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开放静脉通道,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外伤止血包扎等,协助医生治疗,做好器械及药物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项记录。

(2)柔性管理的急诊护理管理方法:①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塑造病房文化,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规范工作作风、细致服务内容、严格行为准则,为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良性的工作环境[2]。②提高专业水平。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时刻保持护理措施的安全性,在操作过程中程序规范、流程清晰。③弹性排班制度。实施灵活弹性排班模式,尽量满足护理人员排班要求,采取老带新搭配方式,增进彼此经验的交流,缓解工作压力,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④加强护患沟通。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解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重视心理疏导,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3]。⑤合理奖惩制度。对于工作努力,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通过奖励机制来鼓励和嘉奖,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以柔性激励代替刚性控制,间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对于工作中出现问题护理人员,主要以个别沟通为主,避免当众批评,在日常工作中多鼓励和帮助,并加强其专业水平的训练。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1.0软件对本文设计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以及%表示,且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0例急诊护理人员通过柔性管理理论学习之后,对柔性管理概念有理解需求的患者占82例,对提高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能力有需求的患者占98例,对团队协作和较好人际关系有需求的患者占66例,对工作被乘早、被认可有需求的患者占88例,对工作支持和参加决策机会有需求的患者占58例,对个人专业发展机会有需求的患者占22例,对实施个性化管理有需求的患者占34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得团队意识得到了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3讨论

急诊护理作为一项工作量大、责任感强的临床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极高,需要其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及抗压能力,故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急诊护理的要求,柔性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4]。柔性管理是一种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有显著区别,其主要依靠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及利益取向,通过精神文化进行人格化管理,以提高向心力及凝聚力。其优越性在于:①克服了传统刻板教条管理模式给护理人员造成的精神压力,促进其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因压力过大或负面情绪造成工作差错。②能够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注重护患沟通,重视患者的感受,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利于优化抢救流程,提高医疗护理效率。③改进排班模式,实行岗位轮换,合理奖惩制度,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加了工作积极性,发掘其内在潜力。④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交流工作经验,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⑤对错误实行宽容处理,不过分追究个人责任,科学、理性、宽容的分析问题,找到防范对策,使全体护理人员从错误中受益[5]。⑥对于年龄相当、学历相当、资历相当的护理人员要尽量做到一视同仁,减少其心理不平衡感和挫折感。⑦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确保柔性管理的有效实施。

本次研究中,急诊护理使用柔性管理理论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得团队意识得到了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说明了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取得的效果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管理[J].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2):163-164.

[2]李晶侠,郭富林.柔性管理面向未来的管理趋势[J].现代领导,2007,23(3):116-117.

[3]张波.急救护理学[J].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3):135-136.

[4]封维恭.以护士为中心的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25(5):137-139.

[5]钟晓星.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要求与配合[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140-141.

标签:;  ;  ;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探讨王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