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耦合论文_胡海明,李新荣,王芹,叶杨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力耦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力,有限元,粘弹性,弓形,子午线,塑性,滚珠。

热力耦合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明,李新荣,王芹,叶杨[1](2019)在《弓形座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弓形座力学模型,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弓形座材料、上盖闭滑板结构、弓形座角度均对弓形座受力状况产生影响。弓形座材料由QT450-10球墨铸铁改为40Cr合金调质钢时,弓形座最大等效应力变化不大,但竖直方向最大位移减小;上盖闭滑板由梯形改为扇形时,弓形座最大等效应力减小29%;弓形座角度由32°改为25°时,弓形座最大等效应力增大25%。(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12期)

宋陶然,殷鸣,王玲,殷国富[2](2019)在《铣削GCr15叁维热力耦合加工模型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轴承钢GCr15为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铣削加工的叁维热力耦合模型。模型采用D20圆角立铣刀,仿真研究了铣削加工中铣削速度和刀具每齿进给量对铣削力的影响。并以热—力共同作用下的材料相变温度作为依据,阐释了加工中工件表面形成白层的过程,分析了加工参数对白层厚度的影响。对于研究铣削加工过程以及优化加工参数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随着铣削速度与每齿进给量的增大,铣削力呈上升趋势,工件表面白层厚度逐渐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随着铣削速度与每齿进给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刘海宁,刘阔,韩伟,蔡欣,王永青[3](2019)在《滚珠丝杠的热力耦合作用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VMC850E立式加工中心的进给轴滚珠丝杠为研究对象,使用叁维建模软件建立了滚珠丝杠的叁维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和前人经验确定仿真的边界条件。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了滚珠丝杠在组合热源下温度场、应力及变形,并对预拉伸状态下的滚珠丝杠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内容对滚珠丝杠的制造和优化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9年11期)

李昭,韩冬礼,朱华健,李国瑞,卢咏来[4](2019)在《载重子午线轮胎滚动阻力的热力耦合分析及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滚动阻力的高精度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首先结合所要求的工况条件,建立轮胎可靠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其次建立轮胎滚动阻力分析方法,着重分析傅里叶级数高精度的拟合以及胶料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的建立;最后通过测力法完成轮胎滚动阻力的试验测试,将仿真结果与之对比,验证所建立的轮胎滚动阻力分析方法有效。(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宋季耘[5](2019)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十字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钢管混凝土的广泛应用,该文对热力耦合作用下十字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把握钢管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从而推进钢管混凝土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更加有效地应用,以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来源于《建材世界》期刊2019年05期)

齐振超,李丰辰,王二化[6](2019)在《基于热力耦合仿真的CFRP直角切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角切削是航空航天领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工性能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式,考虑切削热的影响,以直角切削的表现形式模拟CFRP材料的加工过程,分别对纤维方向角为0°,45°,90°,135°的直角切削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采用Hashin损伤准则及其损伤演化准则定义材料的失效,在模拟热力耦合切削过程时将工件单元类型选为温度—位移耦合型,输出仿真结果,使用ABAQUS软件的后处理模块处理得到不同纤维方向角的加工模型的温度云图与应力云图,对其所表现出的各向异性进行了探讨。对建立起的CFRP切削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将切削热作为比对标准,分析切削力—切削热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毕世英,刘伟达,郭丽君[7](2019)在《汽车鼓式制动器热力耦合有限元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坡度路段装载有鼓式制动器的重型载重汽车下坡时事故频发的问题,对某后桥单驱动鼓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力变化进行了研究。使用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汽车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制动蹄和摩擦衬片进行了热分析求解和结构分析,将温度场运算结果附加到模型之中,并求解了制动器结构的应力分布,对其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使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了鼓式制动器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制动摩擦生热模拟仿真试验对热力耦合作用进行了15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动鼓、制动蹄及摩擦片的升温变化明显,通过监测确定了热衰退临界温度临界点。(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梁志鸿,李建,阚前华,康国政[8](2019)在《形状记忆聚氨酯热力耦合变形行为实验和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温下对形状记忆聚氨酯进行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调拉伸实验,结合红外测温仪对试样表面温度进行同步监测,研究拉伸过程中的热力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当应力达到屈服峰后,分子链解缠导致了屈服软化,同时分子链之间的摩擦诱发了局部化温升;随着载荷继续增加,分子链在拉伸方向优先取向导致应变硬化发生,响应的应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同时发现,屈服峰和局部化温升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显着增加,然而材料耗散生热诱导的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之间存在竞争机制,使得局部化塑性流动过程对应变率的敏感性降低。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板状试样拉伸的有限元模型,对形状记忆聚氨酯的拉伸变形进行热力耦合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塑性应变场和温度场云图发现,局部化的塑性流动和温升均从初始缺陷处萌生,并逐渐向中间移动直至扩展到整个试样。进而提取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平均温升曲线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吻合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王计辉,陈志,顾灿鸿,邱海涛,吉华[9](2019)在《机械密封在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界面热力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W-M分形函数建立了接触式机械密封摩擦副叁维瞬态滑动接触模型,考虑了接触微凸体之间相互机械作用和摩擦的热力耦合,基于ABAQUS分析平台,首次提出了能够模拟机械密封摩擦副回转运动的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机械密封摩擦副在干运转条件下的摩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接触面温度分布不均匀,局部温度很高,在接触微凸体中心区域出现极值;在滑动后很短时间内温度急剧上升,随着滑动进行,接触节点温度继续升高,但是温升速率减缓;粗糙体轴向温度梯度较大,其亚表层区域存在较大的热应力,易发生热损伤失效;在接触微凸体轴向距表层较近的局部区域存在拉应力,滑动行为会使微凸体内部拉应力区域扩大,拉应力的数值也增大.微凸体接触区轴向上的应力状态是变化的,依次为压应力-拉应力-压应力.(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振,李志农,刘新灵,陶春虎[10](2019)在《温度对粉末高温合金夹杂热力耦合损伤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夹杂及基体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热力耦合条件下粉末高温合金所含夹杂对基体材料的损伤规律,并与现有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400~700℃,夹杂/基体界面温度场分布呈一定规律;界面耦合应力分布中机械应力占据主导,随着温度的升高,热应力对耦合应力贡献程度与温度成一定的增长规律。将本模型进行常温分析,与现有二维模型的常温分析结果进行定量对比,并计算相对误差。Mises应力相对误差为0.9%,塑性应变相对误差为7.7%,两者误差均保持在允许范围内,这验证了本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0期)

热力耦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轴承钢GCr15为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铣削加工的叁维热力耦合模型。模型采用D20圆角立铣刀,仿真研究了铣削加工中铣削速度和刀具每齿进给量对铣削力的影响。并以热—力共同作用下的材料相变温度作为依据,阐释了加工中工件表面形成白层的过程,分析了加工参数对白层厚度的影响。对于研究铣削加工过程以及优化加工参数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随着铣削速度与每齿进给量的增大,铣削力呈上升趋势,工件表面白层厚度逐渐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随着铣削速度与每齿进给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力耦合论文参考文献

[1].胡海明,李新荣,王芹,叶杨.弓形座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J].橡胶工业.2019

[2].宋陶然,殷鸣,王玲,殷国富.铣削GCr15叁维热力耦合加工模型仿真[J].工具技术.2019

[3].刘海宁,刘阔,韩伟,蔡欣,王永青.滚珠丝杠的热力耦合作用仿真[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

[4].李昭,韩冬礼,朱华健,李国瑞,卢咏来.载重子午线轮胎滚动阻力的热力耦合分析及试验验证[J].橡胶工业.2019

[5].宋季耘.热力耦合作用下十字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力学特性分析[J].建材世界.2019

[6].齐振超,李丰辰,王二化.基于热力耦合仿真的CFRP直角切削机理研究[J].工具技术.2019

[7].毕世英,刘伟达,郭丽君.汽车鼓式制动器热力耦合有限元仿真分析[J].机电工程.2019

[8].梁志鸿,李建,阚前华,康国政.形状记忆聚氨酯热力耦合变形行为实验和有限元模拟[J].材料工程.2019

[9].王计辉,陈志,顾灿鸿,邱海涛,吉华.机械密封在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界面热力耦合分析[J].摩擦学学报.2019

[10].李振,李志农,刘新灵,陶春虎.温度对粉末高温合金夹杂热力耦合损伤行为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9

论文知识图

叁维结晶器铜板热力耦合模型轴向温差引起的光学窗口变形示意图热力耦合作用下双壁碳纳米管的...低温环境中热力耦合作用下双壁...高温环境中热力耦合作用下双壁...箱体组件热力耦合场下等效应力...

标签:;  ;  ;  ;  ;  ;  ;  

热力耦合论文_胡海明,李新荣,王芹,叶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