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论文_李高同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负荷,超声,多巴,心动,冠心病,斑点,功能。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高同[1](2019)在《心脏超声斑点追踪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E)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评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NSTEMI)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之前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脏彩超(LDDSE)、STE,应用QLAB分析软件计算心脏彩超录入的图像中左室室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S)及应变率(Sr),全部病人在完成STE检查后一周内进行PCI术。术后1、3、6个月时分别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43例病人总共731个左室节段,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287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RWMA),金标准检出存活心肌196个节段,非存活心肌91个节段。与金标准比较,半定量室壁运动分析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4.80%、68.13%和65.85%(P<0.001)。结论:LDDSE-STE检测NSTEMI患者存活心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于在临床工作中评估NSTEMI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从而更好的决定出院后的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5期)

刘冲,田家玮,曲绍辉[2](2018)在《叁维斑点追踪定量评估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左室局部形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经胸叁维斑点追踪(3-DST)技术探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下降与左室局部形变的关系。方法选取56例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继发于ICM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少的FMR患者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10um/kg.min)负荷试验前后采集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二尖瓣"帐篷样"面积和结合缘高度(CH),前者与后两者作比较。使用3-DQ软件测量并计算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前后心脏16个阶段(基底段6个节段、中间段6个阶段、心尖4个阶段)的纵向应变(LS)、环向应变(CS)和径向应变(RS)。结果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后,与静息状态相比,二尖瓣"帐篷样"面积和CH减小,心脏16个阶段的LS、CS及RS均增大,但二尖瓣"帐篷样"面积和LS与EROA相关性最高(p<0.05)。负荷条件下,EROA的减少伴随着二尖瓣"帐篷样"面积和CH减小,之间呈正相关,EROA的增加伴随着LS、CS及RS的增大,两者呈负相关。结论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后FMR下降与左室局部形变有关系。RT-3STE可以作为评价FMR患者左室局部形变的一种简单,无创的方法 。(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2-07)

朱长玉,张振东,过姿芳[3](2018)在《多巴酚丁胺负荷实时叁维及二维超声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多巴酚丁胺负荷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心内科住院且临床初步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的条件下分别行RT3DE及2-DE,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参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及对不同冠脉病变检出率。结果 RT3D-DS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2D-DSE(均<0.05)。RT3D-DSE对病变血管检出率高于2D-DSE(均<0.05)。54例患者中胸闷不适6例,心悸5例,气短2例,恶心3例,头晕头胀4例,皮肤潮红2例,咽部不适及干咳2例,以上症状均较轻微;多发生于用药后2~5 min,一般持续5~30 min,可自行缓解,无需停药。1例患者负荷试验后患急性心肌梗死行血管介入治疗;1例患者因严重高血压提前终止负荷试验,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心绞痛、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T3D-DSE具有成像快、精确及操作简单等,可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8年01期)

徐琨,贾春梅,梁永超,薛影[4](2017)在《超声心动图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肝硬化兔左心室舒张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肝硬化兔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分为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行超声心动图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检查,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计算Em/Am比值。结果两组兔心率在负荷剂量达30μg/(kg·min)和40μg/(kg·min)时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剂量在5μg/(kg·min)、30μg/(kg·min)和40μg/(kg·min)时肝硬化兔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兔Em值在负荷剂量为10μg/(kg·min)和20μg/(kg·min)时逐渐上升;到30μg/(kg·min)和40μg/(kg·min)时迅速下降(P<0.05)。Am值在负荷剂量为20μg/(kg·min)、30μg/(kg·min)和40μg/(kg·min)时逐渐上升(P<0.05)。静息状态和小负荷剂量时Em/Am大于1;在30μg/(kg·min)和40μg/(kg·min)时,Em/Am小于1。与对照组相比,当负荷剂量达30μg/(kg·min)、40μg/(kg·min)时,肝硬化组Em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组兔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对多巴酚丁胺的耐受性差。超声心动图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可早期检出肝硬化左心室功能障碍。(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7年22期)

李靖,张妮,何青,高敬[5](2017)在《定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代偿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与多普勒组织超声(TDI)相结合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代偿变化。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医院、宣武医院诊治的98例疑似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行DSE+TDI检查,测定不同多巴酚丁胺负荷剂量时二尖瓣环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2周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结果冠心病组有51例患者,正常对照组有47例。在基础状态时,正常组与冠心病组二尖瓣环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无统计学差异。Sa(9.6±1.4比9.7±1.9);Ea(14.2±2.5比14.4±2.9);Aa(9.3±1.7比9.2±1.9)。多巴酚丁胺20μg·kg~(-1)·min~(-1)负荷量时,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较正常组减低,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在多巴酚丁胺40μg·kg~(-1)·min~(-1)时冠心病与正常组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代偿功能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在多巴酚丁胺20μg·kg~(-1)·min~(-1)时能够被敏感地发现。定量多巴胺负荷试验能够反映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心脏代偿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血管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周海霞[6](2016)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心脏瓣膜病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手术的可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脏瓣膜病左室功能不全患者负荷状态下左心收缩功能改变,探讨其手术的可行性。材料及方法:瓣膜病试验组: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确诊为心脏瓣膜病患者23例,左室射血分数<50%,均满足瓣膜病入组标准,最终符合图像要求及完成随访者20例,其中男性13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4.2±7.2)岁。瓣膜病变中AS 2例,AR 8例,MS 3例,MR 13例,其中有7例为联合瓣膜病,最终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成形术9例;患者主动放弃手术治疗者6例。瓣膜病对照组: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确诊为心脏瓣膜病患者20例,左室射血分数>50%,均满足瓣膜病入组标准。其中男性10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7.4±5.2)岁。瓣膜病变中AS 5例,AR 8例,MS 13例,MR 8例,其中有12例为联合瓣膜病,最终均手术治疗,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0例、二尖瓣置换术13例、二尖瓣成形术7例。正常对照组:另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20例对照,其中男性11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5.4±6.2)岁。各组患者于平静呼吸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6个标准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左室二尖瓣短轴、左室乳头肌短轴、左室心尖短轴及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心尖叁腔切面),帧频大于100帧/秒,每个切面记录3个心动周期以上。测量二维超声心动图常规相关参数:LVIDd、EDV、SV、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LVEF,并根据体表面积进行量化得到EDVI和SVI。同样方法获取试验组及瓣膜病对照组3月后复查的相关动态图像及参数。瓣膜病试验组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获取静息状态及各负荷剂量阶段血压、心率变化及6个标准切面动态图像。利用QLAB 9.0软件CMQ程序后处理获取的图像,分析得出各组GLSs、GRSs、GCSs。选择TMAD选项,测定各组不同时期TMAD midpt及TMAD midpt%。结果:静息时与两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LSs及TMAD Midpt、TMAD Midpt%测值均显着减低(P<0.05),且与LVEF具有相关性(P<0.05);负荷试验中11例LVEF增加>15%、TMAD midpt%增加>8%者存在收缩储备功能,心肌损伤可逆,可行手术治疗,术后3月复查时GLSs及TMAD Midpt、TMAD Midpt%均较术前增加(P<0.05),预后较好。结论:1.心脏瓣膜病会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肌间质的纤维化,DSE可通过心肌在负荷下的反应性判断心肌损害程度,指导手术是否可行。2.DSE可用来评价心脏瓣膜病患者左室收缩储备功能是否存在,判断手术是否可行,TMAD Midpt、TMAD Midpt%与LVEF高度相关,尤以TMAD Midpt%敏感,能够早期诊断左室收缩储备功能的下降。GLSs与TMAD midpt、TMAD midpt%、LVEF具有负相关性,可用来评价手术是否可行及评估预后。3.DSE中,负荷峰值剂量下LVEF增加大于10%,TMAD Midpt%>8%者存在左室收缩储备功能,可行手术治疗解除心肌损害,预后较好;保守治疗时心肌损害加重,预后较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4-01)

吕兰竹,苏荣斌,周月英[7](2015)在《谈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并探讨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6例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分析试验检测的结果,并与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将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的结果数据设置为观察组,将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的结果数据设置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敏感性、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其检测结果较为可靠,诊断准确性较高,可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5年30期)

张静,荣阳,荣根满[8](2015)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QTd的影响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冠心病QTd的影响与冠心病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例冠心病组和80例正常对照组在静息及DSE下的QTd。结果 1冠心病组在静息、DSE下QTd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51.2±12.1)ms vs(24.1±9.8)ms],[(66.5±12.8)ms vs(27.4±10.2)ms,P均<0.01)];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在DSE下的QTd较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增大[(74.6±12.4)ms vs(59.1±9.2)ms,P<0.05)],而二者在静息下的QTd无显着差异;3在DSE下QTd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大,各组间均有显着差异,其中双支、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分别为[(69.1±10.5)ms vs(58.1±9.6)ms,P<0.05]和[(78.4±8.4)ms vs(58.1±9.6)ms,P<0.01],多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亦有显着性差异[(78.4±8.4)ms vs(69.1±10.5)ms,P<0.05)]。结论 DSE下QTd的测量对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5年23期)

刘佳霓,熊名琛,白文娟,陈丽萍,张晓玲[9](2015)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临床评价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RT3D-DSE)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瓣膜反流量和心肌功能。方法纳入IMR患者72例,患者治疗前行RT3D-DSE检查,采集静息状态、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Dob)负荷下叁维心脏全容积和叁维二尖瓣反流图像。定量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容积(LVED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LVMd/s);左心室17节段最小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SD)、节段Tmsv之间的最大差值(Tmsv-Dif);左心室心肌平均位移(Eave),左心室位移标准差(Esd);二尖瓣反流射流紧缩口截面面积(VCA)。结果94.4%患者完成Dob 30μg/(kg·min)负荷,69.4%的患者完成40μg/(kg·min)负荷,38.9%的患者完成Dob 50μg/(kg·min)负荷。随着Dob剂量加大〔5~40μg/(kg·min)〕,VCA逐渐减小,Dob 30μg/(kg·min)时减小程度最大;LVEF逐渐增加,Dob 50μg/(kg·min)时减小;LVESV、LVMd逐渐减小,Dob 50μg/(kg·min)时增加;Tmsv-16/12/6SD%、Tmsv-16/12/6Dif%逐渐减小,Dob50μg/(kg·min)时增加;Eave、Esd逐渐增加,Dob 40~50μg/(kg·min)时减小。各负荷状态与静息状态相比,二尖瓣反流量及左心室重构参数差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MR患者RT3D-DSE呈双相反应,在负荷剂量≤40μg/(kg·min)时左心室重构及心脏同步化均有改善,反流量减小。(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何振慧[10](2015)在《多巴酚丁胺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给予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并将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结果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72.22%、准确性68.52%,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其敏感为88.8%、特异性50%、准确性75.93%。结论多巴酚丁胺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分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结合进行更佳,而且二者与冠脉造影相比费用低,在基层医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5年05期)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经胸叁维斑点追踪(3-DST)技术探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下降与左室局部形变的关系。方法选取56例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继发于ICM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少的FMR患者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10um/kg.min)负荷试验前后采集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二尖瓣"帐篷样"面积和结合缘高度(CH),前者与后两者作比较。使用3-DQ软件测量并计算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前后心脏16个阶段(基底段6个节段、中间段6个阶段、心尖4个阶段)的纵向应变(LS)、环向应变(CS)和径向应变(RS)。结果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后,与静息状态相比,二尖瓣"帐篷样"面积和CH减小,心脏16个阶段的LS、CS及RS均增大,但二尖瓣"帐篷样"面积和LS与EROA相关性最高(p<0.05)。负荷条件下,EROA的减少伴随着二尖瓣"帐篷样"面积和CH减小,之间呈正相关,EROA的增加伴随着LS、CS及RS的增大,两者呈负相关。结论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后FMR下降与左室局部形变有关系。RT-3STE可以作为评价FMR患者左室局部形变的一种简单,无创的方法 。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李高同.心脏超声斑点追踪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刘冲,田家玮,曲绍辉.叁维斑点追踪定量评估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左室局部形变[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3].朱长玉,张振东,过姿芳.多巴酚丁胺负荷实时叁维及二维超声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8

[4].徐琨,贾春梅,梁永超,薛影.超声心动图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肝硬化兔左心室舒张功能[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

[5].李靖,张妮,何青,高敬.定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代偿改变[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7

[6].周海霞.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心脏瓣膜病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手术的可行性[D].吉林大学.2016

[7].吕兰竹,苏荣斌,周月英.谈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5

[8].张静,荣阳,荣根满.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QTd的影响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

[9].刘佳霓,熊名琛,白文娟,陈丽萍,张晓玲.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临床评价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10].何振慧.多巴酚丁胺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论文知识图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状态下应变率...存活心肌在DSE状态下应变率曲线变化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LVEF提高...像采集-图12.2 在16个心动周期中节段k-空...像采集-D,E像采集-A,B

标签:;  ;  ;  ;  ;  ;  ;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论文_李高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