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晓东:党史视野中的“改革开放”论文

寇晓东:党史视野中的“改革开放”论文

摘 要: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价值诉求,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党史视野中考察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表述很早就出现在党的文献中,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我们党早期“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实践,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和此后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大胜利。

关键词:党史视野;“改革开放”;历史转折;新时代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是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转折。由此而来,“改革开放”成为党的文献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党的历史中梳理、考察和总结这个概念的由来与变迁,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国外,不少国家和城市在文化营销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发挥了文化“以文化人”“以文化城”的作用,并取得良好成果。

一、党在不同时期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承担着改革的使命与责任,拥有信仰主义精神和改革社会的决心。当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所提及的“改革”,具有特定的革命性质。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最早提出“改革”一词是在1921年8月陈独秀答瞿秋白的信中,当时陈独秀认为,无论是无政府党还是社会党,面对被资本主义制度支配的现实,在没有办法逃避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觉悟,我们唯一的使命只有改革社会制度。”①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所要“改革”的是旧社会制度,以建立劳工专政的无产阶级政权。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改革”。瞿秋白在《自民权主义至社会主义》一文中多次谈及“改革”,例如“正要这类民权主义的政治经济的改革”“民权革命就是这种彻底的改革”②等,以此来强调无产阶级帮助资产阶级进行民权主义革命的重要性。这一阶段的“改革”指向是为了先帮助国民党实现资产阶级革命,在条件成熟时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改革”转向了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改革,也就是土地革命,使广大农民获得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由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与此同时,为了锻造一支能完成革命重任的军队,党开始针对军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要求红四军废除肉刑并“使全体长官拥护这个通令的重大改革。”③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党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例如实行了毛泽东强调的苏维埃必须实行文化教育改革,以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于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等,由此教育动员了民众,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后,抗日成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主题,这一时期的“改革”目的,均是为了抗战的胜利。1937年5月,刘少奇在《关于白区的党与群众工作》一文中,将“推动与督促国民党政权实行民主的改革与实行抗日”④,作为我党今后工作的目标与方针之一。“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毛泽东认为,只有通过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等措施,才能赢得抗战胜利。此外,当时的“陕甘宁边区”也在实行有利于广大抗日民众的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例如:边区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改革工作作风,为了反对主观主义实行学制改革,为了加强作战实行兵役制度改革等。

[9]Robinson,R.,&Good,T.L.(1987).Becoming an effective reading teacher.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

1946年6月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再次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并提出“我们军队所到之处,均应动员全体军人关心土地改革,宣传土地改革,配合地方土地改革运动。”⑤在这种导向下,因“土地改革”而翻身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作战,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土地改革”在解放区的稳步推行,是中国共产党夺取解放战争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将对外开放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客人时,首次把实行开放明确为我国的一项国策。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瑞士联邦客人时谈到,“我们将会一步一步地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要继续贯彻下去。”⑦在这里,邓小平通过与外宾谈话的方式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坚定性、连续性。邓小平还对“开放”做了明确的阐释,他说:“所谓开放,是指大量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来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我们除了吸收国际资金、先进技术外,还要学习国际上的管理经验。”⑧1981年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强调,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国际的合作。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成立;1984年,我国开放了大连、青岛、上海、广州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我国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党中央适时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从此以后,我国继续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从东部到西部,从贸易到投资,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局部开放到全国开放的转折。

二、“开放”在党的历史上的演变

在对“改革”“开放”进行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时,首次将“改革”与“开放”结合在一起使用,他指出,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1984年9月13日,“改革开放”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题为《中组部领导集体对照检查近几年组织工作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抓领导班子调整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此后,在各种会议、文件和权威媒体中,“改革开放”的概念被广泛使用。

中国共产党为求发展而探索“开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毛泽东等领导人就开始了与外界交往的尝试。1937年3月初,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时候,就表达了中共愿意与西方国家建立交往的心声,他在英、美、法等国同情中共的抗日运动或保持善意中立这个基础上表示,我们愿意同这些国家建立友谊的关系,这一寻求对外交往的态度后来又多次出现。1944年7月,随着日本法西斯的节节溃败,关于战后的中共政策方向成为了西方记者关注的焦点。对此,毛泽东在会见斯坦因时,又一次表达了希望与世界一切国家平等开展贸易的意愿,他表示,中国的私人资本及外国的私人资本在战后都必须给以宽大的机会,以便扩大发展,因为中国需要工业发展。194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外事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到在遵守互利原则的条件下,我们欢迎国际资本投资和技术合作。1945年4月党的“七大”召开,在毛泽东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就有对外开放含义的表述,他认为,为了发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需要借助于外援。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处理对外关系的理念,成为此后对外开放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一直采取对华封锁制裁政策,党中央审时度势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自此,开放的大门完全倒向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一方。在苏联援助的资金、技术和人员的帮助下,新中国重工业、轻工业等各方面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然而,对苏联和东欧开门并不等于放弃了与西方交往的愿望。1956年初,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我们对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经过后来的努力,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西方国家正式建交,为对西方国家的开放创造了条件。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明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概念,并将“全面深化改革”排在重要位置。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他明确指出,“四个全面”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可以看出,“四个全面”是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继续把改革开放的内容写入党章,并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行“土地改革”,因为“土地改革”已成为发展生产力和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广大农民在拥有土地所有权后,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事业。除了“土地改革”外,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均推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例如:在经济领域,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必须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改革,这项改革增强了企业各方人员的干事热情,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对于恢复国民经济、推动各方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不久,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由于经验不足,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新的问题。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在其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低下的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⑥由此可见,当时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作为改革的主要倡导者,邓小平对改革的理解极为深刻。1984年11月20日,邓小平在会见挪威首相维洛克时提出,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又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后来推进改革的进程中,邓小平又提出,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干下去。

三、“改革”与“开放”的结合发展

“开放”一词在党的文献中早已出现,1922年7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到,帝国主义将中国置于他们共同侵略的“开放门户”政策之下,美国完全是要借着这个“开放”来打破日英在中国的优势。显然,这种“开放”是不利于中国人民的,是消极被动的,我们党是坚决反对的。

1986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新西兰客人时,将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两个条件之一。党的十三大报告将改革开放写入党的基本路线,与四项基本原则一起构成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1991年,邓小平在同中央纪委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1992年,改革开放载入党章。1993年,改革开放作为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写入宪法,充分体现了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的统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将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

四、新时代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改革开放”

总而言之,从党史视野中考察“改革开放”就会发现,“改革开放”很早就是我们党探索的课题,这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和此后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对全面深化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主攻方向、推进时间和推进方式都做了明确说明,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读能力是学生在不断练习、不断思考中形成的,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为学生解读能力的培养做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地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并将其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再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揭示了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意义。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G20峰会时再次向外界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近几年来,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越往后,“骨头”越难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地表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①②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6,307,309.

注释:

电气设备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火电厂的管理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实际中,火电厂电气设备故障经常发生,并且可控性差,大部分企业找不到合理控制故障的有效措施,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34.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一定,企业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数量更多,质量更高,实力更强的竞争对手会以更快速度进入国内市场。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需求和政府执行更严厉的环境资源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特别是中国的企业经营者,要想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中国新时代营销观念,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大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市场营销观念,转换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迈向高质量,迈向中高端,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在已经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新一轮的竞争优势,才能无愧于新时代,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和重要贡献者。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

“’互动性’存在于口语交际的各个环节和话语理解的各个层面”,是指参与语言交流的双方在口语交际中形成听和说的交互作用。

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0.

⑦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24.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主要记叙秦、晋围郑,郑国大夫烛之武奉命退秦军的事情,作者集中笔墨来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详细地叙述了烛之武说秦王的过程,一曰:亡郑,邻厚君薄;二曰:舍郑,有益无害;三曰:助晋,西封阙秦。烛之武在说服秦王的过程中以退为进、分析利害、离间秦晋,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文中笔墨将烛之武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烛之武的机智善辩、智勇双全、不卑不亢等。与“烛之武说秦王”这一环节相比,本文首尾几段的叙事却极为简洁,如开头对事件发生原因的介绍不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一句,对故事的结局也只是用了寥寥数语,简略交代。

⑧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514.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23-525.

[2] 习近平.改革开放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EB/OL]. 人民论坛,http://politics.rmlt.com.cn/2012/1212/56321.shtml.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53X(2019)01-0011-05

收稿日期:2018-11-08

作者简介:寇晓东(1990-),男,甘肃靖远人,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责任编辑 孙志凯)

标签:;  ;  ;  ;  ;  ;  ;  ;  ;  ;  ;  

寇晓东:党史视野中的“改革开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