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S5微生态菌剂与B.t.的实验防治虾蛾的准备工作

PRS5微生态菌剂与B.t.的实验防治虾蛾的准备工作

一、PRS5微生态菌剂和B.t.制剂防治蜀柏毒蛾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邹智勇,李锋[1](2015)在《蜀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蜀柏毒蛾是四川省第一大食叶害虫,近年来在四川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蜀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征,总结了运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生态学防治等方法防治该害虫的研究进展,并对蜀柏毒蛾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祁雪林,徐志伦,杜凡,刘安珍[2](2004)在《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观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的定点试验、大面积应用的效果观测及其林间持效性观测表明 :定点试验区两个农度对照点 ,大面积防治的校正虫口死亡率均在 80 %以上 ,施药后 3a内能持续感染 ,在 5 0 0m范围内也能流行致病。

李斌,陈小平,李映平,张良君[3](2003)在《1.2%苦参·烟碱烟剂防治蜀柏毒蛾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苦参·烟碱烟剂防治蜀柏毒蛾的试验显示其具有与敌敌畏烟剂相当的防治效果。苦参·烟碱烟剂施药量为 15kg/hm2 和 2 2 5kg/hm2 时其防治效果无显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施药量 15kg/hm2 即可。

冯清,刘万金,李涛[4](2002)在《PRS5微生态菌剂和B.t.制剂防治蜀柏毒蛾试验》文中研究说明用含菌量为 4 .3× 10 6cfu /ml和 8.6× 10 5cfu/ml的BacillussubtilisPRS5菌剂和毒力效价为 16IU /mg的B .t.菌剂防治蜀柏毒蛾 4龄幼虫 ,最终防效分别达 96 .7%、82 %和 82 .8%。显示出 2种菌剂在防治蜀柏毒蛾中具有可喜的应用前景

二、PRS5微生态菌剂和B.t.制剂防治蜀柏毒蛾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S5微生态菌剂和B.t.制剂防治蜀柏毒蛾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蜀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蜀柏毒蛾寄主及危害特点
    1.1寄主范围及发生原因
    1.2危害特征
    1.3对柏木林健康的影响评价
2蜀柏毒蛾生物学特性
    2.1蜀柏毒蛾形态特征
    2.2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2.2.1生活史
        2.2.2生活习性
3防治方法
    3.1营林技术措施
    3.2化学防治措施
    3.3生物防治措施
        3.3.1天敌
        3.3.2生物农药
        3.3.2.1植物源杀虫剂
        3.3.2.2细菌类杀虫剂
        3.3.2.3病毒类杀虫剂
    3.4化学生态防治措施
4小结

(2)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观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机械
    1.2 方法
        1.2.1 定点试验
        1.2.2 大面积防治
        1.2.3 定期观测
2 试验结果
    2.1 病症
    2.2 定点试验区
    2.3 大面积防治区
    2.4 林间持效性观测
3 结果与讨论

(4)PRS5微生态菌剂和B.t.制剂防治蜀柏毒蛾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虫种
    2.2 供试药剂
    2.3 施药器械
    2.4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PRS5防治效果
    3.2 Bt防治效果
    3.3 成本概算
4 结论与建议

四、PRS5微生态菌剂和B.t.制剂防治蜀柏毒蛾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蜀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邹智勇,李锋. 四川林业科技, 2015(02)
  • [2]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观测[J]. 祁雪林,徐志伦,杜凡,刘安珍. 四川林业科技, 2004(04)
  • [3]1.2%苦参·烟碱烟剂防治蜀柏毒蛾技术研究[J]. 李斌,陈小平,李映平,张良君. 四川林业科技, 2003(04)
  • [4]PRS5微生态菌剂和B.t.制剂防治蜀柏毒蛾试验[J]. 冯清,刘万金,李涛. 四川林业科技, 2002(04)

标签:;  ;  

PRS5微生态菌剂与B.t.的实验防治虾蛾的准备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