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范围论文_成温玉,贾怀杰,景志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宿主范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宿主,病毒,转录,因子,痘苗,天坛,根瘤菌。

宿主范围论文文献综述

成温玉,贾怀杰,景志忠[1](2019)在《痘病毒宿主范围因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痘病毒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病原,各种属间表现出很大的宿主差异。在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中,如天花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和猪痘病毒等一些痘病毒,表现出狭窄的宿主范围,而如牛痘病毒、痘苗病毒和羊口疮病毒等其他痘病毒却能够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尽管当前对痘病毒这一现象的分子机制了解不多,然而现已知晓,病毒感染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病毒对宿主应答的调控能力。研究发现,一些痘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使得病原表现出宿主的趋向性,被称为宿主范围因子。目前已在多种痘病毒中发现多个宿主范围因子,这些因子不仅影响病毒的毒力,而且决定了感染宿主的范围。本文将对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痘病毒编码的宿主范围因子及其作用做一综述,以加深对痘病毒的分子进化和跨种感染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赵志荀[2](2018)在《绵羊痘病毒与山羊痘病毒感染细胞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差异及K3L在羊痘病毒宿主范围差异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羊痘病毒属(CPV)病毒是重要的动物痘病毒之一,其成员包括绵羊痘病毒(SPV)、山羊痘病毒(GPV)和牛的结节性疹病毒(LSDV)。在自然状态下,GPV可感染绵羊和山羊,大多数SPV毒株仅感染绵羊,LSDV仅感染牛,叁者间的宿主范围差异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Vero细胞为模型,以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和SILAC结合MS/MS定量蛋白组技术为手段,从宿主角度系统地分析SPV和GPV感染后Vero细胞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差异。然后从病毒角度,通过分子生物学试验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SPV感染对宿主PKR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K3L在SPV和GPV宿主范围差异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Affymetrix全转录本表达谱芯片,开展SPV与GPV感染Vero细胞后细胞的转录本表达谱芯片的分析。在总共45763个分子被测到信号中,GPV与SPV在感染早期均引起细胞转录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二者之间引起的细胞转录组差异并不明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病毒感染组差异分子的信号有明显的不同,而且感染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差异分子逐渐增多。GPV感染组和SPV感染组差异分子之间也有不同,并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而呈明显变化。2.基于SILAC结合MS/MS定量蛋白组技术,研究SPV与GPV感染细胞之间的蛋白组学差异。在检测到的2146个蛋白质中,SPV感染引起细胞中110个蛋白上调和128个蛋白下调;GPV感染引起细胞中99个蛋白上调和77个蛋白下调;相对于GPV感染组,SPV感染后引起细胞表达上调的蛋白77个,下调的蛋白70个;GPV感染和SPV感染后表达均上调的蛋白27个,均下调的蛋白31个。总体上,GPV感染引起的上调和下调的倍数均高于SPV感染引起的上调倍数和下调的倍数,表明GPV和SPV感染均可引起宿主细胞蛋白组水平发生明显的改变,且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3.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显示,SPV可引起PKR的激活,并通过抑制总的翻译来抑制SPV的复制。CPV K3L可直接与PKR相互作用,拮抗PKR,且所有CPVs K3L同源物均可抑制绵羊PKR。GPV K3L可强烈抑制绵羊和山羊的PKR,SPV K3L仅部分抑制山羊PKR。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CPV K3L同源物对PKR抑制的不同程度可能与CPV在自然界中感染宿主范围差异相关。4.分别对绵羊和山羊的PKR、eIF2α以及SPV和GPV的K3L蛋白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找出潜在的关键氨基酸并利用虚拟突变方法对其进行了突变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各个复合物中相互作用的氨基酸,发现在PKR-eIF2α或者PKR-K3L复合物中,静电相互作用,在维持复合物稳定中都发挥着主要作用;CHARMM力场中估算各个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发现相互作用能按大小排序为:GPV K3L–山羊PKR>GPV K3L–绵羊PKR>SPV K3L–绵羊PKR>山羊eIF2α–山羊PKR>绵羊eIF2α–绵羊PKR。该排序如实地反映出相比eIF2α来说,K3L在与PKR结合时更强;并进一步揭示出,K3L的关键氨基酸差异可能在GPV与SPV的宿主范围差异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阐明CPV感染宿主嗜性的分子机制,揭示宿主和CPV间的抗病毒与抗病毒抑制关系,创制无种属差异的病毒药物及羊痘疫苗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12-01)

徐军超,肖樊,杨继红,杨季芳,陈吉刚[3](2016)在《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宿主范围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Scylla serrata reovirus,Ss RV)是锯缘青蟹养殖业中造成重大危害的传染病原之一。为了解Ss RV的自然宿主范围,尽早发现和消除Ss RV传染源,切断Ss RV疾病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Ss RV疾病暴发流行,文章采用一步RT-PCR检测方法,对自然环境及青蟹养殖区的多种水生动物及其青蟹饵料携带的Ss RV状况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显示,多种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青蟹饵料均携带Ss RV病毒。研究结果表明,Ss RV具有较广泛的宿主,揭示青蟹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与这些海洋动物隔离,切断Ss RV传播途径,同时避免以带毒动物为饵料,消除传染源,减少Ss RV病毒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贺英,曹旺斌,倪静,潘素敏,陈娟[4](2014)在《感染野生肉食动物的细小病毒及其宿主范围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小病毒能感染食肉动物并引发疾病。本文总结了自由放养或捕获的细小病毒的宿主,重点在于探讨野生食肉动物宿主参与的细小病毒进化。(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京津冀一体化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瑞普杯”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论文集》期刊2014-10-24)

吴萍[5](2014)在《植物诱导田菁根瘤菌共生岛属间水平转移扩大根瘤菌宿主范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结瘤将空气中的N2还原成植物可以利用的氮元素,同时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碳源、能源及其他营养物质。截止到目前,在报道的可结瘤的植物中,大部分植物只在根部形成根瘤,只有少数植物可形成茎瘤。本文实验菌株Azorhizobium caulinodans ORS571与毛萼田菁共生,既可形成根瘤又可形成茎瘤,ORS571全基因组于2008年测序完成,在其基因组中检测到一个约87.6 kb的共生岛,共生岛内有很多与转移相关的基因,还含有与结瘤因子合成相关的基因。目前关于细菌基因水平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细菌致病性基因的水平转移,关于根瘤菌共生基因水平转移的研究不多,本文对ORS571的共生岛基因进行了研究。通过接合的方式研究不同根瘤菌接受田菁根瘤菌共生岛的能力大小,首先在ORS571共生岛的间隔区插入kanamycin抗性基因,以此作为接合的供体菌命名为Azc1,受体选用实验室内的根瘤菌,包括 Rhizobium,Mesorhizobium,Sinorhizobium,Bradyrhizobium4个属的菌株。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Rhizobium属和Bradyrhizobium属的根瘤菌不能接受共生岛,Mesorhizobium属的3种根瘤菌都可接受共生岛,而Sinorhizobium属部分菌株可接受共生岛,转移的频率在10-7~10-8。为了验证在有植物存在的情况下转移频率是否提高,以毛萼田菁、紫云英、玉米作为诱导植物对共生岛水平转移频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共生岛的转移频率在加有植物时比不加植物时至少提高10倍,不同的植物提高的程度有所差别。因共生岛内含有与结瘤相关的基因位点,随后对共生岛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生岛转移后可以使受体菌获得与新宿主结瘤的能力,经固氮酶活性测定证明所结茎瘤具有固氮活性。进一步对共生岛内结瘤基因进行缺失,发现Azcl缺失nodD后不再与宿主毛萼田菁结瘤,缺失相同nodD的获接合子则仍然可与毛萼田菁结瘤。综上所述,通过人工接合的方式确定了 ORS571的共生岛可以向其他属的根瘤菌转移,转移频率约10-7,且宿主植物对共生岛的转移频率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共生岛转移后可使受体菌获得与新宿主结瘤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马利娟,刘华,查向东,卢东升[6](2013)在《金叶女贞褐斑病病原菌的性质和宿主范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叶女贞叶斑病是一类造成植物大量落叶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金叶女贞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本实验首先应用控制变量法探讨不同碳源及氮源对金叶女贞褐斑病病菌生长状况的影响,然后应用烫伤接种生测法,对金叶女贞褐斑病病原菌寄主范围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均能促进金叶女贞褐斑病病菌其生长,葡萄糖效果相对较明显;蛋白胨、硝酸铵、硝酸钾、硫酸铵、酵母膏均能促进分生孢子萌发,蛋白胨效果更明显;金叶女贞褐斑病病原菌对不同种植物侵染能力有差别,在供试植物中金叶女贞对金叶女贞的侵染性最强,对樟树、石楠、夹竹桃也有一定的侵染性,对桂花树、广玉兰、竹子、含笑、醋酱草、金丝梅、枇杷无明显的侵染性。研究结果对于此病原菌的研究和防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白刚,贾怀杰,何小兵,景志忠[7](2013)在《痘病毒宿主范围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痘病毒是已知病毒中基因组最大、宿主谱最广和危害最严重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之一。随着病原和宿主互作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免疫学相关技术的发展,痘病毒宿主范围因子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被相继发现和研究,这为痘病毒的组织嗜性和宿主特异性的阐明奠定了分子基础。本文将通过对脊椎动物重要痘病毒属主要成员的宿主范围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的介绍,以加深对痘病毒的分子遗传演化、组织嗜性和跨宿主种间感染机制的理解和认识。(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刘铮[8](2013)在《缺失宿主范围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载体构建及在HIV-1抗原重组疫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痘苗病毒已被广泛应用于作为其它病原或肿瘤疫苗的重组载体,能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反应,在艾滋疫苗研究中包括临床前以及人体实验中HIV-1重组痘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最为广泛。痘苗病毒天坛株(VTT)是中国消灭天花的主要疫苗株,其预防天花的效果和人群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已经在几十年的长期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痘苗病毒天坛株在我国曾作为疫苗载体用于许多新疫苗的研究中。为进一步增强天坛载体的安全性和作为HIV疫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选择删除天坛株编码的宿主范围基因C7L和K1L,以及包含着两个基因的C8L-K3L基因片段进行新型天坛痘苗载体的系列研究。本研究以母本VTT为出发毒株,构建了7株缺失重组病毒VTTΔC7L、VTTΔK1L, VTTΔC7LK1L、VTKgpeΔC7L、VTKgpeΔK1L、VTTΔC7LK1L-gag和VTTΔC8-K3-gag.对这7株病毒进行CEF、Vero、BHK-21和HeLa细胞系中的复制动力学评价,发现所有毒株的复制能力均有所下降,尤其是VTTAC7LK1L、 VTTAC7LK1L-gag和VTTΔC8-K3-gag,增殖能力下降10倍以上。在动物模型中,两个宿主范围基因都缺失的、VTTΔC7LK1L、VTTΔC7LK1L-gag和VTTΔC8-K3-gag减毒效果最显着,在小鼠和裸鼠中不造成损伤,并且只在最高剂量时对兔皮肤产生0.4-0.5cm的皮肤红晕斑,而母本VTT可以造成1.48cm的红晕斑及产生溃烂。只缺失K1L基因的毒株减毒效果居中,而单独缺失C7L基因的毒株其减毒效果最弱。为降低痘苗病毒的载体反应,同时增加针对外源HIV基因的免疫原性,本研究进行了单独免疫载体的评价及四种疫苗免疫策略研究。发现缺失重组痘苗病毒免疫两次,中间间隔8周时,其载体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与VTKgpe相比均有显着降低。而与DNA联合免疫的策略可诱导更高水平的HI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尤其是DNA初免叁次后,加强免疫痘苗病毒,其诱导的IFN-γ阳性T细胞数均可达到650-700/106细胞。而在所有免疫策略中,缺失重组痘苗病毒诱导的HIV特异性免疫应答均与VTKgpe在同一水平。本研究获得了毒力下降明显且免疫原性较高的疫苗载体,并为研究更好的免疫策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3-06-01)

肖樊[9](2012)在《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RT-PCR检测方法、宿主范围及克氏原螯虾感染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是我国海水养殖经济蟹类的主要品种之一。锯缘青蟹昏睡病及清水病给青蟹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其病原为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Scylla serrata reovrirus,简称SSRV),迄今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本论文根据SSRV的RNA多聚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一种一步法逆转录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简称RT-PCR),在一个反应管中完成逆转录和PCR扩增两个反应,一次完成SSRV RT-PCR检测,灵敏度达10-8μg纯化SSRV dsRNA。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减少污染和假阳性发生,为SSRV检测、种苗筛查、宿主范围调查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利用一步法RT-PCR对海洋甲壳、软体动物等进行了SSRV检测,在叁疣梭子蟹、脊尾白虾、口虾蛄、缢蛏、菲律宾蛤仔、沟螺、贻贝、泥蚶等组织中检测到SSRV,其中叁疣梭子蟹、菲律宾蛤仔、沟螺、泥蚶带毒率较高,分别为86.7%、90%、70%、90%;脊尾白虾、口虾蛄、贻贝、缢蛏带毒率也分别达到38.1%、50%、50%、30%;未分类的饲料杂鱼11个样品中也有1个检测到SSRV。提示养殖过程中应将锯缘青蟹与这些动物隔离,切断SSRV传播途径,避免以带毒动物作为饲料,消除传染源,减少SSRV相关疾病发生。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和锯缘青蟹同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本论文从SSRV阳性锯缘青蟹肝胰腺组织制备SSRV悬液,经第叁尾节腹部肌肉内接种健康克氏原螯虾,每2日取接种克氏原螯虾肝胰腺、鳃、肌肉和肠组织,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一步法RT-PCR、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克氏原螯虾肝胰腺、鳃、肌肉和肠组织中不仅经PAGE检测到SSRV特征性dsRNA图谱,一步法RT-PCR检测到SSRV基因,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简称HE染色法)染色后显微镜下在鳃组织细胞中观察到典型呼肠孤病毒胞浆内包涵体,超薄切片电镜下也在肝胰腺组织细胞胞浆内观察病毒晶格结构。SSRV克氏原螫虾实验感染体系的初步建立,不仅可大量繁殖SSRV,为SSRV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也为SSRV感染和复制机制提供平台,为SSRV相关疾病治疗靶点和药物筛查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叶小丽[10](2011)在《中国特有小型猪内源反转录病毒宿主范围及细胞嗜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种移植,是指将有活力的细胞、器官、组织进行种间移植,有望成为缓解同种移植中人源器官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出于器官大小、生理相容性和伦理道德方面的考虑,猪被认为是最合适的异种移植供体。然而,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 PERV)可以由正常的猪源细胞释放,有关PERV体外感染人源细胞系和体内感染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小鼠有关组织的发现,引起人们对临床上异种移植病原安全性的担忧,即带有PERV的猪源细胞、组织、器官移植到病人体内,是否会引发人兽共患病的流行或导致癌症的发生?鉴于人免疫系统缺陷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和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RAS-CoV)等一系列动物源性病毒所带来的威胁,有关PERV在异种移植中的感染性和对PERV的病原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成为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虽然在接受猪源细胞、组织和器官异种移植的病人、非人灵长类动物及其它免疫抑制小动物体内没有发现到PERV感染的证据,但是PERV的跨种感染风险是不容忽视的。PERV与其它哺乳动物来源的C型反转录病毒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也可能是免疫缺陷性疾病和肿瘤发生的诱因。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对PERV的体外宿主范围及细胞嗜性进行了研究,但是已经鉴定出的能够支持PERV感染和复制的细胞系非常有限,并且在某些细胞的易感性上还存在争议,因此在这一方面仍需继续努力。分析PERV的体外宿主范围和细胞嗜性,寻找对PERV易感并且支持其复制的细胞系,对下一步建立PERV的小动物体内安全评价体系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PERV体外病毒滴度低,难以分离得到,这是PERV研究中的一大难题,严重限制了我们对PERV体内复制、潜在的致病机制的研究。假病毒技术的应用为解决了这一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本研究中我们将五指山猪来源的PERV的Env蛋白整合到鼠干细胞病毒载体的表面,得到的假病毒具有与PERV相同的宿主范围,用此假病毒感染多种来源的动物细胞,分析该来源PERV的体外细胞感染谱。目前,国外学者已经包装得到了其它品系猪来源PERV囊膜化的假型病毒粒子,并对PERV的感染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我国尚未见类似的报道。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本实验室上传GenBank中PERV-WZSP的序列(登陆号:EF133960)设计PERV-env的扩增引物,并在上游引物5’端添加KozaK序列以增强基因的表达。用RT-PCR方法扩增PERV-WZSP的env基因,经克隆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HCMV-env,并经菌落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A型WZS-PERV的Env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将其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它PERV的Env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了基于Env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同时,根据GenBank中发布的GFP序列设计扩增引物,根据反转录病毒载体MSCVneo的特点,分别在上游引物的5’端添加XhoⅠ酶切位点,在下游引物的3’端引入BglⅡ酶切位点,通过PCR扩增得到GFP基因片段,再将其插入MSCVneo中,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这部分我们对PERV-WZSP的Env序列进行了比对和进化分析,了解了与其它PERV-A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并且亲缘关系也很接近,但是仍然存在差异,初步估计与其它毒株宿主嗜性范围上可能存在差异;构建PERV-env的真核表达质粒pHCMV-env和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MSCVneo-GFP,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可以用于下一步假病毒的包装,GFP标签可以很好地对假型病毒粒子进行示踪。其次,将pHCMV-env、MSCVneo-GFP和MSCV的结构质粒pGag-Pol共转染HEK293T包装细胞,48h-72小时后收集转染细胞和培养上清,超速离心浓缩上清液后直接感染HEK293T细胞。提取转染细胞的基因组和总RNA,采用PCR、RT-PCR检测转染后env基因的整合和转录情况,根据GFP的表达检测细胞的感染情况,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病毒滴度进行监测。结果显示,PCR、RT-PCR、GFP表达检测均为阳性,说明env基因能够整合并转录,包装得到的假型病毒粒子具有感染性。大量包装病毒,同样的方法感染Mv.1.lu等多动物细胞,进行PERV体外易感性的检测。结果表明,五指山猪来源PERV仅可感染人源细胞、水貂细胞及猫源细胞,对小鼠、大鼠、仓鼠、非洲绿猴和Madin-Darby犬来源细胞均不易感,且对HEK293T细胞的嗜性最强,其次是水貂细胞Mv.1.lu,对猫来源的细胞FK-81嗜性最弱。初步说明,难以利用啮齿类等常用的实验动物来建立五指山猪来源PERV的体内安全性评价系统。将得到的PERV-WZSP体外宿主范围与国外文献报道的其它来源PERV的宿主范围进行比较,发现五指山猪来源PERV具有较窄的宿主范围。最后,为了了解导致PERV-WZSP与国外文献报道PERV-A型宿主范围差异的原因,我们将两株PERV-WZSP的Env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它们在影响PERV宿主嗜性的关键区域之一的PRR区上存在叁个氨基酸的差异,分别位于254、266和291位,在PERV-WZSP中这叁个位点分别为丙氨酸、赖氨酸和丝氨酸,而在另一株PERV-A中该位点分别为脯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我们推测,这叁个氨基酸的差异导致了两株PERV宿主范围的差异,但要证明这一点还有待于对PERV-Env分子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也为探讨影响PERV宿主范围的关键分子提供了一些线索。本研究借助鼠干细胞病毒反转录载体包装得到PERV囊膜化的假型病毒粒子,并首次对我国小型猪来源的PERV体外宿主嗜性范围进行了研究,这对PERV小动物体内安全性评价系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分析导致不同毒株PERV宿主范围差异的关键分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定点突变、缺失等方式,更好地对影响PERV宿主嗜性范围的关键区域的具体功能进行研究。本研究为探索PERV的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发有效的抗病毒感染疫苗及寻找新的阻止PERV传播策略奠定了基础。此外,PERV体外宿主范围的研究也为临床上猪-人异种移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1-05-23)

宿主范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羊痘病毒属(CPV)病毒是重要的动物痘病毒之一,其成员包括绵羊痘病毒(SPV)、山羊痘病毒(GPV)和牛的结节性疹病毒(LSDV)。在自然状态下,GPV可感染绵羊和山羊,大多数SPV毒株仅感染绵羊,LSDV仅感染牛,叁者间的宿主范围差异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Vero细胞为模型,以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和SILAC结合MS/MS定量蛋白组技术为手段,从宿主角度系统地分析SPV和GPV感染后Vero细胞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差异。然后从病毒角度,通过分子生物学试验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SPV感染对宿主PKR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K3L在SPV和GPV宿主范围差异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Affymetrix全转录本表达谱芯片,开展SPV与GPV感染Vero细胞后细胞的转录本表达谱芯片的分析。在总共45763个分子被测到信号中,GPV与SPV在感染早期均引起细胞转录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二者之间引起的细胞转录组差异并不明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病毒感染组差异分子的信号有明显的不同,而且感染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差异分子逐渐增多。GPV感染组和SPV感染组差异分子之间也有不同,并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而呈明显变化。2.基于SILAC结合MS/MS定量蛋白组技术,研究SPV与GPV感染细胞之间的蛋白组学差异。在检测到的2146个蛋白质中,SPV感染引起细胞中110个蛋白上调和128个蛋白下调;GPV感染引起细胞中99个蛋白上调和77个蛋白下调;相对于GPV感染组,SPV感染后引起细胞表达上调的蛋白77个,下调的蛋白70个;GPV感染和SPV感染后表达均上调的蛋白27个,均下调的蛋白31个。总体上,GPV感染引起的上调和下调的倍数均高于SPV感染引起的上调倍数和下调的倍数,表明GPV和SPV感染均可引起宿主细胞蛋白组水平发生明显的改变,且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3.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显示,SPV可引起PKR的激活,并通过抑制总的翻译来抑制SPV的复制。CPV K3L可直接与PKR相互作用,拮抗PKR,且所有CPVs K3L同源物均可抑制绵羊PKR。GPV K3L可强烈抑制绵羊和山羊的PKR,SPV K3L仅部分抑制山羊PKR。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CPV K3L同源物对PKR抑制的不同程度可能与CPV在自然界中感染宿主范围差异相关。4.分别对绵羊和山羊的PKR、eIF2α以及SPV和GPV的K3L蛋白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找出潜在的关键氨基酸并利用虚拟突变方法对其进行了突变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各个复合物中相互作用的氨基酸,发现在PKR-eIF2α或者PKR-K3L复合物中,静电相互作用,在维持复合物稳定中都发挥着主要作用;CHARMM力场中估算各个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发现相互作用能按大小排序为:GPV K3L–山羊PKR>GPV K3L–绵羊PKR>SPV K3L–绵羊PKR>山羊eIF2α–山羊PKR>绵羊eIF2α–绵羊PKR。该排序如实地反映出相比eIF2α来说,K3L在与PKR结合时更强;并进一步揭示出,K3L的关键氨基酸差异可能在GPV与SPV的宿主范围差异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阐明CPV感染宿主嗜性的分子机制,揭示宿主和CPV间的抗病毒与抗病毒抑制关系,创制无种属差异的病毒药物及羊痘疫苗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宿主范围论文参考文献

[1].成温玉,贾怀杰,景志忠.痘病毒宿主范围因子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

[2].赵志荀.绵羊痘病毒与山羊痘病毒感染细胞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差异及K3L在羊痘病毒宿主范围差异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3].徐军超,肖樊,杨继红,杨季芳,陈吉刚.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宿主范围调查[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6

[4].贺英,曹旺斌,倪静,潘素敏,陈娟.感染野生肉食动物的细小病毒及其宿主范围研究进展[C]."第四届京津冀一体化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瑞普杯”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论文集.2014

[5].吴萍.植物诱导田菁根瘤菌共生岛属间水平转移扩大根瘤菌宿主范围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6].马利娟,刘华,查向东,卢东升.金叶女贞褐斑病病原菌的性质和宿主范围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3

[7].白刚,贾怀杰,何小兵,景志忠.痘病毒宿主范围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13

[8].刘铮.缺失宿主范围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载体构建及在HIV-1抗原重组疫苗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

[9].肖樊.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RT-PCR检测方法、宿主范围及克氏原螯虾感染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10].叶小丽.中国特有小型猪内源反转录病毒宿主范围及细胞嗜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

论文知识图

型流感病毒不同亚型的宿主范围聚...噬菌体的宿主范围Fig.3-15The...一6Swl的特异性整合位点及整合过程示意...3-3噬菌体宿主范围测定结果:流感病毒宿主范围Fig1-1:Hos...

标签:;  ;  ;  ;  ;  ;  ;  

宿主范围论文_成温玉,贾怀杰,景志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