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

土壤微团聚体是土壤水分和养分保储与释供的关键载体。本研究以太行山绿化先锋树种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思想,综合采用分形维数(D)、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PCM)、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等指标分析油松人工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团聚体的变化特征,探讨土壤微团聚体变化特征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油松人工林恢复,0.25~0.05 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0.02 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减少后增加。33~49 a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PCM、D分别增加65.57%和3.44%,而MWD与GMD分别减小约26%和33%。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微团聚体D与MWD、GMD及PCM显著相关,而且与碱解氮和全磷相关紧密,说明D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土壤颗粒的粒径分布状况及土壤养分状况,可作为表征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论文目录

  • 1 实验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 1 土壤微团聚体构成
  •   3. 2 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
  •   3. 3 土壤养分构成差异
  •   3. 4 土壤微团聚体特征与土壤养分关系
  • 4 讨论
  • 5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文旭,李建红,郭灵辉,高江波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土壤养分,太行山

    来源: 山地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580,41671098),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BKF201801),河南省博士后经费资助~~

    分类号: S714.2

    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470

    页码: 797-807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3395K

    下载量: 76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