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蒋玲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包括进水管道、软化器组件、出水管道、回收管道、储液罐、泵以及盐水箱,进水管道与软化器组件的上端相连,软化器组件的下端与出水管道相连,出水管道上设有回收管道,回收管道通过储液罐依次与泵、盐水箱相连,盐水箱通过再生管道与进水管道相连;储液罐包括外壳、进料口以及出料口,外壳上端设有上盖,上盖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以及第二过滤筒,第一过滤筒内设有第二过滤筒,第一过滤筒内设有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盐水在进行过滤时,可以分成两部分进行过滤,可以对盐水进行分流过滤,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软化器组件、出水管道、回收管道、储液罐、泵以及盐水箱,所述进水管道与软化器组件的上端相连,所述软化器组件的下端与出水管道相连,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通过储液罐依次与泵、盐水箱相连,盐水箱通过再生管道与进水管道相连;所述储液罐包括外壳、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外壳上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以及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有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过滤筒下端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所述进料口与第二过滤筒上端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过滤管道,所述第二固定板贯穿设置于第二过滤筒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左右两端均与第一过滤筒相连,第一过滤筒左右两端均设有过滤管道,所述过滤管道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端两侧均倾斜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端与第一过滤筒相连,所述过滤板下端与第二过滤筒相连,所述过滤板上端设置在过滤管道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第二过滤筒内,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过滤网相对应的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筒侧壁上设有第三过滤网。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软化器组件、出水管道、回收管道、储液罐、泵以及盐水箱,所述进水管道与软化器组件的上端相连,所述软化器组件的下端与出水管道相连,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通过储液罐依次与泵、盐水箱相连,盐水箱通过再生管道与进水管道相连;所述储液罐包括外壳、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外壳上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以及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有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过滤筒下端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所述进料口与第二过滤筒上端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过滤管道,所述第二固定板贯穿设置于第二过滤筒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左右两端均与第一过滤筒相连,第一过滤筒左右两端均设有过滤管道,所述过滤管道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端两侧均倾斜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端与第一过滤筒相连,所述过滤板下端与第二过滤筒相连,所述过滤板上端设置在过滤管道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第二过滤筒内,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过滤网相对应的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筒侧壁上设有第三过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筒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架,所述外壳内侧上端设有与支架相对应的固定槽,所述支架外侧设置在固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下端设有与固定槽相对应的橡胶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器组件包括软化器,所述软化器的数量为至少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数量为至少2个。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属于工业盐回收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制备软化水需要用钠离子进行交换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树脂吸附钙、镁离子饱和时,需要用饱和的浓盐水进行树脂再生,软化器再生时,在吸盐后期,排出的盐水浓度很高,将排放口的盐水回收,然后用回收的盐水在进行配置饱和浓盐水,可节约工业盐的用量。但是再生后期阶段盐水置换量很小,树脂趋于饱和,排出的水中盐含量达到7%以上,直接排出造成浪费和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对工业盐进行回收成为众多厂家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包括进水管道、软化器组件、出水管道、回收管道、储液罐、泵以及盐水箱,所述进水管道与软化器组件的上端相连,所述软化器组件的下端与出水管道相连,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通过储液罐依次与泵、盐水箱相连,盐水箱通过再生管道与进水管道相连;所述储液罐包括外壳、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外壳上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以及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有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过滤筒下端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所述进料口与第二过滤筒上端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过滤管道,所述第二固定板贯穿设置于第二过滤筒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左右两端均与第一过滤筒相连,第一过滤筒左右两端均设有过滤管道,所述过滤管道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端两侧均倾斜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端与第一过滤筒相连,所述过滤板下端与第二过滤筒相连,所述过滤板上端设置在过滤管道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第二过滤筒内,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过滤网相对应的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筒侧壁上设有第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4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过滤筒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架,所述外壳内侧上端设有与支架相对应的固定槽,所述支架外侧设置在固定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盖下端设有与固定槽相对应的橡胶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软化器组件包括软化器,所述软化器的数量为至少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过滤网的数量为至少2个。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盐水在进行过滤时,可以分成两部分进行过滤,部分盐水经过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进行过滤;部分盐水经过第三过滤网、过滤板进行过滤,可以对盐水进行分流过滤,有效避免因为杂质过多而造成对过滤网的堵塞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储液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道,2、软化器,3、出水管道,4、回收管道,5、储液罐,6、泵,7、盐水箱,8、外壳,9、通孔,10、第一过滤筒,11、第二过滤筒,12、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4、过滤管道,15、橡胶块,16、过滤板,17、第一过滤网,18、第二过滤网,19、第三过滤网,20、支架,21、固定槽,22、再生管道,23、上盖,24、进料口,2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包括进水管道1、软化器组件、出水管道3、回收管道4、储液罐5、泵6以及盐水箱7,所述进水管道1与软化器组件的上端相连,所述软化器组件的下端与出水管道3相连,所述出水管道3上设有回收管道4,所述回收管道4通过储液罐5依次与泵6、盐水箱7相连,盐水箱7通过再生管道22与进水管道1相连;所述储液罐5包括外壳8、进料口24以及出料口25,所述外壳8上端设有上盖23,所述上盖23上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10以及第二过滤筒11,所述第一过滤筒10内设有第二过滤筒11,所述第一过滤筒10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二过滤筒11下端与第一固定板12相连,所述进料口24与第二过滤筒11上端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筒10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13以及过滤管道14,所述第二固定板13贯穿设置于第二过滤筒1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13左右两端均与第一过滤筒10相连,第一过滤筒10左右两端均设有过滤管道14,所述过滤管道14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3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板13上端两侧均倾斜设有过滤板16,所述过滤板16上端与第一过滤筒10相连,所述过滤板16下端与第二过滤筒11相连,所述过滤板16上端设置在过滤管道14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上设有第一过滤网17,所述第一过滤网17设置在第二过滤筒11内,所述第二固定板13上设有与第一过滤网17相对应的第二过滤网18,所述第二过滤筒11侧壁上设有第三过滤网19。

所述过滤板16与第二固定板13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45°。

所述第一过滤筒10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架20,所述外壳8内侧上端设有与支架20相对应的固定槽21,所述支架20外侧设置在固定槽21内。

所述支架20为L型支架20。

所述上盖23下端设有与固定槽21相对应的橡胶块15。

所述软化器组件包括软化器2,所述软化器2的数量为至少2个。

所述第三过滤网19的数量为至少2个。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吸盐进入再生阶段时,测试排水口盐水浓度,当达7%时,将盐水回收至储液罐5中,软化器2再生结束后,将储液罐5中盐水输入盐水箱7中,向盐水箱7中加入7袋盐,配制20%浓度的盐水,可以再生使用。

储液罐5中,将盐水通过进料口24进入至装置内,盐水通过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盐水从出料口25排出装置外,过滤装置在对盐水进行过滤时,部分盐水经过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二过滤网18、第一过滤网17进行过滤,部分盐水经过第二过滤筒11上的第三过滤网19进行过滤后,再经过过滤板16进入至过滤管道14内,并将盐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盐水储存至储液罐5中。

本实用新型中盐水在进行过滤时,可以分成两部分进行过滤,部分盐水经过第二过滤网18、第一过滤网17进行过滤;部分盐水经过第三过滤网19、过滤板16进行过滤,可以对盐水进行分流过滤,有效避免因为杂质过多而造成对过滤网的堵塞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1669.2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63282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01J 49/75

专利分类号:B01J49/75;C02F1/42;B01D35/027;B01D29/50

范畴分类:23E;

申请人: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山路

发明人:蒋玲;安宁宁;王琦

第一发明人:蒋玲

当前权利人: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顾进

代理机构:32206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用于软化器再生的工业盐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蒋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