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包括定位装置,伸缩机构,固定架,固定盘,定位装置尾端分别设有一定位盘,伸缩机构含有外管,固定套上设有一半穿孔,且分别对称设置于固定架内壁,通过一旋转轴与固定架连接,连接轴两端均设有一前凸键,后凸键。外管内部嵌有一隐藏式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与一压缩弹簧连接,另一端嵌于固定套内,在外管上套有一伸缩控制件。固定盘由上半圆盘,下半圆盘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该丝筒夹具在结构设计上加强了稳固性,而且,设有的伸缩杆可以实现伸缩,满足不同不同长度的丝筒,且该丝筒夹具可一键拆除,便于清洗,此外,该丝筒夹具设计极大地提高了丝筒与丝筒夹具间的连接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装置(1),伸缩机构(2),固定架(3),固定盘(4),所述定位装置(1)上设有对称的连接孔(6),所述定位装置(1)尾端分别设有一定位盘(5),所述定位盘(5)设有一U型口(33),所述伸缩机构(2)含有外管(7),所述外管(7)一端内嵌于一固定套(8)内,所述固定套(8)上设有一半穿孔(9),所述外管(7)上面设有沿中轴线对称的U型固定座(10),所述U型固定座(10)设有一不贯穿的小孔(12),在所述U型固定座(10)里部的所述小孔(12)内壁上设有一凹槽(13),所述凹槽(13)沿所述小孔(12)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所述U型固定座(10)上的所述小孔(12)侧面上设有一对称的挡块(34),所述U型固定座(10)均通过一连接轴(11)与定位盘(5)连接固定,所述外管(7)下方设有2个斜向加强筋(14),所述斜向加强筋(14)之间通过一横向加强筋(15)焊连,所述固定盘(4)一面空心,一面实心,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3)内壁,通过一旋转轴(17)与所述固定架(3)连接,且所述固定盘(4)上下均设有抵挡面(16),所述固定架(3)后部均设有一轴承定位座(18)。
设计方案
1.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装置(1),伸缩机构(2),固定架(3),固定盘(4),所述定位装置(1)上设有对称的连接孔(6),所述定位装置(1)尾端分别设有一定位盘(5),所述定位盘(5)设有一U型口(33),所述伸缩机构(2)含有外管(7),所述外管(7)一端内嵌于一固定套(8)内,所述固定套(8)上设有一半穿孔(9),所述外管(7)上面设有沿中轴线对称的U型固定座(10),所述U型固定座(10)设有一不贯穿的小孔(12),在所述U型固定座(10)里部的所述小孔(12)内壁上设有一凹槽(13),所述凹槽(13)沿所述小孔(12)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所述U型固定座(10)上的所述小孔(12)侧面上设有一对称的挡块(34),所述U型固定座(10)均通过一连接轴(11)与定位盘(5)连接固定,所述外管(7)下方设有2个斜向加强筋(14),所述斜向加强筋(14)之间通过一横向加强筋(15)焊连,所述固定盘(4)一面空心,一面实心,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3)内壁,通过一旋转轴(17)与所述固定架(3)连接,且所述固定盘(4)上下均设有抵挡面(16),所述固定架(3)后部均设有一轴承定位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1)两端均设有一前凸键(19),后凸键(20),所述前凸键(19)和后凸键(20)均通过若干螺丝与一上下连接块(21)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且沿所述连接轴(11)中轴线呈上下左右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连接块(21)之间设有一内置弹簧(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7)内部嵌有一隐藏式伸缩杆(23),所述伸缩杆(23)一端与一压缩弹簧(24)连接,另一端嵌于所述固定套(8)内,在所述外管(7)上套有一伸缩控制件(25),所述伸缩控制件(25),所述固定套(8)内部均设有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4)由上半圆盘(26),下半圆盘(27)组成,所述上半圆盘(26)矩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卡条(28),所述下半圆盘(27)矩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内凹的卡槽(29),所述卡条(28)嵌于所述卡槽(29)内,所述上半圆盘(26)与所述下半圆盘(27)上设有半径一致的半圆凹口(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圆盘(26),下半圆盘(27)内部均设有一竖向弹簧(31),所述竖向弹簧(31)一端均通过若干螺丝与一连接杆(32)相连,另一端通过若干螺丝与所述半圆凹口(30)的面壁相连。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丝倍捻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
背景技术
真丝倍捻作为一种加捻设备,可以实现一转两捻,需要加捻的丝线自静止的供丝筒子上引出,从锭子顶端穿入空心锭杆,随锭杆回转进行连续捻回。供丝筒子作为加捻过程中提供丝线的物品,需要放置在夹具上夹紧,且实现转动。目前现有的丝筒夹具稳固性不高,只能适用于单一长度的丝筒,其次,因其与设备固定,不易拆除清洗,不易维修,且当丝线剩余不多时,由于丝筒转动而容易导致晃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包括定位装置,伸缩机构,固定架,固定盘,定位装置上设有对称的连接孔,定位装置尾端分别设有一定位盘,定位盘设有一U型口,伸缩机构含有外管,外管一端内嵌于一固定套内,固定套上设有一半穿孔,外管上面设有沿中轴线对称的U型固定座,U型固定座设有一不贯穿的小孔,在U型固定座里部的小孔内壁上设有一凹槽,凹槽沿小孔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U型固定座上的小孔侧面上设有一对称的挡块,U型固定座均通过一连接轴与定位盘连接固定,外管下方设有2个斜向加强筋,斜向加强筋之间通过一横向加强筋焊连,固定盘一面空心,一面实心,且分别对称设置于固定架内壁,通过一旋转轴与固定架连接,且固定盘上下均设有抵挡面,固定架后部均设有一轴承定位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连接轴两端均设有一前凸键,后凸键,前凸键和后凸键均通过若干螺丝与一上下连接块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且沿连接轴中轴线呈上下左右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下连接块之间设有一内置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外管内部嵌有一隐藏式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与一压缩弹簧连接,另一端嵌于固定套内,在外管上套有一伸缩控制件,伸缩控制件,固定套内部均设有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固定盘由上半圆盘,下半圆盘组成,上半圆盘矩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卡条,下半圆盘矩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内凹的卡槽,卡条嵌于卡槽内,上半圆盘与下半圆盘上设有半径一致的半圆凹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半圆盘,下半圆盘内部均设有一竖向弹簧,竖向弹簧一端均通过若干螺丝与一连接杆相连,另一端通过若干螺丝与半圆凹口的面壁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丝筒夹具在结构设计上加强了稳固性,而且,设有的伸缩杆可以实现伸缩,满足不同不同长度的丝筒,且该丝筒夹具通过凸键实现一键拆除,便于清洗,此外,该丝筒夹具通过拉伸上下半圆盘使固定盘张开,将丝筒扣合在固定盘内部,且设有抵挡面防止晃动,极大地提高了丝筒与丝筒夹具间的连接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U型固定座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连接轴与U型固定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伸缩机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固定盘的正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固定盘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真丝倍捻机的丝筒夹具,包括定位装置1,伸缩机构2,固定架3,固定盘4,定位装置1上设有对称的连接孔6,通过若干螺丝穿过连接孔6将定位装置1与真丝倍捻机机架固定,定位装置1尾端分别设有一定位盘5,定位盘5与定位装置1焊连,定位盘5呈圆柱型,且上面设有一U型口33,伸缩机构2含有外管7,外管7一端内嵌于一固定套8内,固定套8上设有一半穿孔9,且通过若干自攻螺丝与固定架3相连,外管7上面设有沿中轴线对称的U型固定座10,U型固定座10与外管7焊接固定,且U型固定座10设有一不贯穿的小孔12,在U型固定座10里部的小孔12内壁上设有一凹槽13,凹槽13沿小孔12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U型固定座10上的小孔12侧面上设有一对称的挡块34,挡块34一端面与U型固定座10的一端面重合,U型固定座10均通过一连接轴11与定位盘5连接固定,连接轴11将U型固定座10,定位盘5的中心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连接轴11外径小于小孔12的直径,且大于挡块13间的垂直距离,外管7下方设有2个斜向加强筋14,斜向加强筋14对称设置于外管7上,且与外管7焊连,斜向加强筋14之间通过一横向加强筋15焊连,加强筋设计对于该夹具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固定盘4一面空心,一面实心,且分别对称设置于固定架3内壁,通过一旋转轴17与固定架3连接,并用若干螺栓,螺母实现固定,且固定盘4上下均设有抵挡面16,固定架3后部均设有一轴承定位座18,轴承固定座18起加强固定的作用。
连接轴11两端均设有一前凸键19,后凸键20,前凸键19和后凸键20均通过若干螺丝与一上下连接块21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且沿连接轴11中轴线呈上下左右对称设置。上下连接块21之间设有一内置弹簧22。操作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往下按前凸键19,带动后凸键20向下,卡进小孔12内的凹槽13上,而后松开凸键,由于连接轴11外径大于挡块13间的垂直距离,因此挡块13实现了阻挡连接轴11的滑动,同样,也可以通过下按凸键来实现一键拆除,方便维修和清洗。
外管7内部嵌有一隐藏式伸缩杆23,伸缩杆23一端与一压缩弹簧24连接,另一端嵌于固定套8内,在外管7上套有一伸缩控制件25,伸缩控制件25,固定套8内部均设有螺纹。伸缩控制件25与固定套8间为螺纹连接,当丝筒长度更换时,通过顺时针旋转伸缩控制件25,使固定套8松开,向左右拉动,实现内置伸缩杆23的伸缩,以满足不同长度的丝筒。
固定盘4由上半圆盘26,下半圆盘27组成,上半圆盘26矩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卡条28,下半圆盘27矩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内凹的卡槽29,卡条28嵌于卡槽29内;上半圆盘26,下半圆盘27内部均设有一竖向弹簧31,竖向弹簧31一端均通过若干螺丝与一连接杆32相连,另一端通过若干螺丝与半圆凹口30的面壁相连。上半圆盘26与下半圆盘27上设有半径一致的半圆凹口30。上半圆盘26与下半圆盘27通过卡扣连接,且内置弹簧,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丝筒在定位时,只要通过往上提上半圆盘26,使上半圆盘26与下盘圆盘27分离,将丝筒卡进下半圆盘27内,再通过竖向弹簧31的回位,且卡条28与卡槽29连接,实现固定,且上下半圆盘均设有抵挡面16,使丝筒在转动过程中更好的固定,防止晃动,上下半圆盘重合时,中间的半圆凹口30拼接成一个圆。
工作原理:在操作前,根据丝筒长度,通过顺时针旋转伸缩控制件25,使伸缩杆23左右移动至适合位置,而后,手动往提拉上半圆盘26,使上下半圆盘分离,将丝筒端面卡进下半圆盘27内,再通过竖向弹簧31的回位,将上半圆盘26的卡条28卡进下半圆盘的卡槽29内,通过旋转轴17与固定架3连接,轴承定位座18加固,使丝筒固定,当需要拆卸清洗时,只需通过下按前凸键19,实现一键拆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丝筒夹具在结构设计上加强了稳固性,而且,设有的伸缩杆可以实现伸缩,满足不同长度的丝筒,且该丝筒夹具通过凸键实现一键拆除,便于清洗,此外,该丝筒夹具通过拉伸上下半圆盘使固定盘张开,将丝筒扣合在固定盘内部,且设有抵挡面防止晃动,极大地提高了丝筒与丝筒夹具间的连接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表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3932.7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19532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D01H 1/18
专利分类号:D01H1/18
范畴分类:24B;
申请人:湖州莹益纺织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湖州莹益纺织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3017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双福桥村吹泊兜
发明人:杨忠伟;杨莹;汤杨欢
第一发明人:杨忠伟
当前权利人:湖州莹益纺织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利荣
代理机构:50213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