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巩膜加固术论文_仝春梅,王超英,仝乐,许寅聪,苌翠粉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巩膜加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巩膜,近视,理性,黄斑,屈光度,泪液,高度。

后巩膜加固术论文文献综述

仝春梅,王超英,仝乐,许寅聪,苌翠粉[1](2019)在《后巩膜加固术后眼表改变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病理性近视又称变性近视,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临床认为屈光度-6. 00D以上可能为病理性近视,屈光度-8. 00D以上为较肯定的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表现为眼轴进行性延长,导致玻璃体混浊、液化,伴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改变、黄斑变性等,从而引起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视觉质量。我国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远高于世界整体水平。多数学者认为后巩膜加固术是目前治疗病理性近视、延缓眼轴延长的唯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眼表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眼病,主要是眼表角结膜组(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2期)

胥静,谢立科,郝晓凤,明静[2](2019)在《后巩膜加固术实验研究及临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关于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以治疗病理性近视眼轴增长及其并发症为主,其机制是利用异体或自体的生物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机械性加固后极部巩膜,防止巩膜变形。后巩膜加固术的手术方式包括条带式、片式、后巩膜注射加固术等,手术材料主要分为生物类及非生物类,很多新型手术方式及材料也逐渐开展起来。大量实验研究阐释了后巩膜加固术的机制,临床试验从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劈裂、黄斑裂孔等方面证实其有效性,对其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32期)

陆智敏[3](2019)在《1例后巩膜加固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1例成人后巩膜加固术的护理。术前通过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听取患者眼部主诉,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术后严密做好疼痛护理、用药护理、安全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配合医生处理相关并发症,完善出院指导。该患者视力好转出院,,随访近视度数无增加。(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徐蓓,张萍[4](2019)在《病理性近视患者后巩膜加固术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的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的护理及经验。方法总结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诊断为行单条兜带式后巩膜加固术的病理性近视患者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眼部伤口观察、眼肌功能训练、疼痛和呕吐观察。结果 13例(24眼)患者均顺利完成后巩膜加固术,术中有2例因眼心反射引起心率一过性下降,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单条兜带式巩膜加固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期刊2019年05期)

高锦展,何利,陈梦平,王素萍[5](2019)在《后巩膜加固术控制青少年高度近视发展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后巩膜加固术对青少年进展性高度近视进展控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Cochrane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获取后巩膜加固术控制高度近视进展的文献,按照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获取文献进行风险偏倚评估。疗效结局指标为末诊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AL)、等效球镜度(SE)及眼压(IOP)升高发生率。连续变量计量资料运用均数差(MD)作为合并效应量,二分类变量以比值比(OR)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运用Cochrane协作网的Revman5.2软件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篇文献。PSR组及对照组末诊UCVA、AL及SE有统计学差异[MD(UCVA)=0.04,95%CI为(0.02,0.05); MD(AL)=-0.43,95%CI为(-0.57,-0.30); MD(SE)=1.05,95%CI为(0.67,1.43)]。PSR组及对照组末诊BCVA无统计学差异[MD=0.06,95%CI为(-0.02,0.13)]。结论后巩膜加固术能够控制高度近视的发展,稳定眼轴及屈光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葛自鹏[6](2019)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性黄斑病变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视性黄斑病变是病理性近视的常见眼底特征,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地图样萎缩、玻璃体膜(Bruch’s膜)破裂(漆裂纹)、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RPE和神经上皮下出血、Fuchs斑、黄斑劈裂、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形成。而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定义与分类在国际上存在诸多争议。近视性黄斑病变往往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随着病理性近视在东亚人群中逐年递增,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近视性黄斑病变在豹纹状眼底阶段往后发展速度加快,其治疗和控制方法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一个难题。后巩膜加固术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有效手术方式,其延缓高度近视进展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而后巩膜加固术对近视性黄斑病变进展的控制效果,因近视性黄斑病变分类及分级尚无定论,目前未有更直观的结果。近期,Jorge Ruiz-Medrano提出新的ATN分级系统,使观察后巩膜加固术后近视性黄斑病变的进展及术前术后的效果对比更加简洁方便。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近视性黄斑病变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后的ATN分级变化以及屈光度、眼轴长度、视野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的手术效果。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双眼诊断为近视性黄斑病变仅单眼行后巩膜加固术的患者,选择其中资料完整的病例,共计92例92眼。单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对侧眼未选择手术治疗,佩戴眼镜或RGP,其中男37例,女55例。年龄在18岁~68岁。观察其术后2周、3月、6月、1年及以上的临床效果,超过1年时间后每年定期随访1次。入组资料末次随访时间范围在2~5年。平均随访时间3.42±0.87年。根据患者术前眼底照相、OCT结果,必要时行的FFA+ICGA检查结果,进行ATN分级。术前术眼屈光度、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视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17.07±4.21)D、(30.24±1.69)mm、0.52(0.60)logMAR、(-12.37±5.56)dB、(58.11±37.04)μm;对侧眼屈光度、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视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16.98±3.86)D、(30.21±1.65)mm、0.52(0.52)logMAR、(-11.92±4.90)dB、(59.86±32.94)μm。随访观察末次随访时间术眼及对侧眼ATN分级、屈光度、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评估手术效果,对近视性黄斑病变的进展模式及后巩膜加固术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每组测量数据均行Kolmogorov-Smirnov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实验数据以((?)±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实验数据以M(QR)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屈光度(等效球镜度)变化术眼:末次随访屈光度(-17.26±3.99)D与术前(-17.07±4.2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4,P=0.224)。对侧眼:末次随访屈光度(-18.96±3.93)D与术前(-16.98±3.8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83,P=0.000)。本组屈光度继续进展。2.眼轴变化术眼:末次随访眼轴长度(30.42±1.72)mm与术前(30.24±1.69)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0,P=0.000)。本组术后眼轴长度较术前延长(0.18±0.26)mm。对侧眼:末次随访眼轴长度(31.00±1.74)mm与术前(30.21±1.6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78,P=0.000)。本组术后眼轴长度较术前延长(0.79±0.41)mm,与术眼的进展(0.18±0.2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94,P=0.000)。3.最佳矫正视力变化术眼: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0.60(0.60)logMAR与术前0.52(0.60)logM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8,P=0.071)。对侧眼: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0.70(0.48)logMAR与术前0.52(0.52)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07,P=0.000)。本组最佳矫正视力继续下降。4.视野变化(MD值)术眼:末次随访视野(-12.94±5.29)dB与术前(-12.37±5.56)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6,P=0.221)。对侧眼:末次随访视野(-13.39±4.63)dB与术前(-11.92±4.90)d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7,P=0.000)。本组视野缺损进一步增加。5.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术眼:末次随访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55.95±36.61)μm与术前(58.11±37.04)μm比较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2,P=0.064)。对侧眼:末次随访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48.31±28.13)μm与术前(59.86±32.94)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6,P=0.000),本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减少。6.ATN分级变化萎缩性近视性黄斑病变(A):术眼:A2(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期64眼共14眼进展,其中12眼表现为萎缩范围扩大;2眼进展为A3(斑片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期;A3期19眼中8眼表现为斑片状萎缩扩大或融合;A4(黄斑萎缩)期1眼表现为黄斑萎缩范围扩大。对侧眼:A2(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期68眼共35眼眼底特征表现为进展,其中26眼表现为萎缩范围扩大;9眼进展为A3(斑片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期,另有33眼无明显进展。A3(斑片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期17眼中共11眼表现为进展,其中,10眼表现为斑片状萎缩区域扩大或融合,1眼进展为A4(黄斑萎缩),6眼无明显进展;A4(黄斑萎缩)期7眼中2眼表现为黄斑萎缩范围扩大。术眼萎缩性近视性黄斑病变(A)进展率25.00%明显低于对侧眼52.17%(χ~2=15.394,P=0.000)。牵引性近视性黄斑病变(T):术眼:44只表现为视网膜劈裂(T1~T3)的术眼术后发现2眼表现为视网膜劈裂腔扩大,1眼进展为T5(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期,32眼表现为视网膜劈裂腔消失,表现为T0(无黄斑劈裂),9眼表现为视网膜劈裂腔减小。对侧眼:56只T0眼4只眼进展为新发视网膜劈裂,3眼由T3期(黄斑中心凹全层劈裂)进展至T5(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9眼表现为视网膜劈裂腔的扩大。术眼牵引性近视性黄斑病变(T)进展率3.26%明显低于对侧眼17.39%(χ~2=10.889,P=0.001)。新生血管性近视性黄斑病变(N)术眼:术后2眼表现新发漆裂纹(N1),1眼术前伴漆裂纹(N1)进展为近视性CNV(N2a)。2眼漆裂纹增多或增宽。对侧眼:64只N0(无近视性CNV)眼中5眼表现为新发漆裂纹,由N0进展至N1期,2眼进展为近视性CNV(N2a)。15只N1眼6眼表现为漆裂纹增多,2眼进展至近视性CNV(N2a)。术眼新生血管性近视性黄斑病变(N)进展率5.43%明显低于对侧眼16.30%(χ~2=6.438,P=0.011)。结论1.后巩膜加固术是控制近视性黄斑病变进展的有效手段。2.后巩膜加固术对稳定近视性黄斑病变的视野及脉络膜厚度有效。(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燕振国,杨磊[7](2019)在《儿童病理性近视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病理性近视儿童的屈光与眼部状况等分析后巩膜加固术的适应症,总结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就诊于我院的病理性近视儿童6例(11眼),对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眼轴长度、眼底黄斑区血流状况等进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患儿术前等效球镜-8.75D(-7.25D,-11.0D),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九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03-22)

史冰洁[8](2019)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近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随之病理性近视的发生率也水涨船高,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的治疗方法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视网膜激光术、眼内注气术等等,但眼底病变往往继续发展,不能逆转和控制,成为致盲的一大威胁。本研究探讨的是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研究内容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为控制和治疗病理性近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因病理性近视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无黄斑裂孔、黄斑部视网膜浅脱离等严重牵引性黄斑病变)患者26例(46只眼),其中男性17例30眼,女性9例16眼,年龄8~49岁,平均(33.9±9.0)岁,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所有手术由我院同一位有经验的医生完成。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有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主要观察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眼轴、屈光度及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3、12月行全面的眼科检查。结果:1.视力:术后1个月、3个月、1年视力与术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眼轴:术后1月、3个月眼轴均较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前眼轴比较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屈光度:术后1月、3个月屈光度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前屈光度比较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1.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在延缓眼轴增长、稳定视力方面是安全有效的;2.术后眼轴和屈光度进行性增长,致术后1年时虽仍较术前减小,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后巩膜加固术加固材料需放置于后极部或者后巩膜葡萄肿处,并适当加压缩短眼轴。第二部分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为控制和治疗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之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患者21例(26眼),其中男8例11眼,女13例15眼,年龄30~61岁,平均(46.1±9.3)岁。所有手术由我院同一位有经验的医生完成。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有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主要观察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眼轴、屈光度、黄斑中心区厚度及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6、12、18及24个月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屈光度,以OCT(德国海德堡公司)测量黄斑中心区厚度,IOLMaster检查等。OCT术后与术前采用同位比较的方法。术后视力变化定义为改变≥0.2(log MAR)。结果:1.视力:末次随访时患者BCVA(Log MAR)为0.82±0.10,较术前的1.26±0.16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4,P=0.000)。2.眼轴:术后3个月至术后18个月眼轴均较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较术前缩短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屈光度: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屈光度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术后24个月屈光度均数均大于术前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1.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在2年随访期内是安全有效的;2.术后眼轴和屈光度进行性增长,致术后1.5年至2年时虽仍较术前减小,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后巩膜加固术加固材料需放置于后巩膜葡萄肿处,并适当加压缩短眼轴。(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郑丽梅,陈珊娜,洪荣照,李淑琴,刘丽娟[9](2019)在《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未成年人病理性近视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未成年人病理性近视通过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行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的病理性近视未成年患者中选取20例(共30眼)作为实验组,于同期本院收治的非手术的病理性近视未成年患者中选取20例(共30眼)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对比两组视力、眼轴、屈光度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屈光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屈光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眼轴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眼轴长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未成年人病理性近视通过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视力、屈光度,延缓眼轴增长,且不会对眼压造成明显影响,并发症少,值得选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01期)

张景尚,万修华[10](2019)在《后巩膜加固材料在高度近视眼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巩膜加固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的常见手段,能够加强巩膜的强度,抑制高度近视的进展。术中后巩膜加固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其中生物性材料主要包括心包膜、异体巩膜、脐带、硬脑膜、去细胞异体真皮等;非生物性的合成材料主要包括有聚酯纤维网即涤纶片、明胶海绵及等离子体化学改进物等,均在实验动物及临床进行了应用,并且对控制高度近视的进展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后巩膜加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关于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以治疗病理性近视眼轴增长及其并发症为主,其机制是利用异体或自体的生物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机械性加固后极部巩膜,防止巩膜变形。后巩膜加固术的手术方式包括条带式、片式、后巩膜注射加固术等,手术材料主要分为生物类及非生物类,很多新型手术方式及材料也逐渐开展起来。大量实验研究阐释了后巩膜加固术的机制,临床试验从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劈裂、黄斑裂孔等方面证实其有效性,对其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巩膜加固术论文参考文献

[1].仝春梅,王超英,仝乐,许寅聪,苌翠粉.后巩膜加固术后眼表改变研究现状[J].临床误诊误治.2019

[2].胥静,谢立科,郝晓凤,明静.后巩膜加固术实验研究及临床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

[3].陆智敏.1例后巩膜加固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4].徐蓓,张萍.病理性近视患者后巩膜加固术的护理[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

[5].高锦展,何利,陈梦平,王素萍.后巩膜加固术控制青少年高度近视发展的Meta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9

[6].葛自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性黄斑病变的疗效观察[D].郑州大学.2019

[7].燕振国,杨磊.儿童病理性近视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观察[C].第十九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九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论文汇编.2019

[8].史冰洁.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9

[9].郑丽梅,陈珊娜,洪荣照,李淑琴,刘丽娟.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未成年人病理性近视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

[10].张景尚,万修华.后巩膜加固材料在高度近视眼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后巩膜加固术-图1后巩膜加固术-图2后巩膜加固术-图3后巩膜加固术-图4后巩膜加固术-图5两种实验方法测得各种巩膜试件蠕变率...

标签:;  ;  ;  ;  ;  ;  ;  

后巩膜加固术论文_仝春梅,王超英,仝乐,许寅聪,苌翠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