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中问题的探讨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中问题的探讨

广州蓝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可以解决目前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数据管理和使用上的困难,做到高效快捷的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是建设土地信息系统的数据基础,是实现土地管理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应用;问题

引言

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海量的土地空间数据和相关的属性数据(如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等)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或者是部分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方式已经被证明是低效率而高成本数据库,越来越不适应土地部门的日常工作要求以及社会对土地信息的迫切需求。因此在统一的标准下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方式实现对所有数据的管理是提高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开发数据库建设,推进土地资源管理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的重要保证。

1.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原则

1.1DOM数据是外业调查和内业处理的基础依据,一般地物数据采集的原则是外业调查成果确定相对位置和地类等属性信息,内业放大DOM根据影像特征确定准确地物边界。

1.2外业调查前,可先依据DOM数据的影像特征对各要素进行矢量化,该矢量化成果经外业调查,标绘调查信息后,可以直接进行编辑处理。数字图像是由模拟图像数字化得到的、以像素为基本元素的、可以用数字计算机或数字电路存储和处理的图像。数字影像专题图可以辅助外业调查,但内业数据采集仍应以DOM影像特征为依据进行,原有土地利用图上的地物边界一般仅作为参考。

1.3原有土地利用图上的权属界线经外业核实后,应根据界线协议书和界线描述等资料,结合DOM进行调整,确保权属界线与相应地物的逻辑一致性。

1.4行政区、海岛、滩涂等界线要素的采集,应以上级调查主管部门下发的资料和数据为依据。

1.5补测地物和基本农田要素矢量化采集,应以分幅外业调查底图、基本农田保护图件等扫描影像图数据为基础,或直接输入GPS等数字化设备采集的补测信息。

1.6当同一要素有不同来源,并发生矛盾时,应核对有关资料,讨论确定要素矛盾处理方案。

2.土地利用数据处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与探讨

2.1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技术水平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管理土地工作的必要途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全系统人员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能力,努力培养科技骨干,形成土地管理系统专业和实用结合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其中,土地管理部门自己建库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最好方法,建库是一个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软件与业务的学习,最重要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技术水平和业务知识的提高为以后数据库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应做好新老技术人员交替工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2.2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数据库建设

建设数据库具有高投入的特点,系统建设中,除设备的购置外,根据土地信息业务的综合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求,软件的开发、人员培训和维护;建库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工艺流程以及软件平台,都需要不断改进、升级;运用新技术,探索新办法,逐步提高数据库成果的科技含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必须有一定的投入作保障。因此,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能更好的保障数据库建设,更好地为图上土地信息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3以应用促发展,灵活运用基础数据库

(1)逐年搞好土地利用数据的变更工作。地籍管理的突出问题体现在“变”字上,根据地类实际变化情况按规定及时对数据库成果资料进行变更和更新,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每年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结合地类变化情况和地籍变更情况,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确保数据、图件和实地三者相一致。充分利用成果,认真执行地籍变更的“月清、季累、半年预报”制度,运用遥感等高新技术辅助做好地籍变更工作,提高地籍成果资料的精度和质量,切实解决地籍资料中存在的数据不准、面积不实和权属不清问题。

(2)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数据库内容丰富、更新快捷的优势,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用地项目区的划定、审批提供详实的资料,严格保护耕地,杜绝违法占地;为农村宅基地的划分、住房登记发证、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数据库是建立在不同年代上的特点,通过地类变化信息的分析与对比,对所在地的区域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3)以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进一步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数据库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库等建设工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土地利用信息和为耕地的占补平衡与项目的评价提供参考,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调查存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1矢量图形采集与属性数据录入同步进行问题

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采集通常是分开进行的,这样就容易发生输入错误,同时大大增加工作量。实际工作中可根据辅助软件的特性,对要素分类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让属性数据的录入进一步简单化,然后通过在图形中增加必要的注记、在图形实体扩展码中赋予必要的属性等,实现图形采集与属性录入的同步进行,并可实现属性数据库交换文件的输出。

3.2实现对AutoCAD2000数据的拓扑检查问题

由于AutoCAD2000没有对数据建立拓扑的能力,为了及时发现采集数据在将来建立拓扑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可利用AutoCADMap2000建立数据拓扑结构的功能,对在AutoCAD2000采集的数据及时进行建立拓扑检查。由于二者的数据格式互通互用,可大大减少反复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来进行拓扑结构检查。

3.3数据转换与属性关联问题

如何把AutoCADMap2000中的数据导人到MAPGIS中并保证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是数据库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比较MAPGIS支持的格式并参考部颁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可采用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作为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在AutoCADMap2000开发数据转换模块,利用目标标识码作为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关联标识,输出VCT数据交换文件,这样在MAPGIS中进行文件导入时,就能根据目标标识码建立图形与属性的关联。

4.结束语

伴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快速推进,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这一数据量最大的工作既推进着又影响着国土资源信息化进程,而数据库建成后的应用、更新、维护、安全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S].2017.

[2]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S].2015.

标签:;  ;  ;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中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