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症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对策

痛风症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对策

龙少环(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284-02

【摘要】目的患者掌握痛风症相关知识,减少反复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针对患者缺失的相关知识和存在不健康生活习惯问题进行健康教育、行为指导结果提高患者对痛风症及其后果的认识,有效预防、减少痛风症及其与之相关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性。

【关键词】痛风健康教育行为指导

痛风俗称“富贵病”,是由体内嘌呤物质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使血液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产生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慢性关节炎、节结性痛风结石、关节畸形及肾脏实质病变。本病的发生与饮食、遗传、环境、外伤等因素有关,急性关节炎期:半夜突然起病,因关节疼痛而惊醒。1~2周后,症状缓解,肿胀消失。慢性关节炎期:多个关节受累,发作较频,疼痛加剧。本病多发生在中老年男性、肥胖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少女性病人在绝经后也会患此病。椐报道,现在痛风症患者较15年前相比增加了15-30倍。

1资料

病例资料:选取2008年1月到2010年6月在本院诊疗中心住院的26个患者,其中;男:25人,女:1人,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66.3岁,临床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13个病人血脂异常,16个病人有2个以上合并症,4个病人合并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2个病人合并有脂肪肝、慢性胆囊炎、脑梗塞等疾病,1例患者合并有上述14个以上合并症,血尿酸范围:241.1-634.1mmol/L,痛风结石4人。住院时间:1-27天,平均住院10.73天,痛风关节红肿开始消退1-4天,明显消退2-7天。平均住院时间长是因为有的患者痛风症治愈后仍需治疗其他疾病。

2方法

2.1收集资料评估患者对痛风症相关知识了解程度。26例病人入院后,经同意发给问卷表进行测评,回收问卷表得知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21人,占80.7%,了解一些5人占19.2%,致病相关行为中,高嘌呤饮食20人,占76.8%,缺少运动18人,占69.2%,喝水少18人,占69.28%,喝酒多3人,占11.5.8%,聚餐多5人,占19.22%。

2.2健康教育

讲解痛风症是社交活动频繁,经常宴饮、聚餐、进食大量高胆固醇、高嘌呤的食物、常吃海鲜,饮老火汤,喝啤酒,缺少活动锻炼、饮水不足,使机体代谢机能失衡,身体嘌呤物质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使血液尿酸浓度高而导致疾病发生,反复发作可导致节结性痛风结石、骨关节损害、畸形及肾脏病变。近年患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向。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是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子,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症及高脂血症等疾病呈显著正相关[1],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讲解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

2.3饮食指导

2.3.1低嘌呤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宜定时定量,少用刺激调味品,肉类煮后弃汤以减少嘌呤量。急性期将食物嘌呤含量控制在150mg/d内,选用牛奶、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细粮。缓解期食物控制在每100g食物含嘌呤50~150mg内,如:牛肉、羊肉、鸡肉、兔肉、鸽、草鱼,每日进食肉类不超过120g。忌食动物内脏、鲍鱼、蟹、龙虾、沙丁鱼、鱿鱼、牡蛎、浓鱼肉汤等。禁酒类,啤酒含大量嘌呤,饮酒使肾排泄尿酸降低。禁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食物使嘌呤合成增加,尿酸生成增多,诱发痛风发作,多吃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高钾质食物,多吃西瓜、冬瓜、碱性食物,这些食物利于尿酸盐的溶解,减少尿酸沉淀,利于尿酸排出。少吃黄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芦笋、蘑菇、花生。

2.3.2多饮水以增加尿酸溶解,利于尿酸排出,预防尿酸肾结石,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伴肾结石者饮水要达到3000ml,肾功能不全饮水要适量。不直接饮用矿泉水,矿泉水含钙多,可煮沸一会儿,将钙镁离子转化为锅垢除掉。

2.4行为指导

2.4.1注意保暖、防寒、防湿,避免出汗受风,精神紧张、焦虑

2.4.2活动受限期,患处抬高制动,指导病人用瑜珈的方法深深地、缓慢地呼吸,对头顶百会穴、眉心、喉部、胸骨部、脐部、下腹部、会阴每个部位进行1分钟观想、用意念、暗示语在心里默念,然后对患处进行观想,对局部肌肉、肌腱、关节做下意识细微的舒缩调节,此时局部有发热、发胀、扩张、轻微舒缩的感觉,配合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使练习时思想集中、投入,效果更好,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淋巴回流,促进患处肿胀消褪,然后全身放松练习:深深地、缓慢地呼吸,从脚趾开始放松,到脚掌、踝部、足跟、胫骨、小腿、膝、掴窝、大腿、、腹股沟、腹部、胸、肩、背、腰、骶部、脊柱、颈椎、双手指、掌、手背、腕、前臂、肘、上臂、头、面部每个部位都在慢慢地放松、休息、达到气血通畅、养气活血、改善淋巴血液循环,增强血尿酸代谢,减轻、缓解、控制、治疗痛风所致炎症、肿胀、疼痛。练习选择在进食前后或治疗后1小时。每天耐心指导领会瑜珈呼吸、观想,观察评估掌握情况,效果。

2.4.3缓解期劳逸结合,根据个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游泳、太极、气功、瑜珈、广场健身舞、散步等。

2.4.4出院后限制总能量、脂肪摄入,防止过度饥饿、快速减重、肥胖、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容易导致无氧酵解,增加乳酸产生,诱发痛风病急性发作,使人劳累,损耗气机,降低机体修复、抗病能力。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噻嗪类、维生素B1和B2、胰岛素。

2.5治疗

遵医嘱冰敷患处Bid,口服秋水仙碱0.2mgq2hqid,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有没有腹泻情况。遵医嘱口服止痛药物,视患者情况和条件遵医嘱使用超激光治疗qd。注意观察治疗效果。

2.6心理护理

痛风发作时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影响休息,导致憔悴、焦虑、烦躁、抑郁不安,要关怀备致、给予爱心呵护安慰,细致做好生活护理、及时解决生活需要,悉心指导瑜珈呼吸、观想,有效地调节身心,使心情宁静平和舒畅,减轻焦虑,改善不良心理状况,促进关节疼痛肿胀消退。

2.7出院前发测评表验收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情况:因年龄大、记忆力下降,只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有6人,占23%,基本掌握相关知识20人,占76.8%,与刚入院时占80.7%的21人不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8建立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对出院后的饮食、活动等情况继续进行跟踪随访、评估、督促、干预。

3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后,26例痛风症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提高,防病意识加强,有了促进、保持健康的动力,基本掌握了痛风症相关知识及运动保健方法、注意饮食调节,防病抗病能力提高,身体状况较前改善,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4讨论

现代社会生活模式有所改变,痛风症、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患者年龄提前,社会日趋老年化,老年相关疾病患者增多,加大力度加强痛风症患者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可以使患者懂得改变旧生活习惯,注重健康方式,减少痛风症发生,减轻疾病症状,减少合并症,预防、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张玉梅.痛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2,15-2441-04.

标签:;  ;  ;  

痛风症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