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66例临床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66例临床分析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摘要】目的:了解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方法,总结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经验。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0月采用呼吸衰竭的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Ph、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依从性、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例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可明显升高PaO2、降低PaCO2,对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字】无创呼吸机;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ClinicalAnalysisof66CasesofRespiratoryFailureTreatedbyNoninvasiveVentilator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clinicalnursingmethodofnoninvasiveventilatorforrespiratoryfailureandsummarizetheexperienceofnon-invasiverespirator.Methods:Atotalof60patientswithrespiratoryfailurefromDecember2015toOctober2016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30cases).Thetwogroupsofpatientsweretreatedwithconventionaltherapy,thetreatmentgroupwithnon-invasiveventilator,comparedthetwogroupsofpatientswithtreatment.Results: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inPh,hypercapnia,hypoxemia,compliance,theincidenceofanxietyand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hetreatment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Non-invasiveventilator-assistedrespirationcansignificantlyincreasePaO2anddecreasePaCO2,whichiseffectiveinthetreatmentofrespiratoryfailure.It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noninvasiveventilator;respiratoryfailure;clinicalanalysis

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是指多种原发疾病导致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以致气体交换不能有效进行,从而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可伴或不伴二氧化碳的潴留,进而引起机体代谢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无创呼吸机功能不断完善,其临床使用方便,无需插管,患者痛苦小、舒适,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可间歇通气,能正常进食和湿化;易脱机;减少有创通气时易发生的并发症。以下就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对66例中33例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0月采用呼吸衰竭的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24例,年龄在47~76岁之间,平均年龄(67.5±5.1)岁。伴有生命体征不平稳,一般情况较差身体处于衰竭状态,神态昏迷或神经状态不稳定等症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病人在年龄、基本病情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即给予控制感染、吸氧、化痰、解除支气管痉挛,并于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支持对症等,观察组同时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上机前均告知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指导患者呼吸的配合,如需咳嗽、咳痰、进食、呕吐时患者自行拆除呼吸机的方式。所有患者均采用口鼻面罩连接,调整参数:IPAP12cmH2O~20cmH2O(1cmH2O=0.098kPa),EPAP4cmH2O~6cmH2O,吸气上升时间0.1s~0.2s,吸入氧浓度30%~60%,对明显低氧血症者先吸入纯氧后待SPO2上升后再调低。根据病情监测血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参数以达脱机标准。通气时间根据病人耐受情况每日4到15小时不等。

1.3观察指标

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的变化及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差别,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例数进行观察并记录,统计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O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显著性意义。按a=0.05检验水准,P<0.05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33例能较好耐受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1~2h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紫绀改善,喘息好转。血气分析结果显示PaO2、pH值显著升高(PaO2>60mmHg,SpO2>90%),PaCO2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无效3例,5例患者极度烦躁不安症状加重需进行气管插管。轻度胃肠胀气16例。观察组在pH、PaCO2、PaO2、依从性、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例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既方便又安全,并为治疗提供了新方法,能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增加通气,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创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无创通气呼吸机的使用保留了人体正常的呼吸气体交换通路,有效避免了有创正压通气的常见并发症,使病人及家属更容易接受。同时,缩短了抢救时间,避免了医护人员因气管插管不成功所浪费的时间,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求护理人员有冷静的头脑、精湛的技术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在治疗中突显其价值。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利用无创通气来实施呼吸支持,这是呼吸机的技术体现,使用无创呼吸机来辅助呼吸,从而来改善肺部通气。另外,无创呼吸机是经患者自己的呼吸道进行通气,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导致呼吸道不畅,仍可影响通气功能。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应尽量采取有效排痰措施,鼓励患者咳嗽、咯痰或给予拍背、雾化吸入等。

无创通气可减轻呼吸肌疲劳,保护各重要脏器的功能,对经过选择的一部分患者可以有效地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并可以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辰,商鸣宇,黄克武,等.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23(94):212-213.

[2].付佐英.呼吸机无创治疗60例呼吸衰竭的护理及观察[J].重庆医学学,2014,36(06):560-561.

[3].何美花.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4,24(12):102-103.

标签:;  ;  ;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66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