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基于精益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1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凌云汽车研发分公司上海2017082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河北涿州0727613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河北涿州072761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交流的加强,全球汽车市场实现互通,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想要在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从各方面做起,本文就基于精益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生产成本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各个环节的质量成本,得出一些具有意义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精益生产;汽车零部件;质量成本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企业通过合资引入技术和收购一些外国汽车企业的手段,国内的汽车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占有率也逐渐扩大,但是比较外国汽车企业仍然存在不小差异,常年被用户诟病的零部件质量问题仍然是一座需要翻越的大山,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控制质量成本,使之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质量成本控制意义

1.1控制产品成本,定位适宜质量水平

质量成本是企业生命要素之一,其投入关系到汽车整体质量;同时作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其控制关系到汽车整体利润,如何在降低质量成本的同时保持汽车整体质量从而实现较大营利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通过对质量成本中各项数值分析比较,可以了解质量成本中各项费用占比趋势,合理调配各个项目并且与其他汽车企业的质量成本投入状况作为对比,最终根据客户消费水平定位合适的质量水平,从而增加产品竞争力[1]。

1.2企业管理体系评价与质量决策

开展质量成本控制,落实责任到各项目负责部门,通过对于质量成本的预算和执行进行效果验收与考核,从侧面得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评价,同时相关领导能够依此掌握质量成本结构,最终了解产品质量和在质量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相关对策,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同时增加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1.3质量意识的提高

将质量成本控制落到实处,需要每一个环节的员工进行实际的工作落实,上到质量管理工作者,下到基层员工,都需要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去,因此对于提高整个公司的质量有着极大作用。

2精益生产及基本思想

精益思想包括五项原则,即价值(value)、价值流(valuestream)、流动(flow)、拉动(pull)、完美(perfect),基于精益思想的精益生产以价值最大化,以人为本追求零库存、高柔性、零缺陷,按照价值流,按照客户需求及时限量生产并提供客户所需产品,这种生产方法大幅度减少了资源浪费、库存积压、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最终核心思想是消除在生产现场中不能创造价值的所有事物[2]。

精益生产方式经营特征:

(1)准时性:在确保不发生制造溢出,消除浪费、降低生产的前提下在必要时间内生产产品。

(2)客户高密关系:价值原则要求厂家永远站在客户立场之上,因此在精益生产方式中有着高密切的供求关系,客户需求高质量的小运输量产品。与传统生产关系不同,精益生产关系之中,客户能将质量问题完全托付于生产厂家,并且会减少供应商数量,重点维持与几个厂家的联系。

(3)不断改进:完美原则给企业的理念就是没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只有不断改进,作为精益生产核心理念,面对完美挑战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库存浪费最小化。

(4)“拉动”式生产方式:拉动(pull)原则要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咋供应、生产环节中只存在少量零部件和在制品、成品的存储量,订单拉动生产,按时按量满足客户需求。

精益生产奉行小组协作,组员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作用,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热情。

3精益生产下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成本把控

精益生产和质量成本关系当中,成本能够维持推动精益生产,同时精益生产依据其特征不断改进生产流程,持续提高效益的同时降低成本,而汽车零部件作为复杂精细的生产过程,在质量成本的控制和决定上对于精益思想下的精益生产依赖性更高,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零部件的同时保持自身库存和生产过程的均衡,是汽车企业需要持续优化的一个问题,下面从几个环节为方向展开讨论。

3.1研发与材料质量成本

精益生产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公司结构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产品的研发一般会按照客户需求方向进行开展,例如汽车底盘悬挂架、轮毂、刹车片等。随着汽车企业竞争的激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零部件企业的研发成本逐步上升。产品的研发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过程,但是每一个零件的规格和生产质量在汽车中的应用,意味着对行驶安全的保障,汽车操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来自零部件企业产品的质量,因此零部件的质量需要极大的实验和相关成本投入,材料质量成本的占比因此升高。

3.2加工质量成本

加工制作环节在精益生产中十分考究,过程中的成本的加大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因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严格按照相关订单车系的规格规定,如果制造量增加的同时订单量的减少会造成资源的彻底浪费。除了需求差距量之外,内部制造成本的损失包括:制造过程中的废品、残次品、零部件重新检验、制造效率低下等,以上情况都属于精益生产中不能创造价值的浪费。同时相关生产设备的闲置和固定客户需求零部件规格的变化导致设备模具、料架等配备设施不再满足后续产品要求,导致固定资产的直接报废,增加加工制造成本。

3.3采购质量成本问题

采购成本包括相关原材料的价格、物流费、订单费和采购相关人员的管理费用等,汽车零部件企业采购成本当中原材料采购占50-70%,采购质量对于整个生产成本意义非凡。

材料的质量要求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材料的规格、加工精细度、交付周期、价格对比等方面是一个高质量低价格短周期的采购过程,但由于企业存在的部门冗杂,资金处理过程繁琐等问题,可能会导致采购质量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整个精益生产过程中质量成本的上升。

4相关意见

精益生产中,由于资金流动的及时性、制造与需求的相应性、规格和质量的高要求性等条件,质量成本需要达到最优化,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的质量成本就包括:涉及开发成本、加工制造成本、采购成本等。由于我国的汽车企业发展水平以及相关零部件的供应水平都比较落后,在相关质量成本的规划处理上都有所欠缺,对于质量成本的相关问题提出如下措施。

4.1科学的团队合作

无论是在哪个生产环节当中,一个科学高效协作的团队必不可少,科学构建合作团队,覆盖到企业全部门,从研发、采购、资金流动、制造、运输全过程减少生产的质量成本,通过财务部门对相关问题进行预算管理,达到科学高效的体系构建效果。

4.2研发成本控制

根据精益生产原则,产品的计划实施决定了产品质量与成本,而研发成本控制的基础就是成本估算,对于研发成本的控制首要是提高研发人员的研发水平与知识储备,通过高效高速高精度的产品研发,来减少研发时间,减少整个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4.3采购成本控制

首先对采购成本构成进行分析,按照结构特点建立起完整的采购制度,正规健康的采购指导往往能够大幅度减少交付时间;同时利用科学方法分析客户需求和供应商的报价与成本,有战略性的进行采购。最终全面结合自制与外购成本差异,为整体的质量成本控制提供方法。

4.4生产成本控制

生产过程中,为防止造成原材料的损坏,在设备启用之前应该事先检修,并且在启用之后用实验材料进行试制,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再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在加工人员方面,优化人员结构,精简相关过程,以求达到加工人员的高效化和多能化。

除了各个环节之间的成本控制,整个企业应该达成有效的沟通协调保障,建立成本控制沟通管理机制,共享每一个环节的过程信息。

5结语

汽车零部件企业精益生产对于生产的及时性、供求的均衡性、成品的高精度性等存在极高要求,其生产质量成本也受到各个过程的影响,因此必须要进行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讨论质量成本的控制策略,通过逐一的问题解决最终完成对整个生产过程中质量成本的控制,对于相关企业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高红花.基于精益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聂龙武.基于精益思想的汽车零部件成本控制思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3):211-213.

标签:;  ;  ;  

基于精益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