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杭州忠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10000

摘要:文明是人类这一智能生物主体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过程中发展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不仅代表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状态,也代表着人类从认识自然、依从自然的蒙昧状态,逐步发展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自主创造状态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兼顾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认识、制定战略、总体谋划,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制、机制,补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将人类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

关键词:生态文明;资源环境;承载力

1生态文明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过程

1.1文明进程与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文明的进程以生产力发展为推动力,迄今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三次文明进程速度越来越快,持续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文明成果积累迅速。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打破了可再生资源固有的更新周期和自然物质生产的自我修复能力,使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以及化石能源等日渐枯竭。而庞大的生产以及人口带来的废弃物质排放也远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失衡。

1.2生态文明的时代诉求

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问题,催生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尽管不同地域文明程度不同,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出现,人类文明开始逐渐融合、趋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共同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共同面临着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因而共同存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诉求。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布《我们的共同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标志,人类开始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时代。

2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文明发展方式,文明形态不仅表现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上,也表现在自然资源环境的存在与发展状态上。生态文明建设是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在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创造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自然资源环境的循环、更新、稳定、持续发展,形成共生、包容、协调、统一的人地关系。

3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3.1资源环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遵从经济规律,更要尊重自然规律。资源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体,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资源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生产价值(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生态价值,这两种价值互为制约,不能同时实现。生产价值实现以不破坏自然物质生产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自净能力为底线,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开发与利用资源环境。在两难面前,要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把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3.2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3.2.1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涵义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确保生态可恢复与可持续,并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能够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人与自然构成统一的系统。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承载体,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生产消费的所有环节,是资源环境所要承载的对象。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是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承载力的大小决定了承载对象活动的范围、强度、规模等,具体现在可支撑的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排放总量等。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而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反过来会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起到增强或者削弱的作用,可见,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相辅相承、互为消长的(图1)。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将人类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并通过科技手段以及转变观念等形式,降低需求,减少对资源环境承载的压力,确保不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极限,实现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3.2.2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三种生产过程:人口生产、社会物质生产和自然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都是以自然物质生产为基础,没有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能源和原料等),人类生产就无法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首先是由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提供的具

体条件决定,并随其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而变化。资源环境系统本身特性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智能圈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文化背景、政策制度及管理体制和法制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方式、规模和速度,会对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起到增强或者削弱的作用(图2)。

3.2.3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性和区域性特征

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由该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本身属性决定的,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智能圈的加入,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交互影响的系统,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其客观属性施加巨大的影响,加上资源环境自身的发展变化,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

同时,资源承载力还受到不同区域内社会因素如经济社会状况、国家方针政策等的影响与制约,因而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3.2.4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阈值”衡量

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维持着系统的平衡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只针对环境或者资源进行单要素研究,也不能脱离人类子系统的影响,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衡量也是要综合各种要素指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最终确定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大小。以往的评价通常以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生产总值、环境对污染物的容量等的极限值衡量,但是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生产消费需求的变化、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改变等都会影响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如果以极限值进行评价显然是一种静态评价,而无法体现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应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浮动的阈值,这个阈值是一个有条件的数值区间,它不仅反映承载力数量,同时还应反映这种承载力的空间及可持续的时间界限。

4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

4.1统一认识、制定战略、总体谋划

生态文明时代走生产发展、生活富余、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共同的诉求。自然生态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形成人和自然平等共生、和谐相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状态。建设生态文明要以人为本,既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人类享受自然,同时人类担当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发展的责任。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统一认识,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基本原则,提出战略任务,制定发展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2摸清家底、打牢基础、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为基础。资源环境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既决定生态质量,又决定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需要开展全国范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调查、综合评价,为生态文明建设蓝图提供依据。

4.3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各异,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区域间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特征,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通过谈判、协商,形成有差别的共同行动,这种进步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身的特征。我国陆域、海域、东西南北,资源环境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要制定相应政策,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是发展速度的确定,供需总量的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等。

4.4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制、机制,补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

生态文明建设要用法律法规引导,要有体制机制保证,要以政策调控。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健全完善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制度,修订、补充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文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应在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创造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自然资源环境的循环、更新、稳定、持续发展,形成共生、包容、协调、统一的人地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维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9(5):1-7.

[2]宋一.从结构看生态文明的建构[J].实事求是,2009(1):9-11.

[3]曾珠.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思考[J].经济透视,2008(4):17-20.

[4]高德明.内外生态文明研究概况.[J]红旗,2008(18):26-28.

标签:;  ;  ;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