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应用补肺健脾汤治疗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及肺功能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应用补肺健脾汤治疗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及肺功能的影响

(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安岳642350)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应用补肺健脾汤治疗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39例为对照组,采用补肺健脾汤治疗的39例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IgE水平、FEV1、FEV1/FVC、PEF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应用补肺健脾汤治疗,不仅能够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水平,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补肺健脾汤;血清免疫球蛋白;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356-01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使得该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吸入性激素是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首选药物,但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较多,给治疗的疗效及依从性造成了影响[1]。主要就补肺健脾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所选7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的39例作为对照组,本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7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45±1.62)岁;病程为1~19年,平均(9±0.69)年。补肺健脾汤治疗的39例作为研究组,本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44±1.95)岁;病程为1~18年,平均(8±0.37)年。两组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固本咳喘片饭后口服,一次3片,一日三次;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症状轻者一次250μg,一日一次;中、重度患者一次250μg,一日两次。

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补肺健脾汤,具体中药药方为:黄芪30g,丹参15g,茯苓15g,山药15g,党参15g,炒白术15g,防风15g,陈皮10g,川芎10g,法半夏10g,甘草3g;以上方药均用水煎煮后取汁口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治疗四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三个疗程。

1.3效果评定

(1)观察指标:检测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并采用肺功能仪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第一秒肺活量(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以及呼气峰流量(PEF)。(2)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评定,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且中医症候积分减少程度在70%~94%之间为显效;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且中医症候积分明显减少30%~69%之间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

1.4数据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代表,计数资料用百分比(%)代表,只有比较差异且P<0.05时,方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

研究组治疗前血清IgE水平为(575.43±12.93)(ug)/L,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gE水平为(569.49±14.58)(ug)/L,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为(321.23±23.48)(ug)/L,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为(432.38±34.59)(ug)/L;两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IgE血清水平单位应为ug/L)

2.2对比治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

研究组经治疗以后,FEV1为(1.87±0.62)L、FEV1/FVC(72.63±1.25)%、PEF(5.26±0.81)%,对照组经治疗以后,FEV1为(1.73±0.95)L、FEV1/FVC(66.38±2.61)%、PEF(4.63±1.3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对比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

39例研究组经治疗以后,13例临床控制、14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87%;39例对照组经治疗以后,11例临床控制、10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9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定论,传统西药治疗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但疾病的复发率仍较高。祖国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于“哮证”的范畴,该病的病变部位虽在肺部,但极易影响脾、肾等部位,导致三脏器功能的失衡,最终造成肺脾气虚、表阳不固[2]。本次研究中,应用补肺健脾汤治疗的研究组,其治疗后的血清IgE水平、FEV1、FEV1/FVC、PEF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与李小娟等[3]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应用补肺健脾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彦.补肺益肾中药方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1):73-74.

[2]石绍顺,李丁蕾,崔英海,等.金龙固本补肺健脾合剂干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4):233-235.

[3]李小娟,廉富,孙增涛,等.补肺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33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2):128-131.

标签:;  ;  ;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应用补肺健脾汤治疗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及肺功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