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论文和设计-胡朝孙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探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包括铜制线芯,所述铜制线芯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包裹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外部包裹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部填充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远离阻燃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该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通过填充层和阻燃层的配合使用,使得屏蔽层的热量可通过填充层内部的空心孔进行散热,且阻燃层可对控制电缆进行防护,防止电缆受高温自燃,通过凹槽、加强筋、卡槽以及保护气囊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电缆具有较高的防扭曲效果,保证了该电缆的使用效果。

主设计要求

1.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包括铜制线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制线芯(1)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的外部包裹有导热层(3),所述导热层(3)的外部包裹有屏蔽层(4),所述屏蔽层(4)的外部填充有填充层(5),所述填充层(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6),所述阻燃层(6)的外表面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远离阻燃层(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8),所述阻燃层(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9),所述保护层(9)的内表面还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保护气囊(11)。

设计方案

1.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包括铜制线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制线芯(1)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的外部包裹有导热层(3),所述导热层(3)的外部包裹有屏蔽层(4),所述屏蔽层(4)的外部填充有填充层(5),所述填充层(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6),所述阻燃层(6)的外表面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远离阻燃层(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8),所述阻燃层(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9),所述保护层(9)的内表面还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保护气囊(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是由聚乙烯在受到高能射线或交联剂的作用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交联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4)的表面是由非磁性金属丝编织而形成的,且屏蔽层(4)的内部填充有金属化纸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5)的中部设置有空心孔,且填充层(5)上空心孔的内部设有交错连接的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在该电缆延伸方向上等距离的分布,且凹槽(7)的形状为圆形,且凹槽(7)与卡槽(10)的位置相互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囊(11)与凹槽(7)和加强筋(8)均固定连接,且保护气囊(11)将凹槽(7)的空间填满。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控制电缆是适用于工矿企业、能源交通部门、供交流额定电压450\/750伏以下控制、保护线路等场合使用的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由于同一控制电缆中线芯之间的间距较小,所以控制电缆内部存在电磁感应干扰,影响控制电缆信号的传输,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且由于控制电缆的密封性,线芯产生的热量无法进行较好地散热,会加快控制电缆内部的老化,降低其使用寿命,电缆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会出现扭曲的现象,当电缆扭曲后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具备电磁感应干扰较小、易于散热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包括铜制线芯,所述铜制线芯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包裹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外部包裹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部填充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远离阻燃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阻燃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内表面还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保护气囊。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是由聚乙烯在受到高能射线或交联剂的作用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交联形成的。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的表面是由非磁性金属丝编织而形成的,且屏蔽层的内部填充有金属化纸带。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的中部设置有空心孔,且填充层上空心孔的内部设有交错连接的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凹槽在该电缆延伸方向上等距离的分布,且凹槽的形状为圆形,且凹槽与卡槽的位置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保护气囊与凹槽和加强筋均固定连接,且保护气囊将凹槽的空间填满。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通过导热层和屏蔽层的配合使用,使得铜制线芯通电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封闭不会对电缆中其它的铜制线芯造成较大的干扰,且控制电缆之间的干扰也能够降低,同时铜制线芯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导热层和屏蔽层上,对铜制线芯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热量堆积在铜制线芯上,降低绝缘层老化的速度。

2、该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通过填充层和阻燃层的配合使用,使得屏蔽层的热量可通过填充层内部的空心孔进行散热,且阻燃层可对控制电缆进行防护,防止电缆受高温自燃,通过凹槽、加强筋、卡槽以及保护气囊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电缆具有较高的防扭曲效果,保证了该电缆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剖示意图。

图中:1、铜制线芯;2、绝缘层;3、导热层;4、屏蔽层;5、填充层;6、阻燃层;7、凹槽;8、加强筋;9、保护层;10、卡槽;11、保护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

如图1-2所示,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包括铜制线芯1,铜制线芯1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2,绝缘层2的外部包裹有导热层3,导热层3的外部包裹有屏蔽层4,屏蔽层4的外部填充有填充层5,填充层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6,阻燃层6的外表面设有凹槽7,凹槽7远离阻燃层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8,阻燃层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9,保护层9的内表面还设有卡槽10,卡槽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保护气囊11。

绝缘层2是由聚乙烯在受到高能射线或交联剂的作用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交联形成的;

屏蔽层4的表面是由非磁性金属丝编织而形成的,且屏蔽层4的内部填充有金属化纸带,利用屏蔽层4可对铜制线芯1中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进行屏蔽,减小铜制线芯1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

填充层5的中部设置有空心孔,且填充层5上空心孔的内部设有交错连接的支撑杆,利用空心孔可对控制电缆的内部进行散热,避免热量堆积加快控制电缆内部构件的老化;

凹槽7在该电缆延伸方向上等距离的分布,且凹槽7的形状为圆形,且凹槽7与卡槽10的位置相互对应,通过凹槽7和卡槽10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电缆在制作的时候能够控制电缆保护层9的厚度,也能够保证该电缆在安装的过程中有一个缓冲空间;

保护气囊11与凹槽7和加强筋8均固定连接,且保护气囊11将凹槽7的空间填满,通过保护气囊11与加强筋8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电缆在运输的过程中无法被扭曲,从而保证了该电缆良好的性能。

控制电缆使用时,铜制线芯1通电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会被屏蔽层4进行屏蔽,减小铜制线芯1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且铜制线芯1产生的热量可经导热层3和屏蔽层4传至填充层5内的部对铜制线芯1进行散热,减少控制电缆内部热量的堆积,降低控制电缆内部构件的老化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2550.9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232472U

授权时间:20190809

主分类号:H01B 7/42

专利分类号:H01B7/42;H01B7/295;H01B7/18;H01B7/17;H01B11/00

范畴分类:38A;35F;

申请人:扬州华城电缆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扬州华城电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菱塘工业集中区

发明人:胡朝孙;徐磊;席素玲;李仲宏;曾天良;张怀广

第一发明人:胡朝孙

当前权利人:扬州华城电缆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石油勘探平台用特种控制电缆论文和设计-胡朝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