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器论文和设计-李湘津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固定器的固定板上设置凸缘,凸缘内设通孔,通孔内穿设弹簧,夹板内侧设一侧开放的固定孔,夹板背侧设弹簧槽,弹簧的两个伸出端分别卡设于两个夹板的弹簧槽内,夹板的尾部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设置与凸缘配合的凹缘,夹板的尾端设置手柄,手柄与夹板之间的角度小于120°。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通过弹簧连接活动夹具结构,使固定孔开口的一侧和固定板接触形成闭合结构,扭转弹簧的伸出端被卡接于夹板背侧的弹簧槽内,以及凹凸缘的配合设置使手柄和活动夹具之间形成杠杆结构,可以稳定地将一组或多组管路被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结构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和固定板(1)的上下表面对称设置的活动夹具(2),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凸缘(3),凸缘(3)的内部设有通孔(4),通孔(4)内穿设弹簧(5),所述活动夹具(2)包括夹板(6)和手柄(7),夹板(6)与固定板(1)接触的一侧设置若干固定孔(8),固定孔(8)与固定板(1)接触的一侧开放,夹板(6)远离固定板(1)的一侧设置两端贯通的弹簧槽(9),弹簧(5)的两个伸出端(10)分别卡设于两个夹板(6)的弹簧槽(9)内,夹板(6)的尾部靠近固定板(1)的一侧设置与凸缘(3)配合的凹缘(11),夹板(6)的尾端设置手柄(7),手柄(7)与夹板(6)之间的角度小于120°。

设计方案

1.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和固定板(1)的上下表面对称设置的活动夹具(2),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凸缘(3),凸缘(3)的内部设有通孔(4),通孔(4)内穿设弹簧(5),所述活动夹具(2)包括夹板(6)和手柄(7),夹板(6)与固定板(1)接触的一侧设置若干固定孔(8),固定孔(8)与固定板(1)接触的一侧开放,夹板(6)远离固定板(1)的一侧设置两端贯通的弹簧槽(9),弹簧(5)的两个伸出端(10)分别卡设于两个夹板(6)的弹簧槽(9)内,夹板(6)的尾部靠近固定板(1)的一侧设置与凸缘(3)配合的凹缘(11),夹板(6)的尾端设置手柄(7),手柄(7)与夹板(6)之间的角度小于1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缘(11)靠近手柄(7)的一端与固定板(1)不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8)的开口宽度不大于固定孔(8)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的长轴与固定板(1)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9)的长轴与通孔(4)的长轴相互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为扭转弹簧,弹簧(5)的两个伸出端(10)分别与弹簧(5)的长轴平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8)的内壁上设置防滑垫(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柔性的承托垫片(1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器。

背景技术

儿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病情危重,较多的患儿需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虽然自带了呼吸机管路固定夹,但只能随呼吸机固定放置在病人的右侧或左侧,在病人体位改变时不方便调节,进而影响使用;在临床使用中,为把呼吸机螺纹导管固定在床边,常使用棉绳结扎在床栏上,但这种方法导管不易固定,系得太紧易造成螺纹导管扭曲、受压、变形甚至破损,影响呼吸机的正常运行;系得太松会引起滑脱,呼吸机导管如果没有良好的固定与支撑,呼吸机螺纹管的重量可以在患者口腔、咽喉处造成压迫,引起组织疼痛和损害,进一步会引起皮肤损伤。而且呼吸机自带的管路固定夹只有一个,不能对整个呼吸机管路进行良好的固定和支持,特别是病人端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处,在做翻身拍背等护理工作时容易造成脱管,尤其是早产儿所用气管插管常不带气囊,不易固定,更易脱管。另外呼吸机本身管路固定装置不能使病人端的呼吸机Y型管处于呼吸回路的高点,容易使冷凝水积聚,甚至逆流入下呼吸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儿童因气管粗细不同所使用气管插管有多种规格,目前所有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容易造成管路滑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器,以解决现有固定器容易滑动甚至脱管,管路难以固定,管路脱落后断开会危及病人生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包括固定板和固定板的上下表面对称设置的活动夹具,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凸缘,凸缘的内部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弹簧,所述活动夹具包括夹板和手柄,夹板与固定板接触的一侧设置若干固定孔,固定孔与固定板接触的一侧开放,夹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设置两端贯通的弹簧槽,弹簧的两个伸出端分别卡设于两个夹板的弹簧槽内,夹板的尾部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设置与凸缘配合的凹缘,夹板的尾端设置手柄,手柄与夹板之间的角度小于120°。

所述凹缘靠近手柄的一端与固定板不接触。保证凹缘能够沿凸缘的外径转动。

所述固定孔的开口宽度不大于固定孔的直径。由于管路均为具有弹性的结构,固定孔开口的宽度设置可以保证在管路被卡入固定孔的前提下对管路进行限位,防止在夹板和固定板分离或合拢过程中管路自动从固定孔中脱出。

所述通孔的长轴与固定板相互垂直。保证位于通孔内的弹簧的长轴与固定板相互垂直。

所述弹簧槽的长轴与通孔的长轴相互平行。保证弹簧的伸出端与弹簧之间为90°,保证伸出端能够稳定固定在弹簧槽内,在拉伸时不会从弹簧槽内脱出,且能保证弹簧的伸出端与弹簧之间的拉力相对均匀。

所述弹簧为扭转弹簧,弹簧的两个伸出端分别与弹簧的长轴平行。

所述固定孔的内壁上设置防滑垫。增大管路外壁和固定孔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管路在固定孔内的滑动,使其被稳定停留在需要的固定位置。

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柔性的承托垫片。防止在外力压迫时管路与固定板的两侧发生硬挤压,使管路发生折叠造成管路内液体或气体的流通不畅或管路断裂。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板通过弹簧连接的活动夹具结构,在活动夹具的夹板上设置固定孔,并使固定孔开口的一侧和固定板接触形成闭合结构,由于扭转弹簧的伸出端被卡接于夹板背侧的弹簧槽内,按压手柄即可使活动夹具的凹缘贴合凸缘向手柄一侧转动,从而使夹板与固定板分离,将需要固定的管路放入夹板与固定板之间的空隙中,并将管路卡入相应直径的固定孔内,由于按压手柄时使扭转弹簧的伸出端发生位移,从而使扭转弹簧发生扭转形变,当管路被卡好后放开手柄,扭转弹簧即会在恢复形变的力的带动下使伸出端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带动手柄抬起,活动夹具的凹缘贴合凸缘向夹板一侧转动,直至夹板与固定板贴合,从而封闭固定孔,使一组或多组管路被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有效杜绝由于脱管造成的医疗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固定板;2、活动夹具;3、凸缘;4、通孔;5、弹簧;6、夹板;7、手柄;8、固定孔;9、弹簧槽;10、伸出端;11、凹缘;12、防滑垫;13、承托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器,包括固定板1和固定板1的上下表面对称设置的活动夹具2,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凸缘3,凸缘3的内部设有通孔4,通孔4内穿设弹簧5,所述活动夹具2包括夹板6和手柄7,夹板6与固定板1接触的一侧设置若干固定孔8,固定孔8与固定板1接触的一侧开放,夹板6远离固定板1的一侧设置两端贯通的弹簧槽9,弹簧5的两个伸出端10分别卡设于两个夹板6的弹簧槽9内,夹板6的尾部靠近固定板1的一侧设置与凸缘3配合的凹缘11,夹板6的尾端设置手柄7,手柄7与夹板6之间的角度小于120°。

所述凹缘11靠近手柄7的一端与固定板1不接触。

所述固定孔8的开口宽度不大于固定孔8的直径。

所述通孔4的长轴与固定板1相互垂直。

所述弹簧槽9的长轴与通孔4的长轴相互平行。

所述弹簧5为扭转弹簧,弹簧5的两个伸出端10分别与弹簧5的长轴平行。

所述固定孔8的内壁上设置防滑垫12。

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柔性的承托垫片13。

使用前,先检查弹簧5是否稳定穿入通孔4,且弹簧5与两个伸出端10之间的连接段是否平行靠近固定板1和夹板6,伸出端10是否伸入弹簧槽9内并卡紧,通过弹簧5和两个伸出端10之间的拉紧作用确保活动夹具2靠近固定板1的一侧分别与固定板1的上下表面贴合紧密无偏斜。

使用时,按压手柄7使活动夹具2的凹缘11贴合凸缘3向手柄7一侧转动,从而使夹板6与固定板8分离,将需要固定的管路放入夹板6与固定板1之间的空隙中,然后将管路卡入相应直径的固定孔8内,由于按压手柄7时使扭转弹簧的伸出端10发生位移,从而使扭转弹簧发生扭转形变,当管路被卡好后放开手柄7,扭转弹簧即会在恢复形变的力的带动下使伸出端10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带动手柄7抬起,活动夹具2的凹缘11贴合凸缘3向夹板6一侧转动,直至夹板6与固定板1贴合,从而封闭固定孔8,使一组或多组管路被固定在活动夹具2和固定板1之间,管路的两端从固定板1两侧穿出并被承托垫片13承接,此时即可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需要放置的位置,如果需要固定在输液杆或床头杆等管状物体上,也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孔8进行固定安装。

设计图

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3840.9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790554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A61M16/00

专利分类号:A61M16/00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第一申请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申请人地址: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11号

发明人:李湘津;刘丽君

第一发明人:李湘津

当前权利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代理人:田玉兰

代理机构:62100

代理机构编号: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器论文和设计-李湘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