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愿工作时间论文_谢东虹

导读:本文包含了意愿工作时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愿,工作时间,农民工,市民,工作,效用,新生代。

意愿工作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谢东虹[1](2016)在《工作时间与收入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基于2015年北京市的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15年北京市的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重点考察了工作时间、收入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时间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能积极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受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下降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有序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关注到工作时间的影响作用。(本文来源于《调研世界》期刊2016年03期)

石智雷,彭慧[2](2015)在《工作时间、业余生活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工作时间、业余生活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当以制造业农民工为研究样本来控制工作时间的外生性,并用同一社区内其他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作为工具变量,以解决其内生性偏误之后,本文发现,在城市的精神感受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每天加班工作时间越长,每周工作天数越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低,且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加班时间更加敏感;吸烟、玩麻将和电脑游戏等业余生活会降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对个人发展有利、层次较高的业余生活会促使农民工融入当地社会,主动实现市民化。(本文来源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郭晓林[3](2002)在《意愿工作时间决定模型及工作满意度之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选择工作的自由度正日益增大。人们现在更能够凭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工作,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辞职的消息,而有的人辞职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有的人却选择的是暂时失业。不管是换工作也好,还是选择失业也好,这里面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作出其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工作对于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工作究竟能给人带来些什么?人究竟是依据什么来决定是工作还是不工作,是选择A工作还是B工作。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作出解释。 本文应用经济学中的主观分析法,推导出了收入的边际效用曲线、工作的边际效用曲线及工作的边际负效用曲线,提出了意愿工作时间的全新概念,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阐述了意愿工作时间的决定模型以及工作的边际效用曲线和工作的边际负效用曲线的移动对意愿工作时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利用效用的概念定义了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并应用此模型对部分管理策略作了新的诠释。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本文的观点是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戈森第一定律)、边际效用均等原理(戈森第二定律)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本文中,没有对上述理论作进一步的论证,而是假定它们都是正确的。(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2-11-08)

意愿工作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工作时间、业余生活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当以制造业农民工为研究样本来控制工作时间的外生性,并用同一社区内其他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作为工具变量,以解决其内生性偏误之后,本文发现,在城市的精神感受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每天加班工作时间越长,每周工作天数越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低,且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加班时间更加敏感;吸烟、玩麻将和电脑游戏等业余生活会降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对个人发展有利、层次较高的业余生活会促使农民工融入当地社会,主动实现市民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愿工作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1].谢东虹.工作时间与收入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基于2015年北京市的调查数据[J].调研世界.2016

[2].石智雷,彭慧.工作时间、业余生活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

[3].郭晓林.意愿工作时间决定模型及工作满意度之再认识[D].西南交通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经济理论重点项目不知如何安排培训时间6.受教育程度与培...项目劳动力资源仿真结果包装作业方法及过程包装作业方法及过程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累积Hazard函数77

标签:;  ;  ;  ;  ;  ;  ;  

意愿工作时间论文_谢东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