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模组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晶模组,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光学膜片、直下式LED灯条、侧入式LED灯条、背板、后盖、反射纸,直下式LED灯条位于背板前侧面的上半部,侧入式LED灯条设置在背板底面的上方,还包括扩散导光板,扩散导光板设置在光学膜片与直下式LED灯条之间,扩散导光板包括基板,基板前侧面的上半部设置有扩散层,基板后侧面的下半部设置有导光网点结构。由于扩散导光板为一体结构,且具有扩散光源、导光的作用,只需一个工序就完成了以前扩散板、导光板的装配,更加便于装配固定,提高了液晶模组的装配效率。同时,扩散导光板不存在拼缝,降低了液晶模组漏光的风险,提高其使用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液晶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光学膜片(2)、直下式LED灯条(3)、侧入式LED灯条(4)、背板(5)、后盖(6)、反射纸,液晶显示面板(1)、光学膜片(2)、直下式LED灯条(3)、背板(5)、后盖(6)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反射纸设置在背板(5)上,直下式LED灯条(3)位于背板(5)前侧面的上半部,侧入式LED灯条(4)设置在背板(5)底面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导光板(7),扩散导光板(7)设置在光学膜片(2)与直下式LED灯条(3)之间,扩散导光板(7)包括基板(71),基板(71)前侧面的上半部设置有扩散层,基板(71)后侧面的下半部设置有导光网点结构,且侧入式LED灯条(4)位于背板(5)底面与基板(71)底面之间。

设计方案

1.液晶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光学膜片(2)、直下式LED灯条(3)、侧入式LED灯条(4)、背板(5)、后盖(6)、反射纸,液晶显示面板(1)、光学膜片(2)、直下式LED灯条(3)、背板(5)、后盖(6)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反射纸设置在背板(5)上,直下式LED灯条(3)位于背板(5)前侧面的上半部,侧入式LED灯条(4)设置在背板(5)底面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导光板(7),扩散导光板(7)设置在光学膜片(2)与直下式LED灯条(3)之间,扩散导光板(7)包括基板(71),基板(71)前侧面的上半部设置有扩散层,基板(71)后侧面的下半部设置有导光网点结构,且侧入式LED灯条(4)位于背板(5)底面与基板(71)底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直下式LED灯条(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直下式LED灯条(3)平均位于背板(5)前侧面的上半部。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基板(71)的形状为长方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基板(71)由甲基丙烯酸甲脂、聚苯乙烯或者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制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基板(71)为玻璃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低成本的液晶模组在电视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液晶模组上半部的厚度大于下半部的厚度,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光学膜片、直下式LED灯条、侧入式LED灯条、导光板、扩散板、背板、后盖、反射纸,液晶显示面板、光学膜片、导光板、直下式LED灯条、背板、后盖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直下式LED灯条位于背板前侧面的上半部,侧入式LED灯条设置在背板底面的上方,直下式LED灯条灯珠产生点状光源,通过透镜的折射和反射纸反射作用把光线散开,再通过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的匀化作用形成了均匀亮度的面光源,侧入式LED灯条构成一个线光源,线光源经反射纸反射后再通过导光板形成了面光源,再通过光学膜片的匀化作用形成了均匀亮度的面光源。可见,该液晶模组需要设置导光板和扩散板,装配时至少需要两个工序进行装配,导致液晶模组的装配效率较低,而导光板、扩散板的拼缝处存在漏光的风险,影响液晶模组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液晶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液晶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光学膜片、直下式LED灯条、侧入式LED灯条、背板、后盖、反射纸,液晶显示面板、光学膜片、直下式LED灯条、背板、后盖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反射纸设置在背板上,直下式LED灯条位于背板前侧面的上半部,侧入式LED灯条设置在背板底面的上方,还包括扩散导光板,扩散导光板设置在光学膜片与直下式LED灯条之间,扩散导光板包括基板,基板前侧面的上半部设置有扩散层,基板后侧面的下半部设置有导光网点结构,且侧入式LED灯条位于背板底面与基板底面之间。

进一步的是,直下式LED灯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直下式LED灯条平均位于背板前侧面的上半部。

进一步的是,基板的形状为长方体。

进一步的是,基板由甲基丙烯酸甲脂、聚苯乙烯或者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制成。

进一步的是,基板为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扩散导光板,扩散导光板设置在光学膜片与直下式LED灯条之间,扩散导光板包括基板,基板前侧面的上半部设置有扩散层,基板后侧面的下半部设置有导光网点结构,使扩散导光板上半部具有扩散光源的作用,扩散导光板下半部具有导光作用,使用时,直下式LED灯条灯珠产生点状光源,通过透镜的折射和反射纸反射作用把光线散开,再通过扩散导光板的上半部和光学膜片的匀化作用形成了均匀亮度的面光源,侧入式LED灯条构成的线光源,通过反射纸反射到导光网点结构,扩散导光板的下半部和光学膜片的匀化作用形成了均匀亮度的面光源。可见,由于扩散导光板为一体结构,且具有扩散光源、导光的作用,只需一个工序就完成了以前扩散板、导光板的装配,更加便于装配固定,提高了液晶模组的装配效率。同时,扩散导光板不存在拼缝,降低了液晶模组漏光的风险,提高其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扩散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液晶显示面板1、光学膜片2、直下式LED灯条3、侧入式LED灯条4、背板5、后盖6、扩散导光板7、基板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液晶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光学膜片2、直下式LED灯条3、侧入式LED灯条4、背板5、后盖6、反射纸,液晶显示面板1、光学膜片2、直下式LED灯条3、背板5、后盖6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反射纸设置在背板5上,直下式LED灯条3位于背板5前侧面的上半部,侧入式LED灯条4设置在背板5底面的上方,还包括扩散导光板7,扩散导光板7设置在光学膜片2与直下式LED灯条3之间,扩散导光板7包括基板71,基板71呈透明状,基板71前侧面的上半部设置有扩散层,基板71后侧面的下半部设置有导光网点结构,且侧入式LED灯条4位于背板5底面与基板71底面之间。

基板71前侧面的上半部设置有扩散层,扩散层由设置在基板71前侧面的扩散剂形成,使扩散导光板7上半部具有扩散光源的作用;基板71后侧面的下半部设置有导光网点结构,导光网点结构通过对基板71底面进行印刷、激光、热压等制成,使扩散导光板7下半部具有导光作用。使用时,直下式LED灯条3灯珠产生点状光源,通过透镜的折射和反射纸反射作用把光线散开,再通过扩散导光板7的上半部和光学膜片2的匀化作用形成了均匀亮度的面光源,侧入式LED灯条4构成的线光源,通过反射纸反射到导光网点结构,扩散导光板7的下半部和光学膜片2的匀化作用形成了均匀亮度的面光源。可见,由于扩散导光板7为一体结构,且具有扩散光源、导光的作用,只需一个工序就完成了以前扩散板、导光板的装配,更加便于装配固定,提高了液晶模组的装配效率。同时,扩散导光板7不存在拼缝,降低了液晶模组漏光的风险,提高其使用稳定性。

为了提高液晶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再如图1所示,直下式LED灯条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直下式LED灯条3平均位于背板5前侧面的上半部。为了便于基板71的加工和使用,基板71的形状为长方体,呈透明状,基板71的材质可以为甲基丙烯酸甲脂、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或者玻璃。

设计图

液晶模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4354.X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1(四川)

授权编号:CN209356810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G02F 1/13357

专利分类号:G02F1/13357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

发明人:周玉凤;李治强

第一发明人:周玉凤

当前权利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蒋勇

代理机构:51124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液晶模组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