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模块化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块化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平,变换器,变流器,故障诊断,故障,环流,模块。

模块化诊断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林智舜[1](2019)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实用性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一直被认为是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上难以突破的困难,它教学难度大,教学成效低,对设备依赖性强,对教师职业素养以及综合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都要求很高。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套教学模式这里提出,供大家参考。(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0期)

张体祥,刘永艳,王欣,支应明[2](2019)在《除尘系统故障树模块化诊断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除尘器滤袋失效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重要度的故障树模块化分析方法。以某袋式除尘器滤袋失效故障树为例,采用深度优先最左遍历,获取相互独立的子模块,计算模块、最小割集的相对重要度,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该研究有利于布袋除尘器的改进和完善,为除尘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翠[3](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开关器件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以其低谐波、可扩展性好、开关频率低、损耗低等优点,在柔性直流输电、电气传动、新能源并网、静止无功功率发生器(SVG)、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综合潮流控制器(UPFC)等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随着MMC电压等级和容量的提升,桥臂串联的子模块数量已达上百甚至几百之巨。长时间的运行、环境影响、电磁应力的作用,不可避免引发子模块故障,严重影响到系统运行。国内外学者针对MMC系统的直流侧故障、交流侧故障等已有了系列研究,但对子模块故障的诊断与定位研究较少,已有的工作建立在每个子模块配置有传感器和独立诊断单元的前提下。每个子模块配置传感器和独立诊断单元,对于超高电平情况下增加了硬件成本,如何实现少传感器模式下MMC子模块故障诊断与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剖析了MMC的基本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故障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MMC子模块的几种故障形式,并且介绍了其故障后对MMC系统带来的影响。针对子模块开关器件的故障展开了重点研究,提出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子模块开关器件的开路故障进行故障检测及定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MMC系统无论是正常运行,还是有子模块发生开路故障,总会有叁相环流存在于系统内部。而这种环流又无法通过一般的抑制策略实现完全消除,且同叁相中的电流数据一样,在两种运行状态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将MMC系统的叁相环流及电流信号作为故障特征信号,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核支持张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MMC仿真模型,构建正常系统及单相子模块发生故障的系统进行仿真研究。根据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2)探究了在较高电平状态下,MMC子模块故障对叁相交流电流带来的影响。经分析可知,不同桥臂间子模块的故障会对叁相交流电流带来不同的变化,且电平数越高,单个子模块故障对交流电流带来的影响越微弱,其故障相电流输出变化与正常相相比越不明显。因此,需要更精确更灵敏的故障检测方法来进行故障诊断。将采集到的交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进行包络均值的求取,将所得的信号作为最小二乘互信息谱聚类的训练集,得到分类标签。然后将训练样本输入到整体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以获得决策函数,通过决策输出值可以判断故障相。在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里对201电平MMC系统进行正常及单相子模块故障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分类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针对MMC发生多相子模块故障的情形,仅仅利用电压电流的时域数据信息量太少,无法实现准确的故障检测。因此,首先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将各相电压的时域信号转换成易于分析的频域信号,根据频域信号的变化特点,利用多分类相关向量机将所得的数据进行多相故障分类。建立MMC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4)当子模块故障定位到具体桥臂后,需要对具体的子模块进行故障定位。常规的每个子模块都配有一个电压传感器,为避免使用大量的电压传感器,探索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直接利用各桥臂的电压变化定位到具体的桥臂。本文在分析桥臂电压数据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正常及有子模块发生开路故障时的桥臂电压数据进行训练及测试,将故障定位到具体的子模块。(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万幸,杜领,黄敏[4](2019)在《以教学诊断为导向的智能制造专业群模块化题库系统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制造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全局性重大国家战略,对国家的高职教育提供出新的要求。智能制造专业群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支撑专业,目前在课程体系方面还许多挑战。一方面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往往注重知识覆盖的广度,导致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无法构建学生系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老师很难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准确评估,学生在校期间感到技能训练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训练指引和自我提升的机制。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有利于学校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估、有利于学生自我技能水平评估、有利于教学诊改的统一开放平台。(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9年02期)

王茂美,刘敏杰,宋建桐,成林,王谷娜[5](2018)在《汽车故障诊断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故障诊断课程的教学经历了理实分离、一体化和模块化叁种模式,引入国际化职业资格标准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智能导学和无线网络故障设置,以专业技能的提升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软技能,利用雷达图实现对学生多方面多层次能力的考核,开创了汽车专业课程授课模式的新篇章。(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16期)

王均[6](2018)在《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控制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的关键技术之一,与传统的多电平技术相比,具有功率单元模块化、交直流输出波形好、功率器件电压应力低和具备公共直流母线等技术优势,从而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明确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阶段的研究基础上,针对MMC的调制策略、环流注入控制、MMC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MMC的调制策略是其核心控制技术之一,优化的调制策略可以减小MMC控制的设计难度,降低子模块IGBT的开关频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基于电容电压排序的调制策略可以避免复杂的子模块电容均压闭环控制器,有利于MMC的设计。本文针对基于电容电压排序的脉宽调制策略,通过分析指出传统的调制方法会导致子模块IGBT开关频率过高的缺陷。基于此,提出优化的上、下桥臂PWM子模块载波的产生方式和子模块的投切策略,从而降低子模块IGBT的开关频率,并分别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本文针对最近电平调制策略输出电平数少,谐波含量大的问题,基于半桥子模块和全桥子模块的混合拓扑,提出相应的调制方式和子模块电容均压策略,将MMC交流输出电压的电平数提升近一倍,并且能够保持任意时刻一相投入的子模块个数之和恒定,不影响MMC桥臂环流的特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功率无源元件,如子模块电容和桥臂电感,是MMC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控制MMC桥臂内部环流,可以降低子模块电容电压纹波,从而提升子模块电容的工作寿命,但对变流器的损耗和功率器件的额定工作状态都会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降低子模块电容电压纹波同时兼顾桥臂损耗的控制技术展开了研究。目前关于环流的分析都是基于理想功率器件,而事实上功率器件的通态压降也会对环流有所影响,尤其是当子模块个数众多的场合,因此,本文考虑了功率器件的通态压降,详细分析桥臂内部环流的组成。基于此,建立环流与电容电压纹波、桥臂电流有效值之间关系的精确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并结合实际控制目标可以确定注入环流的幅值和相角,并提出一种利用电路瞬时值在线生成环流注入基准的方法,无需检测输出交流电流的幅值和相角,能够实现任意比例的环流注入,从而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最后,基于一台叁相7电平的MMC,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环流模型的准确性和所提出环流注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本文研究了 MMC单个桥臂电感故障的检测方法。首先分析电感的故障特性和单个桥臂电感故障对MMC直流侧环流和交流侧输出电流特性的影响。考虑MMC的控制通常会使用环流抑制控制器,无法通过直接检测环流进行电感故障判断,本文提出对环流抑制控制器的补偿量进行离散傅里叶分解,提取基频含量的幅值,并基于其与上、下桥臂电感量差异的关系式,实现电感变化量的在线辨识,从而判断电感故障状况。并且,通过4组实验验证了桥臂电感差异在线辨识方法的有效性,为桥臂电感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方案。MMC子模块个数众多,当发生子模块故障时,需要系统能够及时的检测、定位和隔离故障子模块,并采取子模块故障容错控制策略以保证MMC的不间断运行。本文研究基于最近电平调制策略MMC子模块IGBT开路的故障穿越技术,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子模块定位、冗余控制和故障恢复。通过额外增加很少的硬件电路判断发生子模块IGBT故障的相单元,再基于所分析的MMC子模块故障特性,通过软件分别检测故障相每个子模块的电容电压和电容电压放电累积量,实现故障子模块定位和故障类型判断,从而采取冗余控制措施和故障恢复策略,使MMC退出故障状态,准备下个阶段的故障诊断和处理。整个子模块故障穿越过程无需复杂的软件计算和硬件电路,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了有效性的验证。同时,当MMC冗余子模块耗尽或者为了降低成本不配备冗余子模块时,本文研究MMC的子模块故障容错控制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指出已有的基于调制波重组子模块故障容错控制方法的缺陷,提出改进的基于正负半波对称交流零序分量注入的容错控制策略,并通过理论分析说明了基于所提方法MMC的特性。最后,基于一台叁相7电平的MMC,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已有的方法和本文所提的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7-01)

尹桥宣[7](2018)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单元,它含有大量的电力电子子模块(SM),且每个子模块都是潜在的故障点。因此,在子模块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故障必须及时诊断。由于MMC拥有大量结构对称且完全相同的子模块,使得诊断出哪个子模块发生故障非常具有挑战性。为了保护SM电路,以减少SM故障的影响,一些驱动保护电路已被集成到子模块控制器上,如过热、过流、过载继电器。但这些保护电路设计复杂且诊断能力较弱,无法识别出某些故障,使得保护容易失效。而深度学习是当前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凭借其强大的特征自动提取能力,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功,比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因此,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对模块化五电平逆变器子模块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研究了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子模块开路故障的故障特性,并从故障特性分析中确立了以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24个子模块电容电压为特征变量进行故障诊断。鉴于输入深度学习模型的数据都是图像或者二维矩阵,所以将24个子模块的电容电压信号组合成24通道序列信号。为了开展后续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实验,本文以PSCAD/EMTDC为仿真平台搭建了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故障仿真模型,通过改变桥臂电抗、子模块电容值等参数,共收集864个24通道序列信号数据样本。其次,针对子模块出现开路故障时电容电压只会出现微弱变化,使得故障特征不够明显,导致通过传统机器学习算法提取特征比较困难,所以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子模块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沿着24通道序列移动大小为24×200滑动窗口获得“灰度图”样本,紧接着将其输入到DCNN中进行逐层有监督特征学习,自动提取原始故障数据集的深层特征,最后将深层特征连接到Softmax分类器输出故障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故障诊断平均准确度达到98.16%。最后,鉴于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在线监测设备收集的数据大都是无标签数据,本文有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稀疏自动编码器(SSAE)的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子模块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子模块开路故障检测与定位问题转化成分类问题,首先沿着24通道序列移动大小为24 × 40滑动窗口获得灰度图,紧接着将其转化为向量输入到SSAE中进行逐层无监督特征学习,构建原始故障数据集的深层特征简明表达,最后将深层特征简明表达连接到Softmax分类器输出故障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平均准确度达到98.09%,且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6-06)

郑涛,张滋行[8](2018)在《基于半桥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部故障诊断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半桥子模块((half bridge sub-module,HBSM)是构成HBSM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 M C)的基本单元,HBSM开路或短路故障是M M C的常见故障,实现对其快速、准确地诊断及可靠地保护关系到MMC-HVDC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该文首先对HBSM中IGBT的开路、短路故障进行了全面的故障特性分析,基于故障特性分析,在仅需要测量子模块电容电压,不需要增加额外测点的情况下,提出了HBSM中IGBT的开路、IGBT或反并联二极管(FWD)短路故障的诊断策略,提出的诊断策略逻辑简单,计算结果仅有"0"、"1"和"∞"3种形式,且不受外部交直流系统故障的干扰。在提出故障诊断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冗余HBSM处于"热备用"运行状态时的故障隔离策略,实现在不用闭锁整个换流站的情况下可靠地隔离发生故障的HBSM。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故障诊断策略及隔离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建设》期刊2018年06期)

吴宇环[9](2018)在《模块化DC-DC变换器系统的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模块化DC-DC变换器系统因其灵活性高,扩展性强,电压电流应力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功率DC-DC电源场合,如通讯、航空航天、高压直流输电等。为保障系统更加安全优质的运行,其可靠性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工业研究调查表明,导致电力电子变换器失效的最主要因素是功率开关管的开路和短路故障。因此,有必要针对开关管故障设计一种实时诊断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容错控制以保证故障发生后的连续运行。基于此,本文针对模块化DC-DC变换器系统,设计了一套开关管故障诊断及容错策略,可显着提高系统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模块化串并联DC-DC变换器系统的控制策略,可保证输出的稳定以及各模块间的功率均分,为后续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提供基础支撑。通过对DC-DC变换器故障特征进行分析,本文选取磁性元件电压信号作为诊断依据,该信号可通过集成到磁芯上的辅助绕组实时获取,无需额外传感器。从单个变换器出发,基于磁性元件电压与开关管驱动信号的时序特征设计了诊断电路,可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识别故障,适用于大多数PWM型DC-DC变换器。将该诊断电路应用于多模块系统,可以对多模块系统故障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定位。诊断结果不受模块间连接方式的影响,适用于各种串并联结构。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诊断电路的可靠性,防止误诊断,设计了预防误诊断的硬件电路,对原故障诊断电路进行优化。新的诊断电路在维持快速有效的故障诊断的同时,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性。得到故障信息后,设计了相应的容错方案,使得故障模块被立刻隔离,同时选择性投入冗余模块,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容错过程中合理的时序控制保证了快速平滑的动态投切。搭建了一个叁模块正激变换器系统,实验验证了该诊断和容错方案在四种基本组合式系统中的有效性。故障发生后能迅速对故障进行识别和定位,之后容错电路动作,快速完成系统重构,维持系统继续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敏[10](2018)在《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子模块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在无功补偿、有源电力滤波器、高压直流输电等领域的应用,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成为研究热点。多电平变换器因其开关器件承受电压低、电压谐波含量低等优点,是目前解决高压大功率变换最有效的方案。本文以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为研究对象,围绕子模块IGBT开路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正常运行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介绍了MMC的拓扑结构和工作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四种调制策略和模型预测控制的优缺点。分析了子模块电容预充电的实现方法,研究了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策略,根据MMC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基于桥臂电压参考值的环流抑制策略。为后续分析故障下的控制策略奠定基础。针对IGBT开路故障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两种故障诊断方法,一种是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利用相电流、环流实际值与理想值的比较和子模块电容电压来进行故障的定位;一种是基于预测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利用桥臂电流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比较和流过T_1、T_2模块的电流来进行故障的定位。针对开路故障情况,研究了有效的容错方法,提出了两种基于线电压不变的零序电压注入法。该两种方案调制波重构算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在某一区间内对调制波进行重构,仅对故障子模块进行旁路,既避免了对闲置模块的浪费,同时减小了对变流器的冲击。通过对容错状态下的谐波含量、开关损耗、动态特性等方面进行理论计算和仿真验证,归纳出该两种容错运行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最后,基于实验室现有资源,搭建了MMC实验平台,完成了子模块IGBT开路故障诊断实验和子模块故障容错控制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4-09)

模块化诊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分析除尘器滤袋失效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重要度的故障树模块化分析方法。以某袋式除尘器滤袋失效故障树为例,采用深度优先最左遍历,获取相互独立的子模块,计算模块、最小割集的相对重要度,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该研究有利于布袋除尘器的改进和完善,为除尘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块化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1].林智舜.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实用性探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

[2].张体祥,刘永艳,王欣,支应明.除尘系统故障树模块化诊断方法的研究[J].山东科学.2019

[3].李翠.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开关器件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4].万幸,杜领,黄敏.以教学诊断为导向的智能制造专业群模块化题库系统的构建[J].休闲.2019

[5].王茂美,刘敏杰,宋建桐,成林,王谷娜.汽车故障诊断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

[6].王均.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控制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8

[7].尹桥宣.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D].湘潭大学.2018

[8].郑涛,张滋行.基于半桥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部故障诊断及对策[J].电力建设.2018

[9].吴宇环.模块化DC-DC变换器系统的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10].李敏.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子模块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标签:;  ;  ;  ;  ;  ;  ;  

模块化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