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张静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张静

(江苏省连云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脑梗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脑梗塞

【中图分类号】R4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313-02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脑梗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脑梗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7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9.71±2.45)岁。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9.83±2.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期十步法”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具体如下。

1.2.1超早期(入院24小时内)患者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协助其采取合适体位卧床,还应注意将肢体摆放合理。以健侧的卧位为主,并交替选择侧卧、仰卧与半侧卧体位;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定期翻身,按摩受压肌肉,频率在2h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变换体位过程中不可对患者局部进行强行牵拉,避免损伤体位变换后可应用柔软的靠枕垫于患侧肢体的下方,预防关节挛缩、足下垂、压疮;此外,及早帮助患者进行早期被动、主动的肢体运动,以保证康复效率。

1.2.2早期(入院1周内):在良肢位摆放的基础上进行被动运动;第二步:肩关节外展内旋上举式;第三步:肘关节屈伸式;第四步:腕关节掌屈指屈式;第五步:手指关节屈曲伸直式;第六步:髋关节屈曲伸直式;第七步:膝关节屈曲伸直式;第八步:内外旋踝式;第九步:足趾关节外翻式。还可用毛刷对患肢进行轻刷并轻度拍打刺激患肢,刺激肢体做伸屈动作表现。此期活动的幅度从小到大,用力适宜,2~3次/天,15分钟/次,每个动作重复10次。若患者症状较轻,意识清醒,可嘱咐患者进行主动肢体运动,以手指与脚趾的主动运动为主,可指导其进行抚摸、伸屈等肢体运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护理人员看护下进行缓慢翻身锻炼。

1.2.3急性期(入院2周内):第十步:在被动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主动运动(双手上举训练和双腿屈曲撑床抬臀训练);对可以坐起和下床的患者,进行坐位、站立、行走的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穿脱衣服及鞋袜、进餐、如厕、刷牙等。此期活动的幅度从小到大,用力适宜,2~3次/天,30分钟/次,每个动作重复10次。以心率不超过原有心率+10%为宜。通过护士集思广益制作出科室的三期十步法锻炼图版贴于每间病房,以供护士在宣教的同时患者更能直观的掌握肢体功能锻炼及肢体摆放位置,同时科室还制作康复微视频小短片,护士每天下午将移动电脑推至病房将康复微视频在并循环播放,供家属直观学习掌握每一个细节,大大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掌握率。

1.3观察指标[3]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判定。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对比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改变,造成发病人数逐年增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脑梗发病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患者发病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一般身体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肢体障碍。本次研究中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连续的康复训练,患者的治疗情况较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占91.4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占80%,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丁瑛瑛.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6):201-202.

[2]荣福红.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4(18):181.

[3]王以君.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综合护理措施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18(12):185-187.

[4]黄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44-345.

标签:;  ;  ;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