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盖装置及管廊逃生装置论文和设计-白东昌

全文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井盖装置及管廊逃生装置,属于管廊技术领域。一种安装于逃生井的井口的井盖装置,包括盖体和插销装置;插销装置设置于盖体的内侧,插销装置用于控制盖体的打开和关闭,盖体的一面为防水层,防水层能够覆盖整个井口,以防止水漏到逃生井内。井盖装置用于避免行人失足由逃生井的井口掉入管廊内。盖体覆盖于逃生井的井口,提供相应大小的支持力,防止塌陷,盖体的防水层用于防止雨水经过井口和盖体的缝隙渗漏到逃生井中,使井盖装置具有防水的功能,插销装置使盖体只能从逃生井内部开启,防止井盖装置被盗进而产生一系列危害。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管廊逃生装置,当管廊内发生意外情况,人能够从管廊逃生装置逃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井盖装置,安装于逃生井的井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装置包括盖体和插销装置;所述盖体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二面覆盖于井口;所述插销装置设置于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二面;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一面为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能够覆盖整个井口,以防止水漏到逃生井内;所述插销装置包括插销件,当所述插销件与逃生井的内壁配合,所述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插销件与逃生井的内壁脱离,所述井盖装置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

设计方案

1.一种井盖装置,安装于逃生井的井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装置包括盖体和插销装置;

所述盖体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二面覆盖于井口;

所述插销装置设置于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二面;

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一面为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能够覆盖整个井口,以防止水漏到逃生井内;

所述插销装置包括插销件,当所述插销件与逃生井的内壁配合,所述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插销件与逃生井的内壁脱离,所述井盖装置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插销件与逃生井的内壁的卡槽配合,所述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插销件从逃生井的内壁的卡槽脱离,所述井盖装置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装置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卡槽内,当所述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所述井盖装置由关闭的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转换成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插销件从卡槽内由所述弹性件弹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装置包括卡位件,所述卡位件用于连接于逃生井的内壁,所述卡位件具有卡孔,当所述插销件与所述卡孔配合,所述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插销件从所述卡孔脱离,所述井盖装置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装置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卡孔内,当所述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所述井盖装置由关闭的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转换成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插销件从所述卡孔内由所述弹性件弹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装置包括插销槽,所述插销件与所述插销槽滑动配合,所述插销件通过相对于所述插销槽运动实现与逃生井的内壁的配合和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二面为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用于支撑所述防水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与所述支撑层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装置包括两个以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与逃生井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所述盖体。

10.一种管廊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逃生装置包括逃生井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井盖装置,所述逃生井采用混凝土构建,所述逃生井高于地面30~60cm,所述井盖装置安装于所述逃生井的井口。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井盖装置及管廊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方便电力、通信、燃气和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多个城市具有地下管廊设置试点。

管廊设置有逃生井,当管廊内发生意外情况,人能够从逃生井的井口逃出。为了避免行人失足掉入管廊内,逃生井的井口常设置有井盖。一些不法分子盗取井盖牟利,不仅导致逃生井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造成行人失足掉入管廊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井盖装置及管廊逃生装置,盖体从内部打开,防止被路人盗窃,同时具有防水的功能,防止水从逃生井的井口进入管廊。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井盖装置,安装于逃生井的井口,其包括盖体和插销装置;

盖体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盖体以第二面覆盖于井口;

插销装置设置于盖体的第二面;

盖体的第一面为防水层,防水层能够覆盖整个井口,以防止水漏到逃生井内;

插销装置包括插销件,当插销件与逃生井的内壁配合,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插销件与逃生井的内壁脱离,井盖装置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井盖装置用于安装于逃生井的井口,避免行人失足由逃生井的井口掉入管廊内。井盖装置包括盖体和插销装置,盖体覆盖于逃生井的井口,提供相应大小的支持力,防止塌陷,盖体的防水层覆盖于整个井口,下雨的时候雨水从防水层边缘直接流到地上,避免雨水经过井口和盖体的缝隙渗漏到逃生井中,使井盖装置具有防水的功能;插销装置用于控制盖体的打开和关闭,插销装置设置于盖体靠近逃生井的一面,插销件通过与逃生井的内壁配合与否实现盖体的打开或关闭,使盖体只能从逃生井内部开启,防止井盖装置被盗进而产生一系列危害。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插销件与逃生井的内壁的卡槽配合,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插销件从逃生井的内壁的卡槽脱离,井盖装置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逃生井内壁的相应位置挖出和插销件相配合的卡槽,使插销件与卡槽配合实现井盖装置的关闭,或插销件与卡槽分离实现井盖装置的打开。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井盖装置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卡槽内,当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时,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当井盖装置由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转换成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插销件从卡槽内由弹性件弹出。

本实施例中,当井盖装置由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转换成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时,弹性件能够辅助插销件尽快的从卡槽内弹出,方便紧急情况下尽快由逃生井的井口逃出。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井盖装置包括卡位件,卡位件用于连接于逃生井的内壁,卡位件具有卡孔,当插销件与卡孔配合,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插销件从卡孔脱离,井盖装置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逃生井内壁连接卡位件,卡位件具有与插销件配合的卡孔。使插销件与卡孔配合实现井盖装置的关闭,或插销件与卡孔分离实现井盖装置的打开。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井盖装置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卡孔内,当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时,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当井盖装置由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转换成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插销件从卡孔内由弹性件弹出。

本实施例中,井盖装置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卡孔内,当井盖装置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时,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当井盖装置由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转换成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插销件从卡孔内由弹性件弹出。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插销装置包括插销槽,插销件与插销槽滑动配合,插销件通过相对于插销槽运动实现与逃生井的内壁的配合和脱离。

本实施例中,插销槽能够限定插销件的运动轨迹,防止插销件在运动时从井盖装置脱落,同时插销槽能够使插销件稳定的处于与逃生井内壁配合或脱离的状态,防止井盖装置不能稳定的处于关闭和能够打开的状态。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的第二面为支撑层,支撑层用于支撑防水层。

本实施例中,支撑层用于支撑防水层,防止防水层由于承重太大导致变形、破损和断裂。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水层与支撑层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防水层和支撑层固定连接进一步稳固盖体,提高盖体的支持力。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井盖装置包括两个以上支撑件,支撑件用于与逃生井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支撑盖体。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通过与逃生井内壁固定连接用于支撑盖体,使盖体的支持力提高,防止盖体由于承重过大破裂、变形和损坏。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管廊逃生装置,其包括逃生井和如上述的井盖装置,逃生井采用混凝土构建,逃生井高于地面30~60cm,井盖装置安装于逃生井的井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逃生井采用混凝土构建,逃生井高于地面30~60cm,防止逃生井浸水。当管廊内发生意外情况,人能够从管廊逃生装置逃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井盖装置及管廊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井盖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提供的井盖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销装置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销装置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插销装置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插销装置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井盖装置;100-盖体;110-防水层;120-支撑层;200-插销装置;210-插销件;220-插销槽;230-卡槽;240-弹性件;250-卡位件;251-卡孔;300-支撑件;20-逃生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井盖装置10,其包括盖体100和插销装置200。

井盖装置10用于安装于逃生井20的井口,避免行人失足由逃生井20的井口掉入管廊内。

盖体100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盖体100以第二面覆盖于井口,即盖体100以常见状态盖在逃生井20的井口时,第一面朝上,第二面朝下。盖体100能够提供相应大小的支持力,防止有人或物品在盖体100上时盖体100塌陷。

盖体100包括防水层110和支撑层120,第一面为防水层110,第二面为支撑层120。

盖体100以常见状态盖在逃生井20的井口时,防水层110为上面。防水层110主要用于防水和提供支持力。

防水层110一般取常见价格低廉、硬度和韧性较好的1.2~1.8mm厚度的不锈钢钢板,钢板太薄提供不了足够的支持力,钢板太厚质量太大,一个人难以撑起。

逃生井20在设置时,为了保障逃生井20的支撑力以及可供一个人通过,逃生井20的井口外直径为0.8~1.2m,逃生井20的井口形状一般为圆形,而防水层110为了完全覆盖于整个井口,避免雨水经过井口和盖体100的缝隙渗漏到逃生井20中,防水层110一般也为圆形,防水层110的外直径一般比逃生井20的井口外直径大3~7c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配合外直径为1m的逃生井20的井口,防水层110为厚度为1.5mm、外直径为1.05m的不锈钢钢板。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防水层110的外直径根据逃生井20的井口大小设计。

盖体100以常见状态盖在逃生井20的井口时,支撑层120为下面,设置于逃生井20内部。支撑层120主要用于支撑防水层110,防止防水层110由于承重太大导致变形、破损和断裂。

支撑层120一般取硬度和韧性较好的钢条搭建而成,既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力,同时和防水层110总的重量不超过50kg,以使人能够从逃生井20内将井盖装置10推开。钢条的形状和搭建方式并不限定,只要满足提供足够的支持力以及和防水层110总的重量不超过50kg即可。

为了避免井口不规则时,盖体100安装不方便,支撑层120一般比逃生井20的井口内直径小5~10mm。

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25×40mm的方钢先沿着小于逃生井20的井口内直径10mm的圆形做一圈支撑,然后在圆形方钢中间做三条支撑,一圈方钢支撑以及三条方钢支撑共同组成支撑层120。

请参阅图3,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层120还可以为五条圆钢支撑。

防水层110与支撑层120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防水层110和支撑层120固定连接进一步稳固盖体100,提高盖体100的支持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层110与支撑层120焊接。

为了进一步支撑盖体100,井盖装置10还包括两个以上支撑件300,支撑件300通过铆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逃生井20的内壁,支撑件300的上部与盖体100的第二面接触并提供支撑力。

需要说明的是,从理想层面上而言支撑件300的数量是越多,能够提供的支撑力越大,但是根据逃生井20实际可承载支撑件300数量、盖体100实际需要的支撑力大小以及经济性需求,支撑件300的数量在3~6个最佳。

支撑件300的形状并不限定,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即可,常见的支撑键有三角支撑和矩形支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井盖装置10包括三个三角支撑,三个三角支撑处于逃生井20内壁的同一高度处,每个三角支撑与两个相邻的三角支撑距离相等,每个三角支撑都与盖体100的地面接触并提供支撑力。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井盖装置10包括四个矩形支撑,四个矩形支撑处于逃生井20内壁的同一高度处,每个矩形支撑与相邻两个相邻的矩形支撑距离相等,每个矩形支撑都与盖体100的地面接触并提供支撑力。

插销装置200设置于盖体100的第二面,即设置于逃生井20的内部,插销装置200用于控制盖体100的打开和关闭。

插销装置200包括插销件210和插销槽220,插销件210在插销槽220内运动,防止插销件210在运动时从井盖装置10脱落,同时插销槽220能够使插销件210稳定的处于与逃生井20内壁配合或脱离的状态。

请参阅图4及图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逃生井20的内壁设置有与插销件210配合的卡槽230,当插销件210在插销槽220内运动,使插销件210的一端伸到卡槽230内与卡槽230配合,此时由于卡槽230的位置限制导致插销件210的在井盖装置10打开方向的运动被阻挡,使井盖装置10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插销件210在插销槽220内运动,使插销件210与卡槽230脱离,井盖装置10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

可选地,卡槽230内设置有弹性件240,弹性件240为弹性较好的弹性橡胶或弹簧,弹性件240连接于卡槽230内壁。

当插销件210的一端伸到卡槽230内挤压弹性件240使其压缩,井盖装置10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遇到紧急情况,人员需要从逃生井20逃出时,拨动插销件210,弹性件240能够辅助插销件210尽快的从卡槽230内弹出,井盖装置10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方便紧急情况下尽快由逃生井20的井口逃出。

请参阅图6及图7,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井盖装置10包括卡位件250,卡位件250安装于逃生井20的内壁,卡位件250具有卡孔251,当插销件210在插销槽220内运动,使插销件210的一端伸到卡孔251内与卡孔251配合,此时由于卡孔251的位置限制导致插销件210的在井盖装置10打开方向的运动被阻挡,使井盖装置10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插销件210在插销槽220内运动,使插销件210与卡孔251脱离,井盖装置10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

可选地,卡孔251内设置有弹性件240,弹性件240为弹性较好的弹性橡胶或弹簧,弹性件240连接于卡孔251内壁。

当插销件210的一端伸到卡孔251内挤压弹性件240使其压缩,井盖装置10处于关闭的第一工作状态。当遇到紧急情况,人员需要从逃生井20逃出时,拨动插销件210,弹性件240能够辅助插销件210尽快的从卡孔251内弹出,井盖装置10处于打开的第二工作状态,方便紧急情况下尽快由逃生井20的井口逃出。

请参阅图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管廊逃生装置,其包括逃生井20和如上述的井盖装置10。

逃生井20采用混凝土构建,逃生井20高于地面30~60cm,防止逃生井20浸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逃生井20高于地面50cm。

井盖装置10安装于逃生井20的井口。当管廊内发生意外情况,人能够从管廊逃生装置逃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井盖装置及管廊逃生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9050.4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368881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E02D 29/045

专利分类号:E02D29/045;E02D29/12;E02D29/14

范畴分类:36C;

申请人: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汶水路51号14幢三层325室

发明人:白东昌;陈祥;张恒荣;朱荣芳

第一发明人:白东昌

当前权利人: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曾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井盖装置及管廊逃生装置论文和设计-白东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