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济南市儿童医院;250022)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取的13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的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儿给予临床循证护理,分析2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研究得知,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而的护理效果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经过循证护理后的临床表现优于对照组,其有明显差异。结论针对临床中出现手足口病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且还能够增强临床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小儿手足口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1-0124-02

小儿手足口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其主要原因是柯萨奇病毒与肠道病毒所导致的,通常患儿的临床表现为足部和手部甚至口腔内出现粘膜疹,破烂后出现溃疡,使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减退,病情发展严重后还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以及心肌炎等临床并发症[1]。尽快采用有效的治疗形式,对患儿的生命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患儿的年龄比较小,配合治疗的效果比较低,因此,辅助积极有效的循证护理十分必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取的13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患儿有65例,女患儿有65例,年龄为2-8个月,平均年龄为(4.67±1.35)月;观察组男患儿有80例,女患儿有50例,年龄为3-7个月,平均年龄为(4.57±1.35)月。使用统计学软件对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上述各项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1)所有患儿均接受临床相关检查,并诊断为手足口病;

(2)患儿的基本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3)患儿和家属知情自愿参与,病例纳入和随机分组方法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存在重大肾功能缺陷或是心脏病;(2)中途退出;(3)有凝血障碍或是对临床治疗药物过敏等。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遵守医生用药标准,密切观察患儿的用药反应,指导患儿的日常饮食,做好口腔护理,对患者的家属做好健康疾病的宣传工作[3]。观察组:给予临床循证护理措施,对手足口病临床护理的工作做到细致,首先将临床护理问题找出,明确护理当中需要工作的内容,方便护理工作的开设,最后通过循证观察,查找相关的文献报道资料,通过资料全面获得循证支持。因为病毒会对患儿的身体以及大脑和心脏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咳嗽或是喉咙也会产生不同的疼痛感。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患儿的身体指标情况,告知患儿家属在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将患儿的病房给予定时消毒,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新鲜,确保合适的温度,每日定期开窗户做好通风工作。采用含氯消毒剂对患儿所接触的食物进行消毒,例如桌子或是玩具等。需要浸泡15分钟,之后在拿清水洗,每日要给予消毒工做。地面也要用消毒水清洗。对于患儿居住的床单或是衣物也要做好消毒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增强手部卫生,对探视人员进行适当的限制。针对患儿穿着尽可能的采用舒服宽松的衣物,维持皮疹与周围皮肤干燥清洁工作,定期剪指甲,避免出现抓伤的情况,或是带上手套,针对患儿下床活动时,要有人看护,避免患儿应用肥皂或是任何有刺激性的物品,避免病情反复。针对患儿的家属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积极的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家属的负面情绪,提升家属对患儿积极治疗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要与家属多沟通、多交流,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让患儿更加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和护理。提升对患儿的口腔护理干预,在进食之前,需要将患儿的口腔用温水进行漱口,有效防止细菌的感染,阵痛或是消炎的部位,避免出现溃疡情况。增强对溃疡以及腐烂部位愈合的观察。通常患儿会出现低热或是发烧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引导患儿喝开水,对于高烧的患儿应用物理降温,要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患儿药物剂量。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儿的口腔以及手足得到完全的消失,其进食情况也恢复正常;有效:患儿在治疗后,身体上出现了明显的好转痕迹,其红肿地方以及消肿;无效:治疗后,并无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评估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满意度包括三个等级,计算并对比两组的总满意度[4]。分析患儿临床护理后的表现,分别有临床发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口腔溃疡腐烂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患者的资料和组间对比数据均纳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中,组间对比中涉及的计数型指标()均用n/%表示,卡方检验;涉及的计量型资料()用(sx?s)的形式表示,t检验,以统计值P<0.05说明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分析2组患儿之间的护理效果

经过研究得知,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以下表1。

3讨论

手足口病是属于流行季节疾病,具备传播以及传染性比较强的特点,若是不采取手段给予及时控制,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大流行风波。很多手足口病的患儿有良好的预后,产生自然愈合,但大部分的患儿在出现临床并发症后会引起循环衰竭甚至脑炎等严重疾病,对生命质量产生很大的威胁[5]。循证护理是临床中一种新型的护理路径,对某种疾病形成具体方案护理,制定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护理内容,能够满足患儿的临床需要,还能够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还完成工作,对患者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都能够得到提升[6]。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有效得知,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而的护理效果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经过循证护理后的临床表现优于对照组,其有明显差异。针对临床中出现手足口病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且还能够增强临床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7]。

参考文献:

[1]霍红芹.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7,26(8):122-123.

[2]王亚.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181-182.

[3]闵运萍,李扬杰.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7,4(20).

[4]孔令君,胡捷,华芸.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24).

[5]杨晓凤.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

指南,2017(15).

[6]魏巧娟.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2).

[7]邢爱霞,冯洁.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8).

标签:;  ;  ;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