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预警管理论文_姜丽莎,冯均科,贺艳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计风险预警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财政,指标体系,盈余,风险控制,公共管理。

审计风险预警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姜丽莎,冯均科,贺艳婷[1](2019)在《国家审计预警公共管理风险的功能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审计改革已经在多个层面启动,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国家审计的功能也应进行相应调整以更好地顺应新时代的变化。基于风险管理理论、风险预警理论,从现实出发,分析新时代公共管理风险的特征及类型,探讨国家审计在预防公共管理风险方面的功能拓展及风险预警实施流程,最后提出国家审计预警公共管理风险的实现方式与路径,为预防公共管理风险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9年23期)

寻心乐[2](2018)在《论审计预警机制在央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发挥审计在基层央行前瞻性和建设性作用,本文研究构建了审计预警机制,探讨了其在基层央行的运用实践,建议逐步构建全方位预警指标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实时预警、逐步形成对警情跟踪问效的联动机制。(本文来源于《西部金融》期刊2018年09期)

邵群[3](2014)在《以审计发现引导下的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我国企业将要面临更加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企业改革要有新思路,发展要有新举措,管理要有新方法。当前市场经济体系下,加强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大多情况下企业都是主动评估所面临的风险,从而确定相应的主动预警机制。审计发现作为由第叁方客观参与的企业风险管理预警资源却时常被忽视,整改完成后的大量审计资源被"遗弃",造成审计信息浪费。旨在以审计发现为基础,阐述加强企业预警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促进企业不断完善风险预警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教育》期刊2014年12期)

孙玉栋,刘喆,常春[4](2013)在《我国财政审计中财政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基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的思路,探讨在关注国家财政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的目标下财政审计更有利于控制财政风险的手段,这一手段就是通过构建财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开展更为科学合理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将财政审计保持在可接受风险水平,避免财政危机的出现。鉴于财政审计机关作为经济运行的监督机构并未被赋予有力的风险处理手段,架构更为合理有效的财政审计组织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用来保障财政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透明度,以推动财政风险的及时揭露和有效处理。(本文来源于《南京审计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汪敏[5](2011)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审计环境日益复杂,传统的审计方法在识别财务报告舞弊方面逐渐暴露其缺点,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审计模式己由制度基础审计转变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强调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深入了解企业舞弊环境,把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风险评估的重心,以防范审计风险。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迫切需要提高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的预测能力。建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风险预警模型,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预测被审计单位盈余管理的行为,可以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使其在源头上排除不能胜任的高风险审计项目,并且为注册会计师接受审计委托后制定下一步审计程序提供方向性指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还可以帮助证券监督委员会等监管机构分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倾向,从而防患于未然。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系统研究了国内外关于财务报告舞弊预测模型的理论和现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背景、盈余管理的现状、盈余管理的手段和盈余管理的成因等方面深入研究后,指出建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风险预警模型的重要性。其次运用实证的方法,选出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按1:2的比例选取20家财务报表存在盈余管理和40家财务报表正常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4个财务指标和3个非财务指标,运用显着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后确定最终指标后,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通过实证结果表明:模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1-06-30)

刘丽娟[6](2003)在《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业务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和专门化,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负担日益增加,所要兼顾的范围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执业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涉及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案件有着令人咋舌的上升趋势。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将审计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起到保护审计职业界的作用。所以,建立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是中国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本论文分四个部分对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进行探索和研究。 第一部分首先系统地论述了审计风险的概念。对于审计风险的涵义许多文献界定不一。本文将审计风险的涵义为广义的审计风险。随后阐述了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审计风险预警的涵义。 第二部分分析了审计风险研究的现状。通过对审计风险研究现状的分析及国内外几项重大审计案件的探讨,引出建立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现实意义。 第叁部分是对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的探讨。主要分四个方面: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的目标、职能、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框架设计和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警报的提出。 第四部分是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笔者借鉴西方有关理论,逐一论述了评估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和方法。随后,针对我国目前民间审计风险现状提出了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的对策。规避和防范审计风险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最后论述了审计业务结束后审计风险的控制问题。(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3-10-01)

审计风险预警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充分发挥审计在基层央行前瞻性和建设性作用,本文研究构建了审计预警机制,探讨了其在基层央行的运用实践,建议逐步构建全方位预警指标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实时预警、逐步形成对警情跟踪问效的联动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计风险预警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姜丽莎,冯均科,贺艳婷.国家审计预警公共管理风险的功能拓展[J].财会月刊.2019

[2].寻心乐.论审计预警机制在央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金融.2018

[3].邵群.以审计发现引导下的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

[4].孙玉栋,刘喆,常春.我国财政审计中财政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

[5].汪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

[6].刘丽娟.审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D].武汉理工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预警控制实现运行效果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模型

标签:;  ;  ;  ;  ;  ;  ;  

审计风险预警管理论文_姜丽莎,冯均科,贺艳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