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建筑材料课程“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高专建筑材料课程“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探讨

李雯霞(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建筑材料作为土建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违背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宗旨。本文旨在从建筑材料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入手,研究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以能力为本位的“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为高职高专建筑材料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模式;建筑材料;高职高专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采用特定的教学程序而形成的一种操作样式。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在工程中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一个土建工程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必备的岗位技能。无论从学生实际,还是从教育宗旨出发,高职高专建筑材料教学模式应以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为目标,加强实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一、传统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

高职高专建筑材料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理论+实验”,实质上是“灌输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再通过实验验证知识”的教条式教学模式。这种孤立于真实工作环境之外的教学模式,严重违背了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教学被理论学时架空。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传承知识(知识的学习)重于传承方法(方法的学习),教学内容体系相互割裂,孤立地呈现信息;学生无法充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无法充分适应社会需求。显然,这种以知识本位为标志的“传统教学模式”不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及办学宗旨。

二、“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把建筑材料课程内容划分为九项学习任务。对每项任务,按照“岗位分析——任务目标——工作内容——任务实施”的思路,让学生明确工作任务,了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每一项任务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岗位能力要求、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巩固练习、单项实训、案例分析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各单元将知识内化为学生完成各工作任务的能力,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三、“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探索“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可从“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出发:

1.科学设计教学体系,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改革传统的“课堂讲授+实验”的二段式教学,科学设计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会贯通,实现“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努力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学习的过程,做到理论融于实践,实现“所学”与“所用”零距离,缩短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期;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教学过程与项目任务相衔接,系统化进行教学;学生在校内外兼职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单项技能、综合技能、集中训练、课程设计和顶岗实习等环节,逐步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如在做混凝土配制实验前,老师先分配工作任务,然后讲解与完成工作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最后让学生自己完成符合工程需要的混凝土,熟悉混凝土基配制的步骤、原理和方法,并用他们配制好的混凝土进行后续的实验。在学生动手过程中,教师随时进行指导,这样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融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为一体。

2.科学合理取舍教材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相吻合

在教材的建设中以高职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为原则,根据职业技能科学合理地精选教材内容。跳出教材编排的定式思维,突破原有课程的系统性和学科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综合性、职业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筑材料教学内容选取依据土建工程行业对学生完成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的整合、序化是以完成建筑物施工过程现场材料检测工作任务为依据划分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针对某一类建筑材料,每一个学习情境又根据质检员、材料员的工作过程设计了若干个学习任务,每一学习任务就是一个工作任务,同时也是一个融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使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相吻合、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融合,强化重点内容,弱化重叠内容,整活相似内容,突出岗位任务内容,体现技能考试应知内容。例如在课堂讲授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理论知识的内容,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看懂的知识,课堂上不讲,增加了水泥监理审查内容和水泥选用技术等岗位任务内容的学习。

另外,在教学中注意及时融入建筑材料学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规范等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典型工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教育,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体教学过程中。

3.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可以说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高职建筑材料教学中应该实现“两个转移”,既“以教师为中心”、“以识记学习为主”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摒弃原有的肤浅、模仿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内容、不同难易程度,因材施教,灵活多样,采取最科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建筑材料课程学习让每个土建类高职学生具备从业的岗位基本技能。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将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生动、真实的来自实际的工程案例,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师生辩论等开式,激起学生对案例所蕴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的兴趣,加深对相应设计过程和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短期内就可以接触并处理大量各种各样的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更快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2)任务驱动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学中以具体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来驱动课程教学。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通过完成专兼职教师分配的各项学习性工作任务,从中获取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任务完成的情况检验学习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项目教学法。教师将一个个与实际工作相似的、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检查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4)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是将课堂搬到工程现场,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体验各种材料检测的作业过程,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针对现场具体工程展开教学,边讲解边演示;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在具体操作中获取相关知识与技能。现场教学法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让学生对比较陌生的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进行教和学以及相互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或设备等。针对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各种实训设备,开展教学活动。

(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通过视觉和听觉,全方位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由于增大了信息量,声音效果好,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因而受到使用师生的普遍欢迎,目前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开放性的电子教案正在试用和完善。

(2)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将建筑材料课程相关教学资料上传网络,实现立体化教学,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客观环境。这样,一方面方便学生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练习内容和相关学科知识;另一方面,网站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平台,可使广大学生受益。此外,其他高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下载和了解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和学生可以上网查阅和下载大量的教学资源及相关的教学动态,为学生开辟一个新的学习途径,同时也能加强与学生和外校同行的交流与互动;通过电子邮件学生也可以与教师及时联系。

(3)利用校内外设备。借助校内外实训设备,实现工程常用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教、学、做”一体,教学过程简洁流畅,教学效果提高显著。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实训设备与材料,设计不同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配制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各项综合任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层认识,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

5.以考核为抓手,引入企业元素,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考核

该教学模式认为,教学评价应重视学生潜在能力的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建筑材料教学考核机制要充分体现本课程目标、性质要求的知识应用、技能与能力的考核。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注重过程性考核。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课程终结性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过程性考核占50%,课程终结性考核(期末测试)占50%。过程性考核按照项目实施情况分别进行考核,每个项目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勤、课堂表现、作业上交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提高了多少(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这些都要求学生工夫下在平时,临阵抱佛脚是无济于事的。学生明白于此,就会用心学习、用功练习。另一方面,为做到公平公正,课程考核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考核方式,引入了企业元素,通过校内专兼职教师评价及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共同确定学生学习的最终成绩,保证考核过程公平合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庆娟构建高职教育特色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会议,2010,6:16-19。

[2]纪燕玲于汉寿汪素美《基础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设计性实验的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62-163。

标签:;  ;  ;  

高职高专建筑材料课程“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