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制设计平台论文_吴少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品定制设计平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产品,平台,品族,多媒体,服务器,主从,篮筐。

产品定制设计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吴少欣[1](2019)在《基于用户创新的文创产品定制平台的服务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与信息化高速发展,推动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创新发展模式,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更广阔的平台。文创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产业正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的问题,另外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者消费意识的觉醒,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与创新需求日益凸显,因此通过设计基于用户创新的文创产品定制服务平台,为平台用户提供共创、共享、共商渠道,整合平台用户自身的独特优势,满足用户创新、资源合作的需求。在用户创新的环境下,结合服务设计理论,提炼出文创行业的创新驱动主体为消费群体、设计群体和企业群体并分析了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创新服务流程、接触点、创新服务价值和商业模式。通过对文创市场现状以及文创行业参与者的研究提取了平台的典型用户:普通消费者、创新消费者、设计师、手工艺人与生厂商进行用户访谈,获得典型用户初始需求后进行问卷设置对典型用户进行定量研究,以总结典型用户在平台上的差异性需求与相互关系现状、各典型用户在平台的期望型需求。最终根据前期调研分析提出平台的服务系统模型,并构建文创产品定制平台,探讨平台的创新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流程、商业模式以及构建平台用户角色模型,绘制用户角色模型交叉剧情版,最终输出平台功能需求与体验需求指导平台原型设计,对平台进行可用性评估后完成平台原型迭代与视觉设计。立足于市场上文创产品现状以及用户创新需求,从服务设计的角度,基于典型用户需求,优化整合服务内容,构建面向叁大创新主体:消费群体、设计群体和企业群体的文创产品定制服务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需求沟通、创新交流以及资源整合的创新服务模式,最终为文创行业的发展提供案例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6)

邹倩[2](2018)在《设计沟通视角下的篮筐类竹编产品定制平台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竹编是我国一项优秀的传统手工艺,篮筐类竹编产品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曾经在我国许多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随着竹编产品的使用功能被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替代,产业处境艰难,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也日益棘手。如何运用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对竹编产业的生产模式进行转变,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是竹编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本课题研究以传统篮筐类竹编产品定制过程中的设计沟通效率为切入点,梳理了设计沟通及设计沟通障碍的相关理论,对当下竹编产业的生产经营,尤其是设计沟通方式进行详细的实地调研。基于田野调查结果,从设计沟通的视角出发,对定制过程中各个部分的设计沟通目标信息、信息传输载体以及参与沟通的主体进行研究,梳理总结发现:生产管理者、订购客户以及手工艺人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分析成因,应用设计沟通相关理论提出相应对策,构建有效的设计沟通模式。再通过对设计沟通主体的访谈,对构建的沟通模式进行完善与修正,提出有效沟通模式建立的叁项措施:构建有效设计沟通信息流向、优化设计沟通中的影响因素和建立有效设计沟通的评估体系。在根据上述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所构建的篮筐类竹编产品定制平台—“竹迹”中,将篮筐类竹编产品进行拆分,整理归纳典型构件的数字信息,构建有利于各方进行设计沟通的竹编产品数字资源库,以解决设计沟通过程中信息杂乱的问题;用户通过平台的定制模块可以快速生成目标产品,并将其直接展示给手工艺人,改变了传统模式中,手工艺人需要通过厂家管理者了解信息的沟通模式,以达到简化信息流向的目的;又将虚拟现实技术引进定制平台中,让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定制成品,以解决沟通载体单一的问题;平台中的用户反馈模块,更保证用户沟通的即时性,便于厂家对设计及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修正。对比测试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式,“竹迹”定制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计沟通障碍的产生,从而使整个设计过程变得更为流畅。设计沟通视角下篮筐类竹编产品定制平台的设计研究,为设计沟通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将先进理念和技术引入传统手工艺产品生产模式改造,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杨猛,李晔,刘帅,赵思敏,何临风[3](2017)在《《网站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以基于WebGL的个性化产品定制平台开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WebGL是一种在网页上用户交互展现叁维立体场景的网页编程技术,是"网站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中重点教学内容之一。WebGL技术具有专业性强、编码复杂、难于掌握等特点,因此,它也是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中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功能完善的个性化产品定制平台为例,重点研究了实验教学过程中WebGL的关键功能的技术实现方法并且阐述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便于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WebGL技术,并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有效地、方便地理解并掌握WebGL的实验方法与关键技术。(本文来源于《软件工程》期刊2017年07期)

张寒[4](2017)在《基于参数化设计的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企业迫切需要创新转型,发展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平台是企业创新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3D打印技术的发展,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有了更先进的技术支撑,并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按照用户参与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当前的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分为叁类:组合性参与、选择性参与、调节性参与,其中以调节性参与为主的交互定制平台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但目前这类平台数量较少,且相关研究不充分。因此,本文研究并设计以调节性参与为主、具有较高用户参与度的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参数化设计的核心是参变量设置,它最大的优势表现为:参数调节和对应反馈信息的同步可视化,参量由后台设计并控制,用户则通过变量调节的方式控制产品形态,参数化设计的优势可以很好地匹配调节性参与类个性化定制平台的特征,因而选择参数化设计作为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设计的核心理念。本次研究首先归纳参数化设计在产品形态设计中应用的优势,据此总结参数化设计运用到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设计中的特性;其次将参数化设计与定制平台设计相结合,研究参数化设计在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设计中的应用流程;最后将该流程运用到灯具个性化定制平台的设计实践中,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用户访谈、市场调查、软件建模分析等方式进行参变量设置,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其核心功能,设计出一款针对灯具的个性化定制平台,通过可用性测试的方式验证平台的有效性,并依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目前已有参数化设计在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但总体来说应用相对较少,且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应用方法。本文对构建流程的研究可以丰富应用理论,为个性化定制平台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以灯具为载体的个性化定制平台设计实践一方面可以证明流程构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设计创新,为灯具定制提供新视角,促进产品个性化定制设计的发展和完善。(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4-01)

高瞩,郑礼龙,程欢,吉晓民[5](2015)在《基于网络的产品定制与交互设计平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基于网络的产品定制与交互设计平台。方法以ASP.NET,VRML和JDBC技术为开发工具,通过建立可视化浏览器,进行用户对产品造型元素的动态浏览,基于网络开发具有良好人机交互性的产品定制系统,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开发产品个性化设计的平台。结论基于网络的产品定制与交互设计平台能够使企业迅速地响应客户的需求,设计出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能够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新产品开发的效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5年18期)

吴佳欢[6](2015)在《基于产品个性化定制的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网上购物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这一新兴行业也就随之发展起来。虽然拥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但是单一的经营模式逐渐成为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瓶颈。本文课题旨在针对目前这一相对比较普遍的问题,开发一套用于卡片个性化定制的电子商务网站,该网站主要实现了产品的检索,展示以及个性化定制功能,并且可以使用户将定制过的产品进行结算等。本文课题以微软的.NETFramework作为开发平台,使用微软的Visual Studio工具进行开发。利用当前较为流行的ASP.NET技术,使用C#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并配合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前端电子商务部分的开发工作。后台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Sitecore内容管理系统对产品进行初始化的设置,并对不同产品之间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的差异进行配置。前台则使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配合Ajax页面无刷新技术,不但可以提高用户体验,还能解决目前许多网站都面临的跨平台性问题。在图像处理方面,选择第叁方插件ABCpdf作为处理图像的工具,使用户随时可以看到个性化定制后的产品预览图。该电子商务平台最终将采用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作为部署和运行的基础平台,配合分布式数据库,在提高系统访问量的同时,以缓解服务器运行压力,降低平台运行风险。本文课题最终实现电子商务系统与个性化定制功能的完美结合,达到期望效果并满足最初的设计要求。目前该系统已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系统的访问量日益上升,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同时用户根据使用效果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例如增加更多的图像处理效果等功能,后期将根据用户的反馈对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04-01)

夏一,杜纲,支华炜[7](2013)在《产品族平台与定制化关联设计的主从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产品族平台与定制化的优化之间存在的关联和主从递阶层次关系的问题。提出产品族设计中平台与定制化的主从关联优化的方法和模型。以参数伸缩型产品族设计优化为例,描述了其中客观存在的主从和关联关系,建立了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针对双层数学规划的求解困难,设计了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数值计算方法。以齿轮减速器产品族的设计优化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3年11期)

宋建伟,吴清烈[8](2010)在《基于Wiki的大规模定制产品交互设计平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顾客参与的产品交互设计平台是大规模定制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的大规模定制系统缺少一种方便、快捷的产品交互设计环境。提出基于Wiki的大规模定制产品交互设计平台思想,描述了在此平台上顾客与企业的交互过程,设计了产品交互Wiki页面布局,分析了平台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搭建了平台的技术框架模型,为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可行思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0年06期)

张桂周,叶明[9](2010)在《多媒体统一处理平台产品化定制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基于网络多媒体开放系统的多媒体统一处理平台的产品化定制设计需求以及软件实现方法,介绍了该定制方法承担的任务,重点介绍了如何定制所需要的各类产品。该方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计算机行业中其他领域产品的定制也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0年05期)

刘光复,陈清,刘志峰,张雷,胡迪[10](2009)在《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绿色设计软件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大规模定制下产品绿色设计的实际应用需求,本文研究了大规模定制下绿色设计中客户绿色需求获取、绿色产品配置方法和产品绿色性能评价等关键技术,构建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绿色设计软件平台(Green Design Platform for Mass Customization,MC-GD)框架。最后以电冰箱产品设计为例说明了MC-GD的应用过程。(本文来源于《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期刊2009-09-20)

产品定制设计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竹编是我国一项优秀的传统手工艺,篮筐类竹编产品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曾经在我国许多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随着竹编产品的使用功能被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替代,产业处境艰难,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也日益棘手。如何运用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对竹编产业的生产模式进行转变,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是竹编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本课题研究以传统篮筐类竹编产品定制过程中的设计沟通效率为切入点,梳理了设计沟通及设计沟通障碍的相关理论,对当下竹编产业的生产经营,尤其是设计沟通方式进行详细的实地调研。基于田野调查结果,从设计沟通的视角出发,对定制过程中各个部分的设计沟通目标信息、信息传输载体以及参与沟通的主体进行研究,梳理总结发现:生产管理者、订购客户以及手工艺人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分析成因,应用设计沟通相关理论提出相应对策,构建有效的设计沟通模式。再通过对设计沟通主体的访谈,对构建的沟通模式进行完善与修正,提出有效沟通模式建立的叁项措施:构建有效设计沟通信息流向、优化设计沟通中的影响因素和建立有效设计沟通的评估体系。在根据上述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所构建的篮筐类竹编产品定制平台—“竹迹”中,将篮筐类竹编产品进行拆分,整理归纳典型构件的数字信息,构建有利于各方进行设计沟通的竹编产品数字资源库,以解决设计沟通过程中信息杂乱的问题;用户通过平台的定制模块可以快速生成目标产品,并将其直接展示给手工艺人,改变了传统模式中,手工艺人需要通过厂家管理者了解信息的沟通模式,以达到简化信息流向的目的;又将虚拟现实技术引进定制平台中,让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定制成品,以解决沟通载体单一的问题;平台中的用户反馈模块,更保证用户沟通的即时性,便于厂家对设计及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修正。对比测试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式,“竹迹”定制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计沟通障碍的产生,从而使整个设计过程变得更为流畅。设计沟通视角下篮筐类竹编产品定制平台的设计研究,为设计沟通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将先进理念和技术引入传统手工艺产品生产模式改造,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品定制设计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1].吴少欣.基于用户创新的文创产品定制平台的服务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邹倩.设计沟通视角下的篮筐类竹编产品定制平台设计研究[D].江苏大学.2018

[3].杨猛,李晔,刘帅,赵思敏,何临风.《网站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以基于WebGL的个性化产品定制平台开发为例[J].软件工程.2017

[4].张寒.基于参数化设计的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设计研究[D].江苏大学.2017

[5].高瞩,郑礼龙,程欢,吉晓民.基于网络的产品定制与交互设计平台开发[J].包装工程.2015

[6].吴佳欢.基于产品个性化定制的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5

[7].夏一,杜纲,支华炜.产品族平台与定制化关联设计的主从优化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

[8].宋建伟,吴清烈.基于Wiki的大规模定制产品交互设计平台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

[9].张桂周,叶明.多媒体统一处理平台产品化定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

[10].刘光复,陈清,刘志峰,张雷,胡迪.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绿色设计软件平台[C].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2009

论文知识图

产品定制设计平台体系结构图产品定制设计平台产品定制设计平台IDEF0图一13产品预览效果图基于J2EE的定制产品协同设计平台总体框...一8定制平台的初始界面

标签:;  ;  ;  ;  ;  ;  ;  

产品定制设计平台论文_吴少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