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色谱柱论文_柯丽群,王同珍,曹维强,吴奕煌,詹衬开

导读:本文包含了离子交换色谱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离子交换,色谱,高效,亚磷酸盐,色谱法,琥珀酸,雷尔。

离子交换色谱柱论文文献综述

柯丽群,王同珍,曹维强,吴奕煌,詹衬开[1](2019)在《微波水解-茚叁酮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鹌鹑蛋中的17种氨基酸》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微波水解茚叁酮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同时测定鹌鹑蛋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磺酸型阳离子树脂离子交换柱分离,茚叁酮溶液作为柱后衍生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570nm和440nm,并对微波水解时间及温度进行条件优化。结果 17种氨基酸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376~0.906mg/L。结果表明,150℃下微波水解20 min的结果与传统加热水解(110℃, 22 h)的效果基本相同。结论该方法分析时间较短,灵敏度较高,可用于鹌鹑蛋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戴璐瑶,朱仙娜,陈玉燕,张一斐,郭姣[2](2019)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与离子交换色谱测定牛肉中肌肽含量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紫外检测与离子交换色谱(IEC)电导检测2种方法对牛肉中肌肽检测的一致程度。方法:RP-HPLC色谱条件:Agilent TC-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柱温35℃;流速1.00 mL·min~(-1);进样体积25μL;检测波长210 nm。IEC色谱条件:Dionex AminoPac~(TM) PA-10(2 mm×50 mm)保护柱和Dionex AminoPac~(TM) PA-10(2 mm×250 mm)分析柱分离,金电极检测,直流安倍电位,检测波形为"Amino Acids(Reference)"。以70%超纯水和30%醋酸钠溶液(100 mmol)为淋洗液;Dionex AminoPac~(TM)PA-10柱流速为0.25 mL·min~(-1),进样体积均为25μL。分别对2种方法的检测下限、精密度、加样回收率等进行考察,并对2种方法测得牛肉样品的结果进行显着性检验(F检验和t检验)。结果:RP-HPLC法线性范围为0.20~5.00μg·mL~(-1) (R2=0.999 7),检测下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32和0.11μg·mL~(-1),方法精密度(RSD)为1.2%(n=11),样品回收率为97.7%;IEC法峰形对称,线性范围为0.20~8.00μg·mL~(-1) (R~2=0.999 0),检测下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05 0和0.017μg·mL~(-1),方法精密度(RSD)为1.2%(n=11),样品回收率为92.2%。对测定结果的F检验(方法精密度)表明两者无显着性差异,但t检验(方法系统误差)表明两者有显着差异。结论:2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对样品中的肌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两者存在系统误差,原因需进一步探索。(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清潭,丁燕,籍立新,崔伟斌,朱靖博[3](2019)在《连续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甘草酸和甘草黄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草酸和甘草黄酮的吸附率及解析率为指标,探究了6种树脂对二者吸附和解析性能,筛选了最佳分离树脂。考察了影响二者分离效果的条件,确定了连续离子交换色谱分离二者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D941是分离甘草酸和甘草黄酮的最佳树脂。最佳分离工艺为:上样质量浓度1.0mg/mL,体积2.70L,体积流量12.5mL/min;乙醇洗脱体积分数70%,体积1.80L,体积流量12.50mL/min;NaOH洗脱浓度0.50mol/L,体积0.6L,体积流量5.0mL/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甘草酸纯度为76.53%,得率2.09%;甘草黄酮纯度为67.33%,得率2.68%。结果说明连续离子交换色谱可以实现甘草酸与甘草黄酮的同时分离,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蒋越华,陈永森,金刚,秦玉燕,时鹏涛[4](2018)在《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西番莲中有机酸》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同时测定西番莲中苹果酸、琥珀酸和柠檬酸的离子交换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8%的乙醇水溶液提取,经涡旋和离心后通过0.45μm滤膜和On-guard II RP固相萃取小柱去除杂质,采用AS19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以在线产生的KOH淋洗液梯度洗脱,用电导检测器测定。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检测,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0,1~10,5~50 mg/L,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检出限分别为0.005,0.005,0.010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2%~9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2%~3.66%(n=6)。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西番莲样品中有机酸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化学分析计量》期刊2018年06期)

程云辉,毛田米,黄璐,陈茂龙,文李[5](2018)在《大米肽中压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及其免疫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经过DA201-C型大孔吸附树脂脱盐、40%乙醇梯度洗脱的大米免疫活性肽RPHs-A3组分的纯度和免疫活性,采用中压离子交换色谱对其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并对分离得到组分的免疫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WorkBeads 40Q强阴离子交换树脂、2.6cm×40cm色谱柱对RPHs-A3组分进行分离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浓度30mg/mL,上样量5 mL,起始缓冲液A为pH 9.0的0.01mol/L Tris-HCl,洗脱缓冲液B为含1 mol/L NaCl的pH 9.0、0.01 mol/L Tris-HCl,上样、洗脱流速分别为1,10mL/min。共收集到5个组分,其中RPHs-A3-B3组分在MTT试验和小鼠巨噬细胞脂多糖(LPS)炎症模型中皆表现出较高免疫活性,对RAW264.7细胞具有显着增殖作用,其SI值为1.315;且对炎症模型中细胞内NO释放量具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为8.28%。采用中压离子交换色谱能有效地对RPHs-A3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使SI值从1.273提高到1.315,且对细胞内NO释放量具有显着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8年03期)

郑雪芳,刘波,朱育菁,陈德局,陈小强[6](2018)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突变菌株的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Tn5转座子突变菌株的异质性,筛选出无致病力高效生防菌株。【方法】利用已构建的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参考指标"弱化指数(attenuation index,AI)"和接种番茄植株的生物测定法对60株供试的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突变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利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研究不同致病力突变菌株的色谱行为异质性;构建色谱效价指数(chromatography titer index,CTIi),CTIi=Si/(S1+S2+S3)×100%(i=1、2或3;S1、S2和S3分别对应P1、P2和P3的峰面积),测定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突变菌株的CTIi值,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分析色谱效价指数与突变菌株的致病力和青枯病害防治效果的相互关系。【结果】基于AI值和生物测定结果,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突变菌株具有3种不同致病力类型:强致病力、无致病力和中间型。强致病力菌株共33株,其AI值介于0.49—0.63,接种番茄15 d,植株发病率为66.33%—100%;无致病力菌株共有20株,其AI值介于0.78—0.89,接种番茄15 d,植株发病率为0;中间型菌株共有7株,其AI值介于0.68—0.73,接种番茄15 d,植株发病率为24.17%—45.92%。20株无致病力突变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测定结果显示,防治效果介于16.68%—92.45%,菌株T831防治效果最好,达91.74%,其次是菌株T780,防治效果为87.51%,菌株T497防治效果最差,为16.68%。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的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结果显示,青枯雷尔氏菌经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可以分离出P1(出峰时间为0.6 min)、P2(出峰时间为4.4或4.5 min)和P3峰(出峰时间为5.9或6.0 min);强致病力菌株和无致病力菌株均具有3种不同峰类型:单峰、双峰和3个峰,强致病力菌株的主峰为P3峰,无致病力菌株的主峰为P1峰,中间型菌株有双峰和3个色谱峰两种类型;强致病力菌株中CTI3为100%的菌株,致病力最强,诱导番茄植株发病率均达85%以上,CTI3<100%的菌株,接种后番茄植株发病率介于66.33%—84.14%;无致病力菌株中CTI1达100%的菌株,其防治效果高,均达到80%以上,CTI1<90%的菌株,其防治效果低,介于16.68%—63.62%;CTI3与突变菌株致病力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PCC值为0.62;CTI1与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的防治效果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PCC值为0.80。【结论】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突变菌株具有3种致病力类型,不同致病力菌株的色谱行为不同。构建的色谱效价指数CTI1可用于快速筛选出无致病力高效生防菌株,CTI3可作为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郑雪芳,陈德局,陈小强,刘波,朱育菁[7](2018)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epsD突变菌株的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EC)技术结合形态观察和胞外多糖(EPS)含量测定,比较分析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FJAT-91⊿epsD与强致病力出发菌株FJAT-91及自然致弱的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的异质性。结果表明,菌株FJAT-91⊿epsD与菌株FJAT-91在菌落和菌体形态上均有明显差异,与菌株FJAT-1458的形态相似。胞外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菌株FJAT-91⊿epsD的EPS含量((12.64±1.46)μg/mL)显着低于菌株FJAT-91((30.49±2.97)μg/mL),与菌株FJAT-1458的EPS含量((11.30±1.38)μg/mL)相当。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结果表明,菌株FJAT-91、FJAT-91⊿epsD和FJAT-1458形成的色谱峰个数和保留时间不同,菌株FJAT-91只有单一色谱峰P3,保留时间为6.04 min;菌株FJAT-91⊿epsD有P1和P2两个色谱峰,保留时间分别为0.59 min和4.62 min;菌株FJAT-1458只有单一色谱峰P1,保留时间为0.59 min。对不同色谱峰回收培养,并对回收培养后的菌株进行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番茄植株接种菌株FJAT-91-P3后第4 d开始发病,第10 d发病率达100%;植株接种菌株FJAT-91⊿epsD-P2后第9 d开始发病,第20 d发病率达100%;植株接种菌株FJAT-1458-P1和菌株FJAT-91⊿epsD-P1后,在观察期内均未发病。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菌株FJAT-91⊿epsD防治作物青枯病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8年01期)

梁山琴[8](2017)在《灭活口蹄疫病毒抗原的离子交换色谱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性疾病。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爆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接种灭活口蹄疫病毒疫苗是预防口蹄疫最有效的手段。随着对疫苗安全性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离纯化日益受到重视。色谱分离具有分辨率高、易于规模放大的优势,在动物疫苗分离纯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如何实现结构复杂、尺寸达到28 nm的病毒抗原颗粒在有效分离纯化的同时,保持颗粒结构的稳定,获得高的抗原收率,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灭活FMDV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过程中,影响其分离效率和颗粒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以建立高效的纯化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1)选取DEAE-FF、DEAE-650M、以及DEAE-POROS叁种具有相似配基密度和粒径,但孔径显着不同的阴离子交换介质,考察了介质孔径对灭活FMDV动态结合载量(Dynamic binding capacity,DBC)的影响。发现灭活 FMDV 在 DEAE-POROS(孔径214 nm)和DEAE-650M(孔径106 nm)介质上的DBC分别达到11.53和10.03mg/mL,而在小孔径的琼脂糖介质DEAE-FF(孔径32nm)介质上的DBC仅为前两者的1/10。激光共聚焦实验表明灭活FMDV在DEAE-FF介质上的吸附仅限于微球的表面薄层区域,而在大孔DEAE-POROS介质上的吸附能扩散进入微球内部。(2)研究了离子交换介质孔径对灭活FMDV纯化收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经过DEAE-FF、DEAE-650M、以及DEAE-POROS离子交换层析后,灭活FMDV的收率分别为54.46%、66.32%和68.42%。通过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法(HPSEC)分析发现,灭活FMDV与介质吸附-解吸作用会导致其裂解成无免疫活性的12S,且裂解程度随着介质孔径的增大而减小。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分析灭活FDMV吸附在介质上发生解聚的机理。灭活FMDV在溶液中发生裂解生成12S的转变温度Tm1为48.52℃。而吸附在叁种介质上之后的Tm1值分别降低为41.73℃,44.04℃和45.37℃,表明在层析介质上的吸附导致灭活FMDV更易于发生裂解,而吸附在大孔径的DEAE-POROS介质上的灭活FMDV的稳定性相对较高。(3)建立了大孔DEAE-POROS介质纯化灭活FMDV的工艺。对缓冲液的电导率、进样蛋白浓度、停留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下,灭活FMDV的IEC收率达94%。经过进一步超滤浓缩和凝胶过滤色谱(SEC)精制,最终灭活FMDV收率为79%,纯化倍数为173,宿主DNA的去除率达95%以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大孔介质纯化灭活FMDV相比传统的琼脂糖介质在动态结合载量、活性收率和结构稳定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并探讨了可能的作用机理,对灭活FMDV的色谱纯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期刊2017-05-01)

丁海燕,赵艳芳,宁劲松,盛晓风,孙晓杰[9](2016)在《抑制性电导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生物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Ionpac CS17阳离子分离柱、电导检测器和抑制器,以甲基磺酸(MSA)为淋洗液通过梯度洗脱分离水产品中的生物胺。通过对比MSA、叁氯乙酸(TCA)和高氯酸(PCA)3种提取剂和不同蛋白沉淀方式,确立最佳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0.1 mol/L MSA提取,采用甲醇沉淀蛋白的效果最好,各生物胺的加标回收率在83.3%~101.8%之间,检出限均低于1.60 mg/kg。该方法简单快捷,检出时间短,检出限低,适用于水产品中常见生物胺的检测。(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6年07期)

殷勤红,刘小龙[10](2016)在《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利塞膦酸钠片中的磷酸盐和亚磷酸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阴离子型交换柱上以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盐为流动相可同时测定利塞膦酸钠片中的磷酸盐和亚磷酸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IC-Pak柱(4.6 mm×50 mm,5μm),流动相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盐;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0.6 m L/min;检测波长290 nm。结果: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8 min和9.8 min,该方法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和100.8%。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用于利塞膦酸钠片中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执业药师》期刊2016年06期)

离子交换色谱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考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紫外检测与离子交换色谱(IEC)电导检测2种方法对牛肉中肌肽检测的一致程度。方法:RP-HPLC色谱条件:Agilent TC-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柱温35℃;流速1.00 mL·min~(-1);进样体积25μL;检测波长210 nm。IEC色谱条件:Dionex AminoPac~(TM) PA-10(2 mm×50 mm)保护柱和Dionex AminoPac~(TM) PA-10(2 mm×250 mm)分析柱分离,金电极检测,直流安倍电位,检测波形为"Amino Acids(Reference)"。以70%超纯水和30%醋酸钠溶液(100 mmol)为淋洗液;Dionex AminoPac~(TM)PA-10柱流速为0.25 mL·min~(-1),进样体积均为25μL。分别对2种方法的检测下限、精密度、加样回收率等进行考察,并对2种方法测得牛肉样品的结果进行显着性检验(F检验和t检验)。结果:RP-HPLC法线性范围为0.20~5.00μg·mL~(-1) (R2=0.999 7),检测下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32和0.11μg·mL~(-1),方法精密度(RSD)为1.2%(n=11),样品回收率为97.7%;IEC法峰形对称,线性范围为0.20~8.00μg·mL~(-1) (R~2=0.999 0),检测下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05 0和0.017μg·mL~(-1),方法精密度(RSD)为1.2%(n=11),样品回收率为92.2%。对测定结果的F检验(方法精密度)表明两者无显着性差异,但t检验(方法系统误差)表明两者有显着差异。结论:2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对样品中的肌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两者存在系统误差,原因需进一步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子交换色谱柱论文参考文献

[1].柯丽群,王同珍,曹维强,吴奕煌,詹衬开.微波水解-茚叁酮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鹌鹑蛋中的17种氨基酸[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2].戴璐瑶,朱仙娜,陈玉燕,张一斐,郭姣.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与离子交换色谱测定牛肉中肌肽含量的对比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9

[3].李清潭,丁燕,籍立新,崔伟斌,朱靖博.连续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甘草酸和甘草黄酮[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9

[4].蒋越华,陈永森,金刚,秦玉燕,时鹏涛.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西番莲中有机酸[J].化学分析计量.2018

[5].程云辉,毛田米,黄璐,陈茂龙,文李.大米肽中压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及其免疫活性评价[J].食品与机械.2018

[6].郑雪芳,刘波,朱育菁,陈德局,陈小强.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突变菌株的异质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8

[7].郑雪芳,陈德局,陈小强,刘波,朱育菁.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epsD突变菌株的异质性[J].色谱.2018

[8].梁山琴.灭活口蹄疫病毒抗原的离子交换色谱纯化[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

[9].丁海燕,赵艳芳,宁劲松,盛晓风,孙晓杰.抑制性电导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生物胺[J].食品科技.2016

[10].殷勤红,刘小龙.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利塞膦酸钠片中的磷酸盐和亚磷酸盐[J].中国执业药师.2016

论文知识图

全脱乙酰化壳寡糖在CMSephadexC-25色...Q HP离子交换色谱柱纯化单胺氧...一5不同温度下黑木耳多糖在径向DEAE#~蛇毒粗品在DEAE-Sepharose F·F·#~)对所有REEs在PH耐受性离子交换试...一4不同流速下黑木耳多糖在径向DEAE#~

标签:;  ;  ;  ;  ;  ;  ;  

离子交换色谱柱论文_柯丽群,王同珍,曹维强,吴奕煌,詹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