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自导论文_陈颜辉,张建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鱼雷自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鱼雷,舰艇,多普勒,潜艇,转角,概率,模型。

鱼雷自导论文文献综述

陈颜辉,张建清[1](2019)在《ATT对声自导鱼雷拦截方式变更的临界雷舰距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潜射声自导鱼雷的拦截是舰载反鱼雷鱼雷(ATT)拦截运用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针对潜射声自导鱼雷的直航搜索段和自导追踪段弹道特征,分析了ATT的拦截原理,指出ATT应采取不同方式实施拦截。其次,提出了ATT拦截方式变更的临界雷舰距离的概念,并按照本舰采取停车规避、保持原状态航行和采取转向远离规避3种典型态势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标绘。最后,围绕临界雷舰距离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临界雷舰距离是客观存在的,且随着本舰采取机动策略的不同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该研究结果可为ATT的实际运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世俊,周俊达,朱四如[2](2019)在《声自导鱼雷可攻性和舰艇规避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规避声自导鱼雷运动过程和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多、公式繁琐的问题,定义了舰艇机动的时间、距离和角度危险函数,简化了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的使用;根据舰艇在鱼雷报警后可能采取的叁种典型规避机动策略,给出了鱼雷攻击提前角优化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确定舰艇无法逃脱时,通过转向规避机动可以最大延长被鱼雷捕获的时间;利用蒙特卡洛法找到了每个目标舷角下的最佳提前角,同时随舰艇舷角由小变大,鱼雷发现概率迅速下降.(本文来源于《空军预警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邓新文,朱文振,谢勇[3](2019)在《潜艇转向旋回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战术意义与作战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潜艇转向旋回对敌鱼雷自导检测有重大的影响,是防御声自导鱼雷攻击的主要方式。文中基于声呐方程,分析了潜艇转向后我舷角与敌鱼雷声自导作用距离的关系,并在分析主动声自导鱼雷运用方位走向与亮点分布进行体目标识别的原理基础上,构建了仿真计算模型。算例表明:潜艇转向旋回可极大地缩短敌鱼雷声自导作用距离,在转至大、小舷角时将误导敌鱼雷体目标识别错误使其转入对抗规避弹道。最后对实战中潜艇运用转向旋回战术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的实施方法进行了讨论。文中所做研究可为潜艇指挥员进行鱼雷防御作战与鱼雷设计人员进一步研究鱼雷抗干扰策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下无人系统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绪升,尹文进[4](2018)在《基于潜射自导鱼雷射击优化模型的发现概率仿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射击叁角形是计算潜射鱼雷发射提前角的理论依据,随鱼雷技术的发展和战场需要,传统的鱼雷射击叁角形的应用局限性日益显现。据此,文中充分考虑了鱼雷实航速度变化和目标辐射噪声对鱼雷自导作用距离的影响,提出有利于贴近实战的潜射声自导鱼雷的射击要素解算优化模型,推导出提前角解算方法,并依该模型进行鱼雷攻击弹道仿真和发现概率计算。结果显示,该模型适用于广泛的战场态势,可为工程应用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水下无人系统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谢力波,赵申东,李居伟[5](2018)在《挑战鱼雷的新型自导深弹》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深弹技术特别是自导深弹的发展,深弹作战效能得到大幅提升,相比鱼雷效费比高,有望成为鱼雷地位的挑战者。以俄罗斯研制的新型自导深弹为例,介绍了自导深弹的技术参数和作战效能,并重点阐述了深弹的重要作用及其对鱼雷地位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飞航导弹》期刊2018年10期)

李华,张静远[6](2018)在《声自导鱼雷二次转角作战使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声自导鱼雷在一次转角作战方式下,存在鱼雷与目标相遇时目标多普勒速度未能达到自导检测阈值导致难以检测到目标的情况,从目标多普勒速度与鱼雷自导检测阈值分析入手,提出满足鱼雷自导检测的二次转角作战方式,并建立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法求解声自导鱼雷在一次转角作战方式和改进后二次转角作战方式下的发现概率,并考虑目标机动的情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二次转角作战方式可提高声自导鱼雷的发现概率。(本文来源于《水下无人系统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徐海珠,袁延艺,余赟,刘雄厚[7](2018)在《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难题,从舰艇尾流特性出发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的工作原理。针对尾流自导鱼雷的特点,在尾流自导鱼雷对抗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尾流自导鱼雷的报警定位、指挥决策和对抗实施方法,研究成果对提高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作战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8年08期)

张江[8](2018)在《声尾流自导鱼雷命中区域仿真分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基于概率分布的声尾流自导鱼雷进入尾流位置和航向模型,结合较贴近实际的尾流声学仿真模型、鱼雷声学自导检测模型和弹道模型,设计了基于模拟法的声尾流自导鱼雷仿真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声尾流自导鱼雷命中区域的仿真计算,并据此分析采用悬浮式深弹布设拦截阵的策略。上述方法对提高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的概率具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第19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19th CCSSTA 2018)》期刊2018-08-10)

宫友明,武志东,刘志成[9](2018)在《声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目标优化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潜射声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时的射击参数解算模型,采用几何分析法,对预定相遇态势的声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原理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相遇态势对鱼雷自导作用距离的影响,并建立了鱼雷自导作用距离的解算模型;综合考虑声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原理和相遇态势对鱼雷自导作用距离的影响,建立了声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时的射击参数优化解算模型,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模型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8年07期)

徐海珠,袁延艺,余赟,刘雄厚[10](2018)在《高频噪声干扰器对抗声自导鱼雷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潜艇对抗声自导鱼雷时机动方案的合理性,在高频噪声干扰器对抗声自导鱼雷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方位和能量的干扰效果分析方法。仿真分析了典型态势下噪声干扰器对主被动声自导鱼雷的干扰区域,给出了干扰扇面和自导距离缩减率随雷目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扰噪声谱级比潜艇辐射噪声高出一定值(如15 d B)时,对被动声自导鱼雷具有较好的干扰效果,将宽带噪声功率集中到窄带中进行频率瞄准干扰,可大幅提高对抗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效果。该文的研究方法可为潜艇规避声自导鱼雷的机动方案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8年03期)

鱼雷自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现有规避声自导鱼雷运动过程和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多、公式繁琐的问题,定义了舰艇机动的时间、距离和角度危险函数,简化了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的使用;根据舰艇在鱼雷报警后可能采取的叁种典型规避机动策略,给出了鱼雷攻击提前角优化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确定舰艇无法逃脱时,通过转向规避机动可以最大延长被鱼雷捕获的时间;利用蒙特卡洛法找到了每个目标舷角下的最佳提前角,同时随舰艇舷角由小变大,鱼雷发现概率迅速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鱼雷自导论文参考文献

[1].陈颜辉,张建清.ATT对声自导鱼雷拦截方式变更的临界雷舰距离[J].弹道学报.2019

[2].李世俊,周俊达,朱四如.声自导鱼雷可攻性和舰艇规避模式分析[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9

[3].邓新文,朱文振,谢勇.潜艇转向旋回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战术意义与作战运用[J].水下无人系统学报.2019

[4].杨绪升,尹文进.基于潜射自导鱼雷射击优化模型的发现概率仿真计算[J].水下无人系统学报.2018

[5].谢力波,赵申东,李居伟.挑战鱼雷的新型自导深弹[J].飞航导弹.2018

[6].李华,张静远.声自导鱼雷二次转角作战使用方法[J].水下无人系统学报.2018

[7].徐海珠,袁延艺,余赟,刘雄厚.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方法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

[8].张江.声尾流自导鱼雷命中区域仿真分析与应用[C].第19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19thCCSSTA2018).2018

[9].宫友明,武志东,刘志成.声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目标优化建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

[10].徐海珠,袁延艺,余赟,刘雄厚.高频噪声干扰器对抗声自导鱼雷效果分析[J].应用声学.2018

论文知识图

鱼雷自导信号参数估计流程图鱼雷自导检测波形图鱼雷自导开机一2主动声自导方式鱼雷自导系统仿...鱼雷自导信号参数估计流程图一3被动声自导方式鱼雷自导系统仿...

标签:;  ;  ;  ;  ;  ;  ;  

鱼雷自导论文_陈颜辉,张建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