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巴戟天果实内生菌和多酚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海巴戟天果实内生菌和多酚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

海巴戟天(Morinda citrifolia),茜草科(Rubiaceae)巴戟天属(Morinda)植物,又名诺丽(NONI),在波利尼西亚已有长达2000年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海巴戟天果实中存在丰富的内生菌资源,自然发酵是其生产加工中的重要工艺,因此对果实内生菌和活性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海巴戟天果实中内生微生物的种类以及主要的活性成分-酚类成分的结构,主要包括蒽醌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黄酮类、酚酸及其他酚类,归纳了海巴戟天果实具有的多种生理活性,主要包括抑菌、对肝损伤的保护、抗癌、抗氧化、对心血管保护以及增强免疫等。为研究海巴戟天果实的功能食品和药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有利于更广泛和有效地利用海巴戟天果实资源,旨在为今后更深入研究食品的自然发酵工艺提供借鉴和参考。

论文目录

  • 1 海巴戟天果内生微生物种类
  • 2 海巴戟天果实的酚类成分
  •   2.1 蒽醌类
  •   2.2 香豆素类
  •   2.3 木脂素类
  •   2.4 黄酮类
  •   2.5 酚酸及其他酚类
  • 3 生物活性
  •   3.1 抑菌作用
  •   3.2 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3.3 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3.4 抗氧化作用
  •   3.5 脑缺血预防作用
  •   3.6 预防糖尿病作用
  •   3.7 增强免疫作用
  • 4 展望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梁寒峭,梁雨菲,刘海涛,田荣荣

    关键词: 海巴戟天果,发酵,内生菌,酚类,活性

    来源: 现代食品科技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KM201911418002),北京城市学院2019年度实培计划项目经费资助

    分类号: TS201.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9.11.042

    页码: 310-319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270K

    下载量: 236

    相关论文文献

    • [1].干燥条件对海巴戟天果中水分和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2].美国桑树种类及其分布[J]. 中国蚕业 2018(01)
    • [3].海巴戟天悬浮细胞合成蒽醌类物质的研究[J]. 中草药 2014(22)
    • [4].海巴戟天愈伤组织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4)
    • [5].诺丽果的营养与保健功能[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S4)

    标签:;  ;  ;  ;  ;  

    海巴戟天果实内生菌和多酚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