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无缝隙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分析无缝隙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湖北省黄石市鄂东医疗集团中心医院中心院区老年病科43500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无缝隙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到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基于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分别应用无缝隙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逊色于干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93.62%)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74.47%),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经此护理方式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化,且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无缝隙护理干预;应用

随着老年冠心病患病人群的不断增多,临床护理质量被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满足病者提出的个性化护理需求,有效应用无缝隙护理干预是极为必要的[1]。本文观察无缝隙护理干预在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以9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样本,患者接收时间为2017年11月到2019年2月。其中,对照组和干预组经随机分组这一方式进行组别划分,各47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9例和18例,年龄(67.31±2.07)岁,病程(7.03±0.34)年;干预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7例和20例,年龄(65.47±2.69)岁,病程(7.48±1.02)年。

诊断标准: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规定的各项诊断标准[2]。

纳入标准:伦理会准许;年龄在45岁~73岁之间;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对此次研究持赞同态度。

排除标准:拒绝此次研究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器官功能障碍者[3]。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向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即病情监测及记录、辅助检查、健康护理,同时,针对已有病症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干预组:给与患者无缝隙护理干预,首先,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组内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要求执行护理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端正护理态度,并强化护理责任感,视患者情况为其制定可行的护理方案。其次,实行轮班护理制度,即组内护理人员接替完成护理任务,并做好护理对接,以便随时满足患者提出的护理需求。然后,落实护理工作于整个过程。客观评估患者身心健康以及心理素质,根据评估结果组织健康宣教活动,并适当调整饮食计划和训练计划,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收临床治疗,进而减轻患者不适感,并取得临床护理的良好效果。最后,加强药物护理,为实现冠心病预防、治疗目的,护理人员在尊重患者差异性的前提下,为其制定用药计划,并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只有患者积极配合临床药物护理,才能减轻临床病症。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判指标:参照SF-36量表予以判断,本文针对生命活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四项指标予以分析,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4]。

护理总满意率判定指标:依据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各项目总分为100分,其中,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85分、65~85分、<65分[5]。总满意率计算方式即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若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对比

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中各指标数据明显优越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护理总满意率对比

对照组护理总满意例数(率)为35(74.47%),干预组护理总满意例数(率)为44(93.62%),可知,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6.425,P=0.011)

3.讨论

老年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提高,究其病因,多为冠脉硬化引起。若该疾病未能及时治疗,极易出现病残、死亡现象。要想有效抑制病情,并提升病者生活质量,定要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措施,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辅助作用。在此期间,灵活应用无缝隙护理是十分必要的,这既能提升临床护理水平,又能改善医患关系,继而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本文研究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析生活质量子项目指标评分可知,生命活力(77.24±4.25)分、生理功能(74.64±4.81)分、总体健康(62.96±4.43)、社会功能(68.06±3.87)分,干预组经无缝隙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护理,所对应的子指标评分依次为(89.37±4.69)分、(88.34±4.75)分(79.28±4.59)分、(81.28±4.72)分。可知,干预组各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39、13.894、17.539、14.849,P均为0.000)。足以证实,无缝隙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这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并在短时间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引导患者树立生活自信心。分析两组护理总满意率可知,干预组满意18例、基本满意26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为93.62%,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2例,总满意率为74.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5)。可知,无缝隙护理干预能够满足患者提出的护理需求,这对医患关系良性构建有积极影响,且患者会对这一护理模式高度认可。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者护理中灵活应用无缝隙护理干预,其临床实用性较高,故而,无缝隙护理干预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瞿菲菲.CCU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5):3377-3378.

[2]张晶晶,袁菲阳,孙萌萌,等.无缝隙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167-168.

[3]刘秀美.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1401-1402.

[4]刘艳.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绞痛控制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95-98.

[5]车晓宁,冯小智.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和分析[J].北京医学,2017,39(1):109-110.

标签:;  ;  ;  

分析无缝隙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