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胎传梅毒30例回顾性分析

早期胎传梅毒30例回顾性分析

赵春红(黑龙江嫩江县人民医院传染科161400)

【中图分类号】R7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8-0096-02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例早期胎传梅毒。结果皮肤损害30例,早产儿16例,低体重儿18例,贫血24例,肝脾肿大22例,骨损害2例,鼻炎8例,新生儿肺炎8例。梅毒血清学检查:TPPA阳性30例,RPR阳性28例。选用青霉素治疗,临床症状消失10例,好转1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发生吉海反应4例。结论典型皮肤损害可作为早期胎传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对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贫血应警惕胎传梅毒;治疗中可发生吉海反应应引起注意。

【关键词】胎传梅毒临床表现

胎传梅毒(congenitalsyphilis)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胎儿先天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蔓延,胎传梅毒也不断增加,探讨胎传梅毒的早期临床表现对防治梅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收治的30例早期胎传梅毒进行了回顾性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收治的早期胎传梅毒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胎龄:<37周16例,37周14例。出生体重:<2500g18例,2500g12例。其中2例因“先天性巨结肠”收入儿外科,2例因“白陶土大便”疑为“先天性胆道闭塞”收入儿科,此4例确诊胎传梅毒后均转本科治疗。还有10例因贫血于输血前检查,后确诊为胎传梅毒。

2结果

2.1临床表现皮肤损害30例,表现为红斑、斑丘疹、水疱,躯干及四肢末端脱屑,口周皮肤干燥,线状皲裂,其中4例早产儿全身皮肤发红、起皱、大疱、皮肤剥脱。皮疹出现时间:出生时8例,其余于出生后3-7天开始发皮疹。早产儿16例,病理性黄疸12例,全身浮肿4例;肝脾肿大22例,鼻炎8例,骨损害2例,肺炎8例,出生时新生儿窒息4例,便秘2例,白陶土大便2例。

2.2合并症合并多器官(心肺肝肾)功能衰竭4例;新生儿败血症2例;左大腿深在溃疡2例。

2.3实验室检查30例患儿及其母亲均行梅毒血清学检查,患儿:TPPA阳性30例,RPR阳性28例,其滴度为1:16-1:64;母亲:TPPA阳性30例,RPR阳性26例。患儿Hb<135g/L者24例;血小板减少(<100*109/L)10例,尿常规检查24例,其中10例尿蛋白阳性(+-3+)及潜血阳性(+-3+),且此10例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均升高;全血生化检查:总胆红素及一分钟胆红素升高12例,18例总蛋白<40g/L,白蛋白<20g/L,有12例AST,LDH增高。X线胸片检查8例均为肺炎;四肢长骨拍片6例,2例提示骨受损,表现为干骨端膨大,临时钙化带增宽,密度增高,下方可见透亮区,条状骨膜增生,对称性骨质破坏,X弑ǜ?代谢性骨病(维生素C缺乏症)。肝胆B超检查:2例疑为先天性胆道闭塞。2例腹部平片检查:先天性巨结肠待排。

2.4治疗与转归30例均用青霉素G针剂治疗,剂量5-15万U/k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15天。有28例治疗前1天开始口服强的松片1mg/kg·d,持续3-4天。治疗后皮疹消退较快,1-3周皮疹均消失。转归:痊愈10例;好转16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为早产儿,于入院后2天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出院后随访梅毒血清学检查:(RPR)治疗后3个月转阴6例,6个月转阴18例,9个月转阴2例;血常规:1个月恢复正常6例,3个月恢复正常18例;肝脾肿大于治疗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2例疑“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大便正常,无腹胀,腹部平片正常;另2例疑“先天性胆道闭塞”患儿,大便色正常,肝胆B超正常。在抗梅治疗中,有4例出现较严重的吉海反应,分别于首次静滴青霉素后1h和6h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呻吟、高热(体温达39.8%)、烦躁、呼吸急促,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迅速好转。其中2例静滴青霉素前已给以强的松2.5mg2次/d,口服;另2例因其他疾病在院外静滴青霉素后1h发生上述反应,且反应更重,转入本院,后确诊为胎传梅毒。

3讨论

胎传梅毒包括早期胎传梅毒(出生前至生后2年内发病)、晚期胎传梅毒及胎传潜伏梅毒。早期胎传梅毒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而易造成诊断困难。但是,出现典型皮肤损害有利于诊断[1],本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本组3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损,有4例早产儿出现全身皮肤发红、起皱、大疱、表皮片状剥脱,易与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混淆,应引起注意。另外,贫血的发生率较高,24例有不同程度贫血表现,其中10例因输血前检查,才确诊为胎传梅毒,经驱梅治疗后,外周血常规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提示对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贫血应警惕是否因胎传梅毒所致。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病理性黄疸等。本组及相关资料[2-3]表明,对于典型皮肤损害、不明原因贫血、肝脾肿大、早产、全身浮肿等患儿均应仔细追问父母职业和性病史,同时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免漏诊、误诊。本组有2例患儿开始疑有“先天性巨结肠”;另2例因为白陶土样大便,疑为“先天性胆道闭塞”;此4例确诊为胎传梅毒后,经驱梅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相关实验室检查也恢复正常。由此进一步反映早期胎传梅毒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早期胎传梅毒骨损害与代谢性骨病(维生素C缺乏症)的X线表现容易混淆,后者多发于4月后人工喂养婴幼儿,多有全身出血症状。因此,对小于4月婴幼儿,如出现上述骨受损表现,应首先排除胎传梅毒。早期胎传梅毒选用青霉素治疗,其疗效满意,尤以皮肤损害及贫血好转明显。28例强的松预备治疗患儿中仅2例发生吉海反应,且于驱梅治疗后6h发生;另2例未以强的松预备治疗者,于青霉素治疗后1h发生,且症状较前者重。提示早期胎传梅毒驱梅治疗前1天口服强的松片,对预防及减轻吉海反应是必要的。10例出生后1天内发病住院者,均为早产儿,病情较重,其中4例生后1h内发病住院,且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说明胎传梅毒发病越早,病情越重,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凶险。其原因可能是母亲在妊娠早期感染梅毒又未及时治疗,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造成全身播散性病变,导致出生时就表现有严重临床症状和死于不可逆的严重多脏器损害。文献报道[4]产前未给予随访治疗的梅毒孕妇其死胎或早期胎传梅毒死亡率是产前正规随访治疗的梅毒孕妇的8倍,由此可见早期诊断、早期系统彻底治疗梅毒孕妇是防治胎传梅毒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芸.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980-985.

[2]陈军民,徐美春.先天梅毒49例临床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3),235.

[3]何玲,王启,詹美玲.新生儿先天梅毒10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1,2(3),106-107.

[4]GustDA,LevineWC,StLouisME,etal.MortalityassociatedwithcongenitalsyphilisinUnitedStated,1992-1998[J].Pediatrics,2002,109(5):791-799.

标签:;  ;  ;  

早期胎传梅毒30例回顾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