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联反应论文_杨贞贞,张慧苗,王小龙,冯静,刘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偶联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由基,光谱,电化学,多孔,针尖,原位,甲基。

偶联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杨贞贞,张慧苗,王小龙,冯静,刘健[1](2019)在《水介质中微波促进的钯催化偶联反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钯催化的偶联反应是形成新的C-C键的重要方法之一,一直是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近年来,水介质中微波促进的钯催化偶联反应受到了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微波加热是一种内源性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热转化效率高、节约能源、安全可控等优点;另一方面,水作为一种廉价易得、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代替有毒、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符合现代绿色有机合成的发展方向。该综述总结了近年来水相中微波促进的钯催化偶联反应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胡童杰,王奕璇,姚晨飞[2](2019)在《多孔离子液体聚合材料负载Pd水相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制备了一种多孔性的离子液体聚合材料PICP,并将Pd盐负载在材料上。作为催化剂,该纳米Pd对于芳基溴化物与苯硼酸的偶联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通过TEM、ICP-OES等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材料具有多孔、大比表面、大孔容的特性,Pd颗粒以纳米尺度均匀的分散在材料上且反应后没有损失,从而对芳基溴化物和苯硼酸的反应有着很好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韩布兴[3](2019)在《分子组装的手性特征向偶联反应产物的传递——不可忽视的反应中间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的识别、传递与转移是生命科学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特征。在生物体内,大多数反应的活性位点都具有手性。因此,通常情况下只有与活性位点手性匹配的(生物或药物)分子才能与活性位点进行有效地结合。手性相反的分子则有可能成为生物体的"毒药",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所以,长期以来手性合成一直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在手性合成中,如果起始反应物具有手性中心,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单一手性的产物分子。然而,如果从非手性的反(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蔡延超,牛鹏飞,沈振陆,李美超[4](2019)在《伯胺在电催化媒介ABNO作用下的自氧化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9-氮杂双环[3.3.1]壬烷-N-氧基自由基(ABNO)为电催化媒介,在Na Cl O4-MeCN溶液中伯胺通过自氧化偶联反应生成对应的亚胺.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ABNO对伯胺的电催化性能.在相同条件下,与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相比,ABNO在伯胺的自氧化偶联反应中表现出更好的电催化反应活性.采用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其中间产物为Ph—CH=NH.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一系列芳香伯胺可在ABNO电催化作用下自氧化偶联生成对应的亚胺,产率较高.(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蔡娇锋,谢文昌,蒋玉雄,凌云,汤儆[5](2019)在《原位升温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PNTP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凭借着出色的检测灵敏度、便捷性,广泛应用在界面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而温度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因此升温SERS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认为对硝基苯硫酚(p-Nitrothiophenol,PNTP)转化为对巯基偶氮苯(p,p'-dimercaptoazobenzene,DMAB)主要是由于纳米粒子表面等离激元效应(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引发的热电子诱导[1],在此过程中不能排除局域热效应的贡献。我们基于热电偶微电极技术[2],搭建高频升温SERS平台,检测温度对分子SERS行为的影响,并研究了高功率激光照射下PNTP转化为DMAB反应中热效应的作用。实验结果(图1)表明在220℃以下,温度不会触发PNTP转化生成DMAB,进一步佐证了触发该反应的关键因素是SPR产生的热电子。(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刘皓,温思思,赵冰,宋薇[6](2019)在《表面增强拉曼研究Ag/AgCl/Pd异相催化C-C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Suzuki-Miyaura C-C偶联反应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心反应,而金属钯类催化剂凭借其优良的催化效率和化学稳定性吸引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1],而Pd纳米颗粒与商用的可溶性有机金属Pd相比具有更加稳定的化学性质,同时可以与反应物分离,进而可以应用于连续反应,从而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2]。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是研究金属纳米颗粒表面化学反应的有力手段,可以有效显示物质的结构变化信息,从而观察到紫外,质谱等手段无法观察的分子结构变化过程。本工作合成的Ag/AgCl/Pd新型材料既可以作为高效的催化剂催化偶联反应,同时也可以作为SERS增强基底,进而利用SERS监测Suzuki-Miyaura C-C偶联反应的过程,对于Suzuki-Miyaura反应机理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冯慧姝,苏海胜,任斌[7](2019)在《电化学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原位表征钯金双金属表界面的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异相催化领域中碳-碳偶联反应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反应,而多组分催化剂由于其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已被广泛应用。虽然目前表征催化剂性能的手段非常多,但依旧缺乏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原位关联催化剂活性与其表面结构的技术。在此,我们使用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electrochemical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EC-SERS)以及电化学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技术(electrochemical tip-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EC-TERS),原位的研究在钯金双金属表界面发生的不同催化行为。以对溴苯硫酚(4-bromothiophenol,4-BTP)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发现在EC-SERS实验中,4-BTP可以在钯纳米粒子上可以发生Suzuki-Miyaura反应,而在金纳米粒子上则只是发生自偶联反应,这两个过程我们都归结为热载流子诱导的过程。我们目前也开始用我们课题组发展的EC-TERS技术在Pd/Au(111)上对这两个界面上的不同催化行为进行原位高空间分辨率的表征,并将催化剂的表面原子结构与其催化活性直接关联起来。该项工作目前还在开展中。(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周杰,张凤华,丁晓光,于芳[8](2019)在《CuCl催化对甲基溴苯和苯酚的C-O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合成1-甲基-4-苯氧基苯的方法,在碱为K3PO4、反应溶剂为1,4-二氧六环、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2.0 h的条件下,CuCl催化对甲基溴苯和苯酚,构建新的C-O,实现偶联反应。反应有较强的选择性,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获得1-甲基-4-苯氧基苯的收率为72%。进一步利用核磁共振(NMR)对其产物1-甲基-4-苯氧基苯进行表征,确认目标产物结构。(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玉成,郑啸,黄培强[9](2019)在《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硝酮与芳香叔胺的自由基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氮α-位碳自由基构造氮α-位碳-碳键是合成含氮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近期,利用可见光催化氧化芳香叔胺—氮α-位去质子化形成氮α-位碳自由基的原理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自由基加成(偶联)反应,成为氮α-位碳自由基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应用Ir-催化剂,实现了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硝酮与芳香叔胺的自由基偶联反应,高效地合成β-氨基羟胺化合物.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性,且对于各种链状、环状以及手性硝酮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产物可方便地转化为重要的邻二胺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肖莹霞,柳忠全[10](2019)在《富电子杂环芳烃与酮酯的自由基脱氢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一种小分子酮、酯与富电子杂环芳烃的高度选择性的自由基脱氢交叉偶联反应.酯、酮作为溶剂,过氧化物加热条件下发生裂解与酯、酮作用产生α羰基碳中心自由基,进而与富电子杂环芳烃发生交叉脱氢偶联,得到一系列C-2官能化富电子杂环产物.该反应成功地运用自由基的极性效应,从而精确控制自由基反应的化学选择性.此外,该体系还具有反应迅速、操作简便、官能团兼容性较好、区域选择性单一等优点.预期它将在合成有机化学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偶联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制备了一种多孔性的离子液体聚合材料PICP,并将Pd盐负载在材料上。作为催化剂,该纳米Pd对于芳基溴化物与苯硼酸的偶联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通过TEM、ICP-OES等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材料具有多孔、大比表面、大孔容的特性,Pd颗粒以纳米尺度均匀的分散在材料上且反应后没有损失,从而对芳基溴化物和苯硼酸的反应有着很好的催化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偶联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杨贞贞,张慧苗,王小龙,冯静,刘健.水介质中微波促进的钯催化偶联反应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9

[2].胡童杰,王奕璇,姚晨飞.多孔离子液体聚合材料负载Pd水相催化Suzuki偶联反应[J].精细石油化工.2019

[3].韩布兴.分子组装的手性特征向偶联反应产物的传递——不可忽视的反应中间态[J].物理化学学报.2019

[4].蔡延超,牛鹏飞,沈振陆,李美超.伯胺在电催化媒介ABNO作用下的自氧化偶联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5].蔡娇锋,谢文昌,蒋玉雄,凌云,汤儆.原位升温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PNTP偶联反应[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6].刘皓,温思思,赵冰,宋薇.表面增强拉曼研究Ag/AgCl/Pd异相催化C-C偶联反应[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7].冯慧姝,苏海胜,任斌.电化学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原位表征钯金双金属表界面的偶联反应[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8].周杰,张凤华,丁晓光,于芳.CuCl催化对甲基溴苯和苯酚的C-O偶联反应[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9

[9].刘玉成,郑啸,黄培强.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硝酮与芳香叔胺的自由基偶联反应[J].化学学报.2019

[10].肖莹霞,柳忠全.富电子杂环芳烃与酮酯的自由基脱氢偶联反应[J].化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Pd/Beta;Pd/Al-MCM-41以...化合物2-}6}的衍生化通过氢膦酸酯合成寡聚核苷酸和磷硫酰...不对称氢化反应2.17 Tri一ne:1 的红外光谱图通过点击化学方法制备功能性梳形嵌段...

标签:;  ;  ;  ;  ;  ;  ;  

偶联反应论文_杨贞贞,张慧苗,王小龙,冯静,刘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