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浅议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李兴斌陈有明(甘肃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33000)

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参加到养生活动当中。保健养生从古到今有众多方法,它们都有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其中选择并坚持适宜的运动,是最有效的保健养生方法。现将以下几种运动方法推荐大家。供大家参考。

1梳头法

发要常梳。梳头最好是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二至三分钟或梳四十九次,梳头方向要单一,由后脑梳向前脑及各方向。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养生方》中记载,“梳理头发,欲得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古人已指出梳头可令血脉流通,祛风散湿。梳头还可令头发坚黑,甚至落发重生。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髓,其华在发”,肾气充足、气血旺盛则发自坚黑。青少年肾精充沛,毛发光泽,年老时,肾气衰弱,毛发变白和脱落。头为诸阳之会,百脉所通。梳头可促进清阳上升,气血调和。“若血气盛,则肾气强,则骨髓充满,故发润而黑。”

2叩齿吞津法

⑴叩齿:早晨醒来后,先不说活,心静什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为完成一次叩齿。时间及次数以上为完整一次的“叩齿吞津保健法”,每当做时以十次为佳,一天当中早、中、晚各叩齿十次,多做更佳。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即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有好处

⑵吞津:唾液是个宝,不要轻吐掉。中医学认为唾液是人津液的一种,对养生有很重要的作用,还给予“琼奖”、“金浆”、“金津”、“玉液”、“玉泉”、“华池之水”等美称。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要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可按摩齿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若时间有限,在叩齿同时以舌尖抵“金津”、“玉液”2穴即上腭部随时将唾液咽下。(叩齿吞津在摇头耸肩、转腰涮胯、五脏六腑叩击时,同时可以进行)

3摇头耸肩法

“摇头晃脑,健颈健脑。”当然,摇头也要摇得正确,决不是平常表示反对的那种摇头,而是要逆时针或顺时针地慢悠悠地摇头晃脑,然后耸肩向前下方伸头数次。在生活中,摇头晃脑还是自得其乐和心理兴奋的一种反映呢。现在长时间对着电脑的白领,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久坐后,站起来活动活动脖子。当然,这样的小动作,也并不适合所有人。人体的所有关节活动都是被允许的,但这是在关节状态健康的前提下。像是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人,若是做这个动作,弄不好就会晕厥。有些人不了解自身的状况,就盲目跟着别人做,却造成了损伤。

4转腰涮胯法

转腰涮胯是形神庄里面的一节功法,它的动作并不复杂,只有两个式子,一个是转腰,另一个是扣翘尾闾,比较适合在日常生活中习练。转腰涮胯法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养成了敛腹的习惯,有了这个习惯就不必担心腹部肥胖了。第二点是腰部比较松动,能分辨出腰椎和骶骨的动触。第三点是大脑比以前灵明,下面一动上面也会动,转腰测胯这节功还有助于改善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一些疾病,按中医的说法是下焦的毛病,例如尿频、小便不净、便秘等毛病。

5深呼吸

所谓深呼吸,就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可以排出肺内残气及其他代谢产物,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以供给各脏器所需的氧分,提高或改善脏器功能。我国中医早就有呼吸到脐的说法,和深呼吸是一个意思。就是要求深吸气时,小腹要跟着收缩,呼气时,小腹要跟着放松,小腹的鼓荡要能带着腹腔和胸腔一起运动。具体方法是: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每日进行2—3次。胸腹式联合的深呼吸类似瑜伽运动中的呼吸操,深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逐渐呼出气体。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反复进行吸气、呼气,每次3—5分钟。尤其适合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患者。

6五脏六腑叩击法

叩击法是砭石疗法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中医保健、中医养生、中医理疗学的一项重大发明。

它的特点:具有一套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的完整理论,强调整体,重视内因。采用无创伤性的温和刺激,扶正驱邪,以调动机体本身的防御能力,战胜疾病,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的内部稳定,从而恢复身心健康。

叩击法疗法既可用于防病、健身、养生、美容,又可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及调理某些疾病。用手背拍打后腰部横膈以下所有的软肌肉数十下,然后用掌心从小腹到少腹、胁肋部依次上腹部、胸部拍打数十下,拍打产生的震动波冲击腹中、胸中的内脏,使内脏有轻微的震动,增加脏腑的活动。此法也可称为五脏六腑被迫运动法。此法一可以增加脏腑自身的血液循环,又可以促进六腑的通畅。其理符合中医“通则不痛”、“六腑以通为顺”的原理。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脉证治第十一》“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说明胸胁痞闷不舒,甚至胀痛、刺痛,若以手按揉或捶打其胸部,可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暂时通畅,则稍舒,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标签:;  ;  ;  

浅议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