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会论文_朱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持股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职工,机构投资者,权利能力,粘性,盈余,自然人,国企改革。

持股会论文文献综述

朱凯[1](2019)在《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审核后续问答》一文中研究指出昨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二)”,共16条。在3月3日首次发布的16条审核问答基础上,该后续文件主要针对中介机构核查发行人的历史股东结构、出资或改制瑕疵、资产来源及实际控制人认定、对赌协议处置、红筹企业协议控制等事项做了补充规(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期刊2019-03-25)

梁上坤[2](2018)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影响公司费用粘性吗?》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01~2015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费用粘性存在显着的抑制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费用粘性越低;(2)区分公司的产权性质,这一抑制作用主要体现于非国有公司,在国有公司不存在;(3)区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这一抑制作用主要体现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不存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发挥的作用存在异质性,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及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体现出较强的抑制效果,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未体现出显着的效果;此外,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增加也有益于费用粘性的降低。本文较为全面地从机构投资者的视角展现了股权结构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同时也肯定了中国背景下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8年12期)

李莹[3](2018)在《我国公司职工持股会的法律规制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职工持股会源于上世纪美国的"ESOP",即员工持股计划,指为了激励公司员工,让员工持有公司股份,使职工享有公司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分享机制和拥有经营决策权的一种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机制。文章从公司法学角度对我国公司职工持股会法律地位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梳理该制度存在的法律漏洞与制度缺失,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初步法律解决路径,为最大化保障我国公司真正实现股权激励提供理论支撑和实用价值分析。(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杜智欣[4](2018)在《我国职工持股会法律地位及运作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企改革是一个“试错”过程,国企改制孕育的职工持股会制度具有自发性和不稳定性。在司法实践中因职工持股会法律地位不明确,人民法院审判者由于没有统一参照的法律依据,导致大量“失衡”案件。通过研究职工持股会的法律地位,完善具体的运作模式,为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提供明确的裁判依据,维护司法公正,便是本文的价值所在。笔者开篇引用两起案例对比分析,阐明在司法实践中明确职工持股会法律地位不明及运作模式缺陷引发的诉讼问题,直指本文的主题。首先,简介职工持股会产生背景和发展,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其次,分析我国职工持股会法律地位及运作模式现状,现有的叁种法律模式中社会团体法人形式已经被民政部明令禁止;依托工会的非法人团体模式由于工会属于非营利性质且非法人团体可以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等原因不再适用现有法律制度;企业法人模式由于受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50人股东限制无法普遍适用,因此职工持股会法律地位不明,导致诉讼主体资格不明确;第叁部分笔者通过分析职工持股会理论上现有的有限合伙、内部职工自治组织、信托持股叁种运作模式的优势与弊端,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选择方案;最后,为解决诉讼主体资格问题,笔者基于《民法总则》民事主体的叁元结构,指出职工持股会的法律地位应为非法人组织,在非法人组织前提下,笔者借鉴国外运作模式,通过信托持股,对职工持股会重新定义,以期解决职工持股会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5-20)

王素莲,韩克勇[5](2018)在《家族控制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制度体系还不完善、法律作用还不显着、家族企业"贡献"与"待遇"极不相称的环境下,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往往会侵害族外投资者利益,利用盈余管理为家族获取更多利益,从而降低家族企业的盈余质量。研究发现,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有更多的向上应计盈余管理和向下应计盈余管理,但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家族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对家族控制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今后,应继续完善、规范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吸收各类投资者持股,推进股权多元化与社会化,以提高家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抑制家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我国应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从政策方面加以引导,为机构投资者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适当放宽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及投资组合中持股比例的限制。(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8年05期)

杨松令,王淼,刘亭立[6](2018)在《交叉持股会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吗?》一文中研究指出股价崩盘会严重损害股东的利益,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交叉持股是否会延缓股票崩盘的风险?本文以2008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交叉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交叉持股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有显着抑制作用。同时,在盈利性较差、成长性较差的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现象对其股价崩盘风险有显着抑制作用。本文为交叉持股在资本市场的作用做出了新的解释,也为交叉持股产生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来源于《当代金融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邹沛[7](2017)在《职工持股会之法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职工持股制度从成立之初发展到现在,尚未有统一的法律规定。当职工持股行为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时,为管理其运作,30多个地方政府颁布了行政规章。但这些规章对职工持股会的规定很不统一,相互间冲突较大,导致各地法院在受理及审理与职工持股会有关的纠纷案件中,(本文来源于《江苏法制报》期刊2017-12-22)

李洁[8](2017)在《职工持股会的现状和解决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职工持股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提出撤销职工持股会,进行股份确权,还原至原始股东;转让股份,使人数降低至法定人数以下等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7年27期)

何雪晴,牛云霞[9](2017)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影响公司的投资--股价敏感性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10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从总体上来看,机构投资者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不显着。但通过进一步细分发现,共同基金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着增强投资--股价敏感性,即管理层向其学习,相应的调整其投资策略,而其他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会降低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因此,监管部门应该适度监管并合理干预,引导机构投资者结构优化。(本文来源于《当代会计》期刊2017年05期)

王爽[10](2016)在《论我国职工持股会法律属性的转变——以信托制为导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职工持股会在运行组织形态及治理机制层面上的法律属性设计,应以增进实现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及国家利益为基本取向。以此为指引,结合信托制度的特性,从现实性与优越性角度考量,我国职工持股会在立法层面宜采取信托制的运行组织形式。(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6年10期)

持股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2001~2015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费用粘性存在显着的抑制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费用粘性越低;(2)区分公司的产权性质,这一抑制作用主要体现于非国有公司,在国有公司不存在;(3)区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这一抑制作用主要体现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不存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发挥的作用存在异质性,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及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体现出较强的抑制效果,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未体现出显着的效果;此外,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增加也有益于费用粘性的降低。本文较为全面地从机构投资者的视角展现了股权结构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同时也肯定了中国背景下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积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持股会论文参考文献

[1].朱凯.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审核后续问答[N].证券时报.2019

[2].梁上坤.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影响公司费用粘性吗?[J].管理世界.2018

[3].李莹.我国公司职工持股会的法律规制维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

[4].杜智欣.我国职工持股会法律地位及运作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2018

[5].王素莲,韩克勇.家族控制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学习与探索.2018

[6].杨松令,王淼,刘亭立.交叉持股会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吗?[J].当代金融研究.2018

[7].邹沛.职工持股会之法律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7

[8].李洁.职工持股会的现状和解决思路[J].新西部.2017

[9].何雪晴,牛云霞.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影响公司的投资--股价敏感性吗?[J].当代会计.2017

[10].王爽.论我国职工持股会法律属性的转变——以信托制为导向[J].北方经贸.2016

论文知识图

工会财务女工职工持股会会员代表大会改革与发展关于小企业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联持志远吸收合并职工持股会前...合伙人出资额与其在职工持股会...、图3在中国裁判法律文书网上查询的201...持股会持股模式图

标签:;  ;  ;  ;  ;  ;  ;  

持股会论文_朱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