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论文和设计-史延丽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涉及培养箱技术领域,具体为骨架、加湿机构、架体组件、培养基和加热机构,所述骨架的内部顶部安置有加湿机构,所述骨架的内侧安置有架体组件,所述架体组件上设置有培养基,所述骨架的内壁均匀覆盖有加热机构,所述骨架由竖方管、横方管和玻璃箱体构成,所述竖方管位于玻璃箱体竖向的边缘,所述竖方管的端部外侧螺钉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固定座、雾化盘和微型电机。该稻瘟病保湿培养箱,通过加湿机构的设置,实现对玻璃箱体内进行加湿的目的,由水箱供水,水流经过引水管注入到入水管中,再经过进水管输送入雾化盘中,在每个雾化口位置均设置有雾化片,可以将水雾化,形成水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包括骨架(1)、加湿机构(2)、架体组件(3)、培养基(4)和加热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的内部顶部安置有加湿机构(2),所述骨架(1)的内侧安置有架体组件(3),所述架体组件(3)上设置有培养基(4),所述骨架(1)的内壁均匀覆盖有加热机构(5),所述骨架(1)由竖方管(6)、横方管(8)和玻璃箱体(9)构成,所述竖方管(6)位于玻璃箱体(9)竖向的边缘,且横方管(8)位于玻璃箱体(9)横向的边缘,所述竖方管(6)的端部外侧螺钉连接有连接板(12),且竖方管(6)的底端安置有基脚(7),所述玻璃箱体(9)的前侧安装有箱门(13),且箱门(13)的正面贯穿有接种孔(14),所述加湿机构(2)包括固定座(17)、雾化盘(18)和微型电机(24),所述固定座(17)通过横方管(8)固定连接在骨架(1)的内侧顶端,且固定座(17)的内侧装配有雾化盘(18),所述雾化盘(18)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雾化口(19),且雾化盘(18)的上方两侧均接入有进水管(20),所述雾化盘(18)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3),且传动轴(23)的上端安装有微型电机(24)。

设计方案

1.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包括骨架(1)、加湿机构(2)、架体组件(3)、培养基(4)和加热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的内部顶部安置有加湿机构(2),所述骨架(1)的内侧安置有架体组件(3),所述架体组件(3)上设置有培养基(4),所述骨架(1)的内壁均匀覆盖有加热机构(5),所述骨架(1)由竖方管(6)、横方管(8)和玻璃箱体(9)构成,所述竖方管(6)位于玻璃箱体(9)竖向的边缘,且横方管(8)位于玻璃箱体(9)横向的边缘,所述竖方管(6)的端部外侧螺钉连接有连接板(12),且竖方管(6)的底端安置有基脚(7),所述玻璃箱体(9)的前侧安装有箱门(13),且箱门(13)的正面贯穿有接种孔(14),所述加湿机构(2)包括固定座(17)、雾化盘(18)和微型电机(24),所述固定座(17)通过横方管(8)固定连接在骨架(1)的内侧顶端,且固定座(17)的内侧装配有雾化盘(18),所述雾化盘(18)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雾化口(19),且雾化盘(18)的上方两侧均接入有进水管(20),所述雾化盘(18)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3),且传动轴(23)的上端安装有微型电机(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箱体(9)的侧壁固定有保温壁层(10),且保温壁层(10)的内部均匀贯穿有透气口(11),所述玻璃箱体(9)的内壁中间横向固定有分隔层板(15),且玻璃箱体(9)的内侧壁分布有温度传感器(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伸入玻璃箱体(9)的上方侧壁内部与入水管(21)相连,且入水管(21)横向设置在玻璃箱体(9)的上方侧壁内部,所述入水管(21)的两侧上方均连接连通有引水管(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22)的末端连接有水箱(25),且水箱(25)螺钉连接在玻璃箱体(9)的背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组件(3)由放置架(26)构成,且放置架(26)位于分隔层板(15)的上下两侧,所述放置架(26)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滑道(27),且固定滑道(27)沿放置架(26)的竖直方向间距呈逐层递减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道(27)的内侧配合安装有隔板(28),且隔板(28)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滑槽(29),所述培养基(4)通过滑槽(29)与隔板(28)构成滑移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4)由培养皿(30)构成,所述培养皿(30)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滑脚(31),且滑脚(31)配合在滑槽(29)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30)的底部内部设置有储水隔层(32),且储水隔层(32)的上方中心固定有种植基(34),所述种植基(34)的外围呈网格状固定有加固金属网(33),所述储水隔层(32)的一侧下方连通有进水口(3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5)由暖气管(36)构成,且暖气管(36)在玻璃箱体(9)的内壁呈栅栏状均匀铺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暖气管(36)的外壁涂覆有绝缘管壁(37),且暖气管(36)的管壁内部设置有石墨烯层(38),所述石墨烯层(38)的内侧贴合设置有电热丝(39),且电热丝(39)与温度传感器(16)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

背景技术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稻瘟病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对水稻进行稻瘟病的防治。

稻瘟病的预防应该从最初的水稻幼苗开始,稻瘟病菌株鉴定、稻瘟病苗瘟鉴定以及活体接种是稻瘟病评定以及预防的最直接有效方法,而培养箱则能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但是现有的培养箱,在进行幼苗植株培养时,箱内湿度环境不具有均匀性,湿气的传散方向不具变化性,使得箱内湿气容易聚集在一处,这样的情况将会直接导致水稻幼苗长势不均,继而影响到实验最终的评测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包括骨架、加湿机构、架体组件、培养基和加热机构,所述骨架的内部顶部安置有加湿机构,所述骨架的内侧安置有架体组件,所述架体组件上设置有培养基,所述骨架的内壁均匀覆盖有加热机构,所述骨架由竖方管、横方管和玻璃箱体构成,所述竖方管位于玻璃箱体竖向的边缘,且横方管位于玻璃箱体横向的边缘,所述竖方管的端部外侧螺钉连接有连接板,且竖方管的底端安置有基脚,所述玻璃箱体的前侧安装有箱门,且箱门的正面贯穿有接种孔,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固定座、雾化盘和微型电机,所述固定座通过横方管固定连接在骨架的内侧顶端,且固定座的内侧装配有雾化盘,所述雾化盘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雾化口,且雾化盘的上方两侧均接入有进水管,所述雾化盘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上端安装有微型电机。

可选的,所述玻璃箱体的侧壁固定有保温壁层,且保温壁层的内部均匀贯穿有透气口,所述玻璃箱体的内壁中间横向固定有分隔层板,且玻璃箱体的内侧壁分布有温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伸入玻璃箱体的上方侧壁内部与入水管相连,且入水管横向设置在玻璃箱体的上方侧壁内部,所述入水管的两侧上方均连接连通有引水管。

可选的,所述引水管的末端连接有水箱,且水箱螺钉连接在玻璃箱体的背侧。

可选的,所述架体组件由放置架构成,且放置架位于分隔层板的上下两侧,所述放置架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滑道,且固定滑道沿放置架的竖直方向间距呈逐层递减分布。

可选的,所述固定滑道的内侧配合安装有隔板,且隔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滑槽,所述培养基通过滑槽与隔板构成滑移结构。

可选的,所述培养基由培养皿构成,所述培养皿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滑脚,且滑脚配合在滑槽的内侧。

可选的,所述培养皿的底部内部设置有储水隔层,且储水隔层的上方中心固定有种植基,所述种植基的外围呈网格状固定有加固金属网,所述储水隔层的一侧下方连通有进水口。

可选的,所述加热机构由暖气管构成,且暖气管在玻璃箱体的内壁呈栅栏状均匀铺设。

可选的,所述暖气管的外壁涂覆有绝缘管壁,且暖气管的管壁内部设置有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的内侧贴合设置有电热丝,且电热丝与温度传感器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稻瘟病保湿培养箱,通过加湿机构的设置,实现对玻璃箱体内进行加湿的目的,由水箱供水,水流经过引水管注入到入水管中,再经过进水管输送入雾化盘中,在每个雾化口位置均设置有雾化片,可以将水雾化,形成水汽,水汽通过雾化口喷出到玻璃箱体内,启动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带动传动轴旋转,继而带动雾化盘旋转,雾气随即被向外四散分开,能够对玻璃箱体内部供应均匀的湿气,使玻璃箱体内部湿气分散均匀,有助于水稻幼苗的生长。

2.该稻瘟病保湿培养箱,通过竖方管、横方管和玻璃箱体构成一个骨架,连接板的设置支持将两个骨架进行连接,即如图1所示状态,两个骨架之间的连接可完全依赖于连接板以及螺钉的配合,连接方便,可拆性强,玻璃箱体侧壁的保温壁层用于保温,透气口用于对玻璃箱体内部适时通气,接种孔用于接种操作,分隔层板将玻璃箱体的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以进行更多组的对比实验,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玻璃箱体中温度,且温度传感器的工作与否与暖气管的供暖工作与否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只有在暖气管工作后,温度传感器才会开始工作,即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数据实际上是暖气管工作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数据,因此在给培养箱供热时,所供热量的变化范围清晰可控。

3.该稻瘟病保湿培养箱,通过架体组件的设置,实现了该培养箱内部可进行多组实验的目的,架体组件上的固定滑道采用分层递增的设计进行设置,使得沿着放置架竖直方向往上,隔板之间的间距逐层减小,以台阶式的分布形式,对放置架的架内空间进行划分,能够对每一层培养基上的稻瘟病菌株进行观察,同时隔板与固定滑道之间尺寸相互配合,可以将隔板从放置架的架内抽出,从而可以改变放置架的架内层数,以及对各层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生长期稻瘟病菌株的高度。

4.该稻瘟病保湿培养箱,通过培养基完成对稻瘟病菌株的栽种或接种,培养皿内部底部有储水隔层,通过进水口向其中注水,能够保证培养皿内腔处于有水状态,能够直接保持培养皿中的湿度不会很快受到影响,种植基作为种植区,主要为稻瘟病菌株提供生长空间以及生长所需的营养,加固金属网用于加固土壤等栽种基质,有利于稻瘟病菌株固根,通过滑脚与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可以将培养皿沿隔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可以调节稻瘟病菌株在玻璃箱体内部的分布。

5.该稻瘟病保湿培养箱,通过暖气管的设置,为玻璃箱体内部供应暖气,电热丝通电后,利用其通电产热的特性,能够发出热量,热量透过石墨烯层均匀分散到暖气管外部,并作用到玻璃箱体中,对玻璃箱体中环境温度进行提热加温,结合温度传感器传回的温度数据,可对玻璃箱体的内部进行温度的调节,进而保持箱内的恒温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机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湿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湿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培养基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暖气管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骨架;2、加湿机构;3、架体组件;4、培养基;5、加热机构;6、竖方管;7、基脚;8、横方管;9、玻璃箱体;10、保温壁层;11、透气口;12、连接板;13、箱门;14、接种孔;15、分隔层板;16、温度传感器;17、固定座;18、雾化盘;19、雾化口;20、进水管;21、入水管;22、引水管;23、传动轴;24、微型电机;25、水箱;26、放置架;27、固定滑道;28、隔板;29、滑槽;30、培养皿;31、滑脚;32、储水隔层;33、加固金属网;34、种植基;35、进水口;36、暖气管;37、绝缘管壁;38、石墨烯层;39、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包括骨架1、加湿机构2、架体组件3、培养基4和加热机构5,骨架1的内部顶部安置有加湿机构2,骨架1的内侧安置有架体组件3,架体组件3上设置有培养基4,骨架1的内壁均匀覆盖有加热机构5,骨架1由竖方管6、横方管8和玻璃箱体9构成,竖方管6位于玻璃箱体9竖向的边缘,且横方管8位于玻璃箱体9横向的边缘,竖方管6的端部外侧螺钉连接有连接板12,且竖方管6的底端安置有基脚7,玻璃箱体9的前侧安装有箱门13,且箱门13的正面贯穿有接种孔14,玻璃箱体9的侧壁固定有保温壁层10,且保温壁层10的内部均匀贯穿有透气口11,玻璃箱体9的内壁中间横向固定有分隔层板15,且玻璃箱体9的内侧壁分布有温度传感器16,两个骨架1之间的连接可完全依赖于连接板12以及螺钉的配合,连接方便,可拆性强,玻璃箱体9侧壁的保温壁层10用于保温,透气口11用于对玻璃箱体9内部适时通气,接种孔14用于接种操作,分隔层板15将玻璃箱体9的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以进行更多组的对比实验,温度传感器16用于实时监测玻璃箱体9中温度;

加湿机构2包括固定座17、雾化盘18和微型电机24,固定座17通过横方管8固定连接在骨架1的内侧顶端,且固定座17的内侧装配有雾化盘18,雾化盘18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雾化口19,且雾化盘18的上方两侧均接入有进水管20,雾化盘18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3,且传动轴23的上端安装有微型电机24,进水管20伸入玻璃箱体9的上方侧壁内部与入水管21相连,且入水管21横向设置在玻璃箱体9的上方侧壁内部,入水管21的两侧上方均连接连通有引水管22,引水管22的末端连接有水箱25,且水箱25螺钉连接在玻璃箱体9的背侧,通过加湿机构2的设置,实现对玻璃箱体9内进行加湿的目的,由水箱25供水,水流经过引水管22注入到入水管21中,再经过进水管20输送入雾化盘18中,在每个雾化口19位置均设置有雾化片,可以将水雾化,形成水汽,水汽通过雾化口19喷出到玻璃箱体9内,启动微型电机24,微型电机24带动传动轴23旋转,继而带动雾化盘18旋转,雾气随即被向外四散分开,能够对玻璃箱体9内部供应均匀的湿气,使玻璃箱体9内部湿气分散均匀,有助于水稻幼苗的生长;

架体组件3由放置架26构成,且放置架26位于分隔层板15的上下两侧,放置架26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滑道27,且固定滑道27沿放置架26的竖直方向间距呈逐层递减分布,固定滑道27的内侧配合安装有隔板28,且隔板28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滑槽29,培养基4通过滑槽29与隔板28构成滑移结构,架体组件3上的固定滑道27采用分层递增的设计进行设置,使得沿着放置架26竖直方向往上,隔板28之间的间距逐层减小,以台阶式的分布形式,对放置架26的架内空间进行划分,能够对每一层培养基4上的稻瘟病菌株进行观察,同时隔板28与固定滑道27之间尺寸相互配合,可以将隔板28从放置架26的架内抽出,从而可以改变放置架26的架内层数,以及对各层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生长期稻瘟病菌株的高度;

培养基4由培养皿30构成,培养皿30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滑脚31,且滑脚31配合在滑槽29的内侧,通过培养基4完成对稻瘟病菌株的栽种或接种,通过滑脚31与滑槽29之间的滑动配合,可以将培养皿30沿隔板28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可以调节稻瘟病菌株在玻璃箱体9内部的分布,培养皿30的底部内部设置有储水隔层32,且储水隔层32的上方中心固定有种植基34,种植基34的外围呈网格状固定有加固金属网33,储水隔层32的一侧下方连通有进水口35,培养皿30内部底部有储水隔层32,通过进水口35向其中注水,能够保证培养皿30内腔处于有水状态,能够直接保持培养皿30中的湿度不会很快受到影响,种植基34作为种植区,主要为稻瘟病菌株提供生长空间以及生长所需的营养,加固金属网33用于加固土壤等栽种基质,有利于稻瘟病菌株固根;

加热机构5由暖气管36构成,且暖气管36在玻璃箱体9的内壁呈栅栏状均匀铺设,暖气管36的设置,为玻璃箱体9内部供应暖气,暖气管36的外壁涂覆有绝缘管壁37,且暖气管36的管壁内部设置有石墨烯层38,石墨烯层38的内侧贴合设置有电热丝39,且电热丝39与温度传感器16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热丝39通电后,利用其通电产热的特性,能够发出热量,热量透过石墨烯层38均匀分散到暖气管36外部,并作用到玻璃箱体9中,对玻璃箱体9中环境温度进行提热加温,结合温度传感器16传回的温度数据,可对玻璃箱体9的内部进行温度的调节,进而保持箱内的恒温状态,且温度传感器16的工作与否与暖气管36的供暖工作与否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只有在暖气管36工作后,温度传感器16才会开始工作,即温度传感器16所测得的温度数据实际上是暖气管36工作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数据,因此在给培养箱供热时,所供热量的变化范围清晰可控。

综上,该稻瘟病保湿培养箱,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架1进行拼接组装,组装时,仅需要将两个骨架1侧边相并拢,使上一个骨架1上的连接板12卡配到下一个骨架1上竖方管6的端部,再用螺钉贯穿连接板12,将连接板12固定好,此时两个骨架1之间即被固定,该种连接方式简单直接,且非常有效,便于拆装,可以借此组合成一个培养箱串组,在保证多个培养箱放置稳定的同时,又能够借助多个并排连接的培养箱完成多组或者连续性的稻瘟病实验;

将上述组装好的培养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打开箱门13,各个隔板28均通过固定滑道27卡配连接在放置架26上,可以将隔板28从放置架26的架内抽出,可另行改变放置架26的架内层数,从而对各层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生长期稻瘟病菌株的高度,而固定滑道27采用分层递增的设计进行设置,使得沿着放置架26竖直方向往上,隔板28之间的间距逐层减小,隔板28以台阶式的分布形式,将放置架26的架内空间进行划分,该种分层结构能够对每一层培养基4上的稻瘟病菌株进行观察,利用滑脚31在滑槽29中的滑动配合,可以对培养皿30在隔板28上的位置进行移动调整;

种植基34中设置好适宜水稻生长的土壤等营养基质,通过进水口35向储水隔层32中注水,使储水隔层32中存有一定量的水,关闭箱门13,通过将接种枪头从接种孔14中伸入到玻璃箱体9中,进行接种工作,水箱25内部储存的水,加压后经过引水管22注入到入水管21中,再经过进水管20输送入雾化盘18中,在每个雾化口19位置均设置有雾化片,可以将水雾化,形成水汽,水汽通过雾化口19喷出到玻璃箱体9内,启动ZYT系列的微型电机24,微型电机24带动传动轴23旋转,继而带动雾化盘18旋转,雾气随即被向外四散分开,能够对玻璃箱体9内部供应均匀的湿气;

给暖气管36通电,暖气管36内部的电热丝39通电后发热,热量经过石墨烯层38均匀分散到暖气管36外部,并作用到玻璃箱体9中,对玻璃箱体9中环境温度进行提热加温,结合型号为PT100的温度传感器16传回的温度数据,可对玻璃箱体9的内部进行温度的调节,进而保持箱内的恒温状态,温度传感器16与暖气管36之间为电性连接,只有在暖气管36通电后,温度传感器16才会工作,因此温度传感器16所测得的温度数据实际上是暖气管36工作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数据,这使得对玻璃箱体9内部温度的调节控制过程更加清晰明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4414.7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4(宁夏)

授权编号:CN209403165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A01G 9/14

专利分类号:A01G9/14;A01G9/24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

第一申请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

申请人地址:750105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王太堡

发明人:史延丽;陈东升;王坚;黄新玲;刘炜;李文强;杨生龙;强爱玲;王昕;路洁;沙蓉;王彩芬;蒲丽丽

第一发明人:史延丽

当前权利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

代理人:汤东凤

代理机构:113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稻瘟病保湿培养箱论文和设计-史延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