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征论文_段晓勇,王杰,赵政,王俊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材料表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表征,胶料,马来,聚乙烯醇,负极,屈曲。

材料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段晓勇,王杰,赵政,王俊中[1](2019)在《石墨烯/铁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原位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石墨负极已经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采用电化学插层-剥离法得到的石墨烯对铁氧化物负极进行包覆改性,石墨烯表面被部分氧化,拥有类似于氧化石墨烯的功能性,可以和Fe~(3+)通过静电吸附完成表面自组装;而且其表面缺陷少、导电性良好,是制备这类复合材料极佳的备选材料;同时,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石墨烯堆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石墨烯堆迭现象的发生,从而增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负极材料在1 A/g的大电流密度下经过350次长循环后仍能保持603 mAh/g的比容量,远高于现在的石墨负极(372 mAh/g),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胡波涛,柴亚南,陈向明,魏景超[2](2019)在《后屈曲复合材料加筋板筋条-蒙皮界面失效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后屈曲复合材料加筋板筋条-蒙皮界面失效,进行了基于六点弯试验的失效表征研究。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加筋板轴压以及六点弯试验的有限元模型,采用Cohesive单元和子模型法,对轴压后屈曲和六点弯试验的筋条-蒙皮界面失效起始位置、失效模式及内力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有限元结果,还推导了界面控制内力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界面脱粘的失效表征方程和失效包线。计算结果表明,六点弯试验可有效表征后屈曲复合材料加筋板的界面失效。(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6期)

李遇春[3](2019)在《用于减振制品的含可再生填料复合材料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运行期间,车辆会持续不断地经历产生于不同源头的振动。NVH(噪音、振动、不平顺性)部件控制着这些振动,保护车辆的完整性,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性。由于施加在材料上的周期应力频率和振幅范围很大,因此视运行条件会出现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性能。例如,动力传动系统会产生高频率、低振幅的(本文来源于《橡胶参考资料》期刊2019年06期)

洪浩凯,张恒龙,黄立葵[4](2019)在《核磁共振、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用于沥青材料表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由于其组成的复杂性,对沥青材料的研究很多是基于物理、流变等相关性能指标的测定,其微观组成和结构的表征研究很长时间以来进展较为缓慢。随着现代材料测试技术的发展,新的测试手段,例如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镜(SEM)、热分析、核磁共振(NMR),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来表征沥青微观组成和结构。其中,核磁共振通过区分不同原子的归属及划分,能检测出沥青中发生的分子异构化、脱氢及内部交联等反应;热分析可以测定变化焓、玻璃态转化温度等指标参数,对沥青温度稳定性进行评价;扫描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能对沥青与改性剂的相容性、表面微观形貌、断口形态及纤维结构变化等进行表征。在介绍3种仪器原理的基础上,对叁者在沥青材料表征中的国内外最新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材料现代测试技术在沥青材料中的推广应用,对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沥青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沥青改性、沥青老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魏俊颐[5](2019)在《针状聚苯胺/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调控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规整的聚苯胺纳米结构有利于缩短电子传输的距离,从而优化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出针状的聚苯胺/碳纤维(PANI/CFs)的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对其形貌进行调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聚苯胺可以自发的在碳纤维表面进行生长,生成有序性高的针状结构,并且改变实验条件,可对其形貌进行调控。(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33期)

孔俊嘉,明皓,吴尚锋[6](2019)在《碳纤维/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手糊成型工艺制作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选用T-700碳纤维为增强体,用气相氧化法对其进行表面处理,选用双马来酰亚胺(BMI)改性的耐高温环氧树脂为树脂基体。结果表明,碳纤维经过表面处理后,其表面与基体树脂的接触角由116.8°下降到50.5°,并且表面出现条纹沟槽,改善了碳纤维表面对基体树脂间的界面性能。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4.0%,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9%。(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秦立波,贾武艳,王栋[7](2019)在《(CTAB)_3PW_(12)O_(40)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油品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利用双表面活性剂法制备了(CTAB)3PW12O40纳米材料,并使用红外、SEM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通过检测氧化脱硫效率来判断其催化性能,同时研究了反应时间对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结论可以得到:当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4mg,反应温度15℃时,(CTAB)3PW12O40纳米材料的脱硫效率为93.9%,表现出了优异的氧化脱硫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何志朋,刘会超,杨敬龙,张硕,余振强[8](2019)在《具有热致和电致双重响应聚乙烯醇形状记忆材料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交联法,在聚乙烯醇(PVA)溶液中添加戊二醛交联剂,制备出热响应形状记忆聚乙烯醇材料,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对PVA形状记忆材料机械性能、热性能及热致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以炭黑、碳纳米管及其混合物为导电填料,与PVA共混制备出电响应形状记忆材料,研究填料种类和用量对PVA形状记忆材料机械性能、热性能、导电性能及电致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谢顼[9](2019)在《PI@PDA@BT单核-双壳纳米粒子制备及PVDF/PI@PDA@BT介电复合材料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纳米钛酸钡颗粒上首先聚合一层聚多巴胺,然后聚合一层聚酰亚胺,制备的一种具有"单核-双壳"结构的介电填料颗粒。利用FTIR、TEM表征"单核-双壳"粒子的化学结构以及形貌。把"单核-双壳"颗粒填充到聚偏氟乙烯之中制备介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利用宽频介电谱表征复合材料的导电以及介电行为。(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田可[10](2019)在《具有反常拉敏性能的聚氨酯/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基于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CPCs)的可拉伸应变传感器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趣。对于已报道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体系,在拉伸条件下都是呈现出电阻增加的趋势(负压导效应)。在本工作中,我们采用将热塑性聚氨酯(TPU)和导电金属颗粒(镍/铁颗粒)熔融共混并压制成型的低成本、易工业化的工(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材料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后屈曲复合材料加筋板筋条-蒙皮界面失效,进行了基于六点弯试验的失效表征研究。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加筋板轴压以及六点弯试验的有限元模型,采用Cohesive单元和子模型法,对轴压后屈曲和六点弯试验的筋条-蒙皮界面失效起始位置、失效模式及内力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有限元结果,还推导了界面控制内力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界面脱粘的失效表征方程和失效包线。计算结果表明,六点弯试验可有效表征后屈曲复合材料加筋板的界面失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材料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1].段晓勇,王杰,赵政,王俊中.石墨烯/铁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原位制备及表征[J].现代化工.2019

[2].胡波涛,柴亚南,陈向明,魏景超.后屈曲复合材料加筋板筋条-蒙皮界面失效表征[J].机械强度.2019

[3].李遇春.用于减振制品的含可再生填料复合材料的表征[J].橡胶参考资料.2019

[4].洪浩凯,张恒龙,黄立葵.核磁共振、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用于沥青材料表征的研究进展[J].公路交通科技.2019

[5].魏俊颐.针状聚苯胺/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调控及表征[J].价值工程.2019

[6].孔俊嘉,明皓,吴尚锋.碳纤维/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辽宁化工.2019

[7].秦立波,贾武艳,王栋.(CTAB)_3PW_(12)O_(40)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油品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

[8].何志朋,刘会超,杨敬龙,张硕,余振强.具有热致和电致双重响应聚乙烯醇形状记忆材料的制备及表征[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9].谢顼.PI@PDA@BT单核-双壳纳米粒子制备及PVDF/PI@PDA@BT介电复合材料性能表征[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10].田可.具有反常拉敏性能的聚氨酯/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论文知识图

注入的Fe离子(能量120keV,剂量5×1...和TiO2@C等材料的XRD...核壳结构Si@C、嵌入结构Si/C和纳米Si...多孔硅/合金复合材料pSi/CoSi2的SEM(...橙光OLED器件结构图和材料化学结构式系列金属铱配合物的热重分析曲线

标签:;  ;  ;  ;  ;  ;  ;  

材料表征论文_段晓勇,王杰,赵政,王俊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